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人的「自己」與生活的真相

2020-12-20 金汐筆談

經驗向我諄諄告誡,「真」在人們心裡從未生長。——艾米莉·勃朗特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可是,什麼是你自己?

雖然人們很難一下子就給出滿意的答案,但是人們都知道,一定有一個「自己」存在,不因身份、地位、時間而改變。當了皇帝的拿破崙和被放逐在科西嘉島的拿破崙都是一個人。

這種「同一性」自身,就是人的「自己」的存在。

然而人們又常常「身不由己」,很多時候嘆息「我不是我」「這不是我的生活」,這說明現實中,存在著「虛幻」的東西,用海德格爾的形容,就是「遮蔽」了生活的真相。

艾米莉·勃朗特用天才的觀察在《呼嘯山莊》裡展示了是什麼「遮蔽」了真實的「自我」。這種「遮蔽」並不是對「女性」獨有的遮蔽,而是每一個文明社會中的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境遇。

01呼嘯山莊的「自我」

在英格蘭北部,有一個「與塵囂隔絕」的地方,那是「厭世者的理想天堂」——呼嘯山莊。

莊主老恩肖收養了一個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

這個名字本身也蘊含了自然、原始的元素: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是荒野(Heath)和陡崖(cliff)的組合。

這是一個沒有「文明」社會身份、地位的孩子,幼時的凱薩琳遇到希斯克利夫,兩個人都找到了另一個「自我」。

凱薩琳的自白說:

我愛他,不是因為他長得英俊,而是因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們的靈魂是什麼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樣的。

而希斯克利夫則說,

失去了她,活著也在地獄裡。

在小說中的時間線裡,凱薩琳和希斯克利夫在呼嘯山莊一起度過了6年。

在這段日子裡,兩個人處於自然的自由狀態中,盡可以做自己。

然而社會總是對人有各種角色身份的要求。

人們常說,「你要像一個老闆的樣子」「你要像一個父親的樣子」「你要像一個妻子的樣子」……

這些「像……樣子」就是生活對「我」的要求。

很多時候,這種「樣子」並不是「我」想要的,但又是「我」必須承擔的。

人總是要長大,長大就意味著服從文明社會的規則。

本真自然的「我」進入文明社會,是脆弱的。

凱薩琳進入畫眉山莊是因為被狗咬傷,不得不在畫眉山莊休養。

在畫眉山莊休養期間,也是凱薩琳開始意識到「我」與文明社會衝突的階段。

與呼嘯山莊的自然不同,畫眉山莊是充滿了規矩的。

在這樣的規矩中,希斯克利夫被關到了閣樓,也象徵了凱薩琳的「自我」被壓抑、放逐。

凱薩琳嫁給畫眉山莊的埃德加·林頓,並不是貪慕虛榮,而是每個人都要在文明社會中付出的代價——你必須要成為某個角色。

「嫁給希斯克利夫會降低我的身份」,凱薩琳的這句話其實是在說,按照「本真」的自我去生活,是「身份」所不能允許的。

人成長到某一階段,必然要進入「角色」身份。

凱薩琳與希斯克利夫進入畫眉山莊並非偶然,如果他們繼續留在呼嘯山莊,那麼呼嘯山莊就會是畫眉山莊。

02畫眉山莊的「身份」

在凱薩琳進入畫眉山莊之前,她的哥哥辛德雷——這位文明社會認可的呼嘯山莊的主人,娶了弗蘭西斯,辛德雷的結婚與弗蘭西斯的到來,預示著呼嘯山莊不可避免地「文明化」。

凱薩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出逃」是一種必然,只不過他們的出逃加速了進入「文明」的進程。

如果進入「文明」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假如出生在「文明」環境,又會怎樣呢?

