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西洋參燉豬心 益氣活血

2020-12-22 央廣網

主要功效:益氣活血

推薦人群:氣虛血瘀的冠心病者

材料:田七粉3g、西洋參8g、陳皮一角、大棗2枚、豬心半個、生薑2片(1人份)。

烹調方法:豬心剖開,清理乾淨瘀血塊,切片汆水;與藥材放入燉盅,加水八分滿,文火慢燉一小時,加少量食鹽即可。

湯品點評:

氣為血帥,氣虛無力行血,致血行緩慢,逐漸成瘀。氣虛血瘀也是冠心病常見的一種症型,湯中用西洋參益氣養陰、田七活血祛瘀、陳皮理氣祛溼、豬心養心安神。

田七,活血祛瘀之要藥,此湯中可直接使用生田七片。在大家觀念中,內臟是高膽固醇高脂肪的,但其實這並非絕對的,比如豬心雖膽固醇稍高,但鐵、硒含量較高,是優質蛋白質。如果是高膽固醇血症者,可用瘦豬肉或雞胸肉替代豬心。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相關焦點

  • 燉天麻田七豬心湯時,掌握這訣竅,無腥羶味,湯汁濃香
    說起煲湯,不得不說田七燉豬心湯,豬心吃起來爽脆,就算煲湯過後,肉質口感也比普通瘦肉好些,爽脆有嚼勁,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吃。 可能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動物內臟都是高膽固醇高脂肪的,其實這並非絕對,比如豬心雖膽固醇稍高,但鐵、硒含量較高,是優質蛋白質,除此之外,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C等,所以也是一道營養豐富的食材。
  • 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啥區別?請收好這份使用指南
    而調理進補都離不開「參」,像人參、紅參、生曬參、丹參、黨參、西洋參等等,種類如此繁多,你知道那種更適合自己嗎?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人參——生曬參、白參、紅參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我國的使用歷史已達4000多年,由於加工工藝不同,人參可簡單分為生曬參、白參、紅參三種。
  • 西洋參麥冬燉烏雞
    材料:西洋參10g、麥冬15g、枸杞10g、紅棗6粒、烏雞500g、生薑適量(3~4人量)。烹調方法:烏雞洗淨切塊汆水去掉血汙,其他藥食材衝洗乾淨,在鍋中放入清水2L,將以上所有藥食材一同放入,武火煲開後改文火繼續煲1小時,最後調味食用。
  • 西洋參怎麼吃?功效、吃法都在這裡!
    西洋參總皂甙(含量為5%~10%)是西洋參的主要藥理成分,與人參相似,只是比例有所不同。它們的總皂甙的藥理作用也基本相同,只是人參總皂甙側重抗利尿和抗疲勞,而西洋參總皂甙側重鎮靜。4、運動疲勞:西洋參30克,五味子20克,麥冬20克,炙甘草15克,水煎。可供激烈活動後疲勞乏力,口乾而渴,大汗出者,頗有效驗。5、肺陰虛,咳嗽咯血,反覆難愈:西洋參6克,百合30克,加蜂蜜蒸熟食用調治。本法的止咳效果不錯。6、食欲不振、體倦神疲:西洋參、白朮、雲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宜長期堅持。
  • 夏季服用西洋參有什麼好處?如何搭配更有效?
    如果平時感覺心煩意亂或者睡眠質量比較差、記憶力減退,都可以服用西洋參,能起到提高睡眠質量和穩定心神、益智醒腦的作用。增強免疫力、增強體質 西洋參當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是一種氣血虛弱患者首選的補氣保健藥材。服用西洋參能增強氣血,同時,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
  • 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 西洋參的吃法有哪些
    西洋參是中藥的一種,也是人們經常作為滋補品的一種食物。其中富含的營養價值,對於人體有著一定的好處。小編給大家講講西洋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西洋參怎麼吃以及西洋參的注意事項是什麼。2、配棗法取新鮮的西洋參片20克,大棗5枚,加水適量,隔水燉成參棗湯,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臨睡前服用。
  • 食療治失眠 百合刺五加燉豬心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主要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安神推薦人群:脾腎氣虛、體虛乏力、失眠多夢者材料:刺五加10g、幹百合20g、蜜棗1/4粒、豬心半個、生薑適量烹調方法:刺五加、百合清洗乾淨,豬心洗淨切塊汆水去掉血汙,在燉盅中放入清水1L,將以上藥食材一同放入燉盅,武火燉開後改文火繼續燉1~1.5小時,最後調味食用。湯品點評:中醫認為失眠多是由於臟腑的氣血失和, 陰陽失調, 進而導致心神不安,也有部分因為痰熱擾亂心神而出現失眠者。
  • 西洋參石斛雞湯功效 西洋參石斛雞湯功效與作用
    4、加入石斛,靈芝,花旗參一起燒開,文火燉2個小時左右,燉好的雞湯加點鹽調味就行了,喜歡的話加點雞精或味精。5、好喝的老雞湯。二,石斛靈芝湯:石斛靈芝西洋參湯石斛靈芝洋參湯主料:排骨或脊骨,雞肉或者鴿子500-50克石斛靈芝洋參湯配料:靈芝,石斛,西洋參,蜜棗石斛怎麼煲湯:1、將所有的材料浸泡10分鐘,撈起來洗乾淨備用。2、將骨頭飛水。3、將所有的材料放進砂鍋,添加六碗半冷水。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調成小火煲2個小時。
