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三下鄉: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

2020-08-18 測繪工程陳浩楠

探索紅旅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在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已不再僅滿足於物質的需要,對於精神文化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是進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時期。紅色旅遊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項新的旅遊項目,8月8日~8月15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在各自的家鄉安慶,蕪湖,合肥,黃山等地圍繞「紅色旅遊」線路設計及文化展示的主題開展了一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蕪湖「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8日,實踐小隊成員蔣紅慧前往繁昌縣中分村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進行「紅色旅遊」線路設計及文化展示實踐項目,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圖為小隊成員與中分村講解員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蔣紅慧 攝)

小隊成員前往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了解到1938年底新四軍第三支隊進駐繁昌保衛戰五戰五捷的重大勝利以及譚震林光輝燦爛的一生。展館內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幕幕革命場景,讓小隊成員看到了新四軍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鐵軍精神。參觀完紀念館,小隊成員去往新四軍第三支隊紀念浮雕前緬懷先烈,在廉政文化牆前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黨員廉潔自律規範》以加強廉政文化教育。

圖為繁昌縣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蔣紅慧 攝)

小隊成員深入了解了中分村內部的特色民俗文化,在這裡,時代所賦予中分村的拼搏創新精神,洋溢在每個村民的熱情笑容裡,讓實踐小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一種被歲月鍍上金箔的偉大民族精神。

(二)合肥「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9日,小隊成員張安南來到了位於合肥的渡江戰役紀念館,渡江紀念館體現的是水與戰艦的主題,小隊成員在館內工作人員的安排下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演講,恰逢現場來了許多參觀團,實踐小隊的隊員便帶領他們熟悉館內環境,館內陳列物品是以渡江戰役為主線展開的,通過各個階段歷史人物、歷史相關事件、圖片及視頻展示及場景再現,全景式的描繪了400萬軍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謳歌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圖為小隊成員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張安南 攝)

為了進一步了解渡江戰役的有關情況,學習歷史場景,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實踐小隊的成員在館內觀看了一部有關渡江戰役的電影。在觀影途中大家被影片中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的豪邁所震撼,感受到出來今天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的來之不易。

圖為小隊成員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前與遊客合影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張安南 攝)

(三)安慶「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10日,小隊成員陳浩楠、李玉錢、石霄來到了安慶旅遊局,向工作人員說明來意,詢問了解關於安慶的紅色旅遊文化,並了解到有關紅色旅遊文化的宣傳方式和知識,工作人員熱情地為我介紹了很多關於紅色旅遊文化的景點,如鄧稼先故居、嚴鳳英故居、陳獨秀紀念館、烈士陵園、獨秀園等。經過小組成員商討和決定後,選出了幾個便於實踐活動進行的地點。

8月11日,小隊成員來到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故居,鐵硯山房原為清代書法篆刻藝術大家鄧石如的故居,因為鄧稼先是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的六世孫,所以他們的故居都叫「鐵硯山房」。

圖為小隊成員在鐵硯山房前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陳浩楠 攝)

在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小隊成員參觀了鄧稼先故居以及其紀念館,了解到鄧氏家族「潛德不要」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潛移默化中對當地文化氛圍產生的重要作用,在鄧稼先故居的圖畫館中,實踐小隊隊員們了解到鄧老先生一生的崢嶸歲月。26歲時,他就用一年多的實踐完成了四年的博士學位,學業結束後,美國政府試圖用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科研條件讓他留在美國,但想到身後的祖國至今仍陷入水深火熱中,他毫不猶豫放棄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金錢和地位,隻身回到祖國,投身科研事業中。

通過對鄧稼先故居的了解,小組成員深刻感受到鄧稼先先生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值得所有青年學習和發揚。

8月12日,小隊成員們來到了安慶市烈士陵園,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安慶市烈士陵園紀念館,了解安慶烈士陵園的一些歷史事件以及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在紀念廣場區大理石浮雕牆前,隊員們駐足瀏覽壁畫中描繪的革命史實。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中,大家深感前輩共產黨人的赤膽忠心、為民情懷。隨後隊員們前往烈士紀念碑以及烈士們的墓區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祭掃,緬懷革命先烈。

圖為小隊成員向烈士紀念碑敬禮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石霄 攝)

8月13日,小隊成員來到了獨秀園內的陳獨秀墓園,小隊成員在陳獨秀紀念館,認真聽取了講解員關於陳獨秀先生生平事跡的介紹,隨後參觀了驚雷浮雕和新青年碑刻,瞻仰了陳獨秀雕像,拜謁了陳獨秀陵墓,並通過圖片和文獻資料,詳細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歷程,深刻了解到陳獨秀先生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第一至第五屆中央最高領導人,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早期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圖為小隊成員在陳獨秀先生之墓前進行瞻仰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李玉錢 攝)

