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害怕去幼兒園?不僅僅是缺乏安全感,真實原因家長要清楚

2020-08-25 媽媽靠譜說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幼兒園上半年要不沒有開園,要不就是開園沒多久,就又迎來了放假。所以,很多孩子們對於幼兒園,已經有了很大的陌生感,就更不要說今年下半年剛要入園的孩子了,更是對幼兒園充滿了抗拒。一大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門口就有好幾個孩子,哭鬧著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有的孩子更是家長勸都不聽,一直在那哭,非常抗拒幼兒園。

那麼,孩子到底是為什麼這麼抗拒幼兒園呢?

原因一:對家長過度依賴,缺乏安全感

現在的孩子,和小夥伴們的接觸本身並不是很多,反而和家長們相處的時間比較多。所以,他們對家長會有很大的依賴感。如果是剛要入園的孩子,肯定會因為要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原因二:適應能力差,無法融入大家庭

幼兒園其實是孩子邁進自己「小社會」的第一步,這個時候,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能夠做,一些規則也需要孩子去遵守。如果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差,無法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的話,就會產生孤獨感和逃離感,更抗拒入園。

原因三:有心理落差,可能會產生自卑感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一定是備受全家寵愛的。但是,等到了班級之後,老師不能及時關注到每一個同學,再加上同學之間的能力也分高低,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落差。有的慢慢發展,還有可能變成一種自卑的情緒。漸漸地,孩子就會抗拒學校,不願意去幼兒園。

所以說,孩子抗拒幼兒園的背後,不僅僅是缺乏安全感,還有適應能力差、心理落差等因素。

要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父母們這樣做:

1、提前帶孩子了解幼兒園情況,鋪設心理預期

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要待很長時間的地方。所以,為了給孩子一份安全感,可以提前帶他們去了解幼兒園的基本情況。比如說幼兒園的環境、玩樂的設施以及將要接觸的小朋友們。這樣可以給孩子鋪設一個心理預期,等到真的要去幼兒園時,就不會因為強烈缺乏安全感而抗拒學校了。

2、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兒園的老師有限,一個老師要管幾十個學生,難免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所以,家長們在送孩子入園前,要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說自己上廁所、洗手、穿衣服這些。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出現適應能力差的情況,反而可能去幫助其他小朋友,然後很快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

