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兮上窯·柴窯裸燒的魅力

2020-12-20 看見雲茶
芷兮上窯開窯啦

中國陶器最古老的燒制技法,就是柴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而雲南建水的芷兮上窯··素坯柴燒就傳承了這種古老的技法,以天然陶土手工拉坯成型,不上釉,不添加,卻可入窯一色,出窯萬變。

作為一項古老的技藝,芷兮上窯的器物燒制之前,陶坯不上底釉,直接以裸露狀態放入窯體內——窯變帶來的結果,是涅槃還是毀滅,皆不可預知。

芷兮上窯

在晝夜不歇,持續數百小時的燒制過程中,灰燼、火焰會直接竄進窯倉裡,在長時間的高溫下在器物坯體上產生落下灰燼,與坯體表面的微量元素形成一種薄厚不一、層次感強、色澤豐富的落灰釉。

這種通過火焰縈繞而得來的天然肌理,具有極大的偶然性,自然、隨性,返璞歸真,每一件的火痕和釉面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

木柴,焚身化為火焰和灰燼。

火焰,釋放出陶器的本性,賦予陶器以肌理,給予陶生命。

陶器,則在身上永遠地留下了火焰親吻過的每一寸印記,留下了與火焰纏綿而生的——那滾燙而無法磨滅的傷痕。

灰燼和火焰,都成為了它身體的一部分,沒有千篇一律的完好和美滿,只有疼痛過後粗糲而堅硬的金屬感、不規則的火痕、火刺和紋理。

火焰以痛吻我,我便繪出火焰流淌過我的模樣

——當木柴燃盡,火焰熄滅不見,而它存在的過的痕跡,卻隨我千年不朽。

這是自然制定的,陶與火相愛的法則:器物有魂,因火而生,而烈火饋贈的殘缺和疼痛,都成了器物極致的侘寂之美。

沐浴在時間光澤裡,不完美的器物,越發自然、本真,愈顯溫潤靜美。傷痕,也成為了它恆久的紀念。

芷兮上窯茶器,從原材料選用到燒制都運用最傳統和古老的方法,源於自然、出於自然,美在變化豐富,質樸、渾厚、粗狂,更美在小小的殘缺和不完美。

芷兮上窯

陶體的雙氣孔結構在泡茶的時候能起到軟化水質和聚香的作用,器物本身具備了極高的美學欣賞價值和實用性。

相關焦點

  • 掌門說瓷--什麼是柴窯、氣窯、電窯,柴窯與柴燒的區別,及我們做...
    【當然電窯在別的燒氧化瓷的產區,別的品種陶瓷,如骨質瓷是可以使用的,這不在本題討論範疇】畊雨柴窯二、柴窯與柴燒的區別。柴窯和柴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都是用柴作為燃料燒制但是在燒制方法和成品呈現上,都有天壤之別。
  • 如何看待柴燒裸燒中陶藝品的「瑕」
    這段時間經常會和柴燒愛好者交流一些問題:柴燒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瑕」,為什麼口足和底足有那麼多殘口,為什麼不能像瓷器或者其他陶器一樣規整素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柴窯裸燒中陶藝品會存在哪些「瑕」及肌理釉色形成的原理。
  • 柴窯和柴燒都以泥與窯火交融創造的器物,但各自的追求不同
    在氣、電窯出現以前,柴一直以來都是瓷器燒制的主要燃料,上千年的傳承使柴窯有了一套相對嚴謹的製作流程和執行標準。宋代五大名窯(汝、定、鈞、哥、官)的產品各具特色,共同之處在於對瓷色和釉質的追求,燒制工藝根據不同控溫要求而有所差異。柴燒則強調個性化、多樣性、偶然性,所以在燒制上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產生了後來的蘇打燒和鹽燒等豐富作品藝術效果的方法。
  • 第三篇:柴窯與柴燒的區別
    今天我們來講講柴窯和柴燒的區別!柴窯和柴燒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固定的窯,一個是燒制的方式!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出自當時的河南鄭州,當時那裡本來就適合做陶器,又因為當時皇帝姓柴,故名柴窯。當時亦稱御窯,從宋朝開始便固定叫柴窯。
  • 匠心工藝,窯火不熄——千年柴窯最後的堅守