  • 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啥區別?功效用法都在這了
    秋冬進補參當道,但「參」的成員眾多,人參、丹參、黨參、沙參、紅參、西洋參、太子參……它們有什麼區別?又應該怎麼吃?聽聽中醫專家怎麼說。燉服時將參切片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後密閉碗口,放入鍋內隔水蒸,蒸1~2小時即可; 2. 含服時將人參切成薄片,放入口中含服; 3. 泡服時將人參打散裝入袋泡茶袋中,放杯中,加入開水,泡5分鐘即可飲用。
  • 人參紅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丹參沙參苦參都是「參」!有何不同
    和人參名字很接近的還有西洋參、黨參、丹參、紅參、太子參、沙參、苦參等等所謂的「參」。雖然今年僅僅一字之差,可是區別可大了。一、人參人參大補元氣,這個大家略有耳聞,因為電視電影裡,經過用人參救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 西洋參(適合夏天使用的參類)
    西洋參的選購:1.西洋參以條均勻,色白起粉(未去皮者,表面黃白色、內白色)、表面的細紋密集並呈環狀、質硬、體輕、含口中能生津者為佳。2.市面上有白幹假冒西洋參的現象要特別注意。哪些症狀適合用西洋參改善?1.西洋參能益氣降火、解酒清熱、提神健脾開胃,因此很適合工作太忙以致睡眠不足的人使用。2.西洋參可以養陰清熱,可改善虛熱、燥咳(咳嗽,無痰)。
  • 西洋參補氣滋陰,但有3類人無福享用,別好心辦壞事
    人參性溫熱,適用於有手腳發涼、怕冷、倦態乏力等症狀的氣陽兩虛證患者,而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西洋參性寒涼,適用於陰虛有熱、氣陰不足的氣陰兩虛證患者。  由此可見,西洋參和人參在適用人群以及療效上是完全不同的。  「益氣生津,清熱潤肺,西洋參為好」當代名醫蒲輔周如是說,對於西洋參,他表示,補而不燥熱是它優於人參的一大特點。
  • 西洋參能和安神補腦液一起吃嗎?如何吃西洋參
    原標題:西洋參能和安神補腦液一起吃嗎?如何吃西洋參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從事腦力活動也越來越多,這個是時候需要補充一些保健品來調養一下生理機能。比如西洋參等天然食品,或者是安神補腦液、腦白金等經加工提取的產品。
  • 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什麼區別?不要進補不成反傷身
    而參類(如人參、丹參、黨參和西洋參)是備受很多人青睞的補益佳品。有人問,人參、丹參、黨參、西洋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這裡分別介紹這四類參的性能特點、功效、主治病症和注意事項,同時還是要提醒您,參類補品還是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才安全有效。
  • 15種滋補燉花膠的做法,調養身體,增加體抗力!
    做法:把花膠浸發切成塊狀飛水,和益智仁、巴戟天、杞子、生薑片、紅棗一齊放入燉盅內,待鍋中的水沸騰後把燉盅放進去,文火燉5小時即可,食前再調味。 3、花膠西洋參湯 材料:花膠100克,瘦肉300克,西洋參10克,薑片,食鹽適量。 做法:先將浸發好的花膠切塊飛水備用,西洋參切片,瘦肉切塊,把花膠、西洋參、瘦肉、薑片一齊放入燉盅內,待鍋中的水沸騰後把燉盅放進去,文火燉3小時即可,食前再調味。
  • 月子餐:黨參紅棗枸杞圓肉燉豬心
    今天這款湯很適合秋冬飲用,有補血益氣安神之效,全家大小都適合飲用。自從注意飲食,多做運動後,我手掌肉也變得紅潤一點了,以前總是慘白慘白的,氣血不夠,氣色也是,以前臉是不會有一絲紅潤的,現在兩頰總算有了一抹淡淡的桃紅。
  • 太子參,花旗參,西洋參有啥區別?
    或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大家覺得只要是人參就是同一種類型,可是這其中的價格、功效、來源和區別還是不同的,關於太子參、花旗參、西洋參很多人都會把它們混淆,接下來譚中醫如何分辨這三者。西洋參花旗參是西洋參的別稱,除此之外,西洋參還被稱為西洋人參、廣東人參。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於秋季挖採,除去分枝、須尾,曬乾。西洋參也有兩種,一種是噴水溼潤,撞去外皮,再用硫黃燻之,曬乾後,其色白起粉者,稱為"粉光西洋參"。一種是挖起後即連皮曬乾或烘乾者,稱為"原皮西洋參"。
  • 西洋參的黃金搭檔被發現了,一起泡水喝,養腎強身、增強免疫力
    在多種平民養生食材中,推薦大家使用的是西洋參。西洋參是多年草本植物,可能大家覺得它和人參非常相似,這是因為它和人參都是屬於五加科人參屬,只不過品種不一樣。在價格上,人參要更昂貴,而西洋參則是屬於平民的養生食材。在日常食用時,不僅可以把它磨成粉末用熱水衝服,還能燉、蒸、煮後食用,效果較為突出。
  • 西洋參泡水8大神奇功效|西洋參|神奇_鳳凰時尚
    三、西洋參的副作用 1、中醫認為西洋參的副作用 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比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
  • 民間的長高秘方:田七海馬燉雞湯
    田七海馬燉雞湯 民間有個小孩長高的秘方:就是如果你家有十二、三歲到二十歲的青少年,正處於發育期長身體的年齡,那麼老一輩人就會叫你燉海馬田七燉童子雞湯來給小孩喝,可以輔助小孩長高,特別是在福建、廣東等沿海盛產海馬的地方,更是流傳甚久的長高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