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在畫眉山莊出生,一直被按照文明社會要求的「大小姐」來教育。

結果她在遇到充滿原始氣息、象徵自然「本真」的希斯克利夫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被吸引。

弔詭的是,伊莎貝拉如果不是「畫眉山莊」的籠中鳥,也不會被希斯克利夫吸引。

可是離開籠子,鳥兒迎來的不是自由,而是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由此而來的死亡。

離開畫眉山莊的伊莎貝拉,有著與逃出桑菲爾德的簡愛一樣的處境。

沒有地位、財富、身份支撐的女子,孤身一人在自然世界是無法生存的,花園裡的花朵在自然中無法活下去,於是伊莎貝拉死了,凱薩琳因進入花園得以存活。

凱薩琳進入畫眉山莊的代價是壓抑本真的自我,凱薩琳的靈魂——希斯克利夫被關在閣樓的時光,也是凱薩琳學習扮演社會所要求的「淑女」的日子。

希斯克利夫在小說中消失了幾個月,也是凱薩琳喪失「自我」的幾個月,她學會了壓抑自己,迫使自己適應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要求。

而這種迫使,讓凱薩琳意識到她開始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力。

盧梭說「人只有處於依賴的狀態下才是脆弱的」,失去自主性的凱薩琳變得虛弱。

希斯克利夫的歸來,在心理上象徵著凱薩琳「自我」的回歸。

「我們的靈魂是一模一樣的」「在宇宙中,孤獨的我有著另外一處依存的地方。」

這是希斯克利夫對於凱薩琳的意義。

但「本真」的回歸併沒有讓凱薩琳獲得重生,因為她已經被禁錮在「林頓夫人」這一角色裡,無法擺脫。

凱薩琳最終的「瘋狂」,想像著自己穿越荒野返回呼嘯山莊,是對回歸「自我」的渴望,希冀逃脫「家庭」「角色」「身份」的桎梏。

然而凱薩琳回不去了,呼嘯山莊也是回不去的。

03生活的真相

希斯克利夫「復仇」的嘗試,是想讓呼嘯山莊回歸原始的本真狀態,顛覆「文明」結構下的權力與規則的嘗試,撕去生活裡的「面具」身份,回歸真實的自我。

但這種嘗試以失敗而告終。

凱薩琳的女兒小凱薩琳,繼承了她母親的名字也有她母親一半的性格,卻是一個新生的,在畫眉山莊成長起來的更馴服的凱薩琳。

小凱薩琳是「文明社會」的視角中「正常」的女人,是從小受到正統教育的女性。

她是一個恪盡職守的女兒,即使不喜歡小林頓,小凱薩琳依然照顧他,為希斯克利夫煮茶,幫女僕耐莉挑選蔬菜,教哈裡頓讀書,還從畫眉山莊拿來鮮花,取代了呼嘯山莊的野生黑醋慄。

在她的幫助下,哈裡頓終於認出了自己的名字「恩肖」,這第一代呼嘯山莊的主人的名字,意味著呼嘯山莊重新恢復了制度(家長制)。

小凱薩琳和哈裡頓的結合讓希斯克利夫想到了自己的凱薩琳,小凱薩琳僅僅是像凱薩琳,但全然不是凱薩琳。

希斯克利夫終於意識到,完整的凱薩琳只在墓地之中,只有在那個超越這個世界的死亡之國,才有自己的凱薩琳本真的存在的可能,而如今的呼嘯山莊只是「一個紀念品匯集」的地方,提醒著他「她存在過,而我已失去了她!」

希斯克利夫在哈裡頓身上看到了自己另外的可能——他永遠不可能保持著自己的天性,過一種未受文明馴服,脫離「身份」束縛的生活。

隨著哈裡頓進入小凱薩琳為他安排的軌道(教育),呼嘯山莊徹底修正了希斯克利夫的復仇。

意識到這一切的希斯克利夫選擇死亡。

海德格爾把經由死亡開顯出來的對現實生活的超越意識稱為「憂」。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憂」的不是具體某一件事物,而是一種狀態。

