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內在的思維比外在形式更重要

2020-12-27 人生底色看語文

有家長問,高二孩子的作文成績忽高忽低,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文章是要解決問題的。以下是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思路。限於篇幅,只能如此。比思路更具體的寫作過程,需要大篇幅的文字說明,看情況以後逐漸發布。

問題很普遍。

從小學直到大學本科,語文一直與我們相伴,但許多同學卻不喜歡語文,尤其討厭寫作文。上了高中一般要寫議論文,不寫不可以,於是許多同學也變得非常的有才,走進考場,提起筆來,800到1000字的作文,很快被製造出來,至於寫得好還是不好,自己並沒有數。

這裡要說,能寫出來,自然是一件好事情。如果文從字順,結構上還可以的話,也會得相當高的分數。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許多同學的作文是仿出來的,我們的作文思維,並不那麼深刻,所以有時候能把握的好,有時候把握得並不好。自然,分數也是忽高忽低的。

許多同學會寫議論文,可是對議論文的認識卻一直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趨,缺少主動的思考。什麼原因呢?簡單說說:

讀的狀態很被動。

被動而缺少思考的閱讀狀態,實在太常見。比如大家喜歡讀福爾摩斯的小說,喜歡讀金庸的武俠,甚至喜歡讀我們經典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讀了之後卻只會說,寫的真好,卻很少會思考,為什麼作者寫得好。

我們今天說議論文,對於議論文,許多同學,包括一些老師的認識,也是這樣的。看見好的文章,也會借鑑學習,卻很少會思考,為什麼要借鑑學習。

寫的狀態也被動。

寫議論文,先要明白議論文是怎麼一回事情。葉聖陶等人認為,議論文是把作者所主張的某種判斷加以論證,使敵論者信服的文章;國外也有學者提出,議論文要以邏輯為基石,以論據為結構,以說服讀者接受觀點或採取行動為寫作意圖的文章。

這樣來看,寫議論文就是為了闡述作者的看法,主張和觀點,明辨是非,主要用來說服他人的。要是我們把目光僅僅放在分數上,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呢?

從議論文的性質出發,如何做到讓讀者甚至持相反意見的人被說服?當然是要靠論證的力量,論證是一個過程,這一過程的展開,就其外在形式上來說,體現為立意構思,篇章結構,段落層次,語言詞彙等外在的方面,而在它的內部,則必須有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的過程,來揭示事物的本質,以及規律。外在的形式是大家所熟悉的,議論文的寫作就是從最初外在形式開始的,至於後來是否深入到議論文的內部,則許多時候是一個未可知的問題。

當前許多同學的作文,審題立意大多雷同,具體的行文過程,是觀點加材料,羅列事例缺少分析,論證的過程偷工減料。分析其原因,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習慣了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這種看似非常有邏輯的做法,恰恰是沒有邏輯的滑行。

解決構想。那麼如何從根本上提高議論文寫作的水平呢?應當從內部重視思維的發展,學校的思維有了提高發展,思維判斷能力提高,分析的水平自然就高,對於生活中的某一現象,或者是考試中的作文題目,自然就能提出獨特的看法,主張和觀點,議論文的寫作水平自然就有了保障。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自己,都不要僅僅滿足於會寫結構清楚的議論文,一定要學會從外部形式深入到內部的邏輯。

