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認真對待自己的一餐一飯
可能你也想不到,張文宏醫生就因為提倡早餐不要喝粥,被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估計連張醫生本人,都想不到自己一個對早餐的建議,居然能在網上引起如此大的負面探討。不僅是張醫生,我們許多網友的心中都有了許多問號。
張醫生真的崇洋媚外了嗎?
沒有。
實際上,在張文宏醫生的這段講話的原版視頻,他是這樣的說的:
「這段時間(疫情期間),你家孩子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也可以,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張文宏這段話的本意是想告訴大家,在疫情這個特殊期間,要吃高蛋白高營養的東西,來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張醫生說錯了嗎?
我看沒有。
看看下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也許你能明白對於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單純攝入碳水化合物是不夠,還要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蛋白質的來源基本就是肉蛋奶,或是大豆製品…。
這一《指南》是以科學研究的成果為根據,針對我國居民的營養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而制定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專家委員會鑑於特定人群對膳食營養的特殊需要,又提出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作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補充。
本來是呼籲家長們加強孩子營養的話,卻引來很多質疑:
「喝牛奶不能喝粥,真是崇洋媚外啊!」
「喝粥有什麼錯,我們中國人誰不是喝粥長大的?」
但隨後張文宏醫生仍然回應:我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懂點營養學的人都能理解,他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粥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即糖類。如果早餐只給孩子喝粥,短時間內血糖就會飆升,十分容易睏倦,隨後又很快餓了。早餐只喝粥,顯然缺乏優質蛋白等。尤其在疫情期間,只有身體有了充足的蛋白質,才能給體內對抗病毒細菌的免疫球蛋白源源不斷地輸送「作戰」力量,維護身體健康。
一日之計在於晨 從今天開始為孩子做科學營養的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為孩子補充一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至關重要。早餐攝取養分不足,不但會引起低血糖、造成孩子精神不集中,還可能損傷幼嫩的腸胃。
孩子早餐怎麼吃,是一門大學問,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爸媽們,早起一小時,給自己的寶貝做一次早餐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