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究竟有多「可怕」?聽聽馬克·吐溫是怎麼吐槽的

2021-03-02 人民網德語視界

剛開始學習德語的時候,不少人都受德語多變的詞尾、難以捉摸的名詞陰陽中性和複雜句式的「折磨」。其實這些困難也不只是我們會遇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對學德語的吐槽一點不比我們少,其中他寫的《可怕的德語》最為著名。馬克·吐溫究竟經歷了什麼才能讓他發出「可怕的德語」的感慨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Die schreckliche deutsche Sprache》ist ein Essay des amerikanischen Autors Mark Twain, in dem er humorvoll die Komplexität der Sprache und den Schwierigkeiten, denen er beim Lernen begegnete, skizziert. 

《可怕的德語》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小品文,在這本書中他幽默風趣地講述了德語的複雜性以及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Was macht Deutsch zu einer so schrecklichen Sprache?

到底是什麼讓德語這樣「可怕」?

Zuerst, zu lang! Dazu führt er so hübsche Beispiele wie Waffenstillstandsverhandlungen oder Stadtverordnetenversammlungen an. Mark Twain sagt dazu:

首先是單詞太長!比如「停戰協議」和「市議會」這兩個詞就是很好的例子。馬克·吐溫是這樣形容的:

,,Manche deutschen Wörter sind so lang, dass sie über einen eigenen Fluchtpunkt verfügen."

一些德語單詞實在太長,長到仿佛望不到頭。

Er beschreibt die Feinheiten der deutschen Grammatikregeln und schreibt:

他還這樣描述德語語法的精準性:

,,…und wenn man glaubt, man habe endlich eine Regel zu fassen bekommen, blättert man um und liest: „Der Lernende merke sich die folgenden Ausnahmen.「 Man überfliegt die Liste und stellt fest, dass es mehr Ausnahmen als Beispiele für diese Regel gibt."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終於掌握了一條語法規則的時候,他翻了翻書頁看到:「學習者要記住以下的特殊情況。」當他粗略地瀏覽了特例清單後發現,清單上的特殊情況遠比之前學會的例子要多。

Er fasst auch perfekt das Problem zusammen, dass man mit ‚er『 und ’sie『 für Objekte, die man als ‚es『 betrachte, zu benutzen hat – es spielt keine Rolle, dass man weiß, dass es ‚der Tisch『 ist, man kann irgendwie das Gehirn nicht überreden, ein ‚er『 zu nennen.

馬克·吐溫也很好地總結了人們在使用「他」和「她」來描述事物時候遇見的問題。當人們把一個事物當作「它」來看待和使用時,「es」卻無用武之地。人們都明白桌子是「它」,但卻無法接受為什麼要用「er」(他)來稱呼一個桌子。

在文章中,他這樣寫道:

,,Aber auch wenn der Lernbegierige das Geschlecht einer großen Anzahl von Substantiven auswendig gelernt hat, hören die Schwierigkeiten noch nicht auf. Mag er sich auch im Geiste den deutschen Satz mit allen „hims「 und „hers「 an der richtigen Stelle zurechtgelegt haben und sich unter Aufbietung all seines Mutes anschicken, ihn auszusprechen – in dem Augenblick, in dem er den Mund aufmacht, bricht seine Zunge aus der Bahn aus, und die sorgfältig erarbeiteten männlichen und weiblichen Formen kommen als lauter „its「 ans Licht."

即使當一個勤奮好學的人記誦了大量名詞的陰陽中性後,他還是會不斷地遇到問題。在腦海中他把所有的「hims」和「hers」放在德語句子的恰當位置並且準備鼓足勇氣說出來時,就在此刻,當他張開了嘴,小心翼翼準備好的陽性和陰性格式還是變成了「its」。

Twain’s Einschätzung der Komplexität der Sprache und der Zeit, die es benötigt, um sie zu lernen, bietet zumindest einen Hoffnungsschimmer für diejenigen, die sich mit ‚der『, ‚die『, ‚das『 und ihren Akkusativ-, Dativ- und Genitiv-Variationen abfinden müssen.

馬克·吐溫對不同語言的複雜程度以及掌握這門語言所必須花費的時間進行了預估,這至少為滿足於學會"der"、"die"和「das」以及其四格、三格和二格詞尾變化的人提供了一線希望。

,,Aufgrund meiner philologischen Studien bin ich überzeugt, dass ein begabter Mensch Englisch (außer Schreibung und Aussprache) in dreißig Stunden, Französisch in dreißig Tagen und Deutsch in dreißig Jahren lernen kann."

