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遐慕
古代度量單位:一石米中的「石」該怎麼讀?讀錯了會被人笑話呦
現在的我們已經步入了這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了,而還在大學的夥伴們沒剩幾天就該參加英語的四六級考試了吧。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如果英語沒能通過四級的話,是無法畢業的。這自然是苦了那些英語不好的人了,很多人都會說英語很難學,但實際上呢?最難學的應該是我們的漢語吧。
說實話,筆者也是覺得我們的漢語是比英語還要難學的存在的。可能是大家從小就開始學漢語所以並不覺得漢語難學,但是很多老外在學習漢語的時候都會說漢語很難。其實學習漢語真的很難。
一個漢字,它會有通假字、簡體字、繁體字,多個讀音、不同的意思、延伸意,在不同的語境裡你該麼讀……涉及的實在是太多哦了。所以把漢語學好是真的很難的。
關於漢字的讀法,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筆者今天要說的是「一石米」中的「石」怎麼讀。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將這個字讀成「dan」吧。筆者在學習論語的時候孔子在誇獎自己學生顏回的時候就用到了「一簞食」,而這裡的「簞」就是通的是「石」字,而筆者也一直把它讀成「dan」。
不僅如此,現在的很多影視劇裡的臺詞中,也會把這個字讀成是「dan」大多數人會把它讀成一個通假字。但是在著名的文化普及節目含金量十分高的百年講壇這個欄目中,有一位學識淵博的講師將這個字讀成了「shi」。
當時,這樣的情況出現後,很多人都對這位講師進行了「語言」上的侮辱。他們認為就算是自己的文化程度都知道這個字該讀成「dan」,而這位這份有名的講師卻讀成了另一個意思,認為他是虛有其表。
而事實上呢?這個字是該讀成「shi」的。根據我們國家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那本第一部系統的分析漢字和解析漢字的書,說文解字上的內容記載,這個字明確的就該讀成「shi」從它造出來的時候,就是這麼讀的。
而我們現在的字典上也是明確的指出這個字該讀成「shi」的,大家若是不信可以去查一下就知道了。
所以說,為什們那麼多人都把它讀成另一個讀音呢?這其實是民間流傳廣泛的原因。在我國古代美人們在運輸貨物的時候由於沒有其他的運輸工具,只能用人力來挑擔子。而人們一擔子所承載的貨物的和總量正好就是「一石」了。而人們自然是為了方便讀就把這個字讀成了「dan」,並且廣泛的流傳下去了。
實際上,有很多漢字的讀音,和人們習慣上的的讀法都不太一樣。隨著人們生活的發展,有很多漢字也偏離了它本身的意思,失去了它原有的讀音。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和解決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