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藥生產流通領域監管實行分級分類監管

2020-12-24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12月23日電 為強化食品藥品生產流通領域風險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增強社會監督透明度,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在食品藥品生產流通領域以安全風險分析為基礎,結合市場主體安全管理能力和監督管理記錄情況,按照風險評價指標,劃分其風險等級,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市場主體實施差異化監督管理。

一、食品餐飲領域分級分類監管

根據省局下發的《山東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和等級公示管理規定》的要求,高新區現有1500餘家,A級400餘家,B級650餘家,C級450餘家,待評定30餘家。全面規範加強高新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和等級公示工作,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效能,增強社會監督透明度,保護消費者權益。

二、食品生產領域分級分類監管

根據省局下發的《山東省食品生產企業分級分類分層監管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的要求,2020年高新區持續開展食品生產經營風險等級評定工作。高新區現有生產企業17家,強化食品生產者主體責任,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其中A級3家,B級8家,C級1家,無評級(經營異常和新開辦的食品生產企業)5家,對風險等級評定的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切實提升事中、事後監管工作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三、食品流通領域分級分類監管

2020年高新區持續開展食品銷售經營風險等級評定工作,強化食品銷售者主體責任,合理配置監管資源,目前全區3514家食品經營單位風險等級評定及系統錄入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A級2793家,B級41家,無評級(經營異常)827家,對風險等級評定的企業實施動態管理,提高監管效能。

四、藥品零售領域分級分類監管

2019年12月1日《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高我區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規範化,在全市率先推行藥品零售企業分類分級評定工作,進一步把準監管信息、突出監管重點,精準維護藥品市場秩序。制定了《高新區藥品零售企業分級分類管理實施方案》,設計藥品零售企業風險因素等級公示牌,結合日常監督檢查、飛行檢查、行政處罰情況等,完成了全區175家藥品零售企業首次風險因素分級評定工作,目前我區A級158家,B級5家,C級12家,對評定為A級的零售企業通過政府網站公開推介,不斷提升藥品經營企業規範化水平。

