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嘲諷中國人婚姻,法學家的回答讓對方覺得在自取其辱

2020-12-25 日談新語

從現代人角度看,民國是舊社會向新社會更替的時期,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變化。王寵惠是那一時期有名的法學家,那時候把法律當成專業來學的人並不是很多,王寵惠就是那為數不多的學生之一。

1881年,王寵惠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祖籍在廣東。他的家庭條件不錯,小時候就把他送去聖保羅學校接受英文教育,他父親認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傳統經典也是要學的,所以就請了家庭教師教他《論語》、《孟子》等。

1895年,晚清政府在天津設立了一所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堂,王寵惠憑著優異的成績考入這裡,1990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畢業證。

大學畢業後先是上海南洋公學教書,後來去日本留學專攻法政專業,越是學得多,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王寵惠沒有停住學習的步伐,之後又去美國進修,拿到了耶魯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又去了歐洲研讀國際公法。

國家實力影響國際地位,晚清政府在國際上自然是被鄙視的存在,所以國人在那些歐美國家也被看低歧視,但處在那種環境,王寵惠卻能成為德國柏林比較法學會會員,而且還是亞洲第一個進去的人。

當然,王寵惠並不是沒有遇到過歧視,但他的應答都十分漂亮,有一次在倫敦參加宴會,一個外國人嘲諷道:「聽說貴國男女沒有戀愛就結成夫妻,那多不對勁,像我們都是經過長期戀愛,彼此有了了解之後,才結成夫妻」。

這句話現在看來自然是正確的,但是在當時那種場合,作為一個不卑不亢的中國人,自然要維持國際面子,王寵惠答道:「這好比兩壺水,我們的一壺是冷水,放在爐子上逐漸熱起來,到後來沸騰了,所以中國夫妻間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後慢慢就好起來,因此很少有離婚事件,而你們就像一壺沸騰的水,結婚後逐漸冷淡下來,聽說英國離婚案件比較多,莫不是這個原因」。

王寵惠學歷高,能力也強,1907年他翻譯的英文版《德國法典》出版後,在西方法律界好評如潮,一直到1970年之前,這個版本都是被用作高校的教科書,尼克森訪華的時候,就提到他大學讀的《德國法典》是王寵惠翻譯的。

1911年,王寵惠初入政壇,孫中山力排眾議,讓王寵惠擔任外交總長,這麼重要的職位讓一個新人來做,並不是徇私,而是「吾人正當破除所謂官僚資格,外交問題,吾自決之,勿怯之」,再加上王寵惠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孫中山堅持讓他擔任,不過,還沒等王寵惠施展拳腳,袁世凱就上臺了。

袁世凱讓他做司法總長,不過袁世凱在位時間也很短,王寵惠沒過幾個月就辭職了,他的政治生涯沉寂了一段時間。先是擔任中華書局英文編輯部主任,後來又在復旦大學做副校長,這也讓他有了時間研究法律,後來還寫了《比較憲法》等在當時法律界影響很大的書籍。

1928年他主持修訂的刑法典通過,這部法典融合了西方法律的可取之處,再根據當時社會實際狀況而修訂,他也被譽為中華民國第一法學家。

王寵惠既是法學家也是外交家,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局勢中,他承擔很大的壓力,1933年出席國際聯盟會議時,有一個日本代表諷刺他:「你是代表南京國民政府呢,還是東北滿洲政府」。

