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紀錄片《出路》展現的卻是這樣血淋淋的真相!

2020-12-16 槓精的日常2018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真相: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

紀錄片《出路》拍攝於2009年—2015年,導演用7年時間跟拍了3個不同階層孩子在社會上的掙扎。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好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同一時空下另外一群人的生活,但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更多是融合,通過這個紀錄片希望我們可以相互理解。

一群候鳥在天空中掠過,一個小女孩的讀書聲朗朗響起,影片以這樣充滿詩意的方式開始了。

馬百娟

甘肅山村裡的馬百娟一心想讀書,堅信讀書能夠改變她的命運,想要考北京的大學。她的喜樂的狀態能深深吸引大眾。雖然她自始至終只有一件衣服可以穿,雖然她要走上十幾裡山地才能買到學習用具,但是她那個笑容都沒法抑制住。

她有三個願望:月賺一千塊,買面吃以及修水窖。但一個大山裡出來的孩子,即便是這麼樸實的願望也實現不了。最後她在15歲退學,那個年紀她也沒辦法打工。她其實也有很多憧憬也想去嘗試。在那個封閉的環境下,大家都在給她灌輸著——反正她大了之後,就是要靠她老公。而這好像就是他們的出路。

2015年導演回訪的時候,16歲的馬百絹已經嫁給了表哥,在影片裡可以看到馬百絹和同村的一起在曬著太陽,比誰的肚子大。

徐佳

湖北鹹寧的徐佳屬於農名工的一代,爸爸覺得沒有文化在城市裡面打工受了很多屈辱,趴在地上也要讓孩子上學。徐佳每天基本就是學習,不斷地早自習、晚自習。復讀本身就是讓人有羞恥心、有壓力、有恐懼。在這樣的高壓下,徐佳有時候也會整個人冒汗,手發抖,完全做不了事。

在經歷了三次高考之後,他終於考上湖南工業大學找到工作。他的人生就像大部分人一樣,上學、工作、結婚。工作剛籤約時,他感到很不安,「就像把自己賣了出去」,他如是說。

袁晗寒

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北京的藝術生袁晗寒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北京最好的學校。高一休學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排遣大把的無聊。她創業、實習、當性用品商店服務員,後來開了自己的酒吧,去了杜塞道夫留學,養了一隻花兔子,不願意呆在畫室,不願意留在德國過「養老式」生活。

回國開了自己的藝術公司。她從來不需要擔憂溫飽的問題,也沒想過自己要去做哪個階層的人,不餓死就行了。但是同時,她也覺得沒有人會被餓死。

整個影片的她充滿了疑惑,不斷地去解構和建構這個世界,去嘗試不同的東西。袁晗寒和其他兩個人相比,其實擁有更強烈的自我意識,並且能最清晰地自我表達,也是唯一一個需要處理更多非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東西的人。

假設有的人看完片子感到很絕望,其實是正常的。

這個世界從古至今都是有著殘酷的階級差異的,生活從來如此,當我們沒能力改變它的時候只能去適應。

相反,槓槓非常欣賞第二個主人公的態度,如果按照正態分布來說的話,我們大多數人還是處在中間的生活狀態,既沒有袁涵寒的自由隨意,也沒有苦到馬百娟早晨起來要吃白水泡饃。

徐佳所經歷的高考也是我們所要經歷的。隨著長大,就會發現有很多東西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要去慢慢用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受,就像徐佳在片中說的一樣,他現在接受這種不公平,但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努力。有目標,有奮鬥,使生活比之前更好了,達到了自己預期,其實就是出路。努力生活,讓下一代過上第三個主人公的生活。

