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2020-12-14 故事啊故事

古時,有一書生叫鄭好問,父母早亡,只留給他一間茅屋辛苦度日。日子雖清苦,但是他每日發奮讀書,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好改變命運,過上幸福生活。無奈官運不濟,他科舉考試屢試屢敗。

這日,鄭好問又到村東的小樹林背誦詩文,忽然他聽到一陣嚶嚶的哭聲,他循聲而去,發現一個年輕清秀的女子,正要用一條白綾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急忙上前勸阻,好說歹說,總算讓姑娘暫時放棄了輕生的念頭,並把她帶回了家。

原來,這姑娘叫白麗雪,父親是個縣令,只因秉性剛直,不阿諛奉承,觸怒了上司,被逮捕入獄,結果冤死獄中,白麗雪孤苦無依,只好來投奔叔叔,沒想到嬸嬸卻要把她賣入青樓,她偷偷逃了出來,準備一死了之。

鄭好問收留了她,並結為夫妻。從此以後鄭好問更加發奮讀書,妻子在家操持家務。一晃大半年過去了。這日,鄭好問在小樹林讀書,眼看天色已晚,他打算回家。一個身穿灰衣,面容清瘦的老者緩緩而來,問:「你叫鄭好問?」

鄭好問點了點頭,行了個禮,說:「請問老人家有什麼事?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字?」

老者答道:「老夫孤魂野鬼一個。」

鄭好問大驚:「你……你……要幹什麼?」

「老夫雖是鬼,卻並無惡意,老夫觀察你很久了,見你終日刻苦讀書,出口成章,才華橫溢,不過恕我直言,我在地府查了一下,你今生並無官運,註定與當官無緣,只會屢試屢敗……」鄭好問聽聞,面色慘然,晃了幾晃,差點沒栽倒在地。

老者又接著說:「不過你的妻子會給你帶來福氣,只要你今生好生對待她,也許會改變命運,如果我沒算錯的話,你明年春天或許會金榜題名,考中進士,如果你僥倖得中,切記要勤政為民,善待妻子,否則會遭受天譴。」

鄭好問不覺信心大增,回到家告訴了妻子自己的奇遇,白麗雪聽丈夫說完那老者的相貌,對丈夫說:「這個老人就是我含冤而死的父親,他這是來幫咱們了。」

鄭好問從此更加刻苦讀書,那老者也不時現身,對他指點一二。在進京趕考前,那老者交給他三道題,並囑咐他要反覆研究。鄭好問進京趕考,考題竟然和老者給他的題目一模一樣,鄭好問文思洶湧,果然考中了進士,被授予知縣之職。

鄭好問做官後,嚴於律己,勤政為民,三年後升任知府。但不知從何時起,鄭好問開始有些飄飄然,工作也慢慢懈怠了,他手下一個叫李三的下屬看出了他的變化。一天,李三看到鄭好問批閱了大量公文,便對他說:「大人,我替你安排個地方,找點樂子耍耍怎麼樣?」

「好啊!」於是兩人換了便服,李三帶著鄭好問來到縣城裡的醉仙園,這醉仙園是一座青樓,裡面都是些年輕貌美的女子。鄭好問一看李三帶他來這個地方,剛要離開,李三一把拉住他勸道:「大人,人生得意須盡歡,你平日為民操勞,難得出來逍遙快活一回……」這時,一群美豔豔的女子圍上來,百變挑逗,鄭好問渾身一熱,半推半就跌入了溫柔鄉。

從此鄭好問一發不可收拾,對結髮妻子白麗雪漸漸疏遠了,政務也日漸荒廢,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開始貪贓枉法,大肆斂財,這事很快被陰間的老丈人知道了。

這天晚上,他找到鄭好問,鄭好問自知理虧,不敢言語。老者指著他的鼻子教訓他說:「你本無功名,但是我為了女兒的幸福,我在陰間上下打點,閻王才法外開恩,破例賜予你官祿,誰知你竟然貪贓枉法,還辜負了我的女兒,現在閻王怪罪下來,已經對我進行了責罰,而且還在陰間收回了你的官祿。」

鄭好問急忙跪地求饒,老者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已經太遲了,你不僅已被割去功名,死後還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你好自為之吧!」

果然,沒幾天,鄭好問被李三告發,因貪贓枉法背叛了死刑。白雪麗從此整日神情恍惚,守著丈夫與父親的墳塋度日。

(故事完)