王寵惠則說:「我是代表貴國承認的那個中國政府」,那日本代表覺得自討沒趣,就默默不出聲了。

王寵惠一生正直清廉,晚年治病還是靠別人捐助,1958年他在臺北去世。

他處的時代在國際上地位低,但他卻用自己的智慧,不卑不亢笑打他人臉。

相關焦點

  • 第一法學家王寵惠:面對外國人嘲諷,他的回答讓人難堪
    王寵惠是那一時期有名的法學家,那時候把法律當成專業來學的人並不是很多,王寵惠就是那為數不多的學生之一。他的家庭條件不錯,小時候就把他送去聖保羅學校接受英文教育,他父親認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傳統經典也是要學的,所以就請了家庭教師教他《
  • 「中國人覺得西餐食物怎麼樣?」網友的回答讓外國人扎心了
    西餐卻不一樣,就像一位網友說:「在國外吃西餐往往覺得新奇,第一次吃感覺良好,但是時間久了吃飯都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有意思的是在國外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中國人覺得西餐食物怎麼樣?」網友的回答可能讓外國人覺得扎心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 外國人街頭採訪中國人:在中國結婚難嗎?路人的回答亮了
    近日外國人跑到中國上海的街頭針對中國人的婚戀觀進行了一次採訪,主要的話題是:How Difficult Is It To Get Married In China? ——在中國,想要結婚有多難?目前小編看到這些年來關於中國單身狗、結婚的話題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從之前的剩女,男人找對象難,到現在反而越來越多中國人不想結婚等等問題在國內知乎上也層出不窮。
  •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類似「中國人都會功夫」這樣的觀念還有不少老外信以為真。在知乎上也有不少類似這方面的個人回答,然而普通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的?看看下面路人對於類似問題的回答吧。▲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文/界通快訊/魚魚觀世界)問題一:您覺得外國人對中國都有哪些印象?
  • 外國人很疑惑:為什麼中國人沒有體臭?網友的回答亮了
    如今不僅是我們會去到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旅遊,同樣的他們也會來我們國家遊玩,以前總是有人說外國人的體味比較重,其實外國人對此也非常疑惑,為什麼中國人沒有體臭?網友的回答亮了!
  • 外國人提問:你覺得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蔬菜沙拉?瞧瞧老外怎麼說
    在處理蔬菜這個問題上,中餐和西餐有很大不同,外國人喜歡生食蔬菜沙拉,而中餐喜歡把蔬菜烹飪至熟。那麼為什麼外國人喜歡生吃蔬菜而不吃熟蔬菜?曾經就有外國人提問:你們覺得中國人為什麼不生吃蔬菜沙拉?我們就來瞧瞧外國人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 外國人:為什麼中國人打招呼喜歡說「你吃了嗎」?瞧瞧老外的回答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人會想盡辦法尋找大自然中可被食用的鮮美食材,也會仔細研究各種食物的最佳烹飪方式,在中國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我們到招呼聊天的時候也會禮貌性的問一句:你吃了嗎?之前就有一位外國人在國外網站上問道:為什麼中國人打招呼喜歡說「你吃了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回答的。
  • 現代人的三觀不同:謝謝你的好意,但你在自取其辱
    看完之後,我發現得到很多點讚的評論,竟然都是帶有嘲諷意味與消極意味的。我不由得感嘆:「和三觀不同的人交流,只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01小偉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他時常會把自己喜歡的書籍推薦給周圍的人去學習。
  • 外國人:每個中國人三餐都吃100個餃子嗎?瞧瞧老外的回答
    」他還補充的說道:「當我問我一個王姓的中國朋友:中國人吃什麼作為主菜時,他告訴我:每個中國人三餐都吃100個餃子。」我們就來瞧瞧外國人是怎麼回答的。外國網友的提問一位外國人的回答道:「是的,當然每個中國人每天吃300個餃子。
  • 雖然中國人覺得馬蹄露長得醜,但是外國人卻覺得她非常漂亮
    按照中國人的審美來說,大家都覺得她的樣子非常的醜,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她拍攝的角色大多都非常的尖酸刻薄。香港所有老一輩的人都對一部叫真情的TVB電視劇印象非常的深刻,這部電視劇在當年播出的時候創下了非常高的收視率。這部電視劇可不是一般的長,一共有1000多集,足足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才將它全部播完。
  • 嫁給外國人的女人,她們的婚姻為什麼長久不了?聽聽過來人的經歷
    導讀:嫁給外國人的女人,她們的婚姻為什麼長久不了?聽聽過來人的經歷圖片來自網絡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與國的交流,在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外國人士,因為受國外文化的影響,我們很多中國女人喜歡個外國人交往談戀愛,甚至結婚。
