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聚三下鄉,探尋潮風採

2020-09-05 潮濠薈社會實踐服務隊

「潮濠薈」隊伍全員訊(通訊員 蘇俊琪)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潮濠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於2020年8月14日全員集結,線上「三下鄉」之旅正式開啟。 晚上9點30分,隊長組織召開見面會向隊員介紹此次實踐活動主題及主要內容。會議伊始,隊員們自我介紹。此環節增進了隊員間的認知,提高了默契度。會議詳細介紹了本次活動分為調研組和宣傳組,共調研四個課題,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安排,通過線上模式,分工合作,完成本次活動。

由於疫情的原因,本次會議採取線上調研模式,具有挑戰和特色,提出希望組員們用網絡方便快捷的優勢在進行採訪與撰寫稿件的過程做到信息及時互通。本次會議不僅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還讓大家對本次活動有一個全局的認知,是未來5天活動的指南針。

此次活動主要圍繞品潮汕美食,憶潮汕文化。對潮汕的美食與人文歷史進行介紹與科普。目的是對潮汕當地的歷史人文與美食進行科普,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加深大眾對潮汕特色小吃及傳統建築文化的了解,帶動潮汕美食和旅遊的發展。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潮濠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責任編輯:蘇俊琪

相關焦點

  • 三下鄉日記: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上午,隊員們各自從家乘車出發,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前集合後開始此次調研學習。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重拾紅色記憶,踏尋紅軍足跡。
  • ...安慶師大「尋·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探尋500個地方文化符號
    自7月20日安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開展「尋·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以來,參與其中的400餘名學生就沒有停下過對自己家鄉的感嘆。在這場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家鄉尋找到的歷史古蹟、非遺文化和民間藝術等地方文化符號多達500個。 280餘處歷史古蹟涵蓋近30個地區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紅色印記之蘇區烏克蘭
    革命紀念館、革命紀念園,作為一個地區紅色文化的載體,靜靜地矗立於鬧市中,成為一個地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縮影,為了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承擔起應有的時代責任。8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暑期三下鄉「逐夢拾憶隊」第五日的實踐開始,由團隊成員黃佳慧前往寧化北山紀念園、寧化革命紀念館進行紅色革命的調研。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探尋閩西革命歷史,同護巖城綠色環境
    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於2020年8月8日前往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圍繞「 探尋紅色歷史,承擔時代責任」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認識歷史,學習黨史,並承擔起守護綠色環境的責任。開始實踐前,隊員們通過線上文獻調查等方式初步了解閩西革命歷史,並確定了分工,各司其職,為此次實踐調研做足準備。
  • 滁州學院三下鄉: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
    紅色旅遊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項新的旅遊項目,8月8日~8月15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探尋了解地方紅旅文化小分隊在各自的家鄉安慶,蕪湖,合肥,黃山等地圍繞「紅色旅遊」線路設計及文化展示的主題開展了一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特殊的三下鄉
    這是一個特別的三下鄉,一個網上教學的三下鄉,一個通過電子設備聯繫的三下鄉,一個一對一輔導的三下鄉。說實話,對於這個特殊時期的三下鄉,我是蠻期待的,雖然沒有去農村教小朋友們,但是一對一的線上輔導也有它別樣的風趣。一對一的輔導,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小朋友的學習情況。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到福建邵武金坑鄉重溫紅色歷史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進一步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紅色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革命精神,重溫革命歷史,講好革命故事,拾取紅色歷史記憶。
  • 湖北二師學子三下鄉:走近西林,探尋特色文化
    作者:方謙圖為百色起義紀念公園近日,來自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的「鄂桂攜手,情連西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以線上調研走訪的形式當地的各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如壯族古老的「三月三」、瑤族的盤王節,彝族的火把節、跳弓節,仡佬族的嘗新節,苗族的跳坡節等。
  • 別樣的「三下鄉」活動
