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家「藏」菜:鮮筍紅燒肉,香鮮可口!

2020-12-22 騰訊網

我們揚州是「世界美食之都」,《今日生活》欄目組隆重推出,揚州家「藏」菜專題節目,介紹老百姓家中的拿手菜餚,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道菜,是鮮筍紅燒肉。

紅燒肉,是一道大眾菜餚,全國各地,廣為流傳,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味道,打開手機APP點外賣,幾乎每家中餐店都有,但是淮揚菜裡的紅燒肉,特別的金貴,說這句話,揚州人是有底氣的。故事的主人,是個園的老主人,鹽商黃志筠,他的家廚,做的鮮筍紅燒肉,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所有的食材,唯有新鮮,才能將美味最大化的呈現,追求極致的揚州鹽商,每當想吃鮮筍燒肉,就命令家廚,一早走入深山,採挖最新鮮的筍子。

新鮮的竹筍,配上文火慢燉的紅燒肉,甜膩的肉味和清香的筍子,相互交融,味道妙不可言。鹽商對美食的極致追求,自己享受的同時,也給淮揚菜助力了一把。普通人家吃紅燒肉,自然不會像大鹽商家那般費精勞神,吃得一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即可,每個人家,製作紅燒肉,程序類似,但是細節之處,又各有千秋。今天我們就請到了邱國勇,製作一道冬筍紅燒肉。

火燒肉皮,是邱國勇的自創環節,經過火燒的肉皮,遺漏的豬毛徹底剃淨,煮製後的肉皮也會更加勁道。五花三層肉,是五花肉中的上品,即肉皮、肥肉、瘦肉、肥肉、瘦肉五層夾在一起,每一層不厚不薄,夾雜得剛剛好。這樣上乘的五花肉,燒制出的口感,肥膩適中,方能體現這道菜的精髓。

先將豬肉整塊燙燒,肉皮起香後,洗去黑色燒焦部分,然後切塊。筍子切塊後,和肉分別焯水,筍子的焯水,是為了破壞筍子裡的纖維結構,這樣可以去澀味,配料齊備後,準備下鍋。蔥、姜、花椒、八角、下油鍋,加肉煸炒變色,加醬油,然後加水、黃酒、鹽調味,最後下筍子,接下來就是放入砂鍋,小火慢燉,五十分鐘後,冬筍紅燒肉就完成了。

鹽商勞作家廚的過程,並不可取,但是這份執著的吃貨勁頭,也給淮揚菜的精益求精,添磚加瓦了,過去這是富可敵國的鹽商,才能吃到的美味,如今這道菜,已經是我們老百姓餐桌上的,日常菜餚,唯有美味,一脈相承。