海德格爾說的「向死而生」,並不是選擇自殺,而是只有在覺悟到死亡之後,人才能退出「文明」社會加諸於身的一切關聯性角色,他的身份、地位,生活的一切「幻相」都因死亡而消失。

那個哈姆雷特口中「不曾有旅人歸來的神秘之國」,讓人意識到這是只有「我」自己才能承擔的可能性,任何身份與角色都不能代替「自我」的死亡。

這些身份與角色恰恰在「你」死後,依然會由別人擔任,只有「你自己」會因死亡而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意識到了這一點,人才能超越日常生活的身份角色而真正覺悟到「自己」,意識到生活的真相。

04退身之所

《呼嘯山莊》裡希斯克利夫和凱薩琳的故事很令人著迷,相比之下,雖然下一代的故事更溫馨,但讀來不如上一代精彩。

酷愛自由的艾米莉·勃朗特在上一代的故事裡投入了全部的心血,正如她的詩中寫道:

短暫的生命已近終點,這是我唯一的祈求——無論生死,但求心靈,又有勇氣承受!

艾米莉·勃朗特已經覺悟,在她的時代只有死亡才能擺脫困境,才能讓心靈重獲自由。

這不是女性獨有的悲劇,而是所有人類的悲劇,作為男性的希斯克利夫,沒有身份、地位,面臨同樣的窘境,只是女性所面臨的環境更嚴苛。

在艾米莉所處的時代,她沒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餘地,只能選擇社會要求她扮演的「女性」角色。

凱薩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結局,與艾米莉·勃朗特自己生病拒絕吃藥的結局一樣,那是她重返自我的唯一途徑。

而小凱薩琳的故事,無論是象徵意義的「本真」的失敗,還是迫於當時的壓力不得不寫就的「小團圓」,對於艾米莉來說,都是一種痛苦而無奈的舉措。

更令人無奈的是,艾米莉的這種做法令世人不解,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在當時的環境下也只能含蓄地說,這是「埃利斯·貝爾(艾米莉·勃朗特筆名)認為我們已經喪失了的東西」。

夏洛蒂·勃朗特又何嘗不知道她們喪失的是什麼,所以她給簡·愛安排的獲得幸福生活的條件是:

