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人或朋友患上了抑鬱症,我們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2020-12-17 鴕鳥心理

最近有朋友問,該如何與抑鬱症病人相處,因為自己非常想要為他們做些事。

的確,當身邊有親人或朋友患上抑鬱症之後,我們特別希望幫助他們,但又苦於沒有方法,甚至有時自己的好心還會辦壞事。

今天這一節就來和大家說一說,當你身邊有人得了抑鬱症之後,到底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首要的是,在心態上的準備

我在這個專欄的第一節就與大家說過,精神類疾病包括抑鬱症,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妖魔化和去妖魔化的過程。時至今日,大眾對於抑鬱症的了解程度仍舊不高,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所以對於抑鬱症的理解,就是陪伴患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抑鬱症的患者脾氣會很不好,容易急躁,情緒不穩定,這些都是因為抑鬱症的原因,它們是抑鬱症的症狀,並不是患者主觀上想這樣去做。所以與他們相處的時候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如何準備?可以多去了解一些抑鬱症的常識,現在網絡很發達,隨便一搜就會看到很多關於抑鬱症的知識。當然,也正是因為網絡發達,各種各樣的資訊撲面而來,我們無法判斷哪些是有效的,關於這一點,大家如果有任何想要了解的知識,都可以私信我,均會一一回復。

而我們對抑鬱症了解得越多,與病人相處起來就會更加容易一些,知己知彼才能打勝仗。

那些對抑鬱症病人沒有什麼用的話語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親人被抑鬱症困擾的時候,我們肯定都想好心勸慰他們一番,但是如果不掌握方法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接下來和大家說說那些也許我們經常說,但對於抑鬱者完全沒有用的「正確的廢話」。

