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分為7個模塊:一、產品經理的緣起二、產品經理的發展與成長路徑三、產品經理的薪資情況四、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五、產品經理的技能與工具六、如何判斷我適合做產品經理嗎七、產品經理入門指南
【正文】
一、產品經理的緣起:
說起產品經理,有些人會追根溯源,把它歸結於寶潔的「品牌經理」。不過,網際網路企業中的產品經理,是源自25年前,微軟公司創設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這一「現代」角色。【1】
在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不過20年的事情,產品經理這一職位就更加年輕。在網際網路早期我們看到的網站,頁面交互、用戶體驗做得一般,因為那時候網際網路產品還非常缺乏,大家的關注點還在解決有無問題。很多網站的交互都是直接出自開發人員之手,並無專門的產品經理。
後來,當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快,同一類產品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就開始向著精細化的方向邁進,就出現了產品經理的必要性。
所以,即使到現在,產品經理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新的事物,如今的大學中與此崗位相結合的專業非常少。(北師大近年開設了產品經理專業碩士)
二、產品經理的發展與成長路徑:
我們在選擇一個職業的時候,總是要考慮一個職業將來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天花板在哪裡。所以,在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產品經理的發展路徑。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典型的成長路徑是: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CEO)。
這裡有幾點需要說明的:
第一,產品經理並一定是管理人員,這只是這個崗位的稱呼,可能管人也可能不管。要看每個公司的具體實際情況。
第二,從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這個線性過程不一定是必須經歷的,如果對於產品經理的工作,你通過自學已經非常清楚理論層面的東西,而且也有一定的實操經驗,或者你的邏輯能力比較強,你可以直接面試產品經理的職位。
第三,成長路徑的頂端,CEO只是一個可能的預期。越是頂端的崗位越是稀缺的,做產品經理並不必然就能成為CEO。也不是說,做別的崗位就不能成長為CEO。一切還在於自己的學習、努力與機遇和運氣。不過,產品經理崗位工作內容,決定了它能夠從多個維度去鍛鍊你的能力,讓你有機會從更加全面和寬廣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三、產品經理的薪資情況:
對於找工作來說,薪資必然是最為關心的事情,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薪資,總體上來說,在網際網路企業非技術崗位中,是最有競爭力的。通過拉勾網的簡單統計就會發現,有2-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在北深杭,都能達到15K以上(月薪),之後,隨著工作年限增加,薪資水平倍增都不是難事。一般情況下,5年以上產品經理可達到20-30K,甚至更高。企業中的實際情況,也與此大致相同。
不過,不要期望剛剛進入社會就達到這樣的工資水平,這是不現實的,因為畢竟一點工作經驗都沒有。但是,只要你入了行,進入了這個崗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學習,1-2年就可能很快突破缺乏工作經驗這個瓶頸,從而實現工資的快速增長。
當然,一個崗位的薪資水平總是有上限的,這在任何一個崗位都是一樣的。這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和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但是,就單個人來說,可以通過職業升遷來不斷突破這個上限。
四、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
產品經理的崗位都做些什麼工作呢?我們來看一下典型的產品經理的招聘JD(job description)是如何寫的。
關於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一般包括用戶研究、競品分析、需求分析、產品規劃與設計、產品開發實現、產品的迭代與生命周期管理等。
關於這些工作內容就不展開來講,大家只要在網絡上搜索相應的關鍵詞,或者買一本產品經理相關的書籍,或者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類似的網站,都可以看到很多文章,你看了之後基本就能了解這些工作都包含哪些具體的內容。
但是,作為一名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不要被這些名詞所嚇到。表面上,貌似一個產品經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根據不同規模的公司來說,這些工作內容有虛與實之分,上面說的這些工作,一個產品經理不會同時都涉及,而只會在某個階段,或者某一年裡,僅僅做一個模塊的內容。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產品經理工作中的「虛」與「實」。
這裡的「虛」指的是體現在招聘JD上,但是,實際上工作過程中並不會或者很少會涉及的工作內容。對應的「實」指的是在工作中會真實的涉及、頻繁去做的工作。
1.產品經理工作中的「虛」:
一般來說,用戶研究、競品分析、需求分析這些工作內容相對來說虛一些,因為這些工作與最終落地實現的產品,直接關聯並不強。說的差一些,即使這些工作不做,也不影響產品開發。
這些工作之所以顯得虛,是因為這些工作,做起來並不容易,耗時耗力,但是結果並不顯著,比如,用戶研究,多大的用戶樣本量是大?大規模的樣本量如何獲得?該採取什麼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研究的結果就一定能幫助產品取得最終的成功嗎?這些問題之間,並沒有非常強的關聯性。所以,對於一個中小型規模的公司來說,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都不是那麼容易,這種投入產出比可能並不成比例。這是其一的原因。第二,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中的產品經理,可能根本就沒有環境和能力去做這些工作。
所以,在實際的工作公司裡面,尤其是小型網際網路公司裡面,這些工作往往是被略過的,一般都是根據老闆或上層領導的想法啟動一個產品,由產品經理完成需求梳理,直接進入開發階段。這是一大部分中小網際網路公司的常態。
