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時候有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叫《靈魂擺渡》,其中有一集讓我印象深刻,叫做織女的詛咒。
有一個古老的村落,村子與世隔絕,幾百年來這個村子保持著古老的傳統習俗,有一部村志記錄著村子幾百年來的變遷和歷史。
在村志上記錄著這個村子幾百年來都有歷屆的織女守護,關於最後一個織女的記錄在十幾年前突然中斷了。
有一天村子裡所有的人都意外中毒身亡,他們全部死在廣場上,臉上套裝布袋子。
通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是最後一屆織女的弟弟害死了全村人。通過織女弟弟的講述,殘酷的一幕現實就赤裸裸的展現在人們面前。
原來村子裡歷屆的織女都是由村裡所有的人推舉出來的,織女不用幹活是神女的象徵,村民們供奉她,讓她吃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但是她需要祈求上天保佑村子風調雨順、家家平安。
前面的織女都平平安安地在村民的供奉中渡過了一生,而最後一屆織女卻時運不濟,被選中後過了幾年連年大災。
村民們開始對織女的神性感到懷疑。慢慢由失望變成了憤怒。織女就這樣被拋棄了。
有一天晚上一個男人在頭上套了一個布袋子,衝進了織女的屋子,強行玷汙了織女。於是流言在村子裡邊傳開了,所有的人都知道,原來跟織女睡覺也並沒有什麼關係,於是絡繹不絕的男人每天都會輪流強行闖入織女的房間。或許全村的男人都來過了。從此織女變成了一個可悲的存在,男人們欺辱她,女人們憎恨她。
從前,這些人們都是織女虔誠的供奉者,都是善良樸實的農民,然而他們只是在頭上套了一個布袋子,就堂而皇之的幹出如此下流的行徑。
終於有一天織女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帶著自己的弟弟逃跑,然而村裡人害怕織女將這個村裡的醜事抖落出去,對他們圍追堵截。織女引開了全村人的注意讓弟弟成功逃跑。
回到村子之後全村人撿起石塊,向織女身上砸去,將織女圍困到一個早已建造在山頂上的迷宮之中,並用大石塊封死了迷宮的大門。
十幾年過去了,織女的弟弟回到這個村子,就是為了替自己的姐姐報仇。並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完成了復仇。
他利用村民們愛在溫泉裡泡澡的習慣,提前買好了毒粉撒在溫泉裡,他每日陪著村民們在溫泉裡泡澡,毛孔張開之後,毒品慢慢的滲入皮膚之內,終於有一天毒素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全村人都中毒而亡,包括織女的弟弟。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這個故事清晰地展現出了赤裸裸的人性真相。
一、 人們對神靈的供奉和信仰往往帶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性。
當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人們就會背棄神靈,甚至做出一些超越底線的事情。
也許關於信仰,大部分人的目的都不純粹,他們都懷著逐利的目的去供奉。他們有的人為了求得錢財,有的人為了求取功名。如果單單為了獲得某種好處而去信仰或者供奉神靈,那麼這跟給貪官送禮送錢沒什麼兩樣。
我記得前一段時間我看梁宏達講的一個關於信仰的短視頻,在視頻中他分析了,為什麼拜菩薩並不能讓你心想事成。
首先,菩薩講求的是眾生平等。如果菩薩因為某個人去求他,而讓他心想事成的話,那就違背了眾生平等這一原則。其次,菩薩是無欲無求的。如果菩薩僅僅因為接受了你的供奉,就讓你達成心願,那麼菩薩就跟貪官無異。最後,佛教講求的是淡泊名利。所以他不可能給我們賜予精神以外的物質享受。既然求菩薩無用,那麼我們生活中是不是就不應該有信仰呢?其實並不是。
因為不論菩薩還是佛陀,它帶給我們的更多是心靈上的指引和寄託。它能夠保證我們在生活中不會迷失自己的心靈,能夠守住自己的內心世界,避免沉淪於物慾享受無法自拔。
因此求菩薩,我們應該是求的內心世界的寧靜,而非物質上的享受。
二、 人如果能夠完全隱藏自己,那麼將會做出任何可怕的事情。
在這個故事中,那個村莊的男人們只是因為在臉上套了一個布袋子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鄰裡情誼,化身為惡魔,侮辱摧殘他們曾經供奉為天使的織女。
曾經我看過一個實驗,有一位美女做了一個街頭試驗,她將自己完全麻醉,並在一塊兒紙板上提前寫好免責條款:您可以對我做任何事情,並且不需要為我負責。
最初路過的人們只是好奇地觀望,後來有一個男子悄悄地接近美女,在她臉上畫了很多奇怪的符號,然而美女依然一動不動。
人們膽子逐漸大了起來,做出的事情也開始變得離譜,最後有一個男子拿起手槍對準這個美女的時候,街邊的人才驚慌地制止了他的行為,讓這個實驗被迫終止。
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能做出任何違背人倫的事情。也許沒有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人性真的是惡的。
所以我認為關於信仰,我們要有純粹的目的。比如說信仰佛教,我們要從佛法教育中學會仁慈、寬容、大度,以及行善積德,而非僅僅是為了一己私利。帶有目的性的信仰並不是真正的信仰,這其實是一種索取和貪婪。
在我們當今社會,人們的信息越來越公開透明,許許多多的人認為,這可能侵犯了大家的隱私,但是其實這個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是有利的。
正是因為這些信息的公開透明,我們才能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正是因為這些信息的公開透明,許許多多的貪官汙吏開始有所忌憚;也正是由於信息的公開透明,每個人都開始審視自身的行為,不至於做出過分誇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