相關焦點

  • 我們如何與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相處?
    在離開這個世界前,他在微博上留下了遺書。在他的遺書當中,講述著他所遇到的種種不容易的生活瑣事,字裡行間透著無助並且充滿了壓抑。我們不難想像到在他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他的內心有多麼掙扎,本來是一個對著未來充滿期待的大學生,卻因為被生活壓垮,而變得抑鬱,最終離開了繽紛的世界。
  • 朋友/家人抑鬱了,我們該如何幫TA對抗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現有抑鬱症患者人數接近1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就診率卻不到一成,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健康隱患。如果你的朋友/家人不幸患上抑鬱症,該如何與他相處呢?當然不是無視,但也請不要盲目嘗試鼓勵、安慰、勸解、表示理解。你的角色不是醫生,更不是特效藥,只需接受他、陪著他,讓他感受到被關心。信任和接納已經是他能給到身邊人最好的反饋。
  • 失戀後得了抑鬱症的朋友,該如何與她相處?
    02與抑鬱症朋友相處不能犯的三個錯誤抑鬱症作為現代最常見的心理性疾病,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其實,我們對於朋友的愛都是發自內心的,這點很值得肯定。但由於抑鬱症本身的特點,與抑鬱症的朋友相處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不能犯這三個錯誤。1、批評我們往往存在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抑鬱症患者大多是不夠堅強,心眼小。因此我們會批評我們的朋友,讓他們看開點,堅強點,放開肚量。
  • 和抑鬱症朋友相處,如何才能不心累?丨每日罐頭
    今天我們聊聊:如何設立與抑鬱症朋友相處的邊界。罐頭質檢員:酒酒抑鬱症是一個棘手的難題,不僅對患者如此,對於患者的家人朋友來講也是如此。假如你身邊的人罹患抑鬱,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我要怎麼照顧ta才能好起來」?這固然很好。
  • 【科普】如何與抑鬱症的人相處
    今天咱們來科普一下如何和抑鬱症的人相處,家人和朋友很擔心,不知道有什麼合適的方法可以和他們相處,不知道用什麼樣合適的方法可以幫到他,我覺得都是一群很善良的人,那首先我們得認識抑鬱症。我們應該要做的是該帶他去醫院就去,一定要去確診,該吃一些抑鬱症的藥物一定得吃,程度輕點的呢,可以去做心理疏導,把一些細節給打開,有些不合理的信念就去化解它。但是呢,我們得先看見這個人的情緒,那我們不要做什麼呢,就不要去勸他說,振作一點,加油啊,你可以的之類的話,這些的話對他來說可能起反作用,他覺得自己開心振作都做不到了,那我還有什麼意思啊?
  • 馬思純患抑鬱症,日本男星自殺罪魁禍首是微笑抑鬱症?救救他們!
    比如前段時間被傳抑鬱症的馬思純,眼神呆滯,神情疲憊,跟以往笑容燦爛的模樣截然不同。如果說【抑鬱症】是「心理上的感冒」,患上它以後,人再也感受不到開心、憂傷、激動等情緒,而是只有無盡的空虛和麻木,最終對生活失去興趣,厭世而去。
  • 心理學:患上抑鬱症,我們該如何逐步減輕抑鬱呢?
    如果你被抑鬱困擾,有自殺傾向,請一定要尋求幫助。」很多人經常會因為社會輿論文化背景,而對自己患上抑鬱有一種羞恥感,把抑鬱當成一種過錯來看待。就像說很多人一說到抑鬱,就認為自己很嬌氣,很矯情,不堪一擊,性格軟弱。所以,諱疾忌醫,不願意面對,也怕別人知道。這種羞恥感跟性格有關係,跟文化也有關係。
  • 如果孩子患上抑鬱症
    如果想要獲得自己最終的那個結果,首先,必須接納孩子患上抑鬱症這個事實,這不是商量,是你不想接納也得接納。軀體患病的人,我們自然認可他們是病人,可對抑鬱症患者,因為他們能走能動,看起來跟一般人無二,我們就都拿他們當正常人待,會依然對他們提各種要求,試圖去改變他們。
  • 抑鬱症患者,大腦發生了怎樣改變?該如何判斷患上抑鬱症?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到媒體上爆出某人,患有抑鬱症自殺,留下遺書這樣的事件。不少人覺得抑鬱症患者就是矯情,還有的人覺得這只是單純的心理疾病,只要積極向上,就能夠改變。但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大腦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不僅是單純的心理疾病,而是在生理上產生變化之後,造成的結果。這種疾病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3.5億名患者,在我國也有超過9000萬抑鬱症患者。這些患者承受著腦部生理病變的影響,還要不斷的接受外界勸他們自己走出抑鬱症,讓患者心理負擔更重,最終影響患者出現過激的情緒。
  • 心理學家:當自己的家人患上抑鬱症、強迫症,這樣做才是幫助他
    心理學家:當自己的家人患上抑鬱症、強迫症,這樣做才是幫助他據不完全的統計,單就我國的已知的抑鬱症(包含強迫症)患者就已超5000萬。這裡面還不包括那些還沒有被確診的。而抑鬱症、強迫症患者的自殺率是所有心理疾病中最高的。
  • 我們應該如何與抑鬱症患者相處
    在看接下去的內容之前,請牢牢記住,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抑鬱症患者,你最應該做的是:不要因為這位患者,而影響了自己在很多抑鬱症病例中,病人的家人和朋友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有些人甚至被病人影響,也出現了抑鬱情緒。
  • 當親友患上抑鬱症,如何照顧才能最有效?心理諮詢專家為你支招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提到心理健康問題,就不得不關注抑鬱症群體。目前全世界有3億多人患上抑鬱症,我國抑鬱症患者數量也非常龐大。而這些患者中,有一部分正在隱藏自己的病情。很多人在家人或朋友自殺後,無比悲傷地痛哭詢問:他/她看起來好好的啊,為什麼會想不開呢?
  • 如果身邊的人患上了抑鬱症,做好這7件事可以幫到他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他的抑鬱症後很擔心,我願意盡我所能去幫助他,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他在確診抑鬱症之後讓我遠離他?我應該怎麼辦?」 「我知道她活著已經很努力了,所以不忍心再對她說一句加油。我真的很想知道,我該做什麼、說什麼才能更好的愛她?」
  • 中國5400萬人患抑鬱症:抑鬱了,到底該如何自救?
    這個人,可能就是你的同事、朋友、家人,亦或是你自己。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好好的,為什麼會患抑鬱症呢? 張國榮在剛被確診時,也一度不能接受。 其實,在深陷抑鬱症以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抑鬱情緒,比如心情沮喪、焦慮暴躁、腦子充滿了負面想法等,這些情緒就是在提醒我們,應該停下腳步看看自己了。
  • 網友提問:患上抑鬱症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家人如何幫助患者呢?
    普通人很難理解抑鬱症患者,患者患病前,在談及因抑鬱症自殺的名人明星時,也會輕描淡寫地說道:「ta們太消極了!」「ta們開心點不好嗎?」「這世界那麼多美好,ta們怎麼捨得去死呢?」而當真的患上抑鬱症後,身邊的人就像我之前一樣,輕輕鬆鬆地說著「你開心點」「你堅強點」等等看似是在鼓勵患者,而正是在諷刺患者。患者只能微笑點頭,多數患者如果可以遇見以前的自己,會對說那些話的自己說:你懂個屁!患上抑鬱症是怎樣的體驗?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本文字數3900+|閱讀預計需要 10 min關於抑鬱症,我們曾經有過很多討論。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將關注點聚焦在了患抑鬱症的人群本身,希望可以幫助他們驅逐這條大黑狗,讓陽光照進生命。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而且做的不是一般的好,火到直接上頭條。但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李雪琴。用她自己的話就是「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是的,她是一位抑鬱症患者。她說:「經歷過太多次你有一個期待,然後瞬間撲滅了的事情。這會讓人很失落,很失落的。我不太喜歡承受這種失落,那我乾脆就不要希望,沒有希望,就舒服很多。」
  • 抑鬱症:患上抑鬱症,多久可以走出來?過來人給你的忠告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抑鬱症:患上抑鬱症了,多久可以走出來?「患上抑鬱症了,多久可以走出來?」經常有網友或者諮詢的朋友都會問到我這個問題。得過抑鬱症的人都知道,患上抑鬱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僅僅精神上飽受摧殘,肉體上的疼痛和不適也備受折磨,所以急需走出來,是每一個患者內心最渴望的事情。然而,走出來並非易事。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而且做得不是一般的好,火到直接上頭條。但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李雪琴。用她自己的話就是「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是的,她是一位抑鬱症患者。「我的粉絲說我覺得你是一個特別陽光,特別樂觀開朗的人,我想跟你做朋友。他們肯定不知道我抑鬱症的時候多痛苦,我也不會跟他們說,我怕讓他們覺得外表這麼開心的人,其實也是生病的。」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而在我們身邊,大約每15個人裡面就一個曾受抑鬱症所困擾。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分輕微和嚴重兩種情況。患有抑鬱症的人不僅情緒失調,還會影響到生活和家人的生活。所以患有抑鬱症的人,需要得到儘快的治療,以免情況進一步加重。那麼,就有很多人問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呢。今天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