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院長的忠告:清單式的童年,只會讓孩子遠離成功

2020-10-05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非常快速,帶給人們許多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非常多的壓力。在幼兒的教育上也同樣如此,大部分家長都夢想著可以讓孩子擁有好成績,考入名牌大學,獲得比自己更加光明的前途。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新生學院的院長朱莉·利斯科特曾經做過一個演講,表達了自己對於親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和建議。在她看來,現在的孩子大多都被父母過度管教,形成了清單式的童年。

顧名思義,清單式的童年,是指父母對孩子存在過多的期望,無形中給孩子列了一個清單,安排好了將來每一步人生需要達成的目標。具體到讀什麼幼兒園,學什麼專業,今後考哪所大學,甚至與什麼樣的人結婚。

清單式童年,意味著父母過多的插手和管教,孩子的個人情緒和意願被壓縮到最低值,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完成清單中的一項又一項的內容任務。

然而這種教育方式帶給孩子的是壓力和童年快樂的流逝,反而會讓孩子離成功越來越遠。在我們的身邊,同樣存在著相當一部分熱衷於被孩子製造清單的家長。他們堅信這種方式能夠讓孩子走向人生巔峰,卻忽視了過度插手所帶來的後果和負面影響。

家長的哪些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清單式的童年?

1.過度幫忙

有些父母一心只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都不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了過度的幫助。時常有一些小朋友十幾歲了,仍然沒有自己洗過襪子,導致自理能力的匱乏,缺乏獨立的能力。

2.過度保護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年紀小,需要被保護,認為外界存在過多的危險,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但是卻沒有掌握好保護孩子的尺度,反而給予孩子過度的限制。把生活中的一切危險的可能都隔絕在孩子之外,為孩子營造了一個真空的環境。

但是孩子總有走出象牙塔的一天,過度真空的環境,反而會讓孩子對於融入集體缺乏良好的適應力,產生種種不當行為。

3.過度導向

還有一些家長在親子教育中,總是試圖用自己的思維去影響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個人意願和喜好,對孩子進行過度的導向。具體表現為強勢主觀的為孩子安排學習內容,希望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走上自己安排的人生。

這種為孩子列出清單的過度管教,其實是家長非常自私的體現,他們並沒有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而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孩子,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成就感。

但是事實上這種清單式的教育方式並不會教出成功的孩子,反而會給孩子的身心成長帶來極大的傷害。如果家長想讓孩子獲得成功,那麼應該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完成父母的心願。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

1.尊重孩子的興趣

家長需要在對孩子進行學習規劃的時候,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讓孩子以興趣為出發點,從主觀意願上想要積極的去進行了解和學習。再輔以適當的激勵和引導,幫助孩子擁有自主的能力,自願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2.關注孩子的情緒

家長應該在生活中關注孩子的情緒健康,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或者是表現出明顯的抗拒和牴觸的時候,我們要耐心的尋求原因,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疏導。積極健康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心態,從而在學習上發揮自我效能,取得好成績。

3.提高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成就感主要是來源於內心的自信,而提高自信,則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誇獎。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鼓勵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做嘗試。當孩子擁有了內心的成就感,自然就會擁有豐富的自我效能,能夠在主觀上更願意去表現自己,好好學習。

自我效能,是內心力量的來源,能夠促使人積極的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中。與清單式教育不同的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家長應該不要把關注點只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是應該多關注孩子品格以及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和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的能力。

家長還應該在親子教育中注意哪些問題?

1.側重於能力的培養

家長在親子教育中,需要注意不要把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而是更應該側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局限於學習能力,也包括社交能力,快樂的能力,創造的能力等等,都應該是正常的教育方向。

2.減少對成績的關注

對於孩子來說,在學生階段成績的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成績並不是一切。家長需要減少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總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成績。

3.教會孩子正確的愛

同時家長也不能忽視孩子愛的教育,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感受愛,表達愛。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作為父母首先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樣孩子才能有愛自己的能力。

能夠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心中懷著善意,也能夠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把這份愛回饋給其他人。塑造良好的性格,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深遠的積極意義。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成功的人生,少經歷一些苦難,多感受快樂的童年。