關於這一點,以後的文章,會有具體的方法示範。

更多學習資料,歡迎關注:人生底色看語文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
    不錯,議論文首先得有議論文的樣子,就仿佛「熊就該有個熊樣」——外在形式必須過關。但對於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說,進步卻總是緩慢的,道理或事實的論據自然會越攢越多,文章結構的擺布也確實越來越有樣子了。外在形式確實過關了。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必先構建思維模式
    相應地作文的文體也以寫議論文為主。許多準高一同學知道這一常識,卻不知道怎麼下手。其實最主要的,是轉變思維的方式。高中議論文的寫作,要構建思維的模式。為什麼呢?1. 構建模式,符合思維一般規律的需要。這一過程其實是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的規律,寫文章的過程,正是人類思維規律的映射。2. 構建模式,才能更好展現寫作思路。寫作的思路對於記敘文來說很重要,對於議論文來說更是重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登山所見,後兩句則是在前兩句的基礎上進行議論。
  •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思維:除了發散,更要集中
    寫作文也要有這樣的思維。議論文寫作要想別致,要有活躍的思維,這首先體現在閱讀材料時,要多方位多角度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講過了發散思維,而且我們也舉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選取的例文《龜群被襲擊之後的報導》。於是有幾個讀者,便留言問曰:文章的這種寫法會不會分數很低?
  • 高考語文,遵守考場議論文三原則,讓作文少丟分甚至不丟分
    一、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平時我們總結,考場議論文寫作,多發問題有:A邏輯:審題不深入,論證無針對性,缺少條理性。「框架模式」結構,是議論文最大的亮點,視覺衝擊力也較強。無論縱橫,完善的結構使議論文清晰、嚴謹、美觀而又新穎。
  • 11個課例,聚焦議論文寫作課堂教學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功利地說,為高考,因為十多年來,高考中佔70分的寫作,文體多偏向議論文。從學生語文素養角度說,議論文寫作,是提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議論文寫作上,多花一些工夫訓練,十分正常,也非常必要。但是,怎麼訓練呢?大多高中語文教師的做法是:關注素材的積累和文章結構的架構。
  • 中高考議論文寫作要點梳理
    在中高考語文試卷特別是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經常會考查大家議論文的寫作。眾所周知,寫作部分是語文試卷中佔分值最多的題,因此,寫好了議論文,大家就很可能在中高考的語文考試中佔比較大的優勢,甚至會扭轉整個考試的命運。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的提升,克服片面論證學會全面論證
    高考一般都要寫議論文的,議論文寫作的形式大家都懂得,也知道如何去做好。一篇好的議論文,除了形式要好,深層次的結構,論證必須也過關。議論文寫作的初級階段,好多同學都會注重形式,而難以顧及深層次的論證。初寫論文的時候,確實可以考慮先把字數寫夠,在保證字數的前提下,在調理好篇章結構。
  • 高考語文,玩轉高考議論文,根本還是要提升思維能力
    高考作文的寫作實踐,邏輯思維方法體現的更多,具體有:歸納與演繹,抽象和具體,分析和綜合,逆向思維,因果思維等;創新思維的方法,有側向思維聯想思維等。以上所列舉的這些名目,想必大家在以往的作文訓練中有所觸及,這裡再給大家提一下,只希望具體寫文章的時候能用上,只要幾種能用的好,便可以不必面面俱到。
  • 高考語文,考場議論文,如何寫出新意?
    考場議論文寫出新意,是作文高分的重要因素。這是一個講求創新的時代,考場作文除了弘揚主旋律,更要打破習慣性思維的程序,卷面整潔,加寫出新意,方能得高分。如何既弘揚主旋律,又寫出新意?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好像是一組矛盾。
  •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如何做到高起點?光模仿是不夠的!
    上了高中要寫議論文,可是很多同學最開始寫議論文,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停留在初中的寫作思維,出現文體雜糅的現象。「雜糅」這個詞是從語文的修改病句題挪用過來,用來形容議論文存在的問題,也是剛剛好的。
  • 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如何分析事例論據?
    議論文寫作中,所有同學都知道必須舉例子。運用例證法,效果卻有好有差。為什麼?差別首先在於有沒有分析,更進一步說是分析的好不好。議論文中引用事例之後,必須對材料進行恰當分析,揭示論據與論點的邏輯聯繫,闡明二者的統一性,才能更好的證明分論點以及中心論點。寫作議論文時只擺事實不講道理,造成材料和論點脫節,材料是材料,論點是論點,論據就會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論點也孤立無援,二者不能有機融合。
  • 眾家說語文 吳格明:也談議論文三要素
    議論文三要素,表面上看是指向議論文,其實,仍然是指向議論或論證的,因為一篇議論文就是一個相對複雜的論證過程。之所以叫「議論文三要素」而不叫「議論三要素」,是因為論證本質上是一個思維過程,不易把握,而文章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從另一方面說,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將三要素指向議論文,更有利於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議論文的能力。
  •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誤區及規避策略
    議論文在高考作文中是被考生廣泛運用的一種文體。一是因為議論文寫作有程式可操作,比較規範,容易出彩。二是適合高考作文閱卷的快速度。因為這種文章寫出來條分縷析,層次清楚,能使閱卷者一目了然,判分快。但是,從實際的寫作情況來看,許多考生對於這種高中階段重點訓練的文體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
  • 高考議論文寫作技巧,議論文高分有秘笈嗎?原來議論文可以這樣寫
    高考作文以議論文為主,議論文要寫得有深度,想要得高分還是有些技巧的,話不多說,高考議論文寫作的乾貨、硬核、秘笈來了。高考議論文寫作如何開頭萬事開頭難,議論文寫作亦是如此。很多考生寫作文的時候開不了頭,下筆如有千斤。其實開頭並不難,心理怎麼想的就怎麼開頭。
  • 高考語文,打造層次清晰的議論文結構,得高分更有把握
    考場議論文結構清晰,和字跡工整一樣重要,讓你在得高分的路上佔得先機。考場議論文的結構非常關鍵,高考閱卷時間很短,大家作文字跡清晰不必說,文章的結構也得讓閱卷老師能夠一目了然。只有層次清楚的結構,才有可能得到高分,如何把文章寫得層次清楚?
  •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議論文寫作結構不可用「總分總」形式
    2014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公布,新課標1卷高考作文題目為山羊過獨木橋。中國教育在線第一時間匯總了2014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以下是北京卷作文點評:議論文寫作結構不可用「總分總」形式,供查閱。
  • 高中語文寫作議論文素材大全
    高中語文寫作議論文素材大全高考語文試題中,作文是讓很多考生頭疼的事情,考生在寫作時一定要合理運用素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寫作議論文素材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語文寫作議論文素材大全宋慶齡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於中國革命事業,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
  • 高考作文,思想高度上升到國家情懷,更需要邏輯力量來支撐
    我們的議論文寫作,其實就是在講道理。首先我們追求把理講清,然後我們再追求講的深刻。把道理講得深刻,其實是有章法可循的。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實際出發,找到議論文寫作和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的最佳結合點,避免東一錘,西一榔頭的零敲碎打,是可以通過有序列的訓練,一步步提升寫作水平的。
  • 高考議論文從二類捲走向一類卷的武器:比較思維讓議論說理更深刻
    原因就是高中生的議論文缺少說理或說理欠深刻。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核心素養」 分解為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文化修養。我認為思維能力可以整合到語言能力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思維的載體。如果一個人語言條理清晰,深刻犀利,那他的思維應該也具有條理性和深刻性。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一):弄懂議論文寫作原理
    這裡寫的議論文寫作原理與基本方法,主要從考試議論文角度去探討,並非雜文、評論、隨筆等日常議論文體寫作。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從來不認為應試有何不妥,只是反對機械式應試,倡導能力式應試,認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原本不矛盾。所以這裡所說的應試議論文,自然也是從議論能力培養的角度來探討,高分高能,才是正常的。寫作拼的是審美和思辨,不會有快速奇效的途徑,只有踏踏實實按規律來,才能真正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