「叔叔的遺產(物質)」+「幽閉的芬丁莊園(遠離世事)」+經歷了死亡邊緣而獲得重生的羅切斯特(靈魂伴侶)。

而艾米莉·勃朗特則更倔強地堅持現實裡沒有「自我」的餘地,至少在她那個年代,對「自我」的堅持只有死亡才能達成。

然而艾米莉還是保存了希望,希斯克利夫的復仇雖然失敗了,但放羊的孩子看到「希斯克利夫和一個女人」在荒野上遊蕩,也許有一天,本真的「自我」終歸會重返呼嘯山莊,每個人在日常的角色身份之外,會有一方屬於「自我」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2012-02-24 10:49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看《呼嘯山莊》,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在看什麼?
    這部作品,用一句話概括而講,就是寫「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兩個家族的恩怨和復仇。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不亞於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性。同樣是愛情悲劇,同樣是牽涉兩個家族的恩怨。但《呼嘯山莊》卻是赤裸裸地揭示出故事悲劇的根源——人物成長的環境對人性扭曲的巨大影響。
  • 給一年級小朋友看《呼嘯山莊》的家長 是什麼心態?
    《呼嘯山莊》……基本上可以確定,《呼嘯山莊》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很高,排進前三的爭議性很小,在整個歐美文學史上也足以排進前十的位置。這部作品,在每個人的一生必讀書單中,一定不可以缺席。還好,我在上小學時讀的雖然不是傻白甜,但也都是結構單一、人物黑白分明的一元世界觀讀物,我是在高中時讀的《呼嘯山莊》……高中啊,16歲到18歲,標準意義上的花季時代,卻被呼嘯而過的復仇故事陰影籠罩了很久。記得當時我看完《呼嘯山莊》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 曾經充滿惡評、不被理解的經典文學——《呼嘯山莊》
    19世紀的英國作家艾蜜莉·布朗忒(Emily Bront,1818–1848)唯一一部小說《Wuthering Heights》(1847,國內一般翻譯為《呼嘯山莊》)。這部小說多次改編成電影,又有各種改寫本,聽過的人應該比看過小說的多。
  • 邊聽邊讀學英語:呼嘯山莊
    邊聽邊讀學英語:呼嘯山莊      文學名著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至高無上,尤其在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出爐之際
  • 階層的分化與撕裂,她早在《呼嘯山莊》裡寫得明明白白
    這是《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對自己的妹妹的一句評論。她的妹妹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的作者,大名鼎鼎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但在死前,艾米莉籍籍無名。即便是那個閃耀的1846年,當《簡·愛》、《呼嘯山莊》、《愛格尼斯·格雷》同時出版,《簡·愛》憑藉成熟的題材、華美的文字一鳴驚人,《呼嘯山莊》仍被遺棄在角落中,賞識者寥寥。直到關於艾米莉的傳記出版,《呼嘯山莊》的價值才水漲船高。
  • 8.6分《呼嘯山莊》:當荒原的風呼嘯而過,那些折磨糾纏都因為愛
    1847年問世的《呼嘯山莊》講述的是吉卜賽棄兒希思克利夫被呼嘯山莊的莊主收養後,因為身份、階級等原因遭受了很多羞辱和欺壓,而他唯一的安慰就是和莊主女兒凱薩琳彼此相戀,可是地位的懸殊、雙方的誤解、凱薩琳的背叛,迫使希斯克利夫心灰意冷,離開山莊外出謀生,等到他榮歸故裡,他也開始了自己的報復計劃。但在這場報復中,誰也沒有獲得勝利,留下的只是殘酷的折磨和無盡的痛苦。
  • 淺談英文名著簡愛姐妹篇《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是怎麼樣一本書呢?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及創作家毛姆曾經這樣評價呼嘯山莊,客觀又形象,你可以一邊聽毛姆的點評一邊腦補畫面,同時也為正式進入呼嘯山莊醞釀情緒,毛姆是這樣說的:「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其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述出來。
  • 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呼嘯山莊 (Excerpt 節選)   By Emily Bronte (艾米莉·勃朗特 著)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從小生活在英國約克郡的荒原上,荒原造就了她自由不羈的個性,同時也為她提供了一個想像的世界。
