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導:滿分作文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2020-12-17 宿老師語文課堂

給範文美容——做高級美容師

【教學目的】通過修改讓作文鮮亮起來

【教你兩招】(一)思維(修改)角度: 1、內容主旨2、結構思路3、語言修辭(二)操作方法 增刪調換

【師者有言】修改,多為一己之見,難免主觀片面,有些改動尚待進一步探討和商榷。不求最好,用心就好,權當拋磚引玉開啟思路吧。

【審題材料】

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我愛逆著光走,只為接近太陽;我愛逆著風走,只為與風更親近。」語文課上老師把這位同學的文句讀給同學們聽,並啟發同學思考討論,「逆行,可以聯想到什麼?」對此,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說:「逆行的海水會掀起一道道波浪。」有的說:「逆行的大鳥在風中錘鍊著翅膀。」也有的說:「逆行的車輛讓車毀人亡。」……

讀了上述文字,會引發你哪些人生體驗,感悟或思考?一個人在逆行中,會得到什麼?請選擇合適的內容,自擬標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修改示例】學生範文開頭部分

我願逆風而行

我願化身為青鳥,在逆風中錘鍊翅膀,讓風雨加身,讓心靈澄澈,讓荊棘划過身軀,還自己一份不悔的剛強。

或許吧,順風行會讓你輕鬆許多,可這輕鬆的溫柔,也足具割人性命的力量。

順風是溫水加熱中的青蛙,安逸背後等待它的是死亡;順風是南陳後主的沉溺音色,溫柔背後等待他的是國亡;順行是李天一的星環照撫,溫室之中等待他的是囹圄。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

【點評】

這是一篇作文的開頭段,層次有些混亂,中心不夠突出。第1自然段照應題目,點明中心論點「我願逆風而行」,第2、3自然段從對立面寫順風而行的危害,第4自然段直接切入逆風而行的正面事例,轉換有點突兀,缺少過渡語句,使得前四段邏輯關係不明朗。宿老師建議修改一下,以便行文更自然,銜接更緊湊。另外個別句子表達也有不妥。比如第一段「讓風雨加身,讓心靈澄澈,讓荊棘划過身軀」,這樣排比是不符合邏輯的,逆風而行的磨礪也不會讓心靈澄澈,應該是鑄就勇敢、堅強等稟性。

【修改1:開頭部分】

我願逆風而行

我願化身為青鳥,在逆風中錘鍊翅膀 ——題記

在旅行或者節日中,我們常聽到「一帆風順」「諸事順遂」「一路平安」等祝福話語。或許,順風行會讓我們輕鬆許多,可這輕鬆的溫柔,也足具割人性命的力量。

順境是青蛙在溫水中被慢慢加熱,溫柔背後等待它的是身死;順風是南陳後主不理政事沉溺於聲色,享樂背後等待他的是國亡;順行是明星的兒子李天一衣食無憂從小被父愛的光環籠罩,安逸背後等待他的是鋃鐺入獄。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歐陽修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是啊,不願逆行,逃避風霜雨雪、酷暑嚴寒的磨礪加身,可能會招致國破、家亡、身死,或者斷送美好而光明的前路,所以生活中的我們應該像學生作文中所寫的那樣「逆著光走,只為接近太陽;逆著風走,只為與風更親近」。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

【修改2:完整篇】

我願逆風而行

或許,順風行會讓你輕鬆許多,可這輕鬆的溫柔,也足具割人性命的力量。順風是溫水加熱中的青蛙,溫柔背後等待它的是死亡;順風是南陳後主的沉溺聲色,享樂背後等待他的是國亡;順行是李天一的光環籠罩,安逸背後等待他的是身陷囹圄。所以,我寧願化身為青鳥,讓狂風吹拂,讓暴雨淋洗,讓荊棘刺身,在逆風中錘鍊成堅硬的翅膀。

(先寫順行的危害,再寫逆行的利益,順和逆形成對比,從而得出選擇——我願逆風而行,並扣題,較之原文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認知習慣)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明代大思想家李贄。不懼怕惡勢力,逆風而行,寫出了「絕假純真」的《童心說》。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出身沒落地主家庭,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1歲時才破例補為貢生。逆風中成就《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革命的先驅者魯迅先生。他逆行於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社會,為救治鐵屋子裡麻木的國民大聲《吶喊》;不自由的時代追求著自由主義;在逆風中鑄就硬骨頭,絕不向反動勢力屈服;特立獨行,拒絕做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以上三段是鋪排事例)

逆風而行,是對真理的守護,是對理想的堅持,是對黑暗現實的反抗。(總結上文,擺事實和講道理緊密結合)

張韶涵,這個給我們青春留下大片回憶的女孩,甜美嬌小的模樣,唱著倔強的歌,就像為音樂而生的天使。但是,就是這樣的天使,被折了翼,跌落在凡間,受盡磨難。經歷了親人的背信棄義,朋友的疏遠,公司推卸責任,但她小小的身體內,隱藏著大大的能量,永遠唱著正能量的歌,逆著風淋雨一直大步向前走!

