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左翼學者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宣傳工作的 機遇、問題、挑戰與...

2020-12-17 求是網

    [摘要]當前,世界各地群眾運動、社會主義運動高漲,中國的穩步發展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目前世界社會主義缺乏優秀的宣傳平臺,而西方媒體大肆歪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社會。由於宣傳不足,社會主義在許多西方民眾那裡被認為很遙遠、不現實,而人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了解有限,誤解很多。鑑此,建議辦好論壇、雜誌等交流平臺,邀請更多西方左翼學者和政治人士參與,重點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拉美國家的宣傳,構建宣傳和教育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思想,增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文獻的翻譯和宣傳工作,選擇最合適的鬥爭方式做好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傳工作。

    [關鍵詞]左翼學者對外宣傳世界社會主義論壇

    2017年10月14~15日,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等單位承辦的第八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廳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特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論壇的大會發言和小組交流中,各國左翼學者普遍高度讚揚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對世界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巨大意義。同時,他們也非常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對外宣傳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重點談了當前我國在對外宣傳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對更有成效地進行外宣工作特別是社會主義宣傳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世界社會主義宣傳工作面臨新的機遇

    當前世界各國群眾運動形勢普遍高漲,雖然其中有很多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滿或民粹主義運動,帶有明顯社會主義性質的群眾運動還沒有佔據主流,但如果善加利用,對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則是非常有利的。同時,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也是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證明,為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宣傳工作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迫切要求。

    1世界各地群眾運動、社會主義運動高漲

    《世界資本主義的未來》叢書主編、在線雜誌《經濟學批評》主編、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地緣經濟研究小組主任阿蘭·弗裡曼(Allan Freeman)認為,現在世界各地的社會主義運動勢頭比起以前有很大的高漲,人們普遍對資本主義感到憤怒、失望和不滿,希望有更好的社會制度替代資本主義制度。

    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巴西留學生高迪(Gaio Doria)認為,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現在把我們推進了革命時期。但是,在這個革命時期,工人運動還是分散的,有很多工人運動還沒有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的敵人正在培育一種新的法西斯主義來控制人們對現狀的日益不滿,把群眾的憤怒轉向真正維護自己利益的剛剛開始的工人運動。同時,他們繼續製造理論體系中的是非顛倒,以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繼續認為社會主義是荒謬的。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成就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1)中國的發展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著名左翼出版社英國普魯託(Pluto)出版社社長羅傑·茲萬恩博格(Roger van Zwanenberg)認為,中國的發展是全球性的,大家都知道中國已成為一個大國,大多數思想有見地的人都知道是中國經濟每年的大幅增長在支撐著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加拿大社會主義研究學會會長、曼尼託巴大學政治學教授拉狄卡·德塞(Desai Radhika)教授認為,發展世界社會主義,離不開中國的力量。現在的國際形勢出現了好轉,有利於社會主義發展,特別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世界很多國家都參與進來,形成了新的框架,促進了各國政府間的交流。「一帶一路」的作用非常大,它既為世界提供了一個發展機會,同時也為增強社會主義的宣傳、擴大社會主義的影響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篇章,中國的發展證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土耳其社會主義研究學會國際部主任、坎納特國際出版社社長傑姆·克澤爾切奇(Cem Kizilcec)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智慧,它是中國共產黨在總結了社會主義的建設經驗——包括其他國家,尤其是蘇聯的經驗之後開創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尤其是為欠發達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開啟了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國情下的新發展。隨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的發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中國的發展是經濟、社會、政治體制、文化以及生態的綜合性發展。中國的發展成就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相比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在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研究方面取得的理論成果以及在其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的理論成果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中國的發展具有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中國夢」是整個人類的夢,是人類的未來