​3、幫助孩子學會勇於表達自己

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是讓孩子最快消除對幼兒園抗拒感的最好方式之一。孩子交到了新朋友,自然會非常願意待在幼兒園。而良好社交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孩子學會勇於主動表達自己。因為只有主動去表達、展示自己了,其他的小朋友才會願意去認識我們孩子,更願意和他交朋友。所以,平常在家的時候可以多帶孩子去串門,或者是帶著孩子出門旅遊,讓我們孩子多和別人溝通,和同齡孩子多交流,提升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對於幼兒園的抗拒,是很多孩子第一次上學的時候,都會有的感覺。作為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就要從上面3個方面,儘量幫他們減輕這種抗拒感,不要等要上學、進班級了,才去解決。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心裡有事,家長主動要了解
    孩子如果最近一段時間不想去幼兒園,那他肯定遇到了一些壓力了。我們不能動不動就先責怪孩子。要了解到孩子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問孩子為什麼不去幼兒園,找到原因所在,才能解決問題。去掉孩子心裡壓力,讓他快快樂樂的去幼兒園。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這時候家長才發現事態嚴重,其實孩子不是怕羞,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外國有一位著名的兒童行為學家做過一個實驗,通過營造外部環境來模擬孩子的生活條件,以安全感的諸多要素為變量,去監測孩子們的行為變化。這種場面,在幼兒園門口最為常見。孩子拉著爸媽的手,死活都不去幼兒園,嘴裡還喊著不想跟爸爸媽媽分開。
  • 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影響以後的性格,家長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家長,也就是說,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一定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應該從自身尋找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會變得很敏感,孩子總是覺得什麼事情都與自己有關聯,害怕自己惹別人生氣,同時也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舉動,這種敏感的性格會使自己很累,也會讓他人反感。
  • 兒童為何缺乏安全感?父母不值得信任,孩子又能相信誰
    文/可馨育兒兒童為何缺乏安全感?父母不值得信任,孩子又能相信誰孩子缺乏安全感,讓父母感到煩惱,我們需要刨根問底,是什麼讓兒童缺乏安全感呢?可馨育兒說,好不容易等到開學,可孩子不樂意了,開學第一天,上演一聲悲情大戲,孩子哭鬧著不想離開你天天圍著自己轉的父母,我們專業術語稱為分離焦慮症。寶寶為何會焦慮呢?這當然與平時的家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有的家長接到孩子就問,有沒有在園內受到欺凌行為,而不是讓孩子分享自己學到了什麼,有什麼趣事。父母這種無意識的暗示,讓寶寶覺得幼兒園是一個不安全的地方。
  • 孩子害羞膽小愛哭鬧,許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來幫孩子重塑安全感
    最近,有很多寶媽向艾兒寶貝反映自家小孩特別抗拒上幼兒園。每天總是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拖著媽媽的腿哭個不停,無論媽媽怎麼安慰或者哄著都不挪一步,上個學特別艱難。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只要家長處理得好,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再抗拒上學。
  • 孩子太依賴父母,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前兆,家長要早了解
    孩子缺乏安全感,具體有哪些表現呢?一、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多半是「缺乏安全感」1、社交恐懼這些孩子大多沉默寡言、敏感多疑,他們經常形單影隻,不願與身邊的小夥伴玩耍,他們害怕與陌生人接觸,對身邊的人缺乏信任,很難與他人建立起親近的關係,他們不願置身陌生環境,很難融入新環境。
  • 孩子缺乏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罪」,家長一定要「未雨綢繆」
    有些孩子,在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在幼兒園門口和父母上演"離別"的苦情大戲,為什麼小孩子會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呢?原因就是,第一次上學的孩子還沒有正確的認知,覺得自己要和父母"斷絕來往",再也看不到父母了。
  •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怎樣?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存在不自信、害怕與陌生人接觸、脾氣暴躁、喜歡粘著媽媽、咬手指、不喜歡集體活動等一系列缺乏安全感的問題,那麼家長知道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嗎?
  • 孩子有這些表現,並不能說明他缺乏安全感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注重自己孩子的安全感。尤其是這兩年安全感興起之後,作為家長,我們更是從多方面補充孩子的安全感,生怕孩子在一開始就輸掉。那麼在大家的心裡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富有安全感的呢?有的家長說有安全感的孩子應該更加勇敢,也不會害怕生人。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孩子經常在幼兒園拉褲子,家長很頭疼,搞清楚原因很關鍵
    她搞不懂,為什麼兒子寧願拉褲子也不在幼兒園內排便呢?其實,這位寶媽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據研究統計: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內大便。看到這個數據,我們也就暫時釋然了,但是,孩子經常在幼兒園拉褲子也不是個事,需搞清楚原因才是關鍵。一.孩子為什麼會不願意在幼兒園如廁?
