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零售之戰來了,這裡有智能自助咖啡的機會麼?

2020-12-22 極客公園

2018 年,咖啡市場群雄逐鹿模式開啟。

自上半年開始,包括連咖啡、瑞幸、咖啡零點吧在內的多家創業公司獲得新一輪融資。就連一向對外賣市場表現傲慢和慢半拍的星巴克,也開始通過與阿里展開獨家合作的方式切入。

這是一個還在飛速增長,又遇到「新零售」和用戶消費習慣改變爆發期的行業:2011 年到 2017 年,中國整個咖啡市場以每年 13%-15% 的速度在增長,市場規模超過了 1500 億人民幣。

作為一個特殊的餐飲品類,咖啡高頻消費、高品牌附加值以及高毛利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特殊性。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無論從場景、品類(現磨咖啡、速溶咖啡、咖啡飲品等)還是消費人群切入,似乎都有廣闊的空間。

無論是開啟燒錢擴張門店模式的瑞幸,還是開始重視外賣市場的星巴克,這一輪「咖啡大戰」爭奪的核心似乎是從各自本身的模式出發,儘快建立顆粒度更細的服務網絡。創辦於 2015 年的咖啡零點吧則從無人自助售賣機開始探索,目前,咖啡零點吧的無人自助機器迭代到 6.0 版本,除現磨咖啡之外,咖啡零點吧的 SKU 達到了 20 多種,單臺機器每天售出 100-200 杯飲料,客單價在 10 元左右。

這和無人值守貨架的邏輯有相通之處:都是希望通過低成本的方式以極致的方式接觸高淨值客戶;但也有不同之處,咖啡零點吧創始人、CEO Gavin 表示,咖啡零點吧的智能終端機器進入的是半開放的商業地產等場景,且通過智能機器的方式,能儘可能將品類管理做到標準化,同時也降低了地租和人員成本。

新零售的本質是一場「坪效」革命,在咖啡零點吧看來,合理健康的商業模式,與滿足用戶需求、重視產品研發一樣重要。Gavin 為即將以自助終端機器為核心開始切入外賣運營的咖啡零點吧確定的品牌定位是:提供一杯不錯、不差、就在身邊的咖啡,並通過線上會員運營漸漸實現平臺效應。

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他向我們詳細解答了這場「新零售咖啡之爭」的本質,以及自助終端機切入市場的機會和藍海。

Q=極客公園

A=咖啡零點吧創始人 Gavin


Q:為什麼感覺「咖啡」這個市場最近又變得火熱起來了?

A:像我們當時做的時候我們趕上智能硬體,後來我們再去做就趕上了無人值機,去年我們趕上了新零售,今年又變成了一個咖啡大潮,其實每一年都會有一個概念和浪潮、會有一個關注點。

其實不難看出線下傳統的很多業務核心問題是說利潤的問題,造就了很多原來創新的一些業務他們盈盈也維持不下去,慢慢的這種業態轉向了高利潤值、高頻的這種項目。咖啡實際上就是這麼一個業態,咖啡從原來那種低頻奢侈變成了常態化的高頻,現在就慢慢變成了被自助產業、或相關的一些業態想要切入和關注的大眾化消費品品類。

Q:咖啡零點吧在 2015 年切入市場,當時怎麼判斷這個市場的容量?

A:咖啡大規模的進入中國整個消費市場已經 20 多年了,雀巢整個是介入、星巴克負責帶動了整個市場的興起。在 2015 年的時候,整個市場就一直都挺不錯,那時候除了星巴克、costa、太平洋之外,還有咖啡陪你、漫咖啡、雕刻時光等很多這種咖啡館店鋪數量也開始激增。這其中有的品牌主打休閒、主打商務,也有的主打家庭等,有不同的細分場景在裡面,但仍然滿足不了咖啡的消費。

我們在做咖啡零點吧之前做了大量的調研,就覺得 80 後、85 後、90 後喝咖啡的消費形態意識發生變化了,而且有分層。我是一個標準的 70 後,我們可能更注重談事的場景,喝咖啡變成了一個商務場景的需求。後來因為咖啡的普及華,隨著種外企公司、涉外人員越來越多,往後的蔓延覆蓋量,隨著咖啡館興起,年輕人像 80 後、90 後,他們的咖啡消費習慣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不同的人群消費咖啡的習慣和場景也是不一樣的。

Q:咖啡零點吧為什麼要從智能硬體售貨機這個維度切入?而不是外送或者咖啡館?

