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爺爺」堅守30年累彎了腰,只為這五元一份的兒時回憶
小時候,只要聽到一聲巨響,再聞到一股濃濃的米香味,就知道是爆爆米花的人來了。小孩子們趕緊回到家,用瓷碗乘著大米、白糖、花生,拎著油瓶,惴著五毛、一塊錢就來到爆爆米花的小攤跟前。可如今傳統爆米花幾乎銷聲匿跡。
兩個煤爐,一個葫蘆形狀的爆米花機,一隻鼓風機,一口大鐵鍋,一個木頭模板,再加上一隻長竹簍,這就是製作傳統爆米花糕的全部家當。大叔帶著厚厚的棉質手套熟練地立起爆米花機圓圓的「肚子」,小心翼翼地把大米倒進機器「肚子」裡,用鐵棒關緊閥門,再把爆米花機擱在燃燒著的火爐上面,用手勻速轉動著爆米花機器的手柄進行加熱。
3月24日,山東棗莊。68歲的許召祥走街串巷爆米花,從1毛錢到5塊錢一鍋,他已堅守30多年,被大家稱為「米花爺爺」,附近的孩子都被自己大人帶著守候在爆米花機旁邊,小孩子吃的是熱鬧,而大人們吃的是一份回憶。
別看這分手藝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火候的把握還有細節的地方,沒有幾年的經驗是沒辦法做出好吃的味道的,據老人說家裡的孩子都嫌這個又辛苦又不賺錢,都不願意學,年輕人沒人學了坐不住,自己已經坐彎了腰。
現在已經很少有客人自己帶著玉米和大米來加工了,老人就將炸好的爆米花裝成小包,價格大概五元錢左右,30年從原來的的一毛錢慢慢漲上來。現在並不賺錢,煤炭還有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就除去了大半,剩的就夠維持生活。
大叔說以後也沒人做手搖式的爆米花了,經常有人趕了很遠的路過來買,自己看著他們從小吃到大就很有成就感,不過過幾年自己身體堅持不了就不做了。說著的時候,一鍋爆米花就好了,他提醒旁邊的人離遠點。
只見他一拉,一扯,隨後只聽「砰」的一聲炸響,伴隨一陣雪白的煙霧騰起,一股誘人的甜香也在空氣中瀰漫開來。這久違的巨響和香氣,讓人一下子想起過去那些歲月。在兒時的記憶裡,只要爆米花的機器一響,就知道要過年了,而父母就開始忙碌起來,上街置辦年貨。
小編小的時候出了這樣的爆米花之外,還會有其他樣子的傳統小吃,才發現已經好幾年不曾看到過了,這樣的傳統手藝也將一步步地消失在我們眼前,真的很不舍的。你的家鄉有什麼樣的傳統小吃,現在還能找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