    義大利《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雜誌的主編安德烈·卡託內(Andrea Catone)認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正在改變義大利和其他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幾年前,如果說人們都認為出口到西方國家的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低的話,那麼,今天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引領下,通過有計劃的發展,通過投資文化和研究事業,中國培養出了數百萬能夠開發出高科技環保產品的工程師和合格的技術人員,中國的綠色經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巨大發展,不是把利潤最大化的資本主義邏輯作為根本驅動,而是把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條件(如消除農村貧困、大幅提高工資等)的社會主義邏輯作為驅動,並且中國的巨大發展具有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在解決中國國內新的主要矛盾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也承擔著偉大的歷史責任,這應該得到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力量的尊重和支持。

    美國共產黨經濟委員會委員、美國麻薩諸塞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的韋德·哈拉比(Wadih Halabi)認為中國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國界」,中國夢是要建設一個合作、和平、社會平等的,擁有藍天、綠樹、清水的可持續的世界。中國夢是人類的夢,相比之下,「美國夢」是大大小小的剝削者的夢。事實證明「美國夢」是一場噩夢,在社會和環境方面,對普通工人來說,絕對是噩夢,甚至對剝削者來說也是噩夢。

    3中國的發展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安德烈·卡託內認為,相較於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期,如今的世界局勢更有利於工人運動。當今的世界孕育著各種巨大危險和威脅,但同時也有可能實現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形成有利於被壓迫的民族和受剝削的人民爭取解放的機會。全世界的事物現在都在變化:在過去的25年裡操縱了若干侵略戰爭以期維持其單極統治的帝國主義壓倒性力量現在面臨諸多阻力和限制,例如中國經濟回升,金磚組織、替代美元的國家貨幣計劃,以及中國的戰略構想——這些已經成為國際舞臺的主要作用力,並且通過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和平共贏的發展道路。

    國際環境對工人運動而言一直都十分重要,這不是要輸出革命(革命只能在有效的國家基礎上發展,依賴於其自身在每個國家的實力),而是因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遏制帝國主義的巨大力量,可以限制帝國主義的侵略,並且能夠為那些正在發展人民主權恢復運動的國家提供支持。在這個情形下,社會主義鬥爭重生的條件可以被創造出來。

    傑姆·克澤爾切奇認為,隨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意義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旗艦,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經驗和強大的理論成果,給了他們在世界其他國家開展社會主義運動的巨大動力。

    原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總書記埃貢·克倫茨認為,未來幾年內,國際經濟和政治力量對比或許將出現一個有利於中國和金磚五國的巨大變化。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帶一路」規劃,也將證明這一點。當其他資本主義中心在盤算著佔領和剝削其他國家的計劃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正在把「一帶一路」規劃發展成為真正連接世界各國人民的宏偉工程。美國將在經濟和政治上進一步喪失影響力,但是在軍事上卻更加危險。美國不願意接受其政治影響力下降的事實,主要來自美國的戰爭危險將戲劇性地增長。全世界所有追求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力量,所有愛好和平的力量,今天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身上。

    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挑戰

    綜合各國學者的觀點,可以認為當前世界社會主義的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宣傳力量非常薄弱,宣傳工作跟不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短板。而西方資本主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任意歪曲、抹黑社會主義,尤其是歪曲、抹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各國人民誤解的問題一直很嚴重。

    1社會主義缺乏宣傳平臺,而西方媒體則大肆歪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社會

    拉狄卡·德塞教授認為,由於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主宰著世界傳媒,世界社會主義者和左翼人士很少有機會和平臺進行公共宣傳。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運動屢屢遭到歪曲,因此,中國需要不斷與歪曲中國形象的行為作鬥爭。世界社會主義需要有媒體出口,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社會主義宣傳。

    羅傑·茲萬恩博格博士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一切都非常敵對,在英國,廣播、電視、報紙向人們傳播的關於中國的信息都是批評性的,因此,人們很難對中國有一個客觀的看法。西方媒體普遍關注被認為是中國弱點的人權和言論自由。這樣一來就很少有人了解中國為世界所帶來的好處,尤其是中國基礎設施方面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發展支撐了世界經濟的增長等方面。而很多到中國旅遊的外國人都對他們的所見所聞印象深刻。