A:在整個咖啡消費裡,現有的消費場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其實很簡單,你看咖啡館外賣開始,咖啡館不能在玩命去擴他的地方,因為租金上升、人員成本上升,他 cover 不住,你就拿一個 500 平米或 800 平米的 costa 去看,或你去問他說為什麼你旁邊有地方不把它圈大,他一定會告訴你 5 年前我們籤了 5 年的租金,原來是 12 塊錢一平米,現在已經變成了 45 塊錢一平米了。

比如你去富力中心問問,他 5 年前租的成本跟 5 年後租的成本已經翻了多少倍了,但咖啡的售價 5 年前是 28,今天是 32,即使漲價了百分之十幾、二十幾也沒有用,單價 cover 不了租金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那你就沒辦法去擴大,也滿足不了消費者。

但用戶這裡呢,它不是說一個 30 塊錢一杯咖啡誰喝得起喝不起的問題,而是開始考慮場景。有很多年輕人喝咖啡就是要單純的喝杯咖啡,甚至不想在咖啡廳裡坐著消費,很多北京的咖啡館,人挨人,體驗已經沒那麼好了。

所以,這個其實是應於一個需求,而我去切入的一直擴充更多的是以用戶為核心,用戶需求為導向去選擇,這是最根本的,也是新零售的核心。

Q:為什麼覺得從智能硬體的層面切入這個市場是有機會的?

A:當時在市場上全都是小型的桌用機、家用機,就辦公室的應用和家庭的應用,沒有大型的商業機器投放在公共區域,讓在移動工位的過程中去喝咖啡,這是我們當時做的時候的概念。

我們就希望給所有的消費者提供另外一種應用消費場景,就是想喝的時候隨手可取。現在我們的機器已經是第六代了。這幾年慢慢從機械到通訊板、到模塊化、最終對接了後臺所有的 ERP 系統、CR 的系統,整個大數據管理系統也全部都對接上了。

這些售賣機進入的主要場景也是寫字樓、大學、醫院。更多的是半開放式的商業地產,因為在這裡的消費頻次是穩定、高頻的。這和咖啡零點吧的運營策略有關係,我們一直希望能搭一個會員的用戶系統,而這和最終選擇什麼樣的場景切入有很大關聯性。

我們現在運行了 3 年半,真正上線運行在線上運行只是 1 年的時間,現在有 250 萬會員,而 250 萬會員我們累計復購率超過 67%,一周的復購率達到了 57% 以上。

Q:以北京寫字樓來說,一臺咖啡機一天能售出多少杯、銷售額是多少?

A:好的情況有大概有百十杯,差的大概有一二十杯、二三十杯左右。如果從杯體的單價上肯定能 cover 這個機器的成本,利潤還蠻好的,其實無論是我們,甚至是星巴克,其實咖啡行業的整個物料並不貴,只不過他收費收的貴是因為它要付租金、付人工的費用,而咖啡是完全去人工化、智能化的,這樣可以節省很大的成本。

這和無人貨架的邏輯不一樣,我們進的是開放場所,舉個例子來說,我一臺設備投在一個場所可能會吸納 5000 到 7000 人。

Q:咖啡零點吧要以智能咖啡售貨機為中心開展外賣業務,從機器到外賣,運營方式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A:消費者是可以自取,也可以我們給配送的,但製作咖啡的還是我們的機器。

物流方面可以讓我們維護機器的工程師和運營人員完成,他們本身遊走於我們所有設備之間。一個運維人員大概能輻射周圍 15 臺機器,後期提高效率還要看機器密度,密度布的越度輻射的運營服務就越高效。

Q:關係到運營效率的還有哪些因素?

A:一個是整個投放的點位選擇,所有點位選擇首先是有很清晰的點位評估,我們有大概 22 項的評估參數,樓宇、人數、公司類型、投放地點、環境、工業配合程度等等,經過評估之後公司會有一個零售運營部門去做評估,評估過關才會投放,這首先在評估上我們進行了嚴格的篩選。

二是從整個運營半徑上來看其實蠻簡單的,也就是說投放評估之後我們要去看它整個價格和距離的測算,咖啡零點吧的一杯咖啡均價 10 塊錢,一天如果賣 30 杯,一個月機器能產生的價值就是 1 萬塊錢、1 年就 12 萬了,這個數據就是很可觀的,毛利就能達到 75%。

咖啡本來就是個毛利很高的業態,但關鍵是高的毛利下面,能把淨利潤保留多少,比如星巴克一杯咖啡就 3 塊錢的成本,售價 30 多元,看似利潤多,但把場地和人工成本算進去,可能會折損很多淨利潤。

咖啡零點吧創始人 Gavin

Q:這一波咖啡外賣大戰來了,咖啡零點吧覺得自己的優勢是什麼?