「有夢就別怕痛,有前面盤旋的禿鷹,有背後尖酸的耳語,黑色的童話是給長大的洗禮。」這是張韶涵時隔三年,再次出發,向世界宣布:我還是原來的我,不過更加堅強!流言不僅不會讓她一蹶不振,反而會愈戰愈勇,那個唱著《隱形的翅膀》的女孩,從地獄逆行飛到了人間,是永遠的天使。

生活中的我們要勇於對困難說不,在風雨中打造最美樂章。

(原文此處用的是許嵩事例。「他是斷橋殘雪邊的星,是素顏中彷徨的戀人,是江南的音樂才子。他叫許嵩。毅然放棄醫科大學的平坦之路,選擇逆風而行,在風雨中錘鍊出最動人的原創音樂。」語言表達沒問題,但人物的逆行不突出,主觀選擇、改變,不算「逆」,材料中的「逆」源自客觀外界,屬於不得不的被動選擇,所舉事例性質應該等同於材料,否則就可能不典型或者不準確,也就不能充分地證明觀點,缺乏說服力論辯性

我願選擇逆行,去擁抱最璀璨的太陽;我願逆風而行,成就人生最偉大的夢想。《甄嬛傳》裡有這樣一句歌詞讓我印象很深刻,「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是啊,冬天裡驛外斷橋邊逆風而生的梅,顏色和香氣才更加嬌豔馥鬱,才更有沁人心脾的力量。

在這燈紅酒綠充斥的時代,在這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炫富的世俗中,我想說非經親手打造的生活不是驕傲的資本,未經歷風雨的人生算不上完滿。所以我選擇堅守自我,樂觀生活,自立自強。喜歡陳歐的自信宣言:「你可以嘲笑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喜歡逆風中的每一個身影,我願追隨他們,相信逆風而行後的我們也會擁有搏擊長空的翅膀,贏得美好燦爛的人生。(990字)

【附原文】

我願逆風而行 三15班嶽懷姣

我願化身為青鳥,在逆風中錘鍊翅膀,讓風雨加身,讓心靈澄澈,讓荊棘划過身軀,還自己一份不悔的剛強。或許吧,順風行會讓你輕鬆許多,可這輕鬆的溫柔,也足具割人性命的力量。

順風是溫水加熱中的青蛙,安逸背後等待它的是死亡;順風是南陳後主的沉溺音色,溫柔背後等待他的是國亡;順行是李天一的星環照撫,溫室之中等待他的是囹圄。

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李贄。任憑統治者的狂風無情向你吹打,你依舊逆風而行,喊出了「絕假純真童心說」的力量。逆風而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蒲松齡。名落孫山的你在逆境中生長,「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聊齋志異》是你逆風中錘鍊出的翅膀。

逆風而行,是為了夢想的不屈,堅定的意志,執著的精神。逆風而行,是你們對困難說不,是你們在風雨中打造的最美樂章。

你是斷橋殘雪邊的星,是素顏中彷徨的戀人,是江南的音樂才子。許嵩,你毅然放棄醫科大學的平坦之路,選擇逆風而行,棄醫從樂,在風雨中錘鍊出最動人的翅膀。

我願逆行,只因你相信逆光而行擁抱太陽,逆風而行,成就夢想。

記得古人說過:願逆風解意,容易莫摧殘。而在我看來逆風而生的梅香氣才更加氤氳,才更有沁人心脾的力量。

在這燈紅酒綠的時代,在這富二代拼爹炫富的浮華中,讓人透不過氣來。我想說溫室的生活不是炫耀的資本,未經歷風雨的人生算不上完滿。

喜歡陳歐的「你可以嘲笑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喜歡逆風中的每一個身影,相信逆風之後你會擁有搏擊長空的翅膀。

