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紅旅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在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已不再僅滿足於物質的需要,對於精神文化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是進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時期。紅色旅遊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項新的旅遊項目,8月8日~8月15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在各自的家鄉安慶,蕪湖,合肥,黃山等地圍繞「紅色旅遊」線路設計及文化展示的主題開展了一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蕪湖「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8日,實踐小隊成員蔣紅慧前往繁昌縣中分村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進行「紅色旅遊」線路設計及文化展示實踐項目,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圖為小隊成員與中分村講解員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蔣紅慧 攝)
小隊成員前往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了解到1938年底新四軍第三支隊進駐繁昌保衛戰五戰五捷的重大勝利以及譚震林光輝燦爛的一生。展館內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幕幕革命場景,讓小隊成員看到了新四軍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鐵軍精神。參觀完紀念館,小隊成員去往新四軍第三支隊紀念浮雕前緬懷先烈,在廉政文化牆前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黨員廉潔自律規範》以加強廉政文化教育。
圖為繁昌縣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蔣紅慧 攝)
小隊成員深入了解了中分村內部的特色民俗文化,在這裡,時代所賦予中分村的拼搏創新精神,洋溢在每個村民的熱情笑容裡,讓實踐小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一種被歲月鍍上金箔的偉大民族精神。
(二)合肥「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9日,小隊成員張安南來到了位於合肥的渡江戰役紀念館,渡江紀念館體現的是水與戰艦的主題,小隊成員在館內工作人員的安排下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演講,恰逢現場來了許多參觀團,實踐小隊的隊員便帶領他們熟悉館內環境,館內陳列物品是以渡江戰役為主線展開的,通過各個階段歷史人物、歷史相關事件、圖片及視頻展示及場景再現,全景式的描繪了400萬軍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謳歌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圖為小隊成員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張安南 攝)
為了進一步了解渡江戰役的有關情況,學習歷史場景,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實踐小隊的成員在館內觀看了一部有關渡江戰役的電影。在觀影途中大家被影片中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的豪邁所震撼,感受到出來今天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的來之不易。
圖為小隊成員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前與遊客合影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張安南 攝)
(三)安慶「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10日,小隊成員陳浩楠、李玉錢、石霄來到了安慶旅遊局,向工作人員說明來意,詢問了解關於安慶的紅色旅遊文化,並了解到有關紅色旅遊文化的宣傳方式和知識,工作人員熱情地為我介紹了很多關於紅色旅遊文化的景點,如鄧稼先故居、嚴鳳英故居、陳獨秀紀念館、烈士陵園、獨秀園等。經過小組成員商討和決定後,選出了幾個便於實踐活動進行的地點。
8月11日,小隊成員來到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故居,鐵硯山房原為清代書法篆刻藝術大家鄧石如的故居,因為鄧稼先是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的六世孫,所以他們的故居都叫「鐵硯山房」。
圖為小隊成員在鐵硯山房前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陳浩楠 攝)
在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小隊成員參觀了鄧稼先故居以及其紀念館,了解到鄧氏家族「潛德不要」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潛移默化中對當地文化氛圍產生的重要作用,在鄧稼先故居的圖畫館中,實踐小隊隊員們了解到鄧老先生一生的崢嶸歲月。26歲時,他就用一年多的實踐完成了四年的博士學位,學業結束後,美國政府試圖用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科研條件讓他留在美國,但想到身後的祖國至今仍陷入水深火熱中,他毫不猶豫放棄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金錢和地位,隻身回到祖國,投身科研事業中。
通過對鄧稼先故居的了解,小組成員深刻感受到鄧稼先先生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值得所有青年學習和發揚。
8月12日,小隊成員們來到了安慶市烈士陵園,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安慶市烈士陵園紀念館,了解安慶烈士陵園的一些歷史事件以及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在紀念廣場區大理石浮雕牆前,隊員們駐足瀏覽壁畫中描繪的革命史實。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中,大家深感前輩共產黨人的赤膽忠心、為民情懷。隨後隊員們前往烈士紀念碑以及烈士們的墓區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圖為小隊成員向烈士紀念碑敬禮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石霄 攝)
8月13日,小隊成員來到了獨秀園內的陳獨秀墓園,小隊成員在陳獨秀紀念館,認真聽取了講解員關於陳獨秀先生生平事跡的介紹,隨後參觀了驚雷浮雕和新青年碑刻,瞻仰了陳獨秀雕像,拜謁了陳獨秀陵墓,並通過圖片和文獻資料,詳細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歷程,深刻了解到陳獨秀先生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第一至第五屆中央最高領導人,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早期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圖為小隊成員在陳獨秀先生之墓前進行瞻仰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李玉錢 攝)
圖為小隊成員在陳獨秀雕塑前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李玉錢 攝)
(四)黃山「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14日,小隊的成員程淑潔繼續紅色之旅的探索,上午來到位於黃山市徽州區的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進行參觀,調研學習。在大致參觀了解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的相關歷史知識後,小隊成員前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館內展出了關於新四軍的各種珍貴的圖片、文字、書籍、以及影視資料,全面再現了新四軍戰士在抗日戰爭中的戰鬥經歷,讓大家深刻的感受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輩的戰鬥環境的艱苦,
下午的時候館內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是暑期進行紅學文化傳承的紅學小鐵軍。來紀念館進行紅學文化的宣傳,我們小分隊的成員作為志願者也加入了這場活動當中,與他們一起為遊客講解當年新四軍的英勇事跡。
圖為小隊成員與紅學小鐵軍合影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程淑潔 攝)
8月15日,結束了實地調研實踐活動後,小隊成員一起在線上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和討論,紅色旅遊作為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項新的旅遊項目,是一種特殊的旅遊形式,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以其寓教於遊的特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成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一種重要的旅遊項目。通過本次實踐,實踐小隊隊員們也實地感受到了新四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以鐵的信念、鐵的作風、鐵的團結、鐵的紀律為特色的「鐵軍精神」。英烈的英雄氣概,情動崑崙。作為新青年要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鬥爭知識,牢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同時要學習革命奮鬥精神宣傳紅色旅遊文化,培養新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