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學家王寵惠:面對外國人嘲諷,他的回答讓人難堪

2020-08-18 日談新語


從現代人角度看,民國是舊社會向新社會更替的時期,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變化。王寵惠是那一時期有名的法學家,那時候把法律當成專業來學的人並不是很多,王寵惠就是那為數不多的學生之一。

1881年,王寵惠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祖籍在廣東。他的家庭條件不錯,小時候就把他送去聖保羅學校接受英文教育,他父親認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傳統經典也是要學的,所以就請了家庭教師教他《論語》、《孟子》等。

1895年,晚清政府在天津設立了一所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堂,王寵惠憑著優異的成績考入這裡,1990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畢業證。

大學畢業後先是上海南洋公學教書,後來去日本留學專攻法政專業,越是學的多,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王寵惠沒有停住學習的步伐,之後又去美國進修,拿到了耶魯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又去了歐洲研讀國際公法。

國家實力影響國際地位,晚清政府在國際上自然是被鄙視的存在,所以國人在那些歐美國家也被看低歧視,但處在那種環境,王寵惠卻能成為德國柏林比較法學會會員,而且還是亞洲第一個進去的人。

當然,王寵惠並不是沒有遇到過歧視,但他的應答都十分漂亮,有一次在倫敦參加宴會,一個外國人嘲諷道:「聽說貴國男女沒有戀愛就結成夫妻,那多不對勁,像我們都是經過長期戀愛,彼此有了了解之後,才結成夫妻」。

這句話現在看來自然是正確的,但是在當時那種場合,作為一個不卑不亢的中國人,自然要維持國際面子,王寵惠答道:「這好比兩壺水,我們的一壺是冷水,放在爐子上逐漸熱起來,到後來沸騰了,所以中國夫妻間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後慢慢就好起來,因此很少有離婚事件,而你們就像一壺沸騰的水,結婚後逐漸冷淡下來,聽說英國離婚案件比較多,莫不是這個原因」。


王寵惠學歷高,能力也強,1907年他翻譯的英文版《德國法典》出版後,在西方法律界好評如潮,一直到1970年之前,這個版本都是被用作高校的教科書,尼克森訪華的時候,就提到他大學讀的《德國法典》是王寵惠翻譯的。

1911年,王寵惠初入政壇,孫中山力排眾議,讓王寵惠擔任外交總長,這麼重要的職位讓一個新人來做,並不是徇私,而是「吾人正當破除所謂官僚資格,外交問題,吾自決之,勿怯之」,再加上王寵惠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孫中山堅持讓他擔任,不過,還沒等王寵惠施展拳腳,袁世凱就上臺了。

袁世凱讓他做司法總長,不過袁世凱在位時間也很短,王寵惠沒過幾個月就辭職了,他的政治生涯沉寂了一段時間。先是擔任中華書局英文編輯部主任,後來又在復旦大學做副校長,這也讓他有了時間研究法律,後來還寫了《比較憲法》等在當時法律界影響很大的書籍。

1928年他主持修訂的刑法典通過,這部法典融合了西方法律的可取之處,再根據當時社會實際狀況而修訂,他也被譽為中華民國第一法學家。


王寵惠既是法學家也是外交家,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局勢中,他承擔很大的壓力,1933年出席國際聯盟會議時,有一個日本代表諷刺他:「你是代表南京國民政府呢,還是東北滿洲政府」。