    別樣的「三下鄉」活動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嶺南師範學院組織的「三下鄉」活動,我們隊伍選擇線「線上教學嶺師志願服務聯盟」,對其他學生在網上進行輔導,選擇完「三下鄉&34;的等待,畢竟學校的做事效率是非常高的。果不其然,過了一天便給我匹配了兩個學生。
  • 三下鄉的收穫
    三下鄉,我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如何做好好課件吧!因為線上輔導原本就比面對面輔導質量更低,如果做得不夠吸引人、不夠精煉的話,都不足以戰勝線上這一詞。另外,自己還要分配好時間,因為八月份是一個複習的重要月份。真切的感受就是如此吧,線上三下鄉的日子也是難以忘記的。
  • 「手工藝」黃茜三下鄉個人感悟
    但是還是不能夠阻擋我們的三下鄉活動的按時開啟。在8月2日到8月8日這段時間中,因為疫情,我們的隊員們都相隔較遠,不能夠聚到一起開展線下活動,所以我們作為「手工藝」暑假三下鄉隊伍中的一員開展了這次與以往有著很大不同之處的「線上」三下鄉活動。對此,我感到十分的榮幸與感謝,在這次線上三下鄉活動工作的這幾天以來,我通過學習獲得了不同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收穫滿滿。
  • 三下鄉|旅遊學院開展「學脈薪傳·知行合一」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旅遊商貿職業學院團委↑↑↑傳遞青年聲音,服務旅商青年☺ 為積極響應團中央對全國大學生在暑期開展「三下鄉
  • 嶺師「三下鄉」|「新興科學」多彩鄉村實踐隊隊員心得5
    很早就聽聞了嶺南師範學院的「三下鄉」活動,但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能嚮往年一樣對貧困地區的小學進行支教活動,不過今年我們卻迎來了更多更有意義的「三下鄉」活動主題,而「多彩鄉村」主題教育就是其中一個。
  • 送教下鄉 傳遞希望——市三高市五中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送教下鄉 傳遞希望從熙熙攘攘的繁華城市來到寧靜祥和的偏僻村落,他們用行動證明了什麼叫中國共產黨員校會議室送別8月24日下午,市五中和市三高的領導們齊聚校會議室歡送兩位將要前往高廟中心校支教一年的榜樣教師——市五中的英語教師姚疆麗和市三高的英語教師沈大偉。李智星副校長和張春鸞副校長代表學校為兩人送上電飯鍋,向兩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對他們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給予高度的評價。
  • 「手工藝」王海敏三下鄉個人感悟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也慢慢到了假期時間,學校陸續組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其中不乏有三下鄉。今年的「三下鄉」活動進行的方式有點特別,因為疫情的緣故,所以今年的「三下鄉」活動在線上進行。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就覺得挺新奇的。從來沒有過線上三下鄉,不知道線上三下鄉會是怎麼進行,所以我懷著好奇心報名了此次活動。果不出所料,線上三下鄉真的很特別,所有活動都是純線上的!
  • 「三下鄉」—戰疫情,暖人心
    「三下鄉」—戰疫情,暖人心電信學院「三下鄉」走訪社區了解疫情期間生活變化8月10日,為了充分準備這次三下鄉活動,在家中羅列好要詢問的問題,並將所列問題記錄下來,出門在社區進行到戶詢問。(通訊員:陳智龍)湖南工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三下鄉實踐團2020年8月11日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相約三下鄉,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三下鄉
    「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可是其中的內涵卻是在我真正承擔起一份責任並為之不懈努力的時候才深有體會,三下鄉讓我明白了責任就是對要去做的事擁有一種愛,能知道負責任的苦處在哪,也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 三下鄉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不知不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到了最後一天,出徵儀式宣告活動啟動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為了給本次實踐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我們材料學院所有團隊成員於早上通過騰訊會議進行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大會伊始,學生代表席曉雪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發表個人感悟,她說,三下鄉實踐活動很好地鍛鍊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這為同學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古田會議站實踐順利結束
    【福建農林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 8月1日訊】(通訊員:陳莉萍) 「探尋紅色歷史,重溫革命故事,拾取紅色記憶,追逐青春夢想」。為弘揚光榮傳統文化,傳承紅色革命精神。2020年8月1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團隊成員陳莉萍赴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線下實踐。
  • 名師送教下鄉 共促教師成長——林秋華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輻射引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在學校落地,2020年12月4日,莆田市林秋華名師工作室在莆田八中舉行送教下鄉活動,工作室成員及我校全體物理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在課堂觀摩中,莆田五中林劍峰老師就「洛侖茲力」的方向、大小、效果等方面展開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