高考指導:作文高分有訣竅——修改中提升(範文欣賞)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高考滿分作文
    如過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的高考都集中在6月7號和8號,高考分數公布之後都會給我們很大的驚喜,每個省份都會揭曉高考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同時,各個省份還將公布高考滿分作文。我們都知道,語文是所有科目當中分值最高的學科之一,而高考作文的分值同樣也非常高,因此值得高考學生們重視。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滿分作文怎麼評
    原標題: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評卷、出書、培訓……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如何區分正當的「傳道授業解惑」與「違反評卷紀律」的行為?
  • 力排眾議出來的高考滿分作文:究竟是明珠蒙塵,還是沐猴而冠?
    高考雖然結束,關於高考的新聞卻完全沒有平息。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爭議非但沒有平息,還將戰火延燒到了一位名叫陳建新的專家身上。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長,且是二十餘年一以貫之的大組長——這篇充滿爭議的高考滿分作文,正是陳大組長力排眾議出來的。陳建新主編大量高考作文輔導教材,講座出書視頻樣樣不落。這樣一位頗具人氣的專家的價值,顯然不是來自於其寫作水平寫作能力,當然,其能作為一省的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寫作能力多少應該還是有一點的。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楠攝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7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進行閱卷。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滿分是如何出爐的 《生活在樹上》在一評時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次評分時給了55分,最終,閱卷組中的審核組給出了60分的滿分。李楠是此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的一名老師,此前也多次參與閱卷。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爆:開辦作文指導講座,出高考作文輔導書
    早前,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一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篇作文通篇都是晦澀的詞語,文中引用大量國外名家論述,以及晦澀生僻的詞語,一公布就立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直呼看不懂,高考閱卷組長陳建新也做了點評:這作文文字的老道與晦澀同在,思維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集:閱卷組長竟無良「高產滿分作文」
    原因跟前段時間傳遍網絡的高考滿分作文有關,陳建新就是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的大組長。八月初,《生活在樹上》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文章引用了大量名人典故,觀點晦澀難懂,文字聱牙繞口,不像一個中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議論。
  • 高考語文沒有滿分,但作文為什麼會有滿分,什麼樣的作文可得滿分
    語文這門學科較之於其它門學科,有其特殊性、獨特性、魅力性……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數學可以得滿分,英語可以得滿分,物化地生也可以得滿分,甚至政治、歷史都可以得滿分。但是,唯獨語文這門學科很難得滿分,甚至可以說沒有高考滿分語文的存在。語文這門學科,為何會沒有滿分的可能性呢?
  • 高考滿分作文滿天飛,不算假新聞?
    原標題:高考滿分作文滿天飛,不算假新聞? 媒體對於高考的關注,歷來是分批次的。高考之前關注送考,高考之中關注作文,高考完了關注作弊,分數出來了關注高考狀元,最後以關注高考錄取結束。現在是空當期,分數線還沒出來,於是大家關注高考滿分作文。
  • 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出來了? 微信公眾平臺:謠言!
    今天上午,黎先生看到微信好友轉發的文章,稱一名高中生滿分作文震撼了13億人,作文為一首名為《液體之火》的詩歌。「這是真的還是假的?」黎先生向記者諮詢。而微信公眾平臺安全助手發布的最新闢謠信息顯示:此為謠言,從高考滿分作文震撼8億人,到震撼13億人。每年高考過後,都曾流傳過此類謠言。
  • 半島時評:高考滿分作文容不得貓膩
    一篇高考作文應該打多少分,的確是閱卷組的權力。但是,閱卷組組長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輔導員」,一邊教人寫高考作文,一邊給高考作文打分。高考牽涉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容不下一絲貓膩,公眾都必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
  • 高考滿分作文的玄機所在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有人認為作文展現考生積累,有人則認為太過晦澀。該篇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在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兩位給了55分,最後,又被判為滿分。消息傳開後,街談巷議,議論紛紛,迅速竄上了熱搜!主要原因無非是產生了爭議,即大家覺得:這樣晦澀的作文怎麼就滿分了呢?
  • 高考滿分作文被舉報!孩子說「不說人話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一邊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還到處開高考作文指導講座。在我看來,這種不說人話的作文得滿分,某種程度上危害程度甚至會超過高考頂替,因為它涉及的人數更多,潛在的危害更廣。兒子:高考得滿分的作文應該很少吧,為什麼說它涉及的人數更多?
  •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小編為廣大考生提供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更多滿分作文匯總中~  @中國新聞網:近日,一篇名為《人生如路,快上車吧》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媒體報導稱,該篇作文為2017年全國高考江蘇卷的滿分作文。今日,中新網記者向江蘇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核實:評卷過程中不可能有任何所謂「滿分作文」流出。
  • 揭秘浙江高考滿分作文の背後涉嫌利益鏈
    >簡言之,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背後可能涉嫌這樣的利益鏈條。浙江省高考試卷模式——-陳建新教授自己出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自己開考前輔導班——自已出高考輔導書——自己批學生語文高考試卷——並擔任高考試卷語文大組組長——給考試卷最後定滿分——然後滿分作文又回到自己的輔導書裡大賣——再成為自己日後開課的成功案例。
  • 高考滿分作文,值不值滿分
    每年高考分數出爐的時候,熱議最多的就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和滿分作文了。近日,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也在學術界和全網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值不值滿分」和「值不值得推廣」。一堆辭藻華麗的語句,堆砌上幾個晦澀難懂的古文詞語和高端的學術用語,再引用上國外生僻的典故,便成就了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我不想說,它值不值得滿分,值不值得推廣,我只想說,往年看過的滿分作文,都是言辭通俗易懂,切入角度新穎,語句優美有味,讀起來感覺行雲流水般的暢快,盪氣迴腸般的激情,觀點明確,讓人信服,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