A:我們的優勢其實蠻簡單的,智能自助的移動咖啡吧優勢就是覆蓋密度可以做的很大,和消費者之間距離接觸可以做到 50 米(樓上樓下加上拐彎 50 米),而我把外賣打通我連 50 米都省了,覆蓋肯定比其他有店鋪或者中央廚房的模式更高。

Q:咖啡供應鏈這一端是怎麼解決的?

A:我們有自己的咖啡豆的烘焙工廠,我們自己投了一個戰略合作工廠太谷咖啡。從一開始做,咖啡零點吧就決定延伸到上遊了。傳統咖啡館是人工在做烘焙、研磨,就需要看大師水平、還是一般水平。但機器是標準的,你把標準參數往裡輸的時候,機器不能跟咖啡豆好壞來去調,所以你就要去配方固定,配方固定化、機器固定化了你做出來的都是統一的,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得介入咖啡品質、咖啡配方。

Q:現在市面上很多品牌已經掀起了價格戰,這個市場也在幾家公司的推動下變成了一個強資本驅動行業,怎麼看這個趨勢?會憂慮麼?

A:其實咖啡不是價格戰,就是你把價格打的越低越沒有人喝,因為咖啡是需要有故事的、而不是有價格的,比如 2 塊錢一杯咖啡你覺得消費者會喝嗎,沒有人會去做這種事情。對消費者來講他不會覺得 2 塊錢去喝這個咖啡的時候,你的豆是好豆。所以咖啡不是做低價的,它一定是去做品牌的,這個來講的話,瑞幸並沒有做錯,它就是去強化它的品牌的。所以,它也去做貼補,但是一定有節奏在做的。

Q:咖啡零點吧在品牌上是不是應該更激進一點呢?

A:其實這是我們今年的一個戰略目標,也是我們在準備下一個階段可能要去做的。但一定是要符合我們的品牌調性。因為我們主要做的還是咖啡品質的口碑傳播,而不單單是說高居高檔地去做所謂什麼樣的品牌。

我們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是先讓每個人先都喝起來,他會覺得這個喝起來不錯,我們就是讓大部分消費用戶喝到我們的咖啡,會覺得零點吧的咖啡不錯,這就夠了,讓專業一點的用戶、會自己去做咖啡的哪些人喝起來不差,不錯、不差是我們品牌的定位。我們就要去做一杯不錯、不差的咖啡就 OK 了。

Q:接下來咖啡零點吧是否有開線下店的計劃?

A:其實開線下店你提供的要不就是一種展示,加強體驗和互動,要麼你就是擴充你的品類,但最終還要做到的就是一個提供場景化的運營消費,而我們是去人工化,除非有一天我開線下店我們是全自助化把它做聯動了,而裡面全自助的一些東西足夠我向一個用戶一杯咖啡收 30 塊錢,我一定會開。