相關焦點

  • ABCD四類分級監管 西安高新區對守信企業「無事不擾」
    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西安高新區通過開發運行市場綜合監管平臺,探索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和風險分級管理機制,實現了信用分類風險分級智慧化、監管目標風險等級精準化、協同監管聯合懲戒常態化、企業守信風險自控自律化,有效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經營秩序的幹擾,提升了營商環境的滿意度。
  • 杭州市餘杭區建立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分級分類新型監管體系
    為此,餘杭區市場監管局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實踐,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抓手,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支撐,充分發揮信用激勵和懲戒的作用,建立食品相關產品信用分級分類新型監管體系,倒逼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在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中邁出了新的步伐。一、推動精準高效監管,探索實施分級分類「三步」管理一是信用定級。
  • 房山區對固定汙染源實行分類分級監管
    為全面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工作,構建職責明晰、監管有序、評價科學、重點突出、智慧高效的固定汙染源長效監管機制,北京市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目前已開始對固定汙染源進行動態分類、分級的評定,實行精準化執法和差異化監管。
  • 高新區市場監管大動作,學校食堂「明廚亮灶」
    濟寧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將通過強化監管執法力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示範創建引領,全方位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組織領導方面,出臺《濟寧高新區關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重要工作安排。
  • 天津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原標題: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為落實「四個最嚴」和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關於「2020年在全國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食品藥品企業分級分類監管體系」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水平,推進保健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天津市市場監管委依據相關規定與要求,結合全市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實際
  • 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實施重點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工作
    本報訊 (記者姚延敏)日前,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就進一步加強重點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提出相關工作要求。   明確分類監管重點產品。2018年各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涉及《天津市重點消費品質量監督目錄(2018年)》的紡織品、服裝、日用雜品、家具、嬰幼兒用品等除3C產品及許可證產品除外所有產品的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監管。
  • 日常監管+監督抽檢 濟南高新區「體檢」食品市場企業
    原標題:日常監管+監督抽檢,濟南高新區「體檢」食品市場企業濟南高新區開展「食安護佳節」專項行動,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規範行為,落實主體責任,提高節日市場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018年1月以來,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臨港監管所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日常監管與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方式,
  • 北京發布文旅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行辦法
    11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獲悉,該局發布了關於徵求《北京市文化和旅遊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管理辦法(試行)》意見(以下簡稱「試行辦法」)的公告,其中不僅明確了針對文旅行業進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的範圍,也發布了信用評價的體系。
  • 松原市發布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行辦法
    近日,為推進松原市法律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增強法律服務行業主體誠信意識,提高事中事後監管效能,規範市場秩序,促進法律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松原市司法局印發了《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 銀泰城停車場即將收費 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對其收費公示進行監管
    接到企業訴求後,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物價監管人員根據管理規定及「一次辦好」事項的工作要求,一次性告知企業所需提供的材料,並積極主動與企業管理人員溝通,反覆研究收費公示內容,並多次到現場查看,最終順利完成監製工作。  據了解,淄博銀泰城是淄博高新區的重要商貿企業、大型城市綜合商業體,其停車場為自建停車場。
  • 大連市中山區市場監管局 積極探索應急狀態下市場監管新模式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大連市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隨「疫」應變,迅速建立起疫情期間的應急監管模式,通過採取提高監管頻次、迅速調整監管重點、實行監管留痕、採用微信集群互動式監管等方法,提高市場監管效能,降低了消費者投訴率,在防疫期間為穩價格、穩市場、保民生、保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對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的思考
    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向生產環節反饋市場商品質量和消費信息,能夠促使生產者改進工藝,提高商品質量,有效避免和減少消費糾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經營者是交易的主體,直接向消費者承擔商品質量責任。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督促經營者履行《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客觀需要。
  • 全市食鹽監管工作現場調研座談會在牡丹區市場監管局舉行
    來自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法規科以及開發區法制辦、高新區綜治辦的有關負責人和牡丹區、開發區、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的分管領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和城區部分市場監管所負責人共計30餘人參加了調研座談會。座談會上,牡丹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程明遠首先就牡丹區食鹽監管執法工作開展情況向調研組進行了專題匯報介紹。
  • 黑龍江落實「四有兩責」食藥監管網格化 力爭打通最後「一公裡」
    黑龍江落實「四有兩責」食藥監管網格化 力爭打通最後「一公裡」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6年03月28日14:56 《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公共安全的意見》中,並將食藥安全作為四大公共安全之首進行安排部署。
  • 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省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
    1月14日,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省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報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問題,安排部署食品安全監管重點任務和進口冷鏈食品工作,並就統籌做好春節期間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安排。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省食安委辦副主任王慶邦出席會議並講話,二級巡視員楊凱銘主持會議,食品安全總監梁孟吉出席會議。
  •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整治工作經驗介紹
    強化監管 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江西省「四小」條例頒布實施後,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採取清查登記、專項整治、宣傳教育「三管齊下」的措施,逐戶檢查,分類施策,從整體上解決食品小作坊無序生產經營的問題。實施清查登記。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在實施嚴格監管的同時,特別注重對小作坊業主的指導、扶持、幫助。開展便民登記。江西省對食品小作坊登記實行就近登記,可以向鄉鎮(街道)市場監管分局申請,也可以向所在的縣(市、區)市場監管部門申請,還可以向所在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申請。該局自主開發食品小作坊登記信息系統,於今年1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啟用,實現了食品小作坊登記「一次不跑」。加強幫扶指導。
  • 推進監管模式流程再造 鄒平食藥監管開啟「CT掃描」時代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日前,鄒平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食品藥品領域監管模式流程再造,創新建立新型監管模式,開啟「CT掃描」新時代。新的監管模式以網格化監管為載體,以日常監管全覆蓋為基礎,業務科室統籌「雙隨機」監管為重點,在重點品種和領域實行分級分類監管為補充,用「日常監管全覆蓋」給市場主體做「全身CT」掃描,用「雙隨機」和「分級分類」做重點部位「局部CT」掃描,通過監管檢查,「掃描診斷」、發現問題、「對症下藥」,實現對食品藥品監管流程再造,落實好「四個最嚴」監管要求,確保群眾飲食用藥的安全
  • 北京食品藥品監管局:食藥安全將全程可追溯
    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籌辦已經正式進入「北京周期」,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與北京冬奧組委就食品藥品安全服務保障工作進行對接,利用冬奧會籌辦作為契機,實施「產地準出、銷地準入、產銷銜接、全程可溯」的新模式。這些新方法將率先應用於首都市民的日常食藥安全中。
  • 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管局「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管局「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在該省率先開啟「網際網路+智慧市場監管」新模式。今年以來,邯鄲市市場監管局按照上級單位總體部署,積極探索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市場監管」新模式,大力推進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後投入資金800餘萬元,通過市場調研、總體規劃、招標採購,歷時近7個月的研發建設,「智慧市場監管平臺」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
  • 五指山市市場監管局舉辦全市食品生產環節負責人暨監管人員培訓班
    摘要:為引導食品生產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12月15日,五指山市市場監管局舉辦了食品生產環節負責人暨監管人員培訓班,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負責人、五指山市市場監管局全局幹部共130餘人參加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