    安德烈·卡託內認為,一些希望中國政治體制轉向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西方評論家表示對習近平的報告感到失望,因為報告重申了中國的政治體制模式。他們在評論中普遍忽視了報告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闡釋,以及這種闡釋所體現的深遠的社會主義意義。他們認為習近平的報告是一個世界大國的發展計劃。他們沒有看到,或者是不想看到,習近平的發展計劃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社會特點和社會主義的特點,中國人民的福祉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行動指南。一些西方評論家不明白,或者不想明白,要解決習近平所闡釋的主要矛盾,需要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領導,而且在解決主要矛盾和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必須堅強和果斷。對於證明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來說,這是一項極其嚴峻的挑戰,是一個關鍵性的挑戰。這不再像以前,只是儘可能地發展生產力的問題,而是要通過有質量的發展,解決社會、生態、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平衡問題。這不僅對中國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對整個地球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只有建立均衡發展的模式,尊重自然環境,不以資本主義的最大利潤邏輯為發展導向,而以社會主義的邏輯為發展導向,才能確保人類的生存。在解決新的主要矛盾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也承擔著偉大的歷史責任,這應該得到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進步力量的尊重和支持。

    2由於宣傳不足,社會主義被認為很遙遠、不現實

    阿蘭·弗裡曼認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宣傳工作從目前來看,做得還非常不好。西方國家或不發達國家的普通人認為社會主義只是一種理想,社會主義很遙遠,不很現實。因此,他們現在的心態不是認為社會主義不好,而是認為社會主義不可行。30%或40%,甚至50%的人說他們喜歡社會主義,但是,他們並不希望政府實行社會主義,因為他們認為社會主義不能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社會主義不注重實際,只是一種大體的想法。

    3由於宣傳不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麼不被了解要麼被誤解

    即使是作為左翼學者,不少人還是認為自己不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例如,當被問到怎麼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羅傑·茲萬恩博格坦白地說:「我還不是很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含義。我認為我所認識的受過教育的人中大多數人也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含義。」

    阿蘭·弗裡曼說,當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有一個問題,就是人們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適用於中國,不適用於他們國家。他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很好,是因為中國文化、中國歷史或者是因為中國是落後的國家,在追趕上來的過程中有廉價的勞動力等等。但是,他們不明白,中國的經驗是可以學習、借鑑的。比如,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比較好,包括中國的國家幹預,對私人經濟的控制等,任何國家都可以採用。

    羅傑·茲萬恩博格說,他最近剛從烏幹達訪問回來,烏幹達的基礎設施在中國的幫助下得到很大的改善,那裡許多受過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國在世界各地的活動,但是,他們只是一味地進行低級的討論,如,中國實際上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不平等問題同西方世界一樣嚴重等等。

    三、完善社會主義宣傳工作的策略與方法

    各國學者對如何提高社會主義宣傳工作提出了建議:

    1辦好論壇、雜誌等交流平臺,邀請更多西方左翼學者和政治人士參與

    學者們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每年舉辦的世界社會主義論壇和《世界社會主義研究》雜誌等在世界社會主義者交流思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拉狄卡·德塞教授建議,召開像世界社會主義論壇這樣的國際會議,為世界社會主義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增進了各國的左翼政黨、左翼力量的互動,因為廣泛的宣傳工作是一項很大的任務,要直接聯繫到各國的工人階級是非常困難的。阿蘭·弗裡曼認為,對提高社會主義的宣傳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西方左翼學者和西方政治界人士參與。世界社會主義論壇要多邀請善於思考的左翼人士參加論壇,多邀請世界各地出現的有影響的左翼力量的代表參加論壇,多邀請影響力大的左翼政黨的代表參加論壇。世界各地湧現的新的左翼領導人也應該來中國參加論壇,學習中國的經驗,把中國的經驗帶回自己的國家。

    2重點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拉美國家的宣傳

    阿蘭·弗裡曼認為:「世界社會主義宣傳工作應該更關注第三世界國家,包括一些不講英語的國家,例如,非洲的南非和奈及利亞,亞洲的印度,而不應該只聚焦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我認為沒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參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是無法發展的。」他還提出,中國的對外宣傳應該把更多的力量轉向這些國家的中下層普通群眾。他認為,政治人物和高級知識分子很難改變他們長期形成的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政治正確」,而中下層群眾沒有偏見,更容易受到客觀事實的影響。