編輯:臥蟲

圖片來源:咖啡零點吧

相關焦點

  • 從咖餐廳到智能咖啡機,咖啡之翼的新零售變革之路
    新零售的形式有很多種,從線上到線下的O2O、從基礎物流快遞到物聯網、從智慧門店到人工智慧等等……用簡單的概念來概括,就是:人、貨、場的重新組織,換種思路展開售賣行為。原本是本土最長壽的咖啡連鎖品牌,一直在做特許經營線下實體店的連鎖。咖啡之翼的創始人尹峰做了一個非常需要勇氣的決定——投入開發新零售智能終端,智能現磨咖啡機。為了贏得這場戰鬥的勝利,咖啡之翼亮出了新的尖端武器。通過微信+智能終端咖啡機的形式來擴展自己的顧客群體。微信好友的信息傳遞裂變、隨處可見的智能終端,滿足即食的現磨咖啡需求,進一步縮小門店的複製的成本與周期。
  • 國貨出海,技諾智能自助無人咖啡機的平民咖啡深受韓國人們的青睞
    在韓國大街小巷都有咖啡售賣,有Starbucks的國際連鎖咖啡店,也有充滿藝術氣息的精品咖啡館,還有有西點烘培店附設有販賣咖啡的服務。韓國人越來越青睞高品質的平價咖啡,人工成本日益增加,隨著自助售貨機的普及,帶有支付功能的自助咖啡售賣機深受韓國人的青睞,咖啡出品好且價格低。
  • .| 當咖啡之城遇上新零售之都,手把手教你在西安點星巴克外賣
    西安作為世界知名的國際旅遊城市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而作為新「咖啡之城」星巴克也在積極響應著>從公交、地鐵刷二維碼乘車、公積金社保手機查詢……到熱咖啡送上門西安新零售之城、移動智慧城市建設悄然改變著市民的生活
  • 智能自助咖啡品牌咖啡零點吧獲A輪融資,愉悅資本投資
    )北京】2月24日報導獵雲網今日獲悉,智能自助咖啡品牌咖啡零點吧完成A輪融資,愉悅資本投資。此輪融資是繼豐厚資本的天使輪及西部資本的Pre-A輪投資之後,咖啡零點吧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第三次獲得投資,至此,公司已累計融資近億元人民幣。咖啡零點吧成立於2015年2月,藉助移動物聯網(IoT)升級傳統咖啡消費產業。「咖啡零點吧」的自助式智能現磨咖啡吧,通過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網際網路智能咖啡售賣機,為用戶提供便捷、美味的現磨品質咖啡。
  • 萊杯咖啡:一臺自助咖啡機背後的大生意
    今天要介紹的案例,就是咖啡自助新零售領域的頭部品牌萊杯咖啡。多場景擴展滿足了用戶需求,也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從在咖啡門店點一杯35元的美式,到隨時隨地喝一杯10元左右的同口味美式,即為從「人找咖啡」變成「咖啡找人」,場景進化凸顯的價格優勢顯而易見。據零售前沿社發布的行業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的無人自助櫃式的智能咖啡機存量僅有2萬臺,但自助咖啡機持續保持著每年37%的複合增長速度,這也佐證了自助場景未來可期。
  • 點一杯咖啡,看新零售到底是怎麼樣的?
    2018年8月,星巴克忽然在上海宣布:正式牽手阿里巴巴集團,開啟在新零售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包括融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淘寶,餓了麼等新渠道。星巴克正式牽手餓了麼,意味著,星巴克也要做外賣了!暫且來看,國內咖啡界的三國殺已經形成:星巴克、瑞幸、連咖啡,暫且稱為連鎖咖啡門店裡的咖啡三雄。無論是碰瓷營銷還是刷屏賣咖啡,咖啡外賣和新零售,無疑都已經成為咖啡三雄爭搶著要做的事情。難道,做外賣就是新零售?先不說什麼是新零售,有了外賣加持是不是新零售。
  • 瑞幸聯手騰訊新銳咖啡崛起的背後是新零售數據戰
    「瑞幸+騰訊」與「星巴克+阿里」將在新零售一役正面交鋒,但簡單粗暴的「咖啡+網際網路」背後卻是不同的商業邏輯。星巴克更多是為了嫁接阿里系餓了麼的配送體系,在其「第三空間」以外拓展可能性;而對於瑞幸而言,一杯咖啡不只是咖啡,更多是背後的新零售數據,而坐擁中國最大線上流量入口的騰訊,將對瑞幸的數據矩陣提供最大的協同效應。
  • 百億咖啡市場風起 「自由翼」智能咖啡機受熱捧
    值得一提的是,咖啡之翼「自由翼」智能咖啡機在展會中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自由翼」,是一款SaaS系統驅動的智能自動咖啡機,以智能零售終端為載體,構建了一個無人服務微縮咖啡館的迷人場景。  專業人士預測,儘管整個咖啡市場被傳統連鎖咖啡品牌佔去了大半份額,但自動售賣機憑藉其相對靈活、便捷高效等優勢也將擁有100億以上的市場規模。  自由翼」智能咖啡機   在眾多咖啡自動售賣機品牌中,咖啡之翼無疑是目前最為成功的。
  • 瑞幸咖啡、盒馬鮮生、宜家等進入青島 新零售時代來臨
    處於網際網路時代風口的新零售首當其衝:去年7月份,網際網路大佬騰訊攜手青島金王打造的第一家美妝新零售體驗店亮相大融城;10月份,火速躥紅咖啡界的網紅「小藍杯」瑞幸咖啡第一家店落地青島;接著12月份就有新零售「代言人」之稱的盒馬鮮生強勢登陸青島;轉到2019年開年,瑞典家居零售巨頭宜家在青項目正式開工……隨著城市影響力的不斷提升,青島像一塊充滿能量的磁石,吸引了阿里、騰訊、瑞幸等網際網路大佬以及宜家等零售巨頭進入
  • 專業咖啡隨手可及,coffee now開啟智慧零售新時代
    中國步入新零售時代。coffee now作為國內第一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集群的單杯(膠囊)咖啡品牌,也順勢而為推出了自助售貨機和全自動售貨機。與coffee now旗下其他產品一樣,咖啡售貨機也通過網絡與coffee now新零售數據平臺相連,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指導供應鏈運作、指導產品研發,給消費者帶來最佳的服務體驗。