基於對語言學的學習我深信不疑,一個有天賦的人可以在30個小時內學會英語(除了寫作和發音),在30天內學會法語,在30年內學會德語。

儘管學習德語的過程十分痛苦,但馬克·吐溫在德國的海德堡度過了一段精彩的時光,並寫了不少讚美海德堡的文章,這也足以可見他對德語那種「情到深處自然黑」的感情。

你在馬克·吐溫的《可怕的德語》中能找到共鳴嗎?你有什麼學德語時難忘的回憶嗎?來評論區分享吧!

Quelle:

https://withberlinlove.com/de/2017/11/20/mark-twain-die-schreckliche-deutsche-sprache/

http://www.guideheidelberg.de/article_single.php?lng=de&cid=20&aid=114

https://diebriefprofis-blog.de/rezension-die-schreckliche-deutsche-sprache-von-mark-twain/

german.people.com.cn, die etwas andere China-Seite

相關焦點

  • 被馬克·吐溫寫《可怕的德語》吐槽!德語的前世今生……
    早在1880年,大文豪馬克吐溫就專門為德語寫了一篇文章。文章名字開門見山——《可怕的德語》,可謂是開了對德語「口誅筆伐」的先河。他在文章中開啟了汪洋恣肆、洋洋灑灑的「瘋狂吐槽」模式:「一位智者可以在30小時內學會英語,30天內學會法語,而要學會德語,得花30年時間。
  • 多語咖德語篇丨馬克·吐溫說,它是最「可怕」的語言
    德語知多少前幾次的推送中,多語咖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法語,最富音樂性的語言義大利語,最具柔和性的西班牙語,那麼今天,多語咖要和大家聊一聊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在大家的心中,最複雜的語言是哪一種呢?是讀音變幻無窮的漢語,還是人名中全是「司機(斯基)」的俄語?
  • 讓馬克·吐溫寫文吐槽的德語,到底有多難?
    素有「美國毒舌」之稱的馬克吐溫先生,就曾經寫文控訴過這個「罄竹難書」的語言:「作為一個語言天才,能用30個鐘頭學會英語(除了拼寫和語音),30天學會法語,30年才學會德語!」。馬克吐溫還曾經發表過一篇題為《可怕的德語》的著名文章,被大家經常奉為史上討伐德語的「第一檄文」。
  • 【學德語】可怕的德語(一) 馬克·吐溫吐槽德語
    學習德語的人十分無助地在德語海洋中沉浮,當他以為終於掌握了十種詞性變化規則的時候,德語書翻到第二頁,上面卻寫著:「現在同學們請認真記錄以下單詞的特殊變化。」眼睛掃一眼才發現特殊變化的比規則變化的多幾倍。無奈之下只好再硬著頭皮學下去,尋找下一個落腳點,下一個危險區域。這些就曾經是,現在是,將來還會是我學習德語的經歷。
  • 連大文豪都忍不住吐槽的語言……世界上最「嚴謹」的德語
    今天蛋殼決定來吐槽吐槽這門讓我們崩潰,又讓我們堅強的德語!
  • 馬克·吐溫的不凡人生
    馬克吐溫馬克·吐溫之於美國就如同託爾斯泰之於俄國一般,只不過兩人在生活上的處理態度有極大的分野。和黑人是好朋友黑奴的迷信傳說和幽默智慧,對馬克吐溫的影響很大。他認為黑人天性善良,且有正確判斷力,從小就對黑人有好感。尤其他小時候有2次差點被淹死,都是黑人把他救起的。他把每個黑奴當作好朋友,始終沒有忘記黑人的救命之恩,後來還出錢幫助2名黑人完成大學教育。
  •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經典語錄,秒殺一切段子手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2006年,馬克·吐溫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6名。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 關於馬克·吐溫的十件趣事
    馬克·吐溫是美國近代著名的作家和演說家,他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百萬英鎊》等等。小說裡有趣的故事並不是他留下的唯一遺產。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他那充滿哲理和諷刺的語錄被後人傳誦著(有時是錯誤的)。馬克·吐溫,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寫了十幾部小說,外加無數短篇小說和散文。
  • 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
    美國的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出生在美國密蘇裡州的一個偏僻農村。當時,美國仍保留著黑奴制度,伯父家有個大農場,裡面有許多幹苦力的黑奴。年少的馬克吐溫常到伯父家的農場裡玩,他尤其喜歡和一群黑奴孩子待在一起。農場裡有個名叫丹尼爾的中年黑奴,孩子們親切地叫他丹尼爾叔叔。
  • 文學巨匠馬克·吐溫的《苦行記》
    這些人士中有布雷特·哈特、普倫蒂斯·馬爾福德、查爾斯·韋布、查爾斯·沃倫·斯託達德和奧夫厄斯·克爾(羅伯特·紐厄爾)。同這些人的交往使年輕的馬克·吐溫又朝前邁進了一大步,他的寫作風格更加成熟,更臻完美。   馬克·吐溫在加利福尼亞逗留期間還有一件事,幾乎和上面談到的情況同等重要,那就是他到蠢驢山和天使營的訪問。
  • 「成為幽默家,是為了生活」|馬克·吐溫逝世110周年