但是,其實,越是虛的這些工作,往往越是重要,因為如果你對用戶是誰都不了解,你對於市場的競爭狀況都不了解,開發出來的產品又能有多大的機率超過競爭對手呢,有多大的機率成功呢?尤其是用戶研究,其實,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又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大型的網際網路公司裡面,這類工作往往又是受到重視的,會有專門的部門來做這些工作。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求職者來說,如果你應聘的是一個中等規模及以下的公司,雖然招聘啟事寫的很高大上,其實,實際的工作中並不會涉及到這些內容,你只需要通過網絡或書籍知道這類工作是怎麼回事,如何做就行了,面試的時候能談一些看法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有機會做這些事情,你還是要努力把握,因為終究有一天,你要去更好的公司工作。到那時候你還是不知道這些的話,你就可能錯失良機。
2.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實」:
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真正實際要做的事情,往往是產品的設計規劃,最終落地的部分。比如產品的界面、互動設計、產品的功能模塊的設置這些可見部分。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現在要做一個閱讀類的app,這個產品大的模塊有幾個,底部的tab有幾個?信息結構是什麼?主線的流程是什麼?是否要帳號體系?帳號體系如何設計?等等,這些都是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階段的核心工作內容,都要落地產出相應的文檔。以便開發人員清晰的知道如何開發這個產品。
圖:流程圖
這時候,產品經理就需要產出產品的需求文檔,包括產品的信息結構圖、產品的流程圖、具體的功能模塊及需求明細。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工作內容,都要落實在文字、圖像層面。
圖:產品原型
在實際的企業中,無論是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的產品經理,這些工作才是他們都必須要做的工作。這就是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實」的部分。
五、產品經理的技能與技能工具:
要做相應的產品工作內容,就需要匹配相應的工作能力,正如每個崗位都需要一些特定的能力和技能,產品經理也不例外。那麼,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呢?對於一個初級的產品經理,什麼又是更重要的呢?
1.產品經理的能力和技能要求:
一般的招聘JD都會列出一些產品經理必備的能力,比如用戶研究能力、競品調研能力、互動設計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項目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等。但是,正如上面說的,不是所有的工作內容都同時要做,也不是所有這些工作能力都要同時具備。
那麼作為學長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我覺得對於一個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首先掌握那些與產品經理工作內容中「實」的部分相關的能力是最為優先的。因為對於一個產品經理,即使只是初入職場,也需要能儘快落地工作,所以,那些與「實」的工作內容相關的技能就顯得更重要。比如畫流程圖、畫原型圖、撰寫產品需求文檔(PRD)。在入門之後,你再有意識的去鍛鍊上述的能力。為以後進一步的職業道路打基礎。
網際網路網絡大學三節課的CEO後顯慧在他的《產品的視角》一書中提出了產品經理的三圈能力模型,【2】他認為,產品經理的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用戶體驗、技術能力和商業思維。這是一個宏觀的框架和視角,大家可以做一個了解。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思考的角度,並不是說最為權威的方式。大家還需要去了解一些其他人的觀點。
2.產品經理的技能工具:
產品經理的技能往往通過一些工具來體現出來,比如畫產品流程,你就要會使用流程工具,比如微軟的visio,或者axure的流程圖工具,或者edrawmax等等。
比如畫原型圖,就要會使用axure或者墨刀等原型工具。這裡建議大家儘量去學會使用axure,這是產品經理最通用的一個原型工具。網上都會有教程,相對來說入手也比較容易。
撰寫產品需求文檔,一般都是使用word,在這一點上,工具性方面倒不是大問題,word大家都會用,但是,需求文檔如何寫,包括哪些內容,有哪些規範,這個是需要大家去學習掌握的。
當然,這些只是最為基礎的技能工具,當你進階為一個高階產品經理的時候,需要提高自己更多能力的時候,就需要學習一些其他的工具。另外,要記住一句話:在工作中,工具根本不是核心,它只是一個基礎。思維能力才是核心。
六、如何判斷我適合做產品經理嗎?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於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也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很多人可能還是有個疑問,那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適合做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呢?如果要學長粗暴的回答這個問題,我會說:沒有誰適合與誰不適合的問題。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去嘗試,去努力。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很多你認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只是*你認為*做不了。這是一種自我設限。
當然,這個說法對於沒有社會經歷的同學們來講,未必有深刻體會。下面學長還是從兩個維度給大家一些具體的思考方向。
1.興趣
有句話叫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對於一件事情充滿興趣,那麼即使你是一個生手,只要付諸努力,你也可以做得很好。對於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你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興趣呢?