王寵惠則說:「我是代表貴國承認的那個中國政府」,那日本代表覺得自討沒趣,就默默不出聲了。

王寵惠一生正直清廉,晚年治病還是靠別人捐助,1958年他在臺北去世。

他處的時代在國際上地位低,但他卻用自己的智慧,不卑不亢笑打他人臉。


相關焦點

  • 外國人嘲諷中國人婚姻,法學家的回答讓對方覺得在自取其辱
    王寵惠是那一時期有名的法學家,那時候把法律當成專業來學的人並不是很多,王寵惠就是那為數不多的學生之一。1881年,王寵惠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基督教家庭,祖籍在廣東。他的家庭條件不錯,小時候就把他送去聖保羅學校接受英文教育,他父親認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傳統經典也是要學的,所以就請了家庭教師教他《論語》、《孟子》等。
  • 王寵惠:民國最「糾結」的法學家
    :民國最「糾結」的法學家● 賈雙林      不貪財不好色的「欽字第一號」大學生      王寵惠祖籍廣東東莞,1881年出生於香港。所以,尼克森當上美國總統之後,遇到來自中國的客人,不論海峽哪邊,他都願意特別向王寵惠這位中國法學家表達他的敬意。    留學歐美之前,王寵惠曾於1901年在日本短暫逗留,研究孟德斯鳩學說。其間發生了一則並未釀成事實的緋聞,令人捧腹。在東京時,王寵惠與革命黨人秦力山等租屋同住,王住樓上,秦力山和幾個留學生住樓下,他們僱了一個日本女傭,年輕貌美。
  • 王寵惠:當過民國總理的國際海牙法官
    這一天,19歲的他以北洋大學第一名最優等生的身份,領到了考憑(即文憑),這張文憑是我國有據可查的第一張大學畢業文憑,文憑的原件現存臺灣。《北洋大學——天津大學校史》一書收入了該文憑的影印件。作為我國第一所新型大學的第一屆畢業生,王寵惠獲頒的是「欽字第壹號」文憑,因此他所持的文憑被認定為我國第一張大學畢業文憑,而文憑的持有者王寵惠,也被譽為中國第一個在本土大學畢業的大學生。
  • 「欽字第一號」傳奇———王寵惠的法政精英之路(組圖)
    「大隱隱於朝」,他在政治漩渦的夾縫中求取生存,並在最大可能的限度內向他的國家和民族貢獻了自己專業的當然也是卓越的智識,無愧於「近代法政精英第一人」的褒譽。然而,說王寵惠是「近代法政精英第一人」,不僅是因為他顯赫的高官大爵———單純從政治歷練的面向來看待王的「精英之路」,顯然是過於狹窄的角度與格局。
  • 東莞名人: 中華民國總理—王寵惠
    王寵惠(1881.10.-1958.3.),字亮疇,東莞人,出生於香港。
  • 孫中山力推王寵惠
    原標題:孫中山力推王寵惠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應孫中山之邀,年僅30歲的王寵惠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在短短3個月的任期裡,他以旺盛精力和熱情協助南京臨時政府和孫中山在國內外折衝捭闔,且由此開啟了他跌宕起伏的從政之旅。   王寵惠是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政治家、外交家,幼年在香港讀書期間,在父兄的帶領下結識了孫中山。
  • 中國法學第一人——王寵惠
    王寵惠是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的獲得者,作為學者,他學貫中西,在憲法、刑法、民法、國際法等領域都有精深的造詣,是中國第一個在海牙國際法庭供職的中國法學家,並曾是聯合國憲章的起草者之一,在國際法學界享有盛譽,可以說是近現代中國法學的奠基者之一。 作為政治家,他曾一度擔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此後又長期身居國民政府的外交總長、司法總長等要職。
  • 王寵惠:中國第一位法科畢業生 | 法學人物
    王寵惠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並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他是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被聘為國立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
  • 郝鐵川:中國近代著名法學家去了臺灣還是留在大陸?
    1949年在國民政府風雨飄搖、大廈將傾時刻,朱家驊、傅斯年、杭立武、蔣經國、陳雪屏等在蔣介石授意下,與南京緊急磋商謀劃「平津學術教育界知名人士搶救計劃」細節辦法,很快擬定了「搶救人員」名單。名單包括四類:一是各院校館所行政負責人;二是因政治關係必離者;三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四是在學術上有貢獻並自願南來者。
  • 天津大學成立王寵惠研究會
    10月10日,天津大學在會議樓第一會議室隆重召開紀念王寵惠先生誕辰135周年暨王寵惠法學成就研討會,會上正式成立了天津大學王寵惠研究會。        會議開始前,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親切會見了王寵惠先生的孫女王依仁女士。李家俊對王依仁女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希望王依仁女士及其家人能夠持續關注天津大學各項事業的發展。
