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離孩子們暑假結束還有半個月時間,可是,南京一大批校長園長已經提前開學!
鼓樓區約400位中學、小學、幼兒園副校級以上幹部集體「上課」,開啟為期四天、內容豐富的2020年鼓樓區教育系統負責幹部暑期學習會。
鼓樓區委書記劉軍為大家做開班動員和主題報告。
此次集中培訓學習主題為:在共生共長的自主發展中實現鼓樓教育全域優質。
除了專家主題講座,學習會還有專門一天的時間,由幼兒園課程共同體、小學教育集團、初中發展聯盟分別召集進行分會場培訓交流,幼兒園、小學、中學中層以上幹部全員參加。
鼓樓區教育局積極探索各學段的協同發展形式,著力深化共生共長的自主發展戰略,「共生機制」已經成為了鼓樓推進教育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就在今年6月底,鼓樓區推進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的創新舉措還登上了中國教育報的頭版頭條!
先來為您詳細梳理鼓樓區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個學段共生發展推進情況。
七大小學教育集團
2007年,鼓樓率先在全市成立琅琊路小學教育集團,2013年,鼓樓區和下關區兩區合併後,鼓樓區教育局大力推進小學集團化辦學,逐步實現名校領銜教育集團全覆蓋。區劃調整以來共實施名優校(園)辦分校(園)12所,組建並完善7大小學教育集團(如下表)。
小學教育集團一覽表
序號
領銜學校
集團成員校
1
琅琊路小學
漢江路小學、天正小學、莫愁新寓小學、科睿小學、鼓樓實驗小學
2
拉薩路小學
銀城小學、匯文小學、寶船小學、二師院附小、方興小學
3
力學小學
鳳凰花園城小學、龍江小學、財大附小、復興小學
4
芳草園小學
白雲園小學、姜家園小學
5
三牌樓小學
丁家橋小學、回龍橋小學
6
天妃宮小學
濱江小學、長平路小學、民生實驗小學
7
第二實驗小學
礪志實小、小市中心小學
九大幼兒園共同體
鼓樓區學前教育辦學種類多、體量大,100多所幼兒園中公辦園佔61%、民辦園佔39%,如何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
鼓樓區給出的答案是——以「幼教發展共同體」為途徑,通過「領銜園+共建園」模式,放大區域內名優幼兒園的輻射引領作用,縮小園際差距,推進學前教育走向優質均衡。
鼓樓區最早的幼教共同體成立於2014年,是以南京市實驗幼兒園為龍頭,10所幼兒園開展園際交流和合作,2017年年底,鼓樓區又在全區範圍內啟動幼教發展共同體建設,根據區域內各類型幼兒園的發展基礎及分布情況,全納整合組建9個共同體小組,並在每個共同體內選定名、優幼兒園為領銜園,選派特級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等為領銜人,充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學前教育共同體一覽表
三大初中發展聯盟
2018年,鼓樓區在小學集團化、幼兒園共同體的成功經驗基礎上,成立了三大初中發展聯盟:樹人初中發展聯盟、匯文初中發展聯盟、二十九初中發展聯盟,轄區內16所初中校全部納入其中實現共同提升。
三大聯盟在形式上通過師資結對、聯盟教研、行政互動等多種形式整體推進,在內容上圍繞學校管理、教學研究、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校本教研、教學評價、資源建設等多個主題,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初中發展聯盟一覽表
核心學校
新優質初中
項目學校
第一聯盟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南京市第八中學
南京市第五十中學、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南京民辦育英外國語學校
第二聯盟
南京金陵匯文學校(中學部)
南京市濱江中學
寧海中學分校、南京市第十二初級中學、南京民辦求真中學
第三聯盟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致遠初級中學、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幕府初級中學、南京大學附屬附中、南京市鼓樓實驗中學
局長這樣說
鼓樓區堅持「科教興區、人才強區」,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全力打造「江蘇最好 全國首善」的高水平教育現代化強區為總體定位,全力推進鼓樓教育的優質發展、均衡發展、創新發展和協調發展。
鼓樓區教育局局長柴耘說,以共生共長的自主發展推進全域優質,進一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供給,這已經成為了新時代鼓樓教育全新的發展樣態。
「打造、構建和整合教育的優質資源,讓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老百姓對教育的滿意度、獲得感,實現教育的全域優質,是鼓樓教育共生發展的終極目標。」柴耘局長說,共生共長的自主發展不是自己發展,而是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有各種參照物的發展。教師與教師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段與學段之間,從量的增加到質的改變,促進學校發展,促進教師成長,努力促進鼓樓教育結構發展更平衡,教育內涵發展更充分,加快放大區域教育優質資源,力爭把鼓樓每一所學校都打造成人民滿意的好學校。
校長這樣說
經驗分享環節,南京市第三幼兒園園長唐松海做《落花生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幼兒園自主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的發言;
南京商業學校校長張利海做《賦能改善、匠心育人:讓每個孩子人生出彩》的發言;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李海燕做《弘毅勵學——以奮進者的姿態前行》的發言;
三牌樓小學校長李傳庚做《自我追問:學校變革的邏輯起點》的發言。
南大附中
把質量變成「信仰」
在今年的中考招生中,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中再一次成為家長和考生信任的熱點學校,首次進入第一批次招生,錄取分數線高出投檔線15分!
「南大附中的品質,就是把質量變成『信仰』。」校長李海燕說,學校的質量是生命線,它已經成為了老師們的「信仰」。「考後數據,學校還沒開會,老師就已經自我分析,相互分析。班與班比,年級與年級比,校與校比。『教好書是最大的師德』。」
南大附中一校三部,含高中、國際高中、初中三部。2018年,學校初中部加入以29中為龍頭的29中初中聯盟,區域聯盟為學校初中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線上,我們會共享資源,交流技術。比如,29初中部的語文學科是非常突出的優勢學科,便可以牽頭聯盟的語文教研平臺,帶動全盟的語文學科一起發展,讓一所學校的學科優勢成為全盟的學科優勢。讓幕府山初級中學牽頭技術團隊的學習平臺,讓全盟的老師可以在這個平臺學習先進的現代技術,探討各種技術的運用與改進,讓一所學校的技術優勢成為全盟的技術優勢。」
三牌樓小學
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盡責
2004年,三牌樓小學26個教學班;2020年,學校班級數已經46個,學生數增加近一倍。
校長李傳庚說,如何達到體量與質量的對等,三小的發展始終回踩和夯實。
這些年,三牌樓小學抓緊抓實抓好全面的、全員質量的同時,以「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支持優等生、特長生的發展,畢業生發展潛力喜人。去年下半年,南師附中傳來喜訊,兩位三小畢業生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得一等獎,其中一位還是全國一等獎第一名,今年二十九中高考取得425分好成績的薛琪凡也是三小畢業生。
三牌樓小學一直關注學生專注力培養。每學期,李校長都會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查遍全校語數外作業本,主要查看書寫是否工整,訂正是否到位。學期結束,根據作業檢查反饋情況,對相關教師進行獎勵,重獎合格率95%以上學科教師。
李校長說:「質量之問,問在我們靈魂深處,問在我們對教育應有的良知,我們應該思考對孩子的現在和未來盡到責任。」
End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來源 | 南京晨報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