  • 在中國生活了三年的外國人對中國人的22條看法,你同意哪幾點?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外國人是怎麼看中國人的。這裡就有一位在中國住了三年的「中國通」對中國人的看法,你同意幾條呢?Sam Karthik先把這位先生的背景擺出來。2.他們往往很熱情,歡迎外國人。3.他們通常對外國的文化感到好奇。因此,如果他們用各種各樣的問題轟炸你,請不要感到驚訝。其中一些問題可能非常個人化(年齡,工資)。如果您不想回答,請一開始就禮貌地告訴他們。
  • 外國人說髒話辱華,孫堅強硬要求道歉,反被嘲諷「你不是警察」
    外國人說髒話辱華,孫堅強硬要求道歉,反被嘲諷「你不是警察」愛國是對國人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愛國才能夠團結,團結就會強大。日前孫堅在機場就遇見了一位氣勢衝衝的外國人,嘴裡一直在說髒話辱華「f*cking china」。這位外國友人因為自身的原因沒有按時趕到機場,最終不能夠登機,可這位外國遊客非要過安檢上飛機,被安檢給攔了下來,於是就發生了接下來的這一幕。
  • 「老戲骨」李勤勤三次婚姻嫁遍美日歐,她說:外國人比中國人幽默
    兩個人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走向了盡頭。 離婚後,她將孩子留給了前夫就去了美國。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個英俊帥氣的美國人。但是由於兩國的文化差異讓兩個人對婚姻有著不同的看法,在美國人的觀念裡兩個人雖然結婚了,但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 但在中國人的婚姻觀念裡,結婚代表著完全屬於對方,兩個人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的依靠。
  • 中國人出國要嚴審資產證明或繳納保證金,外國人來中國就不需要?
    儘管這種不平等和偏見,很多人或許都覺得沒什麼,但我卻始終覺得有點膈應。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一旦涉及出境,尤其是要去往一些西方國家時,對方往往會把你當成賊一樣地來防著,好像生怕你去他家要偷點什麼一樣。這種心態本身,就是一種歧視和偏見。
  • 外國人:不管中國人在哪裡,他們都不受歡迎嗎?外國網民這樣回答
    ——為什麼不管中國人在哪裡,他們都不受歡迎?面對這個問題小編能想到兩個原因,首先是到外國旅遊的部分國人由於各種行為表現不好導致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沒有素質?比如:插隊、大聲說話、亂扔垃圾?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太勤奮」,此前澳大利亞人曾表示,中國人到了澳洲,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工作,他們澳大利亞人大部分一年只工作八個月,剩下的時間都在吃喝玩樂。勤奮的中國人來了,賺更多的錢,他們看著眼紅。
  • 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為什麼呢?
    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為什麼呢?華夏歷史有著5000年之久,而在歷史很多華夏人都紛紛離開自己的家鄉,遠走得他鄉,而在近代更是有許多國人走出國門,紛紛前往世界各國,而當你前去外國旅遊的時候你就發現很多華裔。
  •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在中國,我們都習慣把國籍不同與自己國家的人士稱為外國人,將其他國家稱呼為外國,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國家。有網友覺得,馬來西亞人之所以會覺得中國人不屬於外國人範疇,是因為馬來西亞人的種族中存在不少的華人,而這些華人的先祖都來自中國,所以當他們接觸到中國人後會非常親切,久而久之這種情緒影響到了其他馬來西亞人。
  • 中國人為何沒有體臭?外國人很疑惑,這時一個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了,如今中國讓很多的外國人十分好奇,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有很多,還有很多的外國人選擇在中國創業和工作,在中國定居的外國人也有很多,他們普遍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體臭,他們感覺很驚訝 !而這時候有一個外國友人的回答讓人眼前一亮。
  • 從小在中國長大的老外,究竟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看看萌娃的回答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閱讀小編的文章,你知道這些在中國長大的外國人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嗎?一名混血萌娃特別耿直:你才老外!你全家都老外!接受採訪時,這個可愛的寶寶中文說得很流利,但她在外語方面卻磕磕絆絆,她抱怨說學外語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