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關乎孩子的未來。
暑假即將結束,又陪孩子度過了一個假期,關於教育,爸爸媽媽們都有了新的收穫和體會。
心田君從心田家長的暑假教育心得中,精選了部分分享給大家。
@桐郡媽媽:
跟孩子講道理,要站在孩子的立場。
以前孩子常問:「為什麼大人不做的事,讓小孩兒做?大人學習的時間沒小孩長,這不公平。」
每次我都會回答說:「小孩不能跟大人比。」而每次都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
最近有一次,我靈機一動,說:「拿學習這事在大人和小孩中間比較沒問題,但是你不應該拿九歲的你和中年的爸爸媽媽比,你應該和媽媽九歲時比。」
當他發現爸爸媽媽在九歲的時候,也會花很多時間在學習、功課上時,整個人都歡呼雀躍了,還說要向媽媽學習。
我們總是以大人的思維、以命令式的態度教育孩子,這很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講道理,而是家長講道理的方式無法讓孩子真正認同。
@露露爸爸:
所謂陪伴,不僅僅是人在孩子身邊。
這個假期終於有機會陪孩子一段時間,我慢慢發現,很多家長都誤解了「陪伴」的含義。
比起陪著孩子一日三餐、寫作業、上課、戶外活動,孩子其實更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我嘗試著在假期參與孩子的學習規劃,從我的角度給她一些時間安排的建議,研究她的課本,認真讀她寫的作文,有時還會同她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後來我發現,她會主動來跟我分享在「心田講壇」學到的新故事,探討學習、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父子關係更融洽了。
所以,比起待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實實在在地感覺到你的信任和支持,讓她能從父母身上獲取精神力量。
@蔻蔻媽媽:
培養生活情操與提升成績同樣重要。
這個假期,有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有一天,蔻蔻從心田花開帶回來兩個番茄,說是用課堂所得積分換來的。回家之後,就急著要給我們做番茄炒雞蛋,自己去廚房洗菜、切菜,在我的指導下,還真獨自做好了番茄炒蛋。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她做的菜,她可有成就感了,我們也感覺很欣慰。並不是說孩子會做飯了能為大人分擔什麼,而是她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熱情,讓我觸動很深。
後來我反思,教育到底是什麼?這件事讓我看到,教育也應該注重對生活情操的培養,因為人終究是要到生活中去的,而我們更多的時候只顧著讓他們提升成績去了。
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更多接觸生活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細微處的美好,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除了以上這些故事和心得,還有更多的爸爸媽媽分享了他們的暑假教育體會:
@太陽花: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理解、鼓勵,而非不斷施壓。
@蘇楊:閱讀真的很重要,要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
@elaine:教育是靜待花開的過程,而我們家長們總是太心急了。陪伴成長,慢慢等待吧。
@果媽:建議大家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盯」好孩子的習慣,到了高年級真的會輕鬆很多!
@季候風: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把「言傳身教」落到實處,孩子真的會有所改變。
近年來,家庭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每位家長都在不斷尋求更優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願同家長們一起,守護孩子的成長!
暑假期間,
你與孩子之前發生了哪些趣事?
你對親子關係是否有新的思考?
點擊留言,一起交流分享吧!
點讚再分享,守護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