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夯實全面依法治國的憲法之基——寫在第三個國家憲法...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夯實全面依法治國的憲法之基——寫在第三個國家憲法日

  新華社評論員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在第三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大力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讓法治成為「國家信仰」,全面依法治國必將為經濟社會發展築牢法治軌道,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夯實法治根基。

  歷史總能給人以深刻啟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證明,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重大抉擇。從宣示「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到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從提出「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到要求「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與發展大勢,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一系列建設法治中國的新理念,使法治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強基固本才能本固邦寧。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理論和實踐都表明,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只要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就能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源自全社會對法律的信仰,更源於執政黨對法治責任的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廢止勞教制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實施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還是全面推進審判流程公開、健全錯案防止糾正和責任追究機制、再審重大疑難案件為沉冤昭雪;無論是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實行簡政放權、為創業創新營造良好氛圍,還是廣泛動員組織人民依法有序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改革舉措讓人民對公平正義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正在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第一年。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充分發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舉措保障作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時期。以推動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抓手,以國家工作人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示範,深入學習宣傳國家基本法律,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設,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健全普法責任制,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就能為法治建設厚植民意基礎、強化制度支撐,讓法治信仰深入人心。「道私者亂,道法者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勠力同心、紮實奮進,我們就一定能讓法治更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習近平: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 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消息,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弘揚憲法精神,更好發揮憲法治國理政作用——從第六個國家憲法日...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楊維漢、陳菲)憲法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石。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了。「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座談會4日在京舉行。
  • 溫州市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活動暨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啟動
    為什麼要知道?原來,憲法一直就在我們身邊,與你我同行。每年的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是為了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設立的節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設立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
  • 1999年依法治國寫入憲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這也是我國1982年憲法的第三個修正案。在這個修正案中,一個非常重大的改變,就是把「依法治國」正式寫入了憲法,其第十三條修正案規定:「憲法第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我們的憲法 時代的守護——寫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在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時,憲法宣誓的鏗鏘聲音,直擊每個人的心扉。「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習近平在第五個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 更好發揮憲法的國家根本法作用
    意義重大,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記者:憲法修正案剛剛通過,請大家談一談這將對依法治國帶來哪些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張學鋒代表:「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眾所周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 更好發揮憲法治國安邦總章程作用
    通過憲法修正案,體現了時代大勢所趨、事業發展所需、黨心民心所向,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對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重大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這是彰顯人民心聲的神聖一刻。
  • 弘揚憲法精神 推進依法治國
    A.第三次 B.第四次C.第五次 D.第六次4、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該決定將國家憲法日確定為( )A.10月4日 B.10月10日C.12月4日 D.12月10日
  • 新華社評論員:以良法推動善治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以良法推動善治  新華社評論員  「立法以典民則祥」,作為去年立法法修改以來第一部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法律草案,11日,慈善法草案接受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團全體會議和代表小組會議的審議。
  • 憲法宣傳周|這本書,我們都應該好好讀
    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評論員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 ——一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人民日報1月21日評論員文章: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  ——一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精神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高度肯定了我國現行憲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高度評價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確指出了我國憲法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確立了這次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和原則,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 憲法宣傳周:篳路藍縷 依憲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發展之歷程回顧篇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也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 8、1999年我國對現行憲法進行了第三次修改。這次修憲把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將我國治國方式的重大轉變予以憲法化,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裡程碑。同時,承認了多種所有制的合法地位,為大力促進私營和個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依據和保障。 9、2004年我國對現行憲法進行了第四次修改。
  •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南開融媒 1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文章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 新華社評論員:厲行法治 常修政德
    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聚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對領導幹部如何講法治、立政德提出明確要求。    做好各方面工作,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
  • 新華社刊文談樹立憲法權威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文章指出,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夯實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
  • 全面依法治國的這份成績單,掂掂它有多重
    「十三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謀新篇、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為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顧過去不平凡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這些成就,值得關注。
  • 憲法宣傳周丨學習憲法,你我從來都不是看客!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維護憲法權威 捍衛憲法尊嚴
    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憲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數有成文憲法的國家所採取的一種制度。在142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規定相關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的有97個。這樣做,有利於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於和維護憲法,也有利於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