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發報導《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2020-12-17 騰訊網

12月15號,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報導《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守護淨美海灣》。報導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圍海養殖,對遼河入海口溼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盤錦市近年來啟動「退出圍海養殖,恢復濱海溼地」工作,將遼河口溼地全面納入保護。當地成立工作專班,與養殖戶對接交流,實施「一戶一策」。目前,累計轉產養殖戶302戶、養殖面積2.62萬畝。近期開展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成效明顯,共清理平整圍海養殖總面積達8.59萬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裡。

來源:遼寧新聞 北鬥融媒客戶端

審核/王雪冬

主編/袁承黨 劉允

記者/姜顯昱

編輯/解紫薇

相關焦點

  •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今年5月,盤錦開展了為期11天的「圍海養殖退出恢復海域原狀」專項執法行動,退出養殖戶574戶、養殖面積6.29萬畝。至此,盤錦清理平整圍海養殖總面積達8.59萬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裡。  遼河口的蘆葦濱海溼地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440多種,是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珍稀物種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
  •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本報記者 王金海 胡婧怡  眼前的風景似乎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左側是一望無際的金色蘆葦蕩,右側是已清理平整的海參圈養池。  「等明年幾個潮上來,這裡也會長出成片的鹼蓬草、蘆葦蕩。」
  • 看看中國最北濱海溼地長啥樣
    9月27日,記者在遼寧盤錦開展的「退養還溼」項目現場看到,碧波浩渺的葦海隨風搖曳,水鳥在一望無際的淺海灘涂上翩翩起舞,大面積火紅鹼蓬草形成萬畝紅海灘。據盤錦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生態修復服務科科長孫大志介紹,位於遼寧盤錦的遼河口濱海溼地作為中國最北濱海溼地,處於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水生態系統的交匯處,具有很高的邊緣生態效應,不僅生物生產力高,還具有巨大的生態環境調節效應,其生態重要作用不可或缺,重要地位不可替代。
  • 從「靠海吃海」到「靠海養海」 ——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四市紮實...
    葫蘆島市海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讓覺華島周邊的海洋環境得以淨化。水清、沙細,來島上的遊客越來越多,不少島上居民看準商機,做起旅遊接待生意。遼東灣,渤海三大海灣之一,豐富的濱海資源是其天然優勢。錦州市堅持生態立市,相繼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系列海洋修復舉措,有效保護了海灣、海島生態資源。營口市北海旅遊區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修復,定期開展調查監測等工作,讓珍貴的濱海資源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 碧海藍天看遼寧:盤錦紅海灘——中國最北海岸線上的火紅畫卷
    紅灘綠葦是盤錦的金色名片,這裡孕育了「天下奇觀紅海灘」,擁有世界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濱海蘆葦沼澤溼地之一,贏得了「中國最美溼地」的稱號。盤錦全市自然溼地面積近2500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60%。
  • 《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刊發文章報導天津生態治理成效 ──
    昨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版頭條和三版整版刊發「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蹟」專欄文章,詳細報導了天津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的艱難歷程與顯著成效。  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版頭條刊發的文章《治好一河水,「甜」了一座城》中寫道,因地處「九河下梢」,天津承接了上遊七省(區、市)70%以上的汙染物入海,近些年,天津下了狠功夫,切斷一切汙染源,治水力度緊鑼密鼓地加強──2017年,天津全力推進所有河湖水域全面「掛長」,實行市、區、鄉鎮(街道)三級「雙總河(湖)長」制,集中整治「黑水河」,吹響了「散亂汙」整治的號角,全市範圍內摸排出的2.2萬餘家
  • 晉江市「藍色海灣」綜合整治項目恢復濱海溼地生態功能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網站消息,近日,晉江市政府召開「藍色海灣」綜合整治項目推進專題會議,提出要形成合力,攻堅推進,把項目做好,恢復濱海溼地生態功能。據了解,「藍色海灣」綜合整治項目位於泉州灣西側晉江段,長7.2公裡,總面積5142畝,總投資3.5億元。項目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力爭通過互花米草整治、紅樹林生態修復、鳥類棲息地營造、海岸生態化改造等,以逐步恢復溼地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減災防災能力和生態服務功能,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工人日報……都點讚馳援武漢的盤錦小姑娘
    1 月 28 日《央視新聞客戶端》、1 月 29 日《工人日報客戶端》、1 月 30 日《人民日報》…… 這些國家主流媒體都刊發,援鄂護士董婷婷的"武漢日記",都為這位盤錦小姑娘點讚!首批出徵的董婷婷,1988 年 3 月 7 日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2011 年畢業於遼寧醫學院,當年 7 月參加工作,現為盤錦遼油寶石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主管護師。該院重症醫學科最年輕的主管護師、副護士長,一直是科裡的青年骨幹。"武漢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我一定盡己所能,踐行一名醫者的仁心仁術。"董婷婷說。
  • 渤海濱海生態修復進展滯後,秦皇島等十城市收預警函
    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根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渤海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規模不低於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70公裡左右。三省一市共設立生態恢復修復工程項目61個,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為129公裡。
  • 《遼寧盤錦紅海灘自然風景》青面獸-協助拍攝
