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⑫ 張杰:理工男與熱愛並行的...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人物簡介】張杰,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慧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18級學生。現任第十四屆校學生新聞中心副主席,曾任第十三屆校學生新聞中心新媒部部長、中國大學生在線微信團隊運營部成員等職。截至目前,在市級以上媒體發表稿件70餘篇,參與運營中國大學生在線微信公眾號,參與組織第二屆校媒領軍論壇等活動策劃及宣傳工作,獲得「重慶理工大學新聞平臺先進個人」等九項榮譽。

張杰正在主持年會活動。

  在重慶理工大學,時常會見到一群「藍馬甲」穿梭在校園裡,他們是奔走於各大校園活動的學生記者,兩江人工智慧學院的張杰就是其中的一員。

  新手進階之路,理工男從零開始

  冰心曾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現在學弟學妹眼中出類拔萃,力爭上遊的張杰,剛加入校學生新聞中心時也面臨著難題。對於這個文採不是特別好、對編輯器一竅不通的理工科男生來說,策劃新媒方案並編輯有感染力號召力的文案等一切工作似乎沒有那麼容易。

  從第一次自己接收任務開始獨立著手最初的準備到活動開展和最後的總結都面臨著很多未曾涉及的困難。無論是策劃方案體現的新穎度還是文案的感染力對張杰而言都是一份全新的挑戰,但在學長學姐的悉心指導和自己不斷改正中張杰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並明白宣傳面的廣度是宣傳策劃很重要的一部分。學會換位思考,讓參與者擁有強烈的參與感,才能讓新媒運營更加有號召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礎上他不斷總結經驗,以耐心細心做好宣傳策劃工作,為重慶理工大學表白牆粉絲量增至1萬+,瀏覽量增至1500萬+的卓越成績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並獲得重慶理工大學新聞平臺先進個人、中國青年網重慶理工大學通訊站2019年度「優秀通訊員」等九項榮譽。

  一路走來,得益於老師的悉心培養與學長學姐的指導,張杰默默積累、努力學習、勤學苦練的態度和堅持到底的決心到如今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記者,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他說:「體會最深的就是做一件事,堅持是最重要的,付出有多艱辛,收穫就有多珍貴。」

  在歷練中成長 用熱愛強化新媒戰鬥力

  在時光的歷程中一步步得到成長的張杰也一直朝著優秀的新媒體學生記者努力。擔任部長後張杰的工作變得更加冗雜,肩上的擔子和責任也更加的富有使命感;部長不僅僅只管理本部門的事情,還要積極和其他部門對接,同時在考慮問題方面也要求更謹慎更全面細緻。這一切工作的順利進行並非易事,對他而言,既是困難也是挑戰。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懷揣著對新媒的熱愛和做有溫度的新媒體平臺的夢想,他為之持之以恆,勤奮不止,直到有所作為,有所收穫。為了能編寫出吸引大家興趣從而有廣泛群眾並極具影響力的微信推文,他會抽出平時空餘時間細緻地研究編輯器的使用和運行,積極瀏覽學長學姐以前優秀的推文直到自己慢慢的掌握微信推文的運行和編輯方法。後來通過報名參與運營中國大學生在線微信公眾號而加入「中大」之後,他也遇見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多所高校志同道合的「新媒人」。同時很快融入其中,和他們分享生活,並在每周的選題會上和大家互相交流生活趣事,新鮮想法進行思想的碰撞與交流。張杰在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國大學生在線這個平臺後也有了與其他學校優秀的學生記者、學生編輯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在他看來,在中國大學生在線微信上發表推文,在團隊中進行日常管理,無不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升和突破。

  從上大學的第二個月加入校學生新聞中心成為一名校園記者至今張杰已經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兩年。在這條逐夢路上,他始終保持對校媒的熱愛,積極投身新媒體宣傳工作。作為新媒的一員,從第一次和搭檔自己獨立完成表白牆的七夕策劃活動。包括宣傳準備,活動進行和最後的活動總結,對他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一次經驗。儘管最後的效果不是那麼理想,但整個過程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堅定了自己投身新媒事業的決心,一朝新媒人,一生校園情。

  定格記憶中的校媒旋律

  張杰不斷以自己的實力與責任心完美地詮釋著一個學生記者的角色。作為一名學生記者,他將認真負責、嚴謹細緻的態度發揮到了極致。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他竭盡全力地將最好的內容展現給讀者,以積極勇敢、樂觀向上、認真負責、嚴謹細緻的態度去迎接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曾經那個時常為文案苦惱的工科生,為了寫出好的文案,他會在刷微博、逛空間、看新聞的時候,留心好的文案摘抄下來以此來逐漸提升自己的文筆。為了能夠做出好的推文他會抽空研究編輯器廣泛瀏覽推文直到漸漸地學會了如何編輯優秀而有影響力的推文。在校學生新聞中心工作的張杰注重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並不斷提升自我,逐漸蛻變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優秀學生記者。