  • 寶寶害怕去幼兒園?父母不妨試試這3招,讓孩子主動喜歡上幼兒園
    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所有的父母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要上幼兒園,去逐漸適應系統的教育,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個頭並不是這麼好開的,很多孩子表現出對上學的抗拒,害怕去幼兒園。孩子去上幼兒園,父母心裡都是會很開心的,這象徵著孩子又長大了,還有孩子去上幼兒園,父母就可以把原本陪孩子的時間,用來做想做的事。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4個舉動,家長要及時陪伴,增進親子關係
    造成孩子害怕,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家長時不時的發脾氣,孩子也會膽小、懦弱、害怕。這樣孩子缺乏安全感,總是對於家長有些依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做出這4種舉動,家長要及時陪伴很多孩子只要家長在身邊才會睡得比較香甜,當家長沒有在身邊的時候就會來回睜眼,造成孩子睡覺不踏實,孩子睡眠時間也會變少。有時候孩子睡覺還會蜷縮著睡,手靠近父母,只有這樣孩子感覺到父母在身邊,才能睡得著。出現這樣的表現,家長要警惕,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和依賴家長,只有家長在身邊孩子內心才會踏實。
  • 孩子如果在睡前有這三個小動作,家長要制止,別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寶寶在童年時期是很需要媽媽的陪伴與呵護的,小的時候寶寶的心靈會比較脆弱,在一些事情上會極度缺乏安全感,但是寶寶如果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怎麼表達出來呢?案例:小李今年有個剛上幼兒園的寶寶,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與小朋友們相處的非常好,也比較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老師也會經常誇寶寶,說寶寶是個比較聽話的寶寶,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寶寶什麼方面 都特別的乖,就是在睡午覺的時候會讓老師特別的操心,睡午覺的時候寶寶就是不願意睡,無論老師怎麼哄,講故事和聽音樂對寶寶都沒有效果。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注意
    朋友家的孩子平時很聽話,大家也都很喜歡他,可是聽朋友說,但凡他離開孩子一會,孩子是又哭又鬧的,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其實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從生下來,父母就一直在陪伴在身邊,孩子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但孩子都是敏感的,家長稍有不適,就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 以下類型的孩子乖巧懂事,卻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應重視
    倘若一直如此,對孩子的將來沒好處,家長應該重視。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一下,孩子的這些表現都代表缺乏安全感,一起看一下吧。而過分順從、過分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從小缺乏安全感,就會想方設法攥住一切可以獲得的好感。③青春期容易自卑,容易走極端十個自卑的孩子裡,八個都會是因為童年缺乏安全感。對於她們來說,從小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從小沒有「避風港」,孩子面對外界時會覺得自己是一葉孤舟,隨著風雨而起航。
  • 孩子畏畏縮縮沒有朋友?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父母要做到這三點
    同事的小孩杜杜今年剛上幼兒園,卻被老師反映了些問題,老師告訴同事,杜杜在學校總是特別內向,又有點膽小過頭了,見到老師都畏畏縮縮的,在幼兒園也沒有什麼朋友,基本上沒聽到過杜杜說話,這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希望杜杜媽媽注意一下孩子的想法和情緒,了解一下具體原因。同事對此有些焦慮,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有這4條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了,如何培養寶寶安全感呢?
    一次瑤瑤媽媽帶三歲的瑤瑤去商場,瑤瑤想去廁所了,媽媽帶她去上女洗手間。沒想到寶寶進去就出來了,怎麼也不肯尿,媽媽哄也沒用,眼看就要尿褲子了。媽媽很疑惑,這時看見寶寶盯著洗手間衝水的感應處,一臉的害怕。極度黏人有的寶寶非常黏人,不能離開媽媽半步,即使媽媽去趟廚房,去上廁所,他們也會大哭起來。這樣的寶寶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2. 愛發脾氣有的寶寶經常就發脾氣,摔東西,不管是在家、外面還是幼兒園。
  • 有這4條就是寶寶缺乏安全感了,如何培養寶寶安全感呢?
    愛發脾氣有的寶寶經常就發脾氣,摔東西,不管是在家、外面還是幼兒園。愛發脾氣的根本原因是內心沒有安全感,對外界始終有一種戒備心理,通過發脾氣來維護自己的安全。3. 怕生有的寶寶出門後,看到陌生人就會躲,也不敢和其他人打招呼,如果這時父母不在身邊,就會條件反射開始哭,開始發脾氣,這也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孩子突然不願意去幼兒園了怎麼辦?
    當父母聽到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的那一刻,心情都是懵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去幼兒園,孩子不是支支吾吾就是無理取鬧,總之就是各種拖延,你能感受到孩子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情的情緒,但是時常無法從理性上找出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