看透了生活的本質,但是我們還能願意抱著希望繼續生活下去,真好。

相關焦點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我們也可以說,生活中只有一種樂觀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現實的殘酷後依然心懷希望。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
  • 貴子大多出寒門
    但是,寒門學生與生俱來的坦誠、好學、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是生活環境好的學生無法比的。不要說自古以來寒門多貴子,就是現今有多少優秀學生是出自豪門的。古今中外豪門能有幾家幾代,創造社會財富的還不是廣大的寒門子弟。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答案是否定的,告訴你寒門教育的三個真相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幾天前,湖南慈利縣雙胞胎兄弟分別以687和685的高分被清華、北大錄取,當社會各界帶著懷疑和羨慕的眼光走進這個家庭後,不得不承認了寒門教育的三個扎心真相。在那麼艱苦的學習環境中,仍然考出這麼好的成績。
  • 掐指算來,「寒門出貴子」真的越來越難?或許,不是這樣
    寒門出貴子,因為「寒」「貴」轉換的巨大落差,總是讓人無限期待。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有人感慨當下這個社會已固化。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在這裡,不妨當一回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拆一拆「寒門出貴子」這個五字,或許就有一個相當相當有趣的答案。首先是「寒門」,對應的是越來越難,自然是社會的佔比越來越低。
  • 當年北京高考狀元的話錯了,寒門還能出貴子
    身處「寒門」的我們看到這些數據和示例,難免心中一涼。可事實便真的如此讓人絕望嗎?寒門真的不能再出貴子了?今年高考結束後,有一群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寒門依舊能出貴子。02有網友反駁:這世上存在太多倖存者偏差,萬中取一的小概率事件不足以概括所有人,現實依舊是寒門難出貴子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為什么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背後真相扎心了
    為什么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背後真相扎心了九年義務的普及,寒門家庭不用再擔心孩子上不起學,農村孩子紛紛有了受教育的機會,這一舉措看似把孩子們拉向了同一水平線,可為什麼寒門卻還是難出貴子呢?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在這個容易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竭盡心力,為孩子爭取最優質的教育。價格不菲的課外班、擠破頭的優質民校、天價的學區房,不時成為爭議的熱點。
  • 寒門難道真的難出「貴子」嗎
    寒門不僅僅是指老少邊窮地區農村孩子還包括現在城市裡沒有相應的政治背景經商背景的孩子。貴子自古以來金榜題名時,榜上有名即為貴子。寒門終出貴子,這位正值18歲的女孩在她最絢爛的年紀開出了最甜美的果實。可見寒門並不是不能出貴子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綜上所述的豪門有這些優勢,鑄就豪門出貴子、出人才的概率會偏高。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再難出貴子,出身決定未來?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
    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寒門出貴子。古時候寒門學子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然而現在的社會卻不是足夠努力讀書,就能成為「貴子」。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敗更看重個人能力,人脈,資源,錢財,影響力等等。
  • 寒門能不能出貴子?三位90後10年的人生經歷,揭開了答案
    最近看到有個「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的話題,突然又記起了曾經看過的紀錄片,翻出來又仔細的重溫了一遍,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叫《出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寒門難出貴子」這就是現實,但讀書能改變自己的現狀,讓自己的生存現狀變得好一點。而不讀書,真的是沒有方法能改變底層人現有的生活狀態。身處在寒門得我們,為了讓自己得孩子有改變生活的希望,必須要讓孩子知道2件事情。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寒門不易出貴子
    我自己的條件不好,從小我就是在家長的寒門出貴子的教育理念中努力的學習,功夫也是不負有心人,勉強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當年我們班只有兩三個上了本科),我躊躇滿志的奔向了我的希望,可是很快被現實打擊的潰不成軍。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寒門再難出貴子?個例不具有普遍性
    但對於有些貧窮的農民而言,復讀的費用是難以承擔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了······不禁有人感慨:「寒門再難出貴子!」難道寒門真的難再出貴子了嗎?很明顯,這是有人頂替她上了大學,得知真相的陳秋媛,傷心不已,決定要將此事弄清楚。
  • 看了今年高考狀元,我終於明白:寒門這樣「富養」孩子也能出貴子
    ,可卻養育出了何潤琪這樣的高考狀元。有人在採訪時,曾問過何潤琪,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詢問他「你覺得起跑線重要嗎?」何潤琪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爸爸說過,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不過,別人到達的速度雖快,看過的風景卻未必夠多。
  •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是資源的差距
    2017年北京狀元熊軒昂在採訪中也道出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因為教育資源供給不平衡,中產之上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是多數人認同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富人的孩子更有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而窮人的孩子更容易被埋沒。要注意的是,美國可是提倡&34;,而且獎學金機會很多的國家。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才更應該感謝高考
    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得主劉媛媛,在「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演講中,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12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