    馬克·吐溫本人對歐洲傳統一向不夠「敬重」,比如他在評判奧斯汀時曾吐槽:「每次讀她的書,我都不得不中途停止。我讀《傲慢與偏見》的時候,恨不得把她從墳墓裡挖出來、抓起她的膝骨敲打她的頭顱。」因此,儘管這一短篇在美國幾乎無人問津,儘管其中口語化的幽默表達在翻譯成中文後大為「失色」,但並不妨礙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至少有幾代人、幾億人「精讀」了這一「名著」。按照教學大綱的權威表述,因為「這篇小說的思想意義遠遠超出了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今天,它依然是我們認識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和欺騙性的好教材。」
  • 薦書| 馬克·吐溫:來自密西西比的頑童
    原創: 堡仔 譯言世界上主要有兩類人。第一類人不如第二類人那麼多。——馬克·吐溫馬克·吐溫應該覺得自己是第一類人吧,畢竟他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是出了名的幽默作家,文風辛辣諷刺,除此之外,他還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1835年11月30日,他出生在密蘇裡州弗洛裡達的鄉村貧窮律師家庭,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家庭收入微薄,經濟拮据。
  • 你知道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嗎?
    你知道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嗎?馬克·吐溫作為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其創作的觸角紮根於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隨著生活閱歷加深,馬克·吐溫對美國表面繁榮掩蓋下的社會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這部小說從思想到技巧都有許多創新。小說讚揚了男孩哈克貝利的機智和善良,譴責了宗教的虛偽和信徒的愚昧,同時,塑造了一位富有尊嚴的黑奴形象。它是馬克吐溫作品精選中最傑出的一部。
  • 德語可怕?南外學長帶你領略學習語言的樂趣
    「一位智者可以在30小時內學會英語,30天內學會法語,而要學會德語,得花30年的時間。」馬克吐溫曾經專門為德語寫了一篇文章《可怕的德語》,來吐槽德語的難懂難學。這篇文章,學習德語究竟是怎樣的感受,讓我們一起和德語專業學長來一探究竟!
  • 《跳蛙》:荒誕欺騙鑄造的鏡像世界,讓馬克·吐溫的幽默出名
    ——馬克·吐溫馬克·吐溫——「來自彗星的幽默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一樣驚奇、幽默,他認為「誰能講笑話誰就能得到尊重」。《卡拉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是馬克·吐溫的成名作,小說以詼諧的邊疆方言,誇張幽默的筆法描摹美國「鍍金時代」下的社會風貌,一舉奠定馬克·吐溫「太平洋西岸誇張的幽默家」的文學地位。
  • 美文學名家-馬克·吐溫 —外語頻道—教育優選—最權威的國際教育...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著名演說家,19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作品風格以幽默與諷刺為主,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長篇)、《百萬英鎊》(短篇)等。
  • 翻譯馬克·吐溫的專家終老成都
    翻譯馬克·吐溫的專家終老成都 華西都市報2018-08-22 04:45:59.0身邊檔案 其實,在成都,也曾有過一個大翻譯家張友松留居這裡。  在翻譯界,張友松是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作品「在我國的最大譯家」,他翻譯的《競選州長》曾多年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在張友松92年的生命裡,譯介馬克·吐溫是他六十多年翻譯生涯最重要的結晶。可以說,他的翻譯之於馬克·吐溫,猶如傅雷之於巴爾扎克,朱生豪之於莎士比亞,草嬰之於託爾斯泰。
  • 一起開掘文學寶藏,致敬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
    馬克·吐溫(Mark Twain),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會隨它離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第二天辭世。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克·吐溫被稱為「彗星(comet)帶來的男人」。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經典勵志名言,句句深得人心,受用一生
    1、有皺紋的地方只表示微笑曾在那兒待過。——馬克·吐溫2、每個人都是月亮,總有一個陰暗面,從來不讓人看見。——馬克·吐溫3、''原則''是''偏見''的另一個名稱。——馬克·吐溫4、有時候真實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往往毫無邏輯可言。——馬克·吐溫5、一個人最危險的敵人是他自己的口舌。——馬克·吐溫6、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
  • 馬克吐溫回答的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
    有錢,有多少錢,人會感到滿足呢?可見充實人生,跟有錢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你不滿足,即便你再有錢,也會找到不滿足的地方。可見在沒有讀馬克吐溫的語錄前,很多人都會認為,只要心態好,人生就會過