    遼寧盤錦紅海灘屬於溼地生態旅遊景區,是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是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綠色生態旅遊景區。遼寧盤錦紅海灘自然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泉州攝影愛好者左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
  • 「遼東灣、新盤錦、中國夢」原創網文獲獎作品選登
    遼東灣新區是盤錦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建設濱海新盤錦的最前沿,也是最具優勢的區域,更是承載我們140萬盤錦人「再造一個新盤錦」的夢想和希望的地方!如今,盤錦正由魚米之鄉、石油化工城向一座崛起於溼地之上具有田園風光的現代濱海新城華麗轉身。
  • 遼寧盤錦將建設世界知名港口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
    中新網瀋陽5月28日電 (記者 秦逸)遼寧省盤錦市舉全市之力,全面推進遼東灣新區建設,讓新區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逐步把盤錦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  港口是盤錦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核心支撐,也是盤錦難得的寶貴資源,決定著盤錦的前途和命運。讓盤錦成為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是盤錦未來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  如今,遼東灣新區初步形成了港區、產業區、水城三大功能板塊,已經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示範區,是遼寧重要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今天的遼東灣新區,已經成為盤錦全面轉型發展的龍頭,成為遼寧對外開放的熱點和亮點。
  • 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 盤錦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本報訊 記者高剛 劉立杉報導 8月8日,記者從盤錦市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盤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8.6億元,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呈現出持續向好態勢。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盤錦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走在全省前列。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在全省率先突破千億規模,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部分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溼地旅遊、全域旅遊蒸蒸日上,服務業比重大幅提升;盤錦大米、盤錦河蟹成為全國知名區域品牌,農業與二三產業實現深度融合發展。
  •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 3年內遼寧省將再增一處溼地公園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生存著大量的動植物。截至目前,遼寧共有大大小小溼地生態公園39處,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遼寧省溼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提出新目標,到2020年,全省溼地總面積不低於2092萬畝,新增一處溼地公園,全省溼地公園達到40處。另外,還要將沼澤溼地、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濱海溼地等自然溼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人工溼地劃入重要保護區域。
  • 聽「濱海溼地守護者」孫莉莉講紅樹林...
    在昨日的福田文明學院第6期經典課上,紅樹林基金會(MCF)發起人、終身榮譽理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園園長孫莉莉給福田文明學院的學員們講述了福田紅樹林裡的三個小故事:深圳灣變遷的歷史、紅樹林溼地的保護以及深圳灣的「小鑰匙」。在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12月,紅樹林基金會託管了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這是國內首個由公益組織託管的市政公園,孫莉莉由此也成為深圳公園管理史上的第一個公益型園長。
  • 浙江台州玉環整治海塘養殖,恢復岸線生態,創建現代化海灣城市
    珍稀瀕危水鳥黑臉琵鷺頻頻做客有著「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溼地」之稱的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漩門灣溼地公園成為花鳥蟲魚嚮往的人間天堂。這是浙江唯一兼有湖泊溼地和海洋溼地雙重特性的自然生態濱海溼地公園,園內共有野生和栽培植物475種,鳥類160種、主要經濟魚類106種。這是玉環投入8.52億元開發和保護的顯著成果,也是玉環維護海洋生態的一個縮影。
  • 海口:白浪逐沙岸線美 生態椰城惹人醉
    濱海大道兩旁綠意濃濃,藍色海岸線碧水悠悠,供行人散步騎行的景觀步道,以及沿途改造而成的一處處觀景臺,為市民、遊客提供了一個親海、觀光、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  多年來,海口打造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美麗的海岸線蘊含著濱海花園城市的秀美風光。
  • 盤錦:溫泉旅遊何以借「冷」變「熱」
    盤錦:溫泉旅遊何以借「冷」變「熱」 作者:王賽 劉永安 2018-01-30 08:38   來源:遼寧日報   呼吸著溫潤的空氣,享受著優雅的環境,遊客們來到盤錦各個溫泉景區休閒娛樂,品味「泡湯」的悠閒時光。  溫泉是盤錦冬季旅遊的主要資源之一。盤錦是「溼地之都」,也是溼地溫泉資源稟賦優良的濱海城市,地下溫泉資源豐富,境內溫度在40℃到70℃之間的溫泉水區儲存量為100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此外,盤錦溫泉水中還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硫、鈉、鉀等20餘種微量元素,是亞洲最好的溫泉之一。
  •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調研洞頭「藍色海灣」整治情況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調研洞頭「藍色海灣」整治情況2019年07月19日 17:06:45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7月18日,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一行來到洞頭,就「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開展調研。  在東屏街道東岙村,調研組一行考察了東岙沙灘整治修復及藍色海灣指數建設情況。作為我區首個沙灘整治修復工程,東岙沙灘修復投入近900萬元,共修復沙灘面積1.84萬平方米,岸線總長135米。沙灘的修復改善了東岙村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遊客,帶動了東岙村的旅遊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讓黃沙變成了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