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立秋,一般在每年8月7日或8日,有時在9日,是陰曆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也標誌著年度周期律中秋季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35度即是立秋的空間之度。「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成語。
秋天是肅殺的季節,古籍中指出:「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立秋以後,意味著自然界的草木開始結果孕子,進入到收穫季節。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能量明顯轉換的節點。
立:有開始、協調與啟動之義。正如黃帝所言:「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立,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央。」 自然界的天與地,運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而周期性流轉不息。古人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稱為「四立」,可見四時的概念與節氣密不可分。
在地球上,尤其是中國的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景象各異,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秋時的立秋,與其他三立之義中的「立」意相同,昭示著天地能量開始進入義德金炁[qì]的輸布期,也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季節。
秋:甲骨文字形為蟋蟀形,蟋蟀又名秋蟲,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籀[zhòu]文的「秋」在蟋蟀形左邊又添加「禾」旁,本義是收成,成熟的莊稼。籀文的另一種寫法「秋」,右邊是蟋蟀形,左邊為禾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
立秋至,自然界中開始呈現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的趨勢,正如諺語中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後每降一場雨,氣溫就會隨之下降。
中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緯度、海拔高度不同,造成南北的溫差比較大,所以並不可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涼爽的天氣。從立秋氣候特點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在立秋之後,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氣象資料表明,炎熱的天氣往往要延續到9月中下旬才會逐漸消退,到那時才會真正地涼爽起來。
立秋 · 習俗
「立秋」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的儀式。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牲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此時也是軍士們開始勤操戰技,準備作戰的季節。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於夏季流汗較多,人們會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積暑,免秋來腹瀉、鬧肚子。
立秋 · 詩詞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雲映,清風似雨餘。
捲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賞析】節氣到了立秋,蕭條的秋天從此開始,蓮花雖盛也有了凋謝的氣象,柳葉雖在也有了稀疏的面貌;朗朗秋日少了雲層環繞,風雨減少只留下清風徐徐;捲起珠簾,涼風暗度;偶爾運扇,暑氣漸無;青草靜默,燕子翻飛天空;河水澄淨,魚兒時時露頭。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飈起,閒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裡,雲外長洲城。
【賞析】簟席上的荻草竹條在夜露下顯得清涼,手中蒲葵做的風扇輕搖,自從與好友分別,又聽到秋蟬嘶鳴,立秋日涼風乍起,在清閒的環境中別有幽情,移燈時看到棲息的鶴鳥,隔著竹林聽到笙樂傳來,喝上兩杯夜茶,吟詠幾句秋詩,我所思念的好友在千裡之外的長洲城!
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裡,安仁謾起悲。
【賞析】立秋之日到了,不免驚喜三伏天慢慢要結束了,早起看晨露、朝霞,感覺有點冷意,傍晚看雲層遮蓋山峰,景色更加奇美;田壟上禾稼已經半熟,田野遠處綠草顯出微微衰枯之意;還好有清朗皎潔的秋輝,我們要安守仁德,不要產生悲傷的情緒。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賞析】夜色轉涼,出窩不久的烏鴉好像已經耐不住寒意,啼叫著飛散了,只留下寂寞的玉屏立在那裡。夜寂靜下來,枕邊吹來一陣一陣清新的涼風,像是扇子在一下下的搧動。從睡夢中起身,來到寂靜的院子裡,沉睡中依稀感覺到的秋聲卻是無處可尋,只見明媚的月色下,滿階的梧桐落葉。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嗎?
8月7日15時40分進入立秋節氣,立秋是一年之中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說日期上是這麼算的,但在氣象學上,人們將連續5天日均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下作為秋天開始的標誌。以這樣的標準來看,中國其實很少有地區能在立秋這天真正進入秋季。像是江淮一帶,可能要等到9月才行。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過後,夏天的燥熱會慢慢褪去,晝夜溫差逐步加大,涼風也吹了起來,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秋天正式到來。(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製作 資料/央視新聞)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