    韋德·哈拉比建議,世界社會主義力量應該加強對原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宣傳,因為這些國家的人民是距離社會主義最近的人,他們經歷了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大轉變,對失去社會主義的痛苦和磨難感受最深,最具社會主義情懷。還應該加強對拉美國家的社會主義宣傳,邀請拉美國家的共產黨人、左翼學者投稿、參會,因為他們受美國霸權主義的壓迫最重,加強對拉美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就是幫助拉美國家。

    3構建宣傳和教育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思想

    構建包括網際網路、電視臺、電臺、培訓學校等在內的宣傳和教育網絡,加強對廣大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拉狄卡·德塞教授建議建立宣傳網絡,包括網際網路、電視臺等。羅傑·茲萬恩博格認為,世界各國的故事需要通過廣播和電視來講述,中國傳達信息的目標需要通過媒體來實現;中國需要辦好用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播放的世界性廣播節目和電視新聞節目,講述中國的故事,例如,儘管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事實,但是,英國很少有人知道鴉片戰爭。韋德·哈拉比認為,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來說,最重要的是重塑人們的社會主義觀念,要通過教育完成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要關注普通民眾,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工會;認識到世界將發生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人民將遭受更嚴重的苦難,共產黨將改變普通人的生活;建議中國共產黨成立「暑期學校」,對世界各國共產黨的代表,特別是年輕人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開設馬克思主義國際大學等。

    4增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文獻的翻譯和宣傳工作

    安德烈·卡託內在談到他對中共十九大報告的感想時認為,他聽過習近平總書記英文的報告,但是還沒能詳細閱讀文本。他希望很快能得到英語(或俄語、法語、義大利語等)的譯本。他們出版社還打算出版這個報告的義大利語譯本。

    他認為,作為一名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學者,十九大報告(正如官方報導中所說,十九大報告是成千上萬的同志們長時間廣泛的集體合作的成果)最觸動他的是確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因而,現在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變為: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報告的外文譯本出版後,他希望能夠進一步全面閱讀這份報告,他認為這份報告非常重要,也許是最重要的文件,是閱讀整個大會文獻的關鍵。

    5選擇最合適的鬥爭方式

    土耳其傑姆·克澤爾切奇認為,需要針對危害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最嚴重的潮流開展理論和思想鬥爭。應該確定最恰當的鬥爭方式,成立最合適的鬥爭機構,有必要培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問題的國際理論權威。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要完成這個偉大任務,擴大社會主義在世界舞臺的宣傳是一項艱巨而迫切的任務。

    世界社會主義論壇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院級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倡議發起,自2009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目前已成為全球馬克思主義者和廣大左翼人士深入交流的平臺,已成為世界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密切聯繫的紐帶,同時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外宣的窗口,有效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響力和引領力,得到了全球左翼人士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讚譽。