然而孩子總是有離開父母的庇護,獨自踏上人生旅程的那一天,所以親子教育更應該注重對孩子能力品格的培養。讓孩子脫離清單式教育的束縛,形成獨立的人格,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採。

你是清單式教育的家長嗎?你是否對孩子有過多的期待?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是否在過一種清單式的童年?正確的教育方式,是避免過度呵護
    清單式的童年,過度的溺愛和控制,狹隘的「成功」定義,不僅發生在中國,外國家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值得每個家長細細聆聽,你的孩子在過一種清單式的童年嗎?正確的教育方式,是避免過度呵護朱莉·利斯科特-海姆斯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去擔心父母沒有足夠參與到孩子的人生、教育以及養育過程中,這理所當然。
  • 你的孩子是否在過一種清單式的童年?
    帶著小女孩搬進了學區新家,為了幫助她贏得「成功的人生」而制定了異常嚴苛的「人生規劃表」。處於「高壓」下的小女孩,多麼渴望自由的翱翔!這張「人生規劃表」簡直是一個噩夢,但這種「清單式」的人生,對許多孩子也許並不陌生。
  • 史丹福大學教務長:如何在不過度管教的情況下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演講人是曾在史丹福大學任校長助理、教務長等職十幾年之久的Julie Lythcott-Haims(朱莉),她曾就讀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加州藝術學院、史丹福大學,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提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你的孩子在過一種「清單式的童年」嗎?
  • 哈佛格蘭特研究|拒絕"清單式"育兒,還孩子幸福人生
    最近微博上有個話題:"你怎麼看待父母安排式的教育?"引發網友熱議。大家眾說紛紜,有人羨慕,有人愁!父母安排式教育,其實,就是史丹福大學教授朱莉在TED演講中提到的"清單式"育兒。所謂"清單式"育兒,是父母為了管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讓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給孩子制定一張清單,面面俱到,事無巨細。
  • 5歲男孩超強簡歷:別給孩子一個清單式人生
    從孩子出生,甚至出生之前開始,很多家長就已經把他的人生安排妥當,是買個好學區房讓他千軍萬馬去過高考的獨木橋,還是攢錢送去私立,打好基礎,學英語,學繪畫,學樂器,學騎馬,然後送去國外上名校。這種清單式育兒的家長,會覺得孩子成功的關鍵,在於家長幫他打點好一切。
  • 家長能把孩子逼到什麼程度?兒科醫生自述:孩子凌晨被送醫
    、穿好的,只為你能安心的學習、生活......對孩子來講,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讓孩子按照他們安排好的路徑去走,長此以往,對孩子來講,也只會關注到自己的成績以及才藝,認為自己的價值也僅僅如此。
  • 做好父母的核心:少給孩子製造「童年陰影」!
    前兩天看史丹福大學前新生院長Julie Lythcott-Haims的Ted演講,她說,「我們也許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給孩子創造一個清單式的童年。」孩子們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 因為每一分鐘都要好好利用,課外活動、補習班、興趣愛好都為美好的未來(進一個好大學)服務。
  • 清單式童年,孩子是被栽培成才,還是被埋葬成灰
    這一屆父母和孩子,誰才是真正的"我太難了",幾乎是難分伯仲。01美國史丹福大學前教務主任Julie說,清單式的童年就是首先,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因為父母覺得任何事都要充實起來,每個作業、測驗、活動都對於我們為他們規劃好的未來成敗攸關。
  • 「股神」巴菲特給兒女的 3條忠告,做到這些,你也會走向成功
    縱觀商業的歷史,巴菲特都可以算得上一個傳奇的偉大人物,他非常的有智慧,有很多成功創造財富的人生哲學,巴菲特是每一個想成功的人的榜樣。因此很多人願意花大價錢去與巴菲特吃一頓飯,為的就是從他那裡得到一些人生的建議。他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巴菲特給女兒的忠告。
  • 兒科醫生:凌晨生死營救14歲孩子!請父母,聽聽孩子的聲音
    、穿好的,只為你能安心的學習、生活......2.大水漫灌式的愛 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很多父母願意給予孩子優越的物質生活,攢錢給孩子報鋼琴班、買昂貴的鞋子,但卻沒有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聽聽孩子的聲音。對孩子來講,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讓孩子按照他們安排好的路徑去走,長此以往,對孩子來講,也只會關注到自己的成績以及才藝,認為自己的價值也僅僅如此。