  • 此人精通英文,梁啓超稱其為「祖國第一名譽」,尼克森登門拜訪
    孫中山先生曾說中國精通英文的只有三個半人,辜鴻銘當之無愧排在第一位,第二個是伍朝樞,第三人陳友仁,另外半個就是我們要講的民國牛人王寵惠了。王寵惠有多牛呢?他是「民國第一法學家」、外交家,世界知名的中國政界學界聞人。
  • 法學家來「傳經」!聽聽他都說了啥……
    12月23日下午,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承辦的福建省2020年「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福州地區高校專場在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福建省司法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黃巖生作《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專題報告。
  • 他是法學名家,謙和儒雅,第一個任職海牙國際法庭的中國人
    王寵惠正是法律門專業的學生,他14歲考入北洋大學堂,19歲時是第一屆畢業生,以二十門課程幾乎每門都一百分的優異成績名列第一名。畢業時獲得「欽差大臣辦理北洋通商事務直隸總督部堂」的裕祿親自頒發畢業證書,這張畢業證書被稱為"欽字第一號考憑",也是第一張中國大學畢業證書,因此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從北洋大學堂畢業後,他先是遊學日本,然後留學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法學院主修民法學,25歲獲得耶魯大學民法學博士學位後赴歐洲深造。而此後,王寵惠的人生猶如開掛了一般,創下了民國史上無數個中國人的第一。
  • 那些機智回答別人嘲諷的神回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接觸很多的人,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差異也比較大,因此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會碰到一些愛搞事的人,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甚至受到嘲笑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那麼面對嘲諷,該如何機智應對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四個機智化解嘲諷並瞬間打臉的邏輯題目,參考答案會在文末奉上。
  • 馬雲的隨機應變能力太強,面對他國的戲弄,他是這樣回答的……
    馬雲的經歷非常豐富,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他面對所有事都可以沉著應對。而馬雲的應變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曾經一次大型國際會議上,內塔尼亞胡問過他,既然淘寶平臺那麼厲害,什麼都能進行交易、購買,在這個設定的情況下,在淘寶平臺上裡面能夠交易得到軍事武器——飛彈嗎?涉及到更廣的方面,這個問題在大家的眼裡就是一個陷阱。
  • 《法學家》英文版第一卷正式出版
    《法學家》英文版Renmin Chinese Law Review: Selected Papers of The Jurist第一卷於2013年6月正式出版。Renmin Chinese Law Review: Selected Papers of The Jurist由英國Edward Elgar公司出版,是《法學家
  • 吳京的回答瞬間讓人沒脾氣
    但是現在李小龍早逝,李連杰成龍也已經慢慢的老了,人的方面是如此,時代方面也在變化,中國早就不是那個任人欺凌的殖民地了,大家也就不需要再看那些踢碎東亞病夫的橋段,而是需要一些展示中國強大的影片。早幾年一直說功夫明星沒有接班人,但是近幾年通過《戰狼》系列,大家的心中漸漸的認可了吳京。
  • 做飯對外國人來說有多難?瞧瞧外國人的回答,答案扎心了
    中餐對食物的烹飪那麼做飯對外國人有多難?我們就來瞧瞧外國人自己的回答,一些回答可能讓我們感覺扎心。有外國人回答道:「做飯花費了我更長的時間,因為我認為這是一種工作,所以我反對做飯。在我上學的時候只能吃一些自助餐,但快餐對我們來說都不好,平淡或粗糙。現在我有一個廚房,我可以為此做點什麼。當男朋友教我做飯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在第一課之後,我花了10年來學會如何烹調其他東西......」
  • 「媽媽,為什麼外國人可以插隊?」面對孩子的疑問,我們如何回答
    而令人詫異的是,現場的工作人員並未阻止插隊現象,還要求在場的市民「給個面子」讓插隊的外國人先做檢測。相信每個看過視頻後的中國人都會很不舒服,在中國境內,居然有外國人高呼「中國人出去」;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本應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也要「給個面子」,做為中國人,這個面子到底應該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