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家長慧為孩子開學助力!小初高免費資料、學習工具大放送,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家長慧,進入公眾號點擊菜單查看哦!
不久前,孫莉在微博上曬出14歲的大女兒黃多多健身視頻,配文「健身小達人」。
年紀雖小,但視頻中的多多動作標準,肌肉緊實,形體優美,讓許多成年人自嘆不如。
自從14年參加《爸爸去哪兒》,作為黃磊與孫莉的女兒,她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黃磊夫婦開明的教育方式,鼓勵並引導她發展多方面的能力。
我們看著這個小姑娘一路成長。
學習英文,7歲會寫英文劇本,翻譯英文書;
發展戲劇,與何炅合作「水中之書」;
從小接觸烘培,現在可以承擔弟弟妹妹的飲食,讓黃磊在外工作時可以少操心家人吃什麼。
很多人十幾歲時,還是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多多自律好學,審美獨立,不懼留言染髮,12歲獨立設計自己的禮服並完成設計。
很多父母甚至到孩子成年都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更不要說烘培炒菜,以致很多人到結婚後三餐還得回父母家解決。
父母越捨不得放手,孩子越不能成長;只有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才能引來更廣闊的天空。
我們不能用愛的名義束縛住孩子,學會放手,是對孩子愛的深沉的體現。
幼兒期,放手讓孩子融入自己的社交
至今我仍記得第一天送女兒去幼託班的情景。
哪怕我提前在家裡通過繪本演講、角色扮演來跟她預演幼託班的生活,也帶她實地體驗過幾次。
一路仍擔心她會不適應,腦子裡想著一會女兒若哭鬧決不能心軟。
當目睹著女兒興高採烈地牽著老師的手上樓的情景,我的內心一片酸溜。
看著周圍一堆哭的撕心裂肺的大娃小娃們,我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我的娃居然沒哭,而我居然失落。
原來女兒遠比我想像的堅強,只要我捨得放開手。
馬伊琍在女兒出生後,褪去明星光環,經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育兒日常,很多方法被網友認同轉載。
當她的大女兒愛馬第一天上幼兒園哭鬧,她選擇放下孩子頭也不回的走掉。
在其他家長選擇把哭鬧不止的孩子帶不回時,馬伊琍寧願自己躲起來哭,也要堅持把孩子放在幼兒園度過一整天。
她認為「這樣孩子會明白媽媽的底線,哭是沒用的。如果你跑回去抱一抱她,那些眼淚就都白掉了。」
分離焦慮,往往最先焦慮的是媽媽。作為媽媽,內心捨不得離開寶貝,不放心她離開家庭去陌生的環境,害怕外部的不確定會傷害她。
然而唯有媽媽自己內心先強大起來,才能真正的保護自己的孩子。
無論是託班還是幼兒園,都是寶寶要走出舒適圈的第一步,是她面對人生分離的一堂課。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和適應。
成長期,放手讓孩子自己面對生活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楊瀾無疑是成功的。她的成功不止在她的事業上,更體現在對待兩個孩子的養育上。
在對待孩子上,楊瀾認為不要對孩子太多苛求,做媽媽的不要太緊張,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好一些問題。
有一次她的兒子與同學起爭執,甚至動了手。他沒有選擇告老師或找家長,而是私下把那位同學約去廁所「私了」。
在兩人打架打累了之後,兒子向同學道歉,表示了原意是想糾正他的不守規則的行為,維護班級團體榮譽。
只是他用的方式不對,請同學諒解。這一番過後,兩人也就和好了。
楊瀾知道之後,對兒子能夠獨立處理與同學的矛盾,大加讚賞。
楊瀾正是相信兒子,願意對兒子適當的放手,才能養成兒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是很多孩子缺少的。
「天才少年」魏永康,在13歲以高分考取湘潭大學,17歲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開始碩博連讀。
這樣的高智商天才,卻最終被學校勸退,泯然與眾人矣。
究其原因,讓人唏噓。從小魏永康的母親就很溺愛他,除了學習,其他事情都不用他考慮。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甚至到了高中,吃飯還是母親在喂。
在考入中科院後,離開了母親的照顧,一個人的求學生活使他極其不適。
他不會自己安排生活和學習,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更別提與人相處。這樣另類的他,與周圍格格不入,最終被學校勸退。
此類現代版傷仲永的例子不少,沒有一個時代是完全以分數定終身。高分低能終究會被社會淘汰。
父母愛的沉溺,也要愛的適當。在孩子青少年時期,就要學會對其放手,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在適當的時候給指點和幫助就好。
成年後,放手少去幹預孩子的家庭生活
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裡男星朱雨辰,年近40還在被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著。
兒子是她的全部。幾十年如一日的四點起床為兒子煲湯,承包了兒子的整個生活。哪怕是朱雨辰去拍戲,她也是跟著去劇組照顧。
兒子的工作要插手,微博久沒更新要緊張的追問原因,兒子的每一段感情都要幹涉。
不可否認她是愛自己兒子,然而這種密不透風的愛,愛的窒息和可怕。她的兒子因為他至今無法擁有自己的家庭,女兒也在耳濡目染下對婚姻產生了恐懼。
她的不放手,不但讓自己活得沒有自我,也阻礙了一雙兒女獲得幸福。
朱雨辰的例子可能比較極端,但生活中父母幹涉子女的情況比比皆是。
疫情緩解後的第一天,表姐就去辦理離婚。
從小都是「別人家孩子」的表姐,一直順從著父母的安排。
填志願,壓抑自己的興趣,選擇了父母認可的有前途的財務專業;
畢業了,放棄去大城市拼搏夢想的機會,選擇回老家考公務員;
適齡了,聽父母的,選擇家境相當的相親對象結婚。
沒想到姐夫也是個聽話的孩子,結婚後倆人有點矛盾,雙方父母就會出面。本來屬於夫妻倆的小爭執,處理好的話還能有助感情增長。這父母一插手,小事化大,直接上升為兩個家庭鬥爭。
一來二去,本來就不深的感情也消耗光了。這次趕上疫情,居家相處時間加長,矛盾越演越烈,最終分道揚鑣。
我們知道這個消息,無不嘆息。
一開始也勸過表姐,然而不管跟我們交流的情況如何,每每到做決定的時候又都按她父母的意見來。一不順從父母,就會換來母親的指責,再加上從小的習慣,她也習慣了順從。
表姐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鳥兒,不能離開父母獨立飛翔。
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風雨,父母無法一生代替他去承受。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幼兒期,放手讓他走出自己的世界,邁出進入社交圈的第一步;少年期,放手讓他直面挫折,學會自己處理問題;成年後,放手讓他經歷風雨,經營自己的人生。
所以,為人父母,再不舍、再心疼,都要學會放手。對孩子,少一點幹涉,多一點放手,多一點自由成長空間。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聲明 本文為家長慧家長原創文章,歡迎聯繫轉載!歡迎家長投稿!
回復「課本」各年級各版本電子教材全收錄;
回復「故事」海量睡前故事任你選;
回復「作文」獲取各年級作文寫作指導及範文賞析;
回復「音標」送你免費音標學習工具;
回復「論壇」與全國家長一起分享育兒心得,借鑑育兒經驗;
··· ···
歡迎加入家長慧,獲取更多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