    (李強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編輯;李淑清系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國外左翼學者論馬克思主義當代價值
    【摘要】國外左翼學者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適用於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馬克思主義不僅批判現實,同時也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它向廣大人民群眾勾勒出後資本主義時代的美麗畫卷,並指明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路徑;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未來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是實現人類解放的最強勁武器;我們必須堅持整體性、辯證性的方法來學習與研究馬克思主義
  • 國外左翼學者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美國學者瓊斯在研究哈耶克、弗裡德曼與新自由主義誕生之間關係時,明確提出:「新自由主義政治是跨越大西洋的,但是其核心卻只是一個經濟主張,即對新凱恩斯主義的貨幣主義的批判和對自由市場的推崇。與這個經濟主張聯繫在一起的,並且對新自由主義的政治成功是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是對所謂的『縱容的社會』的拒斥。」(12)其次,從現實運動角度來看,新自由主義藉助經濟全球化與金融化雙輪驅動力,使資本得以復興。
  • 國外左翼學者關於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的五種評判
    隨著21世紀初資本主義危機的發生和持續,國外左翼學者從各層面各領域對危機發生的深層原因、影響以及資本主義的命運與走向進行了深刻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資本主義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矛盾進行了揭示和批判。這些分析批判,各有不同的角度與側重,但概括起來看,可以將國外左翼學者對資本主義危機的評判歸結為五個方面,即資本主義危機是生產方式危機、民主危機、價值觀危機、生態危機和體系危機。
  • 高放:國外學者眼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原標題:國外學者眼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近出版的《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評析》一書,有利於我們詳細了解、借鑑國外學者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觀點和認識。 ■對國外研究成果作了系統的梳理和深刻的評析 這部厚重的學術專著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對國外已譯為中文出版的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學者評述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量研究成果,作了新的系統的梳理和整理。
  • 國外左翼學者如何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的危機與困境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復甦乏力,至今仍然沒有結束低迷、走出困境的跡象,一些西方學者甚至發出預警,指出更大的危機正在醞釀。在這種背景下,西方政治極化、民主失靈、社會動蕩、貿易糾紛、地緣政治危機等問題也日益嚴重。
  • 評西方左翼學者對疫情的看法
    評西方左翼學者對疫情的看法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 陳學明   在重大疫情背景之下,西方左翼學者對資本主義制度將帶領人類社會走向何方展開了深刻思考  西方左翼學者普遍認為,疫情危機的管理正在成為另一種階級鬥爭的場域。一方面,資產階級將階級衝突轉化為風險管理的技術議題,比如,生化災難對人類的普遍性風險被簡化為生化技術難題,並因此催生出一批消化生化災難的公司和職業。於是,資本生產出災難,最終使得災難成為一種商業機會;另一方面,危機的結構性積累也將階級鬥爭的場域進一步擴大到了公民運動當中。
  • 打出社會主義旗幟 新政黨「左翼聯盟」成立
    民進黨修惡《勞基法》後,工運組黨呼聲不斷,昨日(5/5)由全臺各地工會幹部、白色恐怖受難者、社運人士組成的新政黨「左翼聯盟」宣告正式成立,強調將推動左派的社會主義政治理念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狀況及前沿
    西班牙也形成了尤具民族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統,並對拉美地區的左翼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他們關注的問題主要有:西班牙共產主義運動史、資本主義危機與矛盾、無產階級鬥爭策略、拉美社會主義、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等。
  • 逾百位學者探討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機遇與挑戰
    原標題:逾百位學者探討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新社青島7月25日電 (記者 楊程晨)以「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25日在青島舉行。  本次研討會為期一天半,來自兩岸及港澳的百餘位臺灣問題專家、學者共提交論文82篇,圍繞世界格局演變中的涉臺國際環境、臺灣政局走向及民意變化等議題進行交流。
  • 專訪|著名左翼學者克裡奇利談川普:一位施密特式的人物