  張杰表示:「過去兩年過得很充實,因為學習和生活感覺都很滿,然後就是收穫了很多,也有一些遺憾,學習上和生活上都有,我想先把現在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把沒有做好的事情補上,再後來就是想完成自己的一個夢想--參軍服役,完成我的軍人夢。」未到終局,焉知成敗,在與熱愛並行的新聞路上,他永遠也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唐方玲)

相關焦點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⑩ 王齡婧:因熱愛而一往無前
    【簡介】王齡婧,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曾任第十三屆校學生新聞中心副主席、中國青年網重慶理工大學通訊站副站長、中國大學生在線重慶理工大學校園網絡通訊站副站長等職務。在校期間,在市級、國家級媒體發稿60餘篇,同時積極參加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宣傳文化活動,獲得「優秀學生記者」等榮譽稱號。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③ 鄧潔:用拼搏與努力書寫別樣...
    【人物簡介】鄧潔,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18級學生。現任第十四屆校學生新聞中心副主席、「中國結」民俗文化傳承協會會長,曾任管理學院導學團宣傳部副部長,第十三屆校學生新聞中心總務部副部長。在校期間,榮獲重慶理工大學2020網絡文化季「組織工作先進個人」等12項榮譽。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⑤ 胡宇輝:斜槓青年新聞路,愛闖...
    【人物簡介】胡宇輝,重慶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18級學生。現任班級班長、學院學辦助理,曾任重慶理工大學校學生新聞中心評論部副部長、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傳媒中心新媒部副部長等職。在校期間,對外發表文章40餘篇,累計發表文字量10萬餘字,參與8期校報的策劃製作、累計採訪優秀師生20餘人,榮獲校報優秀編輯等30餘項榮譽獎項。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⑪ 鄔泓帆:博觀約取,鋪就「有...
    【人物簡介】鄔泓帆,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會計學專業2017級學生。參與《小理電臺》錄製、《途聽道說》的拍攝;參與「丸美」十佳大學生宣傳視頻等多個專題視頻拍攝。榮獲重慶市2018年愛滋病防控宣傳及檢測促進微視頻徵集大賽最佳創意獎等10餘項榮譽。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記者風雲人物」⑥ 李雪陽:上下求索 在築夢新聞...
    【人物簡介】李雪陽,重慶理工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8級學生。曾任校學生新聞中心評論部部長,現任校團委傳媒中心主任。在省部級以上媒體發表稿件30餘篇,獲得「重慶理工大學報優秀學生編輯」等十多項榮譽。
  • 重慶理工大學「校園精英」系列報導② 付玉琳:以夢為馬做宣傳 尋找...
    連續三年擔任班級團支書,連續兩年在院學生會宣傳部任職,曾獲重慶理工大學2017年度校園記者風雲人物、2018華龍網校通訊社優秀通訊員、中國青年網2018校園通訊站優秀通訊員、首屆「書法印象」杯全國書法硬筆大賽暨書法組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C類三等獎等30餘項榮譽。    從入校到現在,付玉琳始終堅持用心、用情、用愛去積極完成每一件事。
  • 南理工工科男熱愛國學 考上北大中文系研究生
    本報訊(通訊員 馬斯琴 記者 談潔) 南京理工大學一名學通信的工科男考上了北大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1日,在北大人文學院網站上查到被錄取信息的周磊告訴記者,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對國學的熱愛。 「我四五歲時,家裡掛了許多國畫。可能從那時開始,我就慢慢對這些產生了興趣。」
  • 重慶理工大學校長朱新才:有特色,才能奔「一流」
    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重慶理工大學在新制定的教育事業發展戰略規劃中,又提出了「著力實現辦學定位從"教學型"到"教學研究型"的轉變」新的發展戰略。在新的戰略機遇期,如何強化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避免陷入「大而全」的同質化傾向?光明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重慶理工大學校長朱新才教授。
  • 重慶理工大學「工科男」於君豪:高達之中書寫不一樣的新工科之路
    於君豪,重慶理工理工車輛工程學院2018級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教改班學生,愛好高達模型拼裝,動手能力強。初遇:找回童年夢想據了解,於君豪第一次接觸高達是在6年級的時候,在哥哥的家裡,然後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那時候沒有足夠的零花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模型,現在上大學,就不一樣了。」
  • 深圳大學校草陳哲遠是誰 是校園的風雲人物
    深圳大學校草陳哲遠是誰 是校園的風雲人物時間:2020-02-10 15:26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大學校草陳哲遠是誰 是校園的風雲人物 在大學裡面,能夠被稱得上是校草的,那 是校園的風雲人物,不僅要顏值出眾,還要非常的有才,有非常多女孩子的追逐