    經久不息,精緻如初柴、汝、官、哥、定,柴窯屬第一。柴窯是五代後周顯德初年所燒,自宋以後開始改稱為柴窯。柴窯之貴,世不一見。而柴窯使用的更是百裡挑一的優質高嶺土才使得所造瓷器潔白細膩剔透如玉。高嶺土礦燃盡鉛華,窯火鑄魂柴窯的生成對材料相當講究,馬尾松木是指定唯一材料。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火熱進行中
    上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陶主坭興陶柴燒窯的裝窯現場,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他們家柴燒窯的燒制過程。陶主坭興陶的柴燒窯是全部採用松木為原材料燒制,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用松木作為燃料嗎?柴窯燒制選用松木作為燃料就是因為松木燒出的火焰長、熱量高、灰粉少,有利於窯內溫度、氣氛更均勻地分布,從而保證窯內的器皿燒得多、快、透,而且更省柴,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松木含有的松油脂也很豐富,這是一種可燃性很強的油脂,可以達到滋潤陶坯,出現豐富釉面的目的。
  • 景德鎮華軍鼎成柴窯的魅力——專為柴燒瓷器而生
    張華軍鼎成柴窯作品華軍鼎成柴窯瓷器最具魅力之一是,在題材上張華軍的團隊花了很大精力,去收集古代瓷器的資料,復原和復燒一些其他現代窯口沒有製作過的古代題材,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已經比較經典的傳統題材張華軍鼎成柴窯作品柴窯瓷並不是簡簡單單地做滿一個窯口就可以進行煅燒,還要向當地政府申請,因為政府明令禁燒柴窯,所以在當代真正的柴燒瓷是相當之少,燒制柴窯瓷要組織各方能工巧匠,投入巨資研發恢復柴窯燒制工藝的配方和技法
  • 柴窯與柴燒原來不是一回事,您搞明白了嗎?
    柴窯與柴燒有根本上的區別,柴窯是一種特定的窯,而柴燒卻是一種燒瓷方式,兩者有一定的交集但更多的是各有千秋。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出自當時的河南鄭州,當時那裡本來就適合做陶器,又因為當時皇帝姓柴,故名柴窯。當時亦稱御窯,從宋朝開始便固定叫柴窯。
  • 景德鎮柴窯滿窯點火儀式:千年窯火 傳承不輟
    傳統手工瓷是景德鎮的標誌,而柴窯延續了這一傳統,不僅是景德鎮手工藝人的智慧與創造,更是這座城市延綿不息的靈魂。  日前,在江西景德鎮城區邊緣的滙禾柴窯滿窯,一場別開生面的點火儀式上演,窯爐前,堆滿了劈好的燒瓷燃料馬尾松,負責各種工序的工人們正在忙碌著。
  • 柴燒窯的窯汗、窯淚
    窯汗、窯淚柴窯窯倉的頂部由於長時間的燒制使用,窯倉頂部會形成厚厚的積釉,偶爾就會滴落下釉水到壺或杯子身上,如果窯淚落的恰到好處,會形成特別有意思的藝術感官。柴燒窯年代越久遠燒制的次數越多其窯倉的頂部或者窯壁上所積累的積釉越多,形成結晶,在燒制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高溫就會融化滴落在陶器上,於此同時也會有更多的草木灰從新附著在上面繼續積累,每個窯口所形成的窯汗和窯淚都不一樣,很大程度取決於窯口的形狀。
  • 電、汽窯素燒陶坯定型再拿去柴燒屬於偽柴燒嗎?
    陳朝超柴燒現代柴燒從燒制方式上大體分為柴燒「裸燒」、「罩燒」,其中也包含(還原燒制、氧化燒制、強還原燒制、弱還原燒制等燒制技法)。陳朝超柴燒柴燒「裸燒」一般是指將做好的陶坯,在裝窯的時候直接裸露在柴窯窯倉中,不上釉,柴窯燒制過程中,陶坯自然和火、灰燼接觸,再由窯內的燒制氛圍和陶坯自身所含的微量元素,在陶坯上形成層次豐富
  • 「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吉州窯五窯同燒活動即將開始
    為推廣吉州窯陶瓷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恢復吉州窯陶瓷古法燒制,東昌窯、本覺窯、和溪窯、空山窯、吉府天目窯五座柴窯將攜手舉辦「軍民同樂 共慶佳節 同燃窯火」五窯同燒活動,柴燒作品在吉州窯博物館舉辦展覽,讓大家領略吉州窯陶瓷流傳千年的風韻 一.活動主題