圖為小隊成員在陳獨秀雕塑前合影

(滁州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李玉錢 攝)

(四)黃山「紅旅文化」實踐之旅

8月14日,小隊的成員程淑潔繼續紅色之旅的探索,上午來到位於黃山市徽州區的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進行參觀,調研學習。在大致參觀了解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的相關歷史知識後,小隊成員前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館內展出了關於新四軍的各種珍貴的圖片、文字、書籍、以及影視資料,全面再現了新四軍戰士在抗日戰爭中的戰鬥經歷,讓大家深刻的感受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輩的戰鬥環境的艱苦,

下午的時候館內迎來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是暑期進行紅學文化傳承的紅學小鐵軍。來紀念館進行紅學文化的宣傳,我們小分隊的成員作為志願者也加入了這場活動當中,與他們一起為遊客講解當年新四軍的英勇事跡。

圖為小隊成員與紅學小鐵軍合影

(滁州學院探索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 程淑潔 攝)

8月15日,結束了實地調研實踐活動後,小隊成員一起在線上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和討論,紅色旅遊作為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項新的旅遊項目,是一種特殊的旅遊形式,受到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以其寓教於遊的特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成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一種重要的旅遊項目。通過本次實踐,實踐小隊隊員們也實地感受到了新四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以鐵的信念、鐵的作風、鐵的團結、鐵的紀律為特色的「鐵軍精神」。英烈的英雄氣概,情動崑崙。作為新青年要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鬥爭知識,牢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同時要學習革命奮鬥精神宣傳紅色旅遊文化,培養新的時代精神。