    近日紐約新學院哲學系訪問學者、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王曦,對美國學界最著名的左翼學者之一西蒙·克裡奇利 (Simon Critchley,1960 — )教授就川普現象展開專訪。著名左翼學者克裡奇利王曦:近年來您的《無信仰者的信仰》和《無盡的要求》等探討政治哲學的著作在西方學術界影響巨大,您對美學和政治倫理學交叉領域的探討更是在西方左翼理論家中獨樹一幟,引發了齊澤克、巴迪歐、朗西埃等左翼學者的廣泛理論對話與爭鋒。
  • 亞馬遜大火與原住民問題②|玻利維亞:左翼政府的原住民困局
    MAS的勝選,被世界左翼普遍認為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昭示著一場真正的激進變革,新政府被認為是一個「社運的政府」,公正、包容、參與性並且尊重原住民文化,是與服務於資本家利益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的徹底決裂。用MAS自己的話說,它是一個「後新自由主義政府」。然而,爭取社會主義運動自2006年以來的執政的記錄,卻未能印證以上樂觀的判斷。
  • 專訪英國左翼學者卡利尼科斯:馬克思主義在今天依然成立
    極左翼人士科爾賓當選英國工黨黨魁澎湃新聞:您剛剛提到了極左翼人士科爾賓最近當選英國工黨黨魁,資本主義的每一次危機都會激發左翼政治再度活躍,科爾賓能否真正有所建樹?有人甚至認為他和希臘的Syriza等代表的左翼能拯救歐洲。
  • 世界大變局與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種制度關係重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新一輪技術革命不僅對發達國家,而且對廣大發展中國家,都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抓住機遇、搭上這班順風車的國家就可能成為新崛起的國家,否則將被新科技革命和新經濟全球化時代大潮淘汰。進入21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崛起,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 ​【中心刊物】張敏:西班牙大選後左翼聯合新政府的政策走向
    兩黨達成的執政協議雖然並未明確提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或實現世界社會主義的目標,但協議中有關勞動法改革、稅收制度、最低工資、養老金、醫療健康、住房、教育、公民安全等措施,與發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所提倡的目標相接近。從執政以來的各項措施與行動計劃來看,新政府更側重社會公平、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這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長遠目標相吻合。聯合政府在短期內執政前景看好,但也面臨諸多國內外挑戰。
  • 湖北自考論文:會計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會計;機遇;建議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會計改革必須與經濟改革同步進行,實行會計模式的重大轉變,以促進工作的全面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好地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 大正時代︱左翼力量的登場與法西斯主義的抬頭
    幸德秋水早年師從留法歸來的盧梭的信徒中江兆民,並在其影響下學習唯物論,後來在東京擔當了多家報紙的記者,廣泛接觸到了各種社會問題。1901年,幸德秋水與堺利彥(1871-1933)、片山潛等組成了日本社會民主黨,倡導社會主義運動,但成立當天即遭到了當局的禁止。
  • 美國學者的「左翼迷戀症」
    美國學者把對蘇俄共產主義的嚮往轉而投射到了中國的毛澤東身上。另外西方學者一般都有比較嚴謹的研究態度,他們成長於美國二戰以後從麥卡錫的反共主義時期到甘迺迪的緩和階段,再到中美關係的解凍,不可否認他們的研究有自己的價值傾向,這很自然。同時,在歷史上,還有相當一些美國學者有一種「左翼迷戀症」,他們把對蘇俄共產主義的嚮往轉而投射到了中國的毛澤東身上,這是一個傳統,而中國革命的傳統確實又非常讓人著迷,無論革命的意志主義、浪漫主義都是如此。
  •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講座 國際著名左翼學者講述毛澤東思想在西方的...
    12月9日下午, 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共產黨歷史與理論研究院邀請,國際著名左翼學者理察·沃林教授在人文樓八層會議室發表了題為《吹遍東方的西方之風——毛澤東思想在西方的影響》的學術演講。沃林教授在近一個小時的講座中介紹了毛澤東思想在西方產生重大影響的社會歷史條件,毛澤東思想在法國和美國產生的重要影響,重點介紹了毛主義在法國五月風暴的影響、法國毛主義運動、美國毛主義運動、美國毛主義政黨——黑豹黨的情況;分析了毛澤東思想對薩特
  • 西方左右翼學者話語權嚴重失衡
    有的右翼學者沒有固定不變的理論體系和價值體系,他們依附於政黨、政府和政客,專門為現行政策作辯護。二是利益代言。有的右翼學者依附於跨國企業、大型財團,甚至本人就是企業家或大企業的股東,為現行政策鼓譟有助於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三是避免政治迫害。西方國家儘管標榜民主自由,但實際上難以容忍對政府的批評和反對,這導致有的學者不敢就現實政治問題發表真實意見。
  • 什麼是「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
    自由意志主義學者羅伯特·諾齊克便是強調區分「歷史過程」和「最後結果」兩者的20世紀知名理論家之一。但另一方面,現代自由主義的支持者如約翰·羅爾斯則主張左翼的政策也是使用以過程為根基的推論,而一些新保守主義者傾向使用軍事手段建立民主才是屬於最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