  • 《呼嘯山莊》:愛情的四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微信改版,請置頂我,避免走散文|水清 圖|網絡西方有種有趣的說法,人,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喜歡《簡·愛》的人,一種是喜歡《傲慢與偏見》的人,另一種是喜歡《呼嘯山莊》的人。喜歡《簡·愛》的人,清醒理智而獨立,在他們心目中,自我成長比愛情重要得多;喜歡《傲慢與偏見》的人,更帶有俗世的煙火氣,在婚姻面前,他們會合理考慮收入、地位、外貌等外在條件;而喜歡《呼嘯山莊》的人,信奉真愛至上,即便品嘗著具有摧枯拉朽般力量的愛恨情仇,也是心甘情願。
  • 模擬人生3呼嘯山莊黃金版資料片 破解版下載
    資源說明:   模擬人生3:呼嘯山莊 黃金版資料片+海濱大道包,需要模擬人生3原版支持,已破解,複製到遊戲目錄下,進遊戲安裝pack即可。
  • 百歲楊苡 「我覺得 《呼嘯山莊》比《簡·愛》好」
    譯著有《呼嘯山莊》、《永遠不會落的太陽》、《俄羅斯性格》、《偉大的時刻》、《天真與經驗之歌》等;著有兒童文學作品《自己的事自己做》等。哥哥楊憲益和丈夫趙瑞蕻都是著名翻譯家,姐姐楊敏如是古典文學專家   圖 / 劉洋「我那時也住個破房子,一塌糊塗,廁所什麼都是壞的,樓下有個大院子……每晚坐在那兒,外頭颳大風,對面山上像鬧鬼一樣,尤其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有點瘮人。
  • 《呼嘯山莊》豆瓣8.4:懲罰惡人是上帝做的事,我們應該學會原諒
    《呼嘯山莊》這部小說在歌頌了愛情美好的同時,也揭露了人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可逆性,凱薩琳和希斯克利夫作為現實生活的犧牲品,他們丟失的不僅僅是兩小無猜的愛情,還有人性中最寶貴的那一部分————為愛而生卻成為利益的驅使者。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
  • 愛情與復仇經典之作,《呼嘯山莊》震撼人心,這十句格言精彩紛呈
    憑藉一部震撼人心的《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躋身世界文壇星耀之列,而她一生就創作過這一部小說便離開人世,享年不過30歲,可謂天妒英才。艾米莉·勃朗特和姐姐、妹妹被稱作「勃朗特三姐妹」,不僅在英國家喻戶曉,在世界也廣為流傳。
  • 英國初中英語老師帶你解密《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是英國初中英語語文課程大綱中精讀必讀的文學作品,然而在國內的教育體系中卻備受忽視。與國內一般的英文精讀課程不同的是,英國初中英語課堂對《呼嘯山莊》的講解會站在英國哥特文學史的高度,從它的社會文化背景解構這部交織著狂風呼嘯般愛與恨、善與惡的作品...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小說的風格、人物角色以及情節設定深受Walter Scott小說,哥德式小說以及拜倫文學的綜合影響...
  • 《呼嘯山莊》:那些關於婚姻的暗喻,你看懂了嗎?
    艾米莉的小說《呼嘯山莊》打破了傳統婚姻的固有模式,揭示了婚姻的不平等、勉強湊合和短暫性特徵,婚姻不再是門當戶對,而是謀財奪權的工具。 老恩肖剛一去世,離家出走的辛德雷攜妻子弗蘭西斯匆忙趕回,奪取了呼嘯山莊的領導權。辛德雷的婚姻一開始就疑點重重,恩肖家上下對新女主人的身份一無所知,「她是什麼人,出生在哪兒,他從來沒告訴我們。
  • 10句世界名著《呼嘯山莊》裡面經典名句,其中第一句說的真好
    1847年,一部名叫《呼嘯山莊》的小說在英國出版,此部小說一經出版,便在英國文學界引起巨大反響。被英國學者認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是一部罕見的「怪書」。也正是這部最奇特的「怪書」奠定了其作者在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創造了這部小說的作者正是艾米莉·勃朗特。
  • 廣州保利羅蘭花園被稱「呼嘯山莊」噪音問題遭業主投訴
    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保利羅蘭花園的二期住宅小區,被838戶即將遷入居住的業主戲稱為「呼嘯山莊」。之所以稱為「呼嘯山莊」,是因為項目東邊界毗鄰京港澳高速的廣州北二環路段,而高速公路晝夜不斷飛馳的汽車噪聲致使住宅小區晝夜「呼嘯」。
  • ...易怒……《呼嘯山莊》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
    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這個病症在1944年被提出,因為成因與診斷標準長期存在爭議,2012年12月1日美國精神醫學會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並將之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
  • 架空歷史:鐵血的山莊,宋遼的世仇,快意的人生,呼嘯而來的紅顏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5本架空歷史文:鐵血的山莊,宋遼的世仇,快意的人生,呼嘯而來的紅顏。喜歡這類小說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哦1.精彩片段:滿心的擔憂溢於言表,焦急的將蕭如薰往屋子裡面拉,又是夫君又是夫人的,蕭如薰頓時反應過來,這,就是自己……蕭如薰的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