相關焦點

  • ...安慶師大「尋·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探尋500個地方文化符號
    自7月20日安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開展「尋·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以來,參與其中的400餘名學生就沒有停下過對自己家鄉的感嘆。在這場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家鄉尋找到的歷史古蹟、非遺文化和民間藝術等地方文化符號多達500個。 280餘處歷史古蹟涵蓋近30個地區
  • 智慧文旅!滁州這個項目正式籤約!
    9月11日,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與滁州學院舉行智慧文旅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籤約儀式。滁州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桂林,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郭俊傑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出席籤約儀式。陳桂林表示,滁州學院高度重視智慧文旅項目的開發建設,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專門團隊研究攻關。
  • 「紅螞蟻」三下鄉|傳承南粵文化,領略美食風採
    為了充分領略陽春特色的風土人情,了解當地美食文化特色,8月9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紅螞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往陽春市合水鎮黎頭新村開展調研活動。其它地方以甜為主的口味,而陽春的缽仔瑪則是以鹹為主的糕點,當然也有甜的。當天下午,小組成員前往南粵美食重地——陽春市合水鎮,探尋當地特色美食製作流程。成員們來到一家缽仔瑪小吃攤,鋪面簡潔,美食誘人。據了解,這家攤鋪的夫婦是上一輩就開始經營,至今製作砵仔(米馬)已經有30多年了。製作缽仔瑪,首先得洗米、浸泡,通常都是隔夜浸泡好。
  • 長沙學院三下鄉遍訪通道民歌 學習與傳承優秀民族音樂文化
    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暑期三下鄉「南楚韻、通道紅」團隊在通道侗族自治縣進行民歌採風系列活動。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賀輝)7月下旬,長沙學院音樂學院暑期三下鄉「南楚韻、通道紅」團隊在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進行了為期10天的民歌採風系列活動。
  • 心理學院到陵水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8月12日,海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團來到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初級中學,開始了為期12天的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優質教育資源帶至陵水黎族自治縣,紮實推進教育扶貧,推動鄉鎮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上午,海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202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予稚之夢」項目開班及揭牌儀式在文羅初級中學舉行。
  • 青春三下鄉|齊魯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在行動
    2019年7月16日,齊魯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心鄉匯」服務隊和童「化」服務隊到達青州市王墳鎮侯王村。齊魯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侯王村黨群服務中心隆重舉行。首先,王墳鎮侯王聯合村黨支部書記馮先家對服務隊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向隊員們詳細介紹了侯王村長期以來以孝治村的經驗和做法;而後,齊魯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團總支書記鞏磊對侯王村大力支持本次三下鄉活動表示感謝,向在場各位說明了本次三下鄉活動的目的和方案;最後,濰坊市委統戰部民族科科長、王墳鎮掛職黨委副書記耿震介紹了侯王村以孝治村的豐碩成果,肯定了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意義,並預祝本次三下鄉活動圓滿成功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 湖北二師學子三下鄉:走近西林,探尋特色文化
    作者:方謙圖為百色起義紀念公園近日,來自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的「鄂桂攜手,情連西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以線上調研走訪的形式本次活動以「走近百色,宣傳西林」為主題,團隊成員開啟了一次西林之旅,旨在宣揚當地風景名勝與特色民族文化。隊員們通過分工調查,首先了解了百色市西林縣建立以來的歷史。它歷史悠久,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早期,這裡就有過人類活動。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醉美滁州亭好滁州」2020年滁州文化旅遊(合肥)推介會圓滿收官
    為進一步開拓滁州市文旅市場,推進滁州市在合肥都市圈文化旅遊發展,12月18日,由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琅管委,各縣市區文化和旅遊局協辦,安徽鳳凰網承辦的「醉美滁州,亭好滁州」滁州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合肥成功舉辦。
  • 弘揚嶺南文化,廣州體育學院「三下鄉」調研服務隊走進汕頭
    8月15日至17日,廣州體育學院大學生「三下鄉」調研服務隊赴潮汕地區展開主題為「傳承非遺經典,弘揚嶺南文化」的三下鄉活動,深入挖掘嶺南文化底蘊,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在汕頭市非遺文化館時,調研服務隊對汕頭市非遺文化項目的歷史淵源以及發展現狀進行了詳細了解,尤其針對潮汕英歌舞文化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研究。
  • 齊聚三下鄉,探尋潮風採
    「潮濠薈」隊伍全員訊(通訊員 蘇俊琪)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潮濠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於2020年8月14日全員集結,線上「三下鄉」之旅正式開啟。 晚上9點30分,隊長組織召開見面會向隊員介紹此次實踐活動主題及主要內容。會議伊始,隊員們自我介紹。此環節增進了隊員間的認知,提高了默契度。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鄭州財經學院2020年暑期青春「三下鄉」社會實踐紀實
    大河網訊 8月21日,記者從鄭州財經學院獲悉,該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自7月下旬啟動以來,組織了多支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鄭州、洛陽、焦作等地,在紅色尋訪、探尋非遺、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禁毒防艾、電商帶貨、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中服務群眾,實踐隊員們在深入基層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 浙江學子三下鄉:探尋瑞安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8月11、12、13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山裡的向陽花實踐團前往浙江省溫州瑞安市的國旗教育館、瑞安烈士陵園、瑞安非遺館、文化館和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革命根據地、南湖紅船,體會前朝仁人志士那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繼承以國事為己任,前赴後繼,臨難不屈的精神,感受瑞安文化的獨特魅力。紅船劈波前行,精神凝聚人心。
  • 滁州:文化志願服務弘揚主旋律 重在常態 貴在堅持
    晚會以文化志願者專場演出為載體,以合唱、歌舞、音樂劇、經典誦讀等表現形式,弘揚美好滁州建設主旋律,傳遞精神文明建設正能量。5月3-5日,滁州市第二幼兒園長竇祖紅帶領園內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一行五人,組成文化志願服務隊,來到南譙區大王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志願者「送教下鄉」活動。
  • 鄭州學子三下鄉:走進家鄉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非遺文化,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走進傳統文化,感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都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2020年7月30日,鄭州財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豫承堅守,探尋非遺」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河南省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非遺文化調研活動,記錄非遺故事,感悟非遺魅力。
  • 滁州學院將迎70周年華誕
    2020年是滁州學院建校70周年。日前,滁州學院發布公告,為回顧學校發展歷程,總結辦學經驗,展示辦學成果,全面推進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決定舉辦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誠邀歷屆校友參加,同時就校慶活動向社會各界徵求寶貴建議。
  • 安徽4所高校鼎力支持滁州學院,滁州學院未來將會升格滁州大學!
    但是一直以來滁州高等教育的發展比較落後,僅有一所本科層次的滁州學院,一直以來關於滁州學院升格滁州大學的呼聲不絕於耳畢竟一所市名大學是每個城市的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會是城市發展的強勁的起動機。在2020年滁州學院建校70周年大會上,關於支持滁州學院創建滁州大學,得到了滁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也得到了安徽省內4所頂級大學的學科合作建設協議。
  • 西安文理學院歷史文化旅遊學院院長張天社一行來訪中紅旅集團
    ​8月29日下午,西安文理學院歷史文化旅遊學院院長張天社,歷史文化旅遊學院辦公室主任胡明,旅遊系系主任朱曉晴,旅遊專業博士後劉世棟一行4人來訪中紅旅集團。中紅旅集團董事長李軍鵬,副總經理許堾烊等相關負責人陪同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