  •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汽窯、電窯燒制時添加木屑或松木油使得陶坯表面形成類似柴燒的基本紋理算是真正柴燒嗎?陳朝超柴燒首先柴燒是中國最原始的燒制技藝,現代柴燒和古代柴窯從燒制技法和審美角度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 「柴燒」究竟可以分為幾類?
    「柴燒」凡是用柴窯以薪柴作為燃燒燃料皆可稱為柴燒,那麼現代「柴燒」方式究竟可以分為哪幾類呢?現代「柴燒」從燒制工藝和表現形式基本可劃分為「釉燒」、「裸燒」「罩燒」:陳朝超柴燒「釉燒」是指陶瓷作品在燒制之前上一層底釉,基本上是用來生產製造瓷器、生活日用器(酒器、醃菜罐、花盆等),將上過底釉的陶瓷放置柴窯中燒制,生產日用陶器的一般都採用大型窯口(
  • (臻瓷坊)柴窯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不過,這次開窯後的作品還算是讓人滿意,所以借著這窯新品的熱乎勁兒,和您聊一聊關於柴窯的那些事。相比早已被市場普遍接受的氣窯和電窯,似乎人們對柴窯這種傳承千年卻未被外人所了解的燒制方式,始終充滿著好奇心,尤其現代瓷器,只要一粘上柴窯二字,就會被貼上「我很昂貴」的標籤。
  • 陝西銅川:騰古耀今看柴窯
    這一結論為論證「柴窯就是古耀州窯發展的一個階段」再添重要佐證。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而被後人譽為「諸窯之冠」和「中國瓷皇」的柴窯,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五代後周皇帝「柴榮」姓氏命名的御窯,。但因柴榮在位僅5年,柴窯燒造時間短,至今沒有明確的傳世品及窯址,成為中國古陶瓷史上的「千年之謎」。
  • 柴燒丨窯火流竄的未知世界
    柴燒,指的是以木材為燃料而進行的陶瓷燒制方法。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現代陶藝中的柴燒作品,多採用柴窯裸燒的方式,釉面和火痕都是在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因為木材在燃燒的過程中會不斷分解形成灰燼,其中包含豐富的鉀、鈉、鈣等成分,它們在高溫下與器物泥料中長石,石英等元素的結合會形成自然的落灰及釉面。
  • 景德鎮柴窯藝人張華軍:柴窯火爆源於文化自信
    這件百子圖為主題的青花瓷器價值達10多萬人民幣 唐貴江 攝中新網廣州11月29日電 題:景德鎮柴窯藝人張華軍:柴窯火爆源於文化自信中新網記者 唐貴江「在景德鎮我八年前就開始燒制柴窯15歲就離開家鄉江西九江就來到景德鎮燒制陶瓷的張華軍日前在廣州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相信景德鎮柴窯的火爆是源於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文化自信也不斷隨之增長。11月26至30日,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行。本屆茶博會為期5天,展覽規模80,000平方米,上千家品牌企業參展。
  • 獨特的柴燒工藝,能讓紫砂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本是形容鈞瓷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柴燒出品的紫砂壺,在不同溫度之下,展示出千差萬別的眼色肌理。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們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 教你幾招輕鬆鑑別陶器是不是柴燒的?
    柴燒是最古老的燒制技藝,是人與窯,火與土共舞的藝術,一種與現代陶藝截然不同的審美燒制觀在不斷升溫復興,那麼如何鑑別陶器是否柴燒的就變得那麼迫切,今天燒窯者將分享幾個方法讓你輕鬆鑑別陶器是不是柴燒的?陳朝超柴燒首先看柴燒陶器表面是否有陰陽面:現代柴燒陶器一般採用裸燒的燒制方式,將陶坯直接裸露擺置在柴窯中,柴窯在燒制的過程中,陶坯局部會長時間受烈火侵蝕,在陶坯身上留下自然的火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