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錄七焚」 的張溥–來!幹了這碗百年雞湯

2020-12-14 奇說文史

朝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世界上本不存在逆襲,但是當努力和方向碰撞出奇蹟的火花時,就會有人一飛沖天。我們的人生不談童話,不做空夢。我們靠的是自己為自己贏得精彩,贏得掌聲。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沒有強大的背景和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他們卻不曾說過放棄,旁人可以詆毀他們的成就,非議他們的出身,卻不得不為他們不顧一切的努力豎起大拇指。本篇小文章,我們簡單就來聊一聊大明王朝的一個勵志讀書人「張溥」。

張溥。出生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602,崇禎十四年去世,公元1641,年僅三十又九。他誕生在江蘇太倉的一個官宦世家,但是卻因是婢妾所生,不為宗黨所重,輔之家人遇之尤無禮,嘗造事傾陷詡之,從小便遭受各種的冷眼和虐待。甚至,有人當面侮辱他為」塌蒲屨兒」,意為「下賤人所生,永遠沒有出息。

可是年輕的張溥沒有被這些惡毒的語言打倒,他從小勤奮好學,為了記住書中的話,他總結出了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那就是讀書必手抄,抄過之後讀過即焚去,如此反覆七遍之多,冬天的時候,氣溫極低,他的雙手因為裸露在外面抄書而凍裂,於是便以熱水浸暖之繼續再練。這就是他學習中七錄七焚的佳話。後來他把自己的讀書室名為「七錄齋」,著作也題名為《七錄齋集》來以此時時刻刻激勵自己。

張溥雖然成長於風雨飄搖,政局動蕩的晚明時期,但他心中滿懷一腔熱血,立志為國家清除貪官毒瘤,振興大明。憑藉他的淵博的學識,崇禎四年(1631年),張溥通過科舉考試,選為進士,授庶吉士。天啟四年(1624年),張溥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經術,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所以聯絡四方人士,與郡中眾多名士成立文學社,主張「興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命其名曰「復社」。復社的成員主要為全國的有志青年學子,春秋集會之時。聲勢浩大,《七錄齋集·國表序》中記載有復社活動的盛況「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觀,無不知有「復社者」。復社不僅是個一個文學方面的學社,更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在那個封建的王朝,復社的思想甚至有一些關於改革政治,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的主張。

崇禎元年,公元1628,張溥為紀念以周順昌為代表的蘇州人民英勇不屈反抗魏忠賢帶領的惡官當政的黑暗現象,不惜一死的鬥志,撰寫了激昂慨憤的《五人墓碑記》,文中他痛斥閹黨,並大加讚揚周順昌等「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的偉大精神。之後,在其短暫又轟轟烈烈的人生中,他不斷為了國家的振興前後奔走,發表文章抨擊黑暗,為民族的興亡和國家復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召集了著名的尹山大會和虎丘大會,聯合九州大地有學識的知識分子共同努力,激起天下士人的正義之心,社會風貌為之大大改變。

張溥逝世後,據說「千裡內外皆會哭」,陳子龍聽聞其死訊後,詩中不禁悲傷的的寫到「南冠君子朔風前,慷慨西行倍可憐」。張溥一生也筆耕不輟,留下《詩經註疏大全合纂》、《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五種紀事本末》等諸多名篇,正所謂「十年著作千秋秘,一代文章百世師」,用來形容張溥先生再合適不過。當我們遇到人生的困難,想要自暴自棄時,不妨想一想張溥這個百年前的和我們一樣的讀書人,我們也可以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作者:三柳先生