  • 史丹福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女院長
    近日,據Fusion Fund消息,南京大學校友、著名科學家鮑哲南已經升任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是第一個在斯坦福當院長的華裔女性。鮑哲南自認不是一位天才,認為通向成功更多地是需要後天的努力。從事科研,她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決不放棄,永遠樂觀。」
  • 麒麟合盛(APUS)李濤對話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院長
    北京2018年9月11日電 /美通社/ -- 9月11日,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院長Jennifer Widom一行造訪麒麟合盛(以下簡稱APUS),與APUS創始人兼CEO李濤就中國企業全球化展開了深入探討。此次交流,一方代表了學術領域的較高水平,另一方則是商業領域的傑出代表,可以被譽為「全球科技領域頂尖大師間的對話」。
  • 童心飛揚 | 不要燙傷我的童年,讓孩子遠離「燙燙小怪獸」!
    「它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小怪獸,緊張時身體的溫度會變得很高,生氣時嘴巴會噴出火團,傷心時眼睛會流下腐蝕性的眼淚,害怕的時候尾巴還會放電,小朋友們都要離它遠遠的,它就是燙燙小怪獸……」活動現場,安全講師首先教孩子們認識燙燙小怪獸
  • 從史丹福大學園區的成功看中國高校改革
    小利蘭·斯坦福是加州參議員和實業家利蘭·斯坦福(Amasa Leland Stanford, 1824—1893)和他太太簡唯一的孩子。不幸的是,1884年,小斯坦福15歲時在歐洲旅行期間感染傷寒病世,這無疑使斯坦福夫婦悲傷不已。他們在自己家中痛不欲生,一個多月之後,老斯坦福對妻子說,「從今天起,所有加州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 史丹福大學CS課程清單
    作者:Rui Ma原文:150+ Stanford On-Campus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Available Online2010年代這10年間,史丹福大學授予的2019年在史丹福大學攻讀CS學位的本科生數量比其他任何學科的兩倍還多[1]。史丹福大學的CS課程已經從幾個核心學科[2]發展出許多分支方向和交叉學科[3]。大部分史丹福大學的CS課程都有獨立的網頁,一些內容僅僅向校內的學生開放。
  • 成為大學生,你準備好了嗎|十一則大學新鮮人必讀的入學忠告
    我們一起提供了一份清單,裡面包括了在這些大學中讀書的佼佼者們所具備的十一個習慣,這也可以看作是能夠讓你們在接下來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如魚得水的十一個忠告。我們的做法和傳統不太一樣,因為這本書的讀者都是擁有聰慧頭腦和很高領悟能力的大學生,所以沒有必要提供一張類似項目清單似的入學注意事項。你應該從本書中汲取深意,細細品味,而不僅僅是尋求捷徑。
  • 斯坦福教務長: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培養抗挫力的6個建議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的作者叫Julie Lythcott-Haims,她曾擔任史丹福大學新生教務長及本科生顧問十多年,並獲得了史丹福大學的最高獎——丁克斯皮爾獎(Dinkeslpiel Award)。
  • 哈佛研究:成功人士的童年都有這個共性,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研究人員跟蹤了268名哈佛畢業生和456名貧困家庭的男孩,後來又引入史丹福大學教授對1500名學生的研究記錄,試圖尋找一個答案:那些成年後有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什麼相似處?從小做家務,今後職業更成功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今後職業成功,不管是怎樣的育兒理念的家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史丹福大學院長:家長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會讓孩子越長越笨
    著名的教育家Julie Lythcott-Haims,曾經是是史丹福大學新生學院院長。他講過一個在人類歷史上最長的實驗──歷時75年,哈佛大學進行的「Grant Study」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
  • 是什麼把孩子的童年偷走
    我的兩個孩子聰明、善良,也或多或少地適應社會。我喜歡他們這樣,在這個連線世界中自由自在,也很機敏,就像在三文魚洄遊的小溪裡捉魚的小熊那樣。但是我越來越為他們感到恐懼。很明顯,他們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時間正一點一點地偷走他們的童年,也把他們從我們身邊偷走。我和妻子一直沒有管他們在網絡世界中漂流到多遠,但我們擔心,我們的放任已經釀成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