  • 牽手阿里玩新零售 星巴克外賣咖啡,喝嗎?
    除了外界一直期待的餓了麼送咖啡外,阿里還將打通旗下包括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與星巴克全面對接,並展開新零售戰略合作。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消費者不僅可以享受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未來還可以通過天貓、淘寶購買咖啡,並享受一系列星巴克的會員服務。 星巴克外賣 30分鐘可送達 隨著網際網路咖啡品牌接連入局,關於星巴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便多次傳出。
  • 自助咖啡機能否在中國迅速擴張?
    文:番茄如果沒有被可口可樂公司收購,COSTA在中國市場將不會有這麼多的「新玩法」。繼今年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中文名:咖世家)和中糧可口可樂將戰略合作擴大至自助咖啡機領域。這也意味著,它們和「雀巢+星巴克」組合在中國的渠道上要來一次「正面剛」。
  • 揭秘瑞幸、漫咖啡、自助咖啡等的投資「慘狀」
    咖啡之翼,我們看到的是無人運維咖啡之翼2000年在長沙成立,主營業務是咖啡館,官方資料顯示,2016年底,咖啡之翼在全國有200多家門店,大部分是加盟。當時,咖啡之翼的咖餐業務出現了虧損,公開數據顯示,虧損達500多萬元。於是公司轉型,做了咖啡機「自由翼」。在咖啡之翼團隊中,不乏名人身影,創始人尹峰活躍在綜藝節目中,何炅是其聯合創始人,徐小平、姚勁波、陳歐、李維嘉等是其戰略投資人。
  • 專訪「咖啡零點吧」CEO 王順利:無人自助咖啡機行業今明兩年將洗牌...
    新零售的浪潮早已席捲到咖啡行業。Luckin 帶著 500 多家門店高舉高打,星巴克放話 2019 年在中國開到 3500 家新門店,還有自助咖啡機、咖啡外賣……無論是新零售還是傳統咖啡向網際網路的轉身,都指向一個事實:咖啡市場正在爆發。 這由幾個因素決定。
  • 咖啡之翼尹峰: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現場邀請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到口碑CEO範馳、客如雲創始人兼CEO彭雷、黃記煌董事長黃耕、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原麥山丘CEO姚天等多位大咖,一同探討餐飲新零售的未來趨勢及餐飲新物種的代表性實踐方案,為現場的眾多參會的品牌提供了豐富案例和生動的轉型思路。
  • 星巴克選擇餓了麼,你以為就只「送一杯咖啡外賣」那麼簡單?
    咖啡外賣可以做的很簡單,但也可以做的很深刻據好奇心日報整理,自2015年7月COSTA咖啡正式推出外送服務以來,太平洋咖啡、肯德基K Café、全家湃客咖啡、漢堡王King Coffee等眾多知名全球連鎖商家均已入駐餓了麼等平臺提供外賣選擇,而連咖啡、瑞幸咖啡等新興創業品牌也以外送咖啡服務為立身之本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這裡在阿里和騰訊對商家賦能不不同,我們或許就明白為什麼近來騰訊新零售商業為什麼一路下跌,阿里新零售為什麼一路向上了。畢竟,市場對商家的當前和未來是最明白的。剛成為騰訊系一員的瑞幸,又能獲得多少的提升呢?
  • 自助咖啡飄香海外!技諾智能自助咖啡機亮相100屆美國國際餐飲展
    5月18日-5月22日,為期4天的第100屆美國國際餐飲展(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show 2019)於5月18日在芝加哥麥康比克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技諾智能攜手美國合作夥為參展嘉賓們展示多功能10.1寸自助臺式現磨咖啡機,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矚目
  • 中國咖啡的真相和咖啡投資的潛規則
    但實際上,中國的咖啡戰爭是不是已經打響?中國咖啡市場地真實業態有哪些?新零售對咖啡行業帶來哪些實際的變革?精品咖啡究竟該做品質還是營銷優先?咖啡行業投資又有哪些潛規則?從星巴克之變窺中國咖啡市場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從速溶咖啡到專業咖啡連鎖,到精品咖啡,再到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的崛起,中國咖啡市場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
  • 瑞幸咖啡被罰6100萬,機器人咖啡師上崗!
    以無人新零售為創新方向,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讓大眾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時把握住時代的新風口。商家通過線上大數據控制成本,線下體驗與消費者進行互動,為消費者提供定製化服務。同時,咖啡的消費場景,正在逐漸從「社交屬性」變成日常飲品,咖啡消費進一步流行。在生活節奏越發快速化的背景下,全場景咖啡需求將遠遠大於到店消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