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王先生在不久前單位組織的體檢中,發現自己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偏高。
為此他感到疑惑不解,身邊高血脂的朋友都是「大胖子」,身材偏瘦的自己為什麼會血脂高呢?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為什麼瘦人也會得高血脂。
導致高血脂的原因主要有2種
1、高膽固醇血症
邊界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有可能是攝入過多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導致熱量超標引起超重(肥胖)外,還包括年齡因素和女性的更年期影響。
輕度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多數輕度高膽固醇血症的人可能由於上述臨界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所致,並伴有遺傳基因異常。低密度脂蛋白在體內分解代謝率因基因異常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或結構改變。從而引起輕度高膽固醇血症。
重度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雜合子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多數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可能是由環境因素和多基因缺陷共同作用造成的。
2、高甘油三酯
環境因素許多代謝性疾病,某些疾病狀態,激素及藥物等均能引起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這種狀況一般稱為二次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營養因素許多營養素因素可引起血漿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攝取過多的單糖還可能導致血漿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這可能與伴有胰島素抵抗有關,或者由於單糖可以改變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結構而影響清除率。另外,飲食結構,飲酒,生活方式,吸菸都會影響血漿甘油三酯水平。例如,習慣於靜坐的人血漿甘油三酯含量高于堅持運動的人。
遺傳異常脂蛋白酶和載脂蛋白 C基因異常可導致三脂蛋白水解障礙,從而導致三脂蛋白血症。由上可見,導致高血脂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肥胖只是其中之一。
瘦人血脂高往往更嚴重
臨床上瘦人高血脂的特點一般多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其升高可直接引起血管內皮的損傷,使內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當內皮損傷後,增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以及血小板就會沉積於內皮損傷處,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阻塞血管,引發冠心病。
瘦子血脂高,多為「壞」膽固醇,而「好」膽固醇低,所以比較危險,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此外,高血脂患者患病初期大多數沒有明顯的症狀,而瘦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瘦,高血脂與自己無關而忽略飲食和生活上的一些細節,當症狀出現時,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嚴重。所以,瘦人也應該關心自己的血脂狀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血脂檢查應該多久檢查一次?
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查1次血脂。在40歲以上的男性和更年期後的女性都應該每年檢查血脂。
對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及其高危人群,則應每3~6個月測定1次。
血脂異常還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手腳麻木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吸菸的人為血脂重點檢查對象。
平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
一、多喝水
菊苣:
含生物鹼類、香豆素等多種營養成分,能夠增加尿素,尿酸和氯化鈉排出。
梔子:
梔子是傳統中草藥材,具有降尿酸、消腫、利尿的作用。因富含梔子苷,可通過促進尿酸排洩,降低尿酸水平。
葛根:
具有清熱、降火、排毒諸多功效。可通行全身上下,活血通經,祛風除痛,可有效降低體內尿酸的生成。
蒲公英:
《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蒲公英可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而且它裡含有很多生物鹼,生物鹼果膠能夠抗炎消炎、解熱止痛,這也是蒲公英的精華所在。
二、多運動
運動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幫助心臟恢復正常的收縮功能,減少血液的泵出量運動出汗減少血液的總量,使血管承受的壓力減少運動能加強血管的收縮,擴張的血管能有效地緩衝血流壓力結果表明,只有耐力性有氧運動才能緩解與年齡和鈣化有關的動脈硬化。因此,只要心功能正常,要改善因動脈硬化引起的脈壓差增大,多做有氧運動!
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菸禁酒不熬夜控制體重保持良好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