平時喜歡做滷味的朋友知道,做出來的滷味,首先在味道上要好,要入味,吃了第一口還想吃第二口,但是這只是從口味上來說的,另外一個就是滷菜的顏色。無論什麼樣的食材,做成功的標準就是色香味俱全,香和味屬於口感上的,色則是視覺上的,做出的滷菜,如果顏色太淡或者太深,都會影響人的食慾。所以說,在製作滷菜時,滷水的顏色如何把握,是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方面的一些知識,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怎樣調製出顏色合適的滷水,另一個就是平時的滷水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滷水調色的正確方法,以及怎樣保持滷水的顏色,值得收藏!
一,怎樣調製出顏色合適的滷水
關於調製滷水,每個人都有自己常用的方法,並且北方和南方的製作方法略有差異,甚至是一個地域裡的,方法還有可能不一樣,這都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大致的步驟還是一樣的。有的人調色時能用到生抽,那是有他自己的配方,一般人用了之後就會發黑。還有的人喜歡用紅曲米調色,做好了效果也不錯。
1,這裡介紹的方法是用糖色和梔[讀音zhī]子調色,並且是兩者都要用。具體配方如下:冰糖與水的比例是10比7,就是說100克的冰糖要用70克的白開水。鍋底燒熱,給少許油倒入冰糖,冰糖融化起大氣泡時加入適量的水片刻起鍋,這一步一定要注意,稍稍不注意就把糖色炒老了或嫩了,一定要注意火候。糖色炒好了,和梔[讀音zhī]子還有自己配製的香料包一起下鍋,比例是這樣的:10斤的新滷水,加60-80克糖色,5克梔子。這個只是針對於新的滷水,以後的添加就不是這個樣了。
2,顏色的調整。通過以上操作,滷水煮開,半個小時以後,如果感覺顏色偏淡,可以再加入適量的糖色,但是一定要慢慢地添加,一定不要加過量,不然顏色太深了,就很難調整過來。
二,滷水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滷製食材時,切忌大火熬製,這樣很容易使滷水中的水分大量揮發,另外也很容易使鍋內的食材過多的脫水,吃起來口感發柴。
2,這個和第一點有相似的地方,滷菜的鍋不要放在風口,也是為了防止滷水中水分的流失過快。另外,滷製好的食材,也不要放在風口或者太陽下直曬,最好刷點油用紗布蓋起來。當然,滷菜水分的流失和氧化變色,跟周圍的溼度和溫度都有關係,這個要靠自己平時的經驗來把握。
3,滷水即使不用,也要定時煮沸,主要是為了除菌和防腐。另外,裡面的雜質也要定時清理,如果裡面的雜質太多了,怎麼上色都上不好。
4,滷水的量要和食材的量要均勻搭配,不能空鍋熬,更不能滷水多而食材少,那樣滷水很容易出問題。另外還要注意滷水中膠的含量,含量不能太低,所以說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和滷水以及食材的多少都有關係,需要自己經驗上的積累。
5,這一點就很重要了,不一定是今天用過的滷水,第二天就褪色了,這個要看具體的顏色,一般來說,頭幾鍋看到顏色不足時加些糖色,以後根據顏色的變化,適量加些白糖或者是麥芽糖即可。特別是麥芽糖,能夠增色,使滷水更加光亮,起到提色增亮作用,另外還能使滷水不容易氧化,起到防腐的作用。
以上介紹的都是關於滷水調色已經平時保養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另外,方法是固定的,經驗是靈活的,平時注重經驗的積累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覺著有用,可以收藏下來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