編輯:三柳先生

相關焦點

  • 張溥「七錄七焚」的故事
    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徵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傾立就,以故名高一時。翻譯:張溥從小就熱愛學習,他所讀過的書一定用手親自抄寫,抄完朗讀一遍,馬上燒掉,再抄寫,這樣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滿了老繭。
  • 張溥:出身無法改變,人生可以逆襲
    張溥是明朝晚期著名文學家,不僅精通詩詞、散文、時論,而且在文、史、經學等領域也有造詣。而張溥如此博學多才,究其根源竟與出身有關。公元1602年,明神宗萬曆三十年,江蘇太倉張家誕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張溥。因張溥的母親是婢女,身份過於卑微。
  • 來,幹了這碗「毒雞湯」!
    而端上來的這碗「毒雞湯」,會讓人看到這份沮喪並非私藏,很多人也同樣經歷著。大家知道,團體心理治療中很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團體成員分享自己的問題,讓成員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有他人共同面對。就是這個意思!「毒雞湯」也有這個功能!世界那麼大,對生活心酸、困苦的共鳴聲,原來那麼那麼那麼多!
  • 順店鎮:來,幹了這碗「心靈雞湯」
    許多人 在遭遇挫折的時候 總會感嘆命運的不公 或自怨自艾 甚至自暴自棄 今天 我們來勵志一下
  • 創意文案——耐克的這碗雞湯我幹了
    創意文案——耐克的這碗雞湯我幹了 要知道有太多的體育廣告在講述人們是如何咬緊牙關打破逆境,贏得最終的勝利
  • 佛系青年等熱詞現身江蘇省考 90後:這碗雞湯我幹了
    而最讓90後、95後考生印象深刻的還要數下午的申論考試,「佛系青年」成了考點,不少考生對「佛系青年」的理解又深了幾分,大呼:「這碗雞湯我幹了!」 「佛系青年」等熱詞現身江蘇省考申論關注青年價值觀導向 90後:這碗雞湯我幹了憲法宣誓、精準扶貧、行政法.今年江蘇省考,考題中出現不少十九大、兩會熱詞,這讓近段時間以來關注十九大和兩會的考生
  • 這碗雞湯用料足,用了熬雞湯6要點,不鮮你來找我
    文/阿宏雞湯總是讓人惦念的美味,本身自帶鮮味,營養豐富受到人們的喜愛。燉雞湯也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北方的雞湯重料,南方的雞湯重在養生,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一碗好的雞湯,做到這6點,不香都不行,不信你試試。
  • 來碗花膠雞湯吧
    花膠雞湯服務:主動、熱情、有禮貌,倒水很積極,渣碟絕對不堆到一半就有服務員來換碟,只要一個眼神,就有店員過來詢問需要什麼幫助!味道:「金牌花膠鮑魚雞」既然吃花膠雞,第一碗湯絕對是必不可少的,色澤金黃的雞湯香氣撲鼻,喝上一口,粘嘴的濃鬱湯汁鮮美無比,再加上Q彈的鮑魚和花膠,滿滿的膠原蛋白!而雞肉則是細嫩順滑,搭配上「宸小廚家傳豆瓣蘸碟」吃起來,香辣可口!
  • 來來來,一起幹了這碗真雞湯
    不知不覺老鄉雞已經來武漢四個年頭冬至雞湯節,也是暖心暖胃的四年之約2016年,第①屆老鄉雞冬至雞湯節中份雞湯暖心半價,引發全民冬至喝雞湯熱潮▼2017年,第②屆老鄉雞冬至雞湯節單日熱銷120000份雞湯,成功挑戰的金氏世界紀錄實實在在雞湯界帶貨王者!
  • 請幹了這碗雞湯: 一個路人甲的自我修養
    請幹了這碗雞湯: 一個路人甲的自我修養 時間:2015.07.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派翠克 分享到:
  • 學生軍訓邊踢正步邊背《蜀道難》:背書這件事,沒人比我們更在行
    新學期伊始,河北邢臺清河志臻中學的高中軍訓,同學們邊踢正步邊背《蜀道難》,還有同學通過抽紙條來答題。如此嚴苛的教育制度造就了皇子們深厚的文化知識積累,「使之習於學問,講明義理,忠君至上」的訓言貫穿了清代數百年,才有「康乾盛世」流芳千古。
  • E閱讀 | 來,咱們幹雞湯吧!
    若身心有些疲憊,別人乾飯時,我們來幹點雞湯吧。雞湯,常飲常新,就像爸媽的叮囑,每次想起,都有新的感悟。我們都很堅強,獨自面對這個大世界。我們也都很脆弱,時不時懷疑自己。新年伊始,圖書館送幾碗雞湯給你,咱們幹了這雞湯,讓心靈得到滋養。牛年來臨之際,即使做不到牛氣沖天,至少做好牛刀小試的準備。
  • 《一人一句負能量語錄》走紅:來,幹了這碗「心靈砒霜」!
    這滿滿一大碗的「反雞湯」有個生動貼切的名字:心靈砒霜。△ 視頻時長3分,負能量過滿,請謹慎服用 △ 心靈砒霜,與心靈雞湯相對,指主要通過自嘲、自黑的方式,釋放、傳遞負能量,打破由「心靈雞湯」導致的對於現實天真的幻想、逃避與盲目的樂觀,以毒攻毒,讓你能夠以更清醒的姿態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無奈。
  • 【四川師範大學MTI 20XX年】幹了這碗雞湯吧
    這所學校的題目內容比較多,三篇,而且雞湯文非常濃重。兩篇是雞湯,一篇是說明文。今天的重點是雞湯,所以,說明文的講解只有一個字:略。雞湯文的翻譯一定要注意幾點:1. 用簡單的詞,簡單的句式結構。因為雞湯是給大眾喝的,不是給GRE考生做閱讀題的。2. 表達要生動有力,特別是生動。雞湯文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打動人心。
  • 關於人生無問西東,這碗雞湯我幹了你隨意
    這是電影《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是珍貴的,學會珍惜自己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活的真實這才是我們人生的意義。生活中我們很多人辜負自己似乎都很容易,覺得辜負別人就會良心不安,覺得很是為難,因此從我懂事以來就聽到很多人說做自己太難了,而且越長大越難,這恰恰就是我們越長大顧慮越多,勇氣越小導致的,而總覺得別人說的都是對的,尤其是經歷過的人說的更有可信度,而且很多時候要是別人說的少了或者別人沒有說出什麼意見就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