你家是不是也有祖傳的大菜,是不是也有拿手的菜餚,歡迎你和我一起分享,你家的家藏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鮮筍燒牛肉做法非常簡單,非常好吃
    春天,出鮮筍的季節,用鮮筍燒牛肉更加鮮美,看看做好的鮮筍燒牛肉充滿食慾的誘惑吧。心動不如行動,開始做鮮筍燒牛肉吧!準備尚好的牛腱子肉,外帶一塊牛板筋牛肉洗淨切成塊,我切的比較大,喜歡大塊吃肉大快朵頤的感覺。
  • 家常什錦菜,葷素搭配,營養豐富,香鮮爽滑,味美可口
    家常什錦菜,葷素搭配,營養豐富,香鮮爽滑,味美可口什錦菜又稱燴菜,就是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全部放入鍋裡煮熟,美味即成。燴菜據說是李鴻章發明的,當年李鴻章出訪外國,由於舟車勞頓,主要還是吃不慣異國飲食,導致胃口不好。
  • 走進江蘇,揚州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揚州是中國四大菜系(川、魯、粵、淮揚)之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揚州菜與淮安菜合稱準揚菜。揚州菜興於隋唐,盛於明清,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後數次南巡,使淮揚菜名聲大振,所以,有「玩在杭州穿在蘇州,吃在揚州」之說。
  • 鮮筍紅燒肉,一次吃到兩種口味,肉爛鮮香,筍脆清口,鮮美無敵
    鮮筍紅燒肉By 芹意古人云:「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要想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燒肉。」筍乃山珍,喜食者百吃不厭。筍與肉同燒,尤其對味兒。把油燜筍和紅燒肉合二為一,做一道春筍紅燒肉,一次吃到兩種口味,肉爛鮮香,筍脆清口,營養互補,鮮美無敵,一流的飯遭殃啊!原料:帶皮五花肉、春筍、冰糖、黃酒、紅燒醬油、八角、香油、鹽、油。
  • 大叔家的蘿蔔紅燒肉,不炒糖色直接燉,香嫩好吃,家人愛吃的菜!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蘿蔔紅燒肉,不炒糖色直接燉,香嫩好吃,冬天吃的菜!說到紅燒肉,大叔家還是喜歡做蘿蔔紅燒肉,這道菜屬於家常菜譜,主要原料是五花肉、蘿蔔、辣椒,口味是香,工藝是炒。俗話說的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要醫生開藥方。」現正值冬季,正是吃蘿蔔的季節。蘿蔔和五花肉是很好的食材搭配,蘿蔔吃了可以下火消食,解毒生津。尤其是現在天氣乾燥引發咳嗽,吃蘿蔔還可以養陰潤肺。媳婦說她小時候就很喜歡吃這道菜,那時候只有逢年過節或者來重要客人,家裡才做紅燒肉。
  • 大廚老爸:做梅幹扣肉多加這1味「調料」,肉斷皮連,軟爛香鮮!
    說起豬肉,小編認為最好吃的還是五花肉了,五花肉是指豬肉腹部的肉,豬肉的腹部脂肪堆積比較多,所以五花肉就比較軟嫩,收說到五花肉,相信很多人就會想到紅燒肉,紅燒肉作為中國的一道名菜,確實值得被提到,但是五花肉可不僅僅只是做紅燒肉,它還可以被做成梅幹扣肉。
  • 這菜和雞蛋一起炒,營養又解饞,香嫩可口,比吃紅燒肉還香
    這菜和雞蛋一起炒,營養又解饞,香嫩可口,比吃紅燒肉還香最近我們家冰箱裡儲存最多的食材,就是雞蛋了,宅在家裡,做各種糕點,用到雞蛋最多。雞蛋真是個好東西,不僅營養豐富,還便宜,也是一種百搭的食材,和什麼都可以炒一盤菜。
  • 宅家復工也要吃好一點,我們嘗試了26家外賣(上)
    最近1個月,本刊編輯部的幾位編輯一共體驗了26家北京餐飲企業的外賣服務,涵蓋京菜、魯菜、粵菜、淮揚菜、福建菜、重慶江湖菜、雲南菜、豫菜等不同菜系,以及燒烤、火鍋、西餐、日料、酒吧等不同業態。如「段氏三絕」之一的段氏絕味魚頭選用千島湖大魚頭,魚頭鮮嫩可口,蔥香味濃,鹹鮮微辣,搭配餐廳現炸油條,酥香汁濃。
  • 揚州家常做法煮乾絲,名菜飛入尋常百姓家
    揚州煮乾絲是一道著名的揚州菜,因為乾絲切得很細,在雞湯裡燉煮後,他吸收了各種新鮮的味道,味道獨特美味,這道菜來自乾隆下江南。這叫九思湯。當乾隆皇帝六次江南來到揚州時,當地官員僱傭當地廚師製作精美的菜餚,其中一道菜是用豆腐乾、鮮竹筍和火腿絲,用雞湯煨制而成,吃完乾隆皇帝微笑著,這道菜就是九思湯。九思原來是本地菜,他受到皇帝的讚揚,從那時起,他就很有價值,並逐漸出名。後來,由於九思湯中的乾絲被切成細白白並吸收了火腿和雞湯的味道,這在九思湯的配料中非常出挑,有人開始將九思湯改名為煮乾絲。
  • 五花肉這樣做比紅燒肉好吃,肥而不膩,軟糯可口,一人一盤不夠吃
    五花肉這樣做比紅燒肉好吃,肥而不膩,軟糯可口,一人一盤不夠吃。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因此很多人都喜歡用五花肉來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東坡肉、回鍋肉、魯肉飯、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可以說每一道都是極其美味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五花肉的另外一種美味做法,做出來比紅燒肉好吃,肥而不膩,軟糯可口,一人一盤不夠吃。雖然說生活中咱們更多人喜歡吃紅燒肉,可是五花肉不要光做紅燒肉了,做點把子肉也是挺好吃的。