如果你覺得做出一個app產品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你夢想有很多人因為使用你做的app會更好的解決他們的問題。你可以嘗試去多體驗一些產品(下面會講體驗的一些方法),嘗試復原一個app產品的信息結構圖,畫一畫這個產品的流程圖,看看其中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果你願意思考其中的種種問題。如果你對這些簡單的事情樂此不彼,那麼,我相信你是對這個崗位一定是有興趣的。當然,如果你對於這些事情沒有興趣,那麼是不是就不適合做了呢?答案也不是絕對。你還可以看一看自己有沒有動機。
2.動機
動機是一切行為的源頭,考慮自己是不是可以做產品經理,除了看興趣之外,還要看動機,看你是否願意接受挑戰,是否願意去努力掙得高薪?如果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你一開始的興趣不濃,你也可以去嘗試。因為,你一開始對於興趣的判斷,有可能是錯誤的。俗話說,幹一行愛一行,如果你有這個意識,那麼,就不用考慮興趣。社會遠遠比學校複雜,我們不可能事事都憑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有接納的胸懷去做一些興趣不強的事情,也是一個對自己的挑戰和升華。
七、產品經理入門指南
對於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同學來說,對於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技能認知還是不深的,一開始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入門,尤其是還沒有進入職場的時候。
那麼,對於希望從事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學弟學妹,學長給一些入門的建議:
1.理論部分:
任何工作,多少都需要有一些理論方面、方法論的內容來指引。至少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些專業的名詞、概念。所以,建議大家去看一下網站或者書籍。
(1)網站方面:
推薦幾個有關產品經理的網站,人人都是產品經理(http://www.woshipm.com/)、PMCAFF(http://www.pmcaff.com/feed)。這兩個網站都是用戶產生內容為主的兩個網站,上面可以了解到很多從業產品經理寫的觀點文章,都是實踐性比較強的。但是,也會有一些質量層次不齊的問題,這個缺陷大家要注意到。
(2)書籍方面:
正如上面所說,網站內容往往存在知識體系不系統、文章質量層次不齊的情況。所以,如果想系統的了解產品經理這個職位,也可以看一些書籍,這裡也推薦幾本書,酌情考慮。
《絕密原型文檔》,人民郵電出版社,GARA這本書是以一個網絡視頻會議產品的開發為基礎,詳細講解了一個產品從創意到上線的完整過程,包含一個app產品開發所有工作的具體細節。包括用戶畫像,如何畫流程圖,如何寫需求文檔等,對於新手來說,非常值得參考借鑑。
《一個app的誕生》,電子工業出版社,caro等 這本書寫了一個完整的產品的開發需要經歷的階段和各階段要做的事情,對於產品經理具體工作內容的直觀了解,有一定的價值。
《產品的視角》,機械工業出版社,後顯慧這是一個社會學專業出身、曾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產品經理寫的書。這本書,更多的是從思維角度,從一個整體的產品經理成長的思考框架來寫。適合對於產品經理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
以上三本書,不建議同學們一下子全部購買,建議從電商網站或豆瓣上線看看目錄和別人的評價,然後再決定自己買哪一本。
2.實踐部分:
工作是非常強實踐的活動,所以僅僅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動手實踐方面,也有幾個入門的建議:
第一,多體驗一些產品:
在網際網路產品圈內,有一個知名的產品經理叫純銀,他提出了一個產品入門的體驗方法。大致的做法:把appstore中或者安卓某個應用商店(比如應用寶)中每個類別下前TOP20的app全部下載下來,一個一個去體驗,主要看這些產品的界面、流程、功能等。在這個過程中寫下自己的體驗感悟,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產品領域。
第二,嘗試去復原一些產品的信息結構圖和流程圖
在你體驗上面說的TOP20的產品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就一類中的1-2個產品進行還原,復原他們的信息結構圖,復原主要的流程,以此達到對於產品的深度認知。
第三,學習掌握一些產品經理常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對於工作來說是需要最先解決的問題,所以,建議大家把技能工具中提到的一些工具去學習一下。包括畫流程圖的visio、畫原型的axure等。
第四,嘗試報一個產品經理的課程
如果你是一個自主性不強的人,凡事都需要別人推著你走,那麼,可以建議你去嘗試報一個產品經理的課程。比如騰訊課堂的課程,或者三節課的課程。三節課的產品經理課程,不同於其他市面上的一些產品經理的課程。它的實操性非常強,有作業,而且會有班主任和助教跟在後面督促你完成學習。
當你已經完成對於產品經理的一些基礎的認知,也學會了一些工具,或者你已經開始在一個公司做產品方面的工作了,那麼你就要嘗試去學習關於產品經理思維和認知更高層面的東西。不要一直停留在已知的層面。
未來有競爭力的人,必然是終身學習者。別人都在學習時,你停下腳步,實際上就是退步。
【參考文獻】
1. 產品經理誕生25年:如何在科學和直覺間找到平衡;http://tech.163.com/15/0102/15/AEVD8OH5000915BD.html
2.後顯慧著. 產品的視角.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