  • 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舉行校園文化石揭幕儀式
    在重慶理工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我校兩江校區特舉行校園文化石揭幕儀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杜華,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基金會秘書長趙毅,兩江校區管委會全體領導和教職員工,以及2020級各學院優秀學生代表參加了揭幕儀式。儀式由兩江校區黨委副書記、兩江校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龍主持。
  • 香港理工大學解封 因修復工作校園仍需關閉
    理工大學校園已是一片狼藉。圖據紅星新聞香港理工大學被警方包圍至今已經13天,香港警方29日中午12點左右在社交媒體發布聲明稱,已完成理工大學搜索,理工大學解封。香港理工大學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聲明稱,目前,香港警方已將理工大校園交與校方。
  • 重慶清研理工科技園:含谷唯一在售的產業園區
    廣西新聞網記者 黎瑩瑩 攝清研理工科技園總經理王惜在接受媒體的採訪。廣西新聞網 記者 黎瑩瑩 攝清研理工科技園。主辦方 供圖清研理工科技園。主辦方 供圖廣西新聞網重慶9月22日電(記者 黎瑩瑩)9月22日,「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來到了清研理工科技園。作為4.0產業園區的清研理工科技園,配套齊全,提供高標準的工業廠房,是目前高新區含谷唯一在售的產業園區。
  • 士繼之魂 理工之光·重慶理工大學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實錄⑥蔣益民...
    今年深秋,是重慶理工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紀念日。為此,重慶理工大學開啟《士繼之魂 理工之光——重慶理工大學校友口述實錄》視頻系列訪談活動。通過近40餘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慶理工大學工作、學習、奮鬥、生活的真實再現。這群校友的故事溫暖、感人、勵志、樸實,生動詮釋了建校至今,重慶理工大學幾代教育人無私奉獻、奮力拼搏的堅守與情懷。
  • 武漢理工大學:智慧校園基礎平臺--智慧理工大上線試運行
    :智慧校園基礎平臺--智慧理工大上線試運行 http://www.huaue.com  2018年2月20日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為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方面的支撐作用,大力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歷經一年多的精心準備和建設,學校智慧校園基礎平臺--智慧理工大於2月20日開始上線試運行。
  • 重慶理工大學第二屆校媒領軍論壇召開在即,他們有話說!
    重慶理工大學第二屆校媒領軍論壇暨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活動表彰大會召開在即。前期長達一周的時間準備彩旗飄飄,喜祝70周年。其中包括穿插彩旗,掛彩旗多達8000張,掛橫幅10餘幅,整理及裝袋《重慶理工大學校史冊》百餘份,布置會場等諸多事項,已有200餘人參加前期工作準備。 據悉,校學生新聞中心為這一次的校媒領軍論壇的順利開展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 重慶理工大學MBA教育:十年積澱再飛躍
    光明網重慶11月29日電   11月28日,重慶理工大學MBA教育十周年暨商道論壇舉行,回顧十年辦學成績,共探未來發展之路。  10年前,重慶理工大學組織管理、會計、經濟、智慧財產權學院的力量培育工商管理人才,成功獲批成為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隨著,首批MBA研究生順利入學,重慶理工大學開啟了MBA教育事業的新篇章。
  • 犬子是個「理工男」
    歷經數月備戰,犬子以優異的成績在眾多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被香港理工大學錄取碩士研究生,再次驗證了他的「理工男」潛質,讓我這個平時對他管得不多的父親頗感驚嘆,也倍感欣慰。      犬子成為一個「理工男」,是我和妻子最初沒有想到的。
  • OKEX上海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哪個好
    20世紀50年代初,原滬江大學和原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在原德文醫工學堂校址)分別改建為上海機械學院(1994年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和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兩校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1998年學校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轉入上海市管理。
  •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在兩江協同創新區開工助力兩江新區創新生態鏈...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成立於2019年4月,是北京理工大學和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是北京理工大學最大的綜合性外派科研學術機構。據了解,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目前已建成院士3人、「四青」人才17人、高級職稱36人、博士後23人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