  • 媽媽的壓軸菜——紅燒肉,烹飪時如何上色,大廚們的秘密在這裡!
    每當在外遊子們回到老家,媽媽們總能炒出很多可口的菜,而最後的壓軸菜——紅燒肉更是極大滿足了我們的味蕾。紅燒肉是檢測每一位媽媽廚藝的經典名菜,烹飪上佳的紅燒肉塊肥瘦相間、軟綿可口、入口即化。紅燒肉也是各個佳節聚餐的重要菜品,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還能夠很好的滿足身體代謝需求,深受人們的喜愛。只是在烹飪紅燒肉時,需要很好的把握火候以及時間,稍微不注意,就會導致烹飪的紅燒肉出現發苦發黑的現象。那麼烹飪紅燒肉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家庭版的紅燒肉,做法簡單色澤紅亮,下飯神菜
    家庭版的紅燒肉,做法簡單色澤紅亮,下飯神菜目前紅燒肉有點火,只是豬肉價現在讓人不敢多吃,今天寶寶強烈要求吃紅燒肉,就大方一次,買了二斤。來做一次家庭版紅燒肉吧, 簡單色澤紅亮,甜香可口,寶寶和她寶都搶著吃,然後還美其名曰:媽媽要減肥就少吃一點吧。下回看來還得量加大了。做菜就是喜歡家裡人都愛吃,搶著吃那才有成就感,今天的紅燒肉特別的簡單,不煎不炸,炒一炒放在壓力鍋裡面燉不用30分鐘就香味飄出來了。下面來看看蝶兒的簡易家庭版紅燒肉的做法吧。一看就會。
  • 上海頂級紅燒肉大賞
    這一口咬下去,肥而不膩,酥爛而形不碎,連瘦肉部分也處理得恰到好處,絲毫不覺得「柴」;醬濃味醇,連藏在壇底的百葉結和滷蛋也滋味豐腴,下肚後回味帶甜,紅燒功夫著實了得。紅燒肉是每桌一定要點的主打菜式,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鐵鍋和大火將醬汁熬至濃稠,晶瑩剔透,帶著些許彈性吃進嘴裡,口感軟糯,入口即化,有著「家」的味道!
  • 紅燒肉要做的肥而不膩,掌握好這「竅門」,做出的紅燒肉軟糯可口
    全家一直都非常喜歡吃豬肉,特別是紅燒肉,看見就會流口水,每次去飯店都會點一道紅燒肉解解饞。其實紅燒肉的做法很簡單,只是每個人用的佐料不一樣,有的做的好吃,有的很平常。一般的紅燒肉都是用五花肉做,但是,今天我沒有用五花肉,而是用肥肉和瘦肉來製作的。
  • 你家的紅燒肉用什麼著色?教你正確的做法,好看又入味!
    說到紅燒肉這種特色美食,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的,它色澤漂亮,吃起來又肥而不膩,也是下飯菜的絕美菜餚。每一次有紅燒肉這個菜,我都能夠吃幾碗白米飯。紅燒肉雖然是一道家常菜,可是做這個菜也是並沒有那麼容易掌握的,有的人做出來的紅燒肉黑黑的,看見就沒什麼胃口。
  • 麻香辣香鮮香,久違的山東特色魚菜「瓦塊魚」
    十年前,在濟南經十路歷山路口有這麼一家魚館,專營特色魚菜,一家三口經營。父子倆做的特色魚菜瓦塊魚,那叫一個絕!他們來自哪裡,當時也沒有細問。在那家小店,我曾經請過單位裡無數的酒友飯友。物美價廉,除了瓦塊魚,幾款老魯菜做得也是非常拿手,滿意度相當的高。至今許多同事還記得這一口,說起這家小店依然津津樂道,久遠的美食記憶。
  • 舌尖上的揚州~特色美食小吃
    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是揚州的名點,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
  • 藏在北京金融街的精緻素食餐廳,7個菜300元,大家看看值不值?
    藏在北京金融街的精緻素食餐廳,7個菜300元,大家看看值不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魚大肉吃多了,素菜就顯得特別金貴,反正北京的素食餐廳都比較貴。這家藏在金融街地下一層素食餐廳地方不大卻很有人氣。香椿苗豆乾,22元,又是顏值很高的一個菜,尤其是淡綠色的大碗實在好看,香椿苗的翠綠搭配著豆腐絲的金黃,簡單的味道,吃著卻感到舒心。東坡鮮筍,50元,鮮筍切成條狀,豆腐做成的肉沫,一道非常入味的菜,筍一點都不老,最驚奇的是「肉沫」真的太像肉的感覺了,可沒有肉那麼膩,很不錯。
  • 秘制茶香滷豆幹家常做法,香鮮可口還簡單
    滷豆幹色澤金黃,質地柔嫩,香鮮可口,久吃不厭,健康營養。今天就分享下茶香滷豆幹的做法。自己做的才最放心,這道茶香滷豆幹只需要一些茶葉和一些常見的調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劑,而且幾塊錢就可以做出滿滿的一盤。 加入茶葉做出的滷豆幹,茶香濃鬱,色澤油光紅亮,鹹鮮香嫩,是一道茶香四溢的小菜。閒話少敘,現在就進入主題。
  • 揚州:中國第4個世界美食之都
    著名詩人余光中曾稱「揚州菜香,舉國口饞」,著名紅學家、史學家、書法家、畫家馮其庸也寫過「天下珍饈屬揚州」,出生於揚州高郵的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戲劇家汪曾祺在離鄉後對家鄉菜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