相關焦點

  •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是春秋戰國的文學,民間唱的歌。這個「滄浪」,並不是固定指哪一條江,可能是中原地帶的一條江河。他說,如果是乾淨的水,我就拿來洗洗帽子,古代的帽子有些是竹子編的。
  • 天作孽,猶可違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詩經》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這裡引古書為證:天然災害猶可避免,若是自己作孽,就無可挽回。
  • 《孟子》-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  今國家閒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褔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這些都是像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樣自然而然。正是因為中國古人重視因果教育,所以人們害怕做惡事得惡報,一般人們都不敢去作惡。而現在有的人是無法無天。這個「法」就是自然的規律,這個「天」就是自然的因果。現在有的人既不承認有世間的法律可以起作用,也不承認有自然的因果道理,結果做事就沒有底線了,作惡多端。
  • 談儒家的因果教育.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太甲》曰:「天 作 孽 , 猶 可 違 。自 作 孽 , 不 可 活 。」  太甲所說「天作之孽」即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過去之因,不可追,此是天所作,因果之道也!過去所造「猶可違」也!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何以見得?只因這「自作孽,不可活」即是說「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矣。前世之造作不可追,今世甘願承受,但修善因,猶可違也。
  •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饒,縱然是宙斯的兒子也要承擔惡的後果
    善惡有報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很常見的主流思想,雖然有些人會質疑,但是從心底來說,誰都希望世間好人多,所謂「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也常常勸誡心存不善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古希臘所謂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饒,作為一個凡人,卻擁有如此多的權勢財富,享受著眾神對他的恩寵,可是他不僅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反而,還想著各種法子戲弄神祇,蔑視眾神的威嚴。
  • 大秦賦:「天作孽,尤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八百年的周朝滅亡
    02天作孽,尤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公元前256年,「妄自尊大」的周赧王仍然做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民間故事:閻王懲惡女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每天一個民間小故事,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加關注呦。李常,山東臨沂人。有一次他帶著酒和食物到外野遊,一股奇怪的旋風呼呼響著旋轉過來,李常心裡感覺一驚,恭敬的把酒灑在了地上祭奠它。嫂子聽後身體不住地顫抖,淚流滿面,自聲說道:「自作孽,不可活,原來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報應。我以後再也不敢了!」淚水還沒幹,就覺得瘡痛停止,又過了十幾天,瘡口竟然痊癒了。從此她改掉了以前的惡行,和家中之人相處和睦,人們都稱讚賢淑。後來妾再生孩子的時候,腸子又垂了下來,針還刺外上面,把針拔去以後,妾的腹痛才好。
  • 「現世報故事」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自作孽不可活的熊大!
    但是對「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有著深刻的感觸。曾經做兼職的時候,跟著一個電磁爐代理商到一個鄉鎮的超市搞促銷,活動當天,有個看起來傻傻,憨憨的老頭,眼神陰鷙,看人直勾勾的,一直呆在活動現場。活動當天大約11月初,天氣雖然晴朗,但是只要有風颳過,有著絲絲的寒意。
  • 自作孽不可活,全鬥煥「死刑」被撤了,活罪難逃!
    自作孽不可活,全鬥煥為人高調,即使逃過死刑也逃不過法律制裁。全鬥煥在執政期間就奉行高壓政策和獨裁統治,在這樣的政策之下,自然會遭到群眾的集體反對,因此當時就有超過3萬學生進行了遊行示威,反對全鬥煥的獨裁統治,對此全鬥煥卻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進行了武力鎮壓,以至於當時直接有上千群眾和學生傷亡。而這一場運動也史稱光州血案。
  • 一個人本事再大,到40歲也要遵守「3大天規」,否則註定一事無成
    一個人本事越大,到40歲也要遵守「3大天規」,條條睿智警醒,學了會通向成功之道。否則註定一事無成。1.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樂法。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小事,例如我們會不小心打破了盤子,不要為打破了盤子而去辯解,說什麼盤子滑,放的地方不對,打破了盤子大大方方的承認錯誤就完了,有些人就是喜歡找藉口。
  • 仝卓已被芒果臺除名,人民網發文點評,自作孽不可活
    什麼叫做自作孽不可活?仝(tong)卓為了讓大家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可謂是煞費苦心,親身示範給大家看,如果你還搞不清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就有點對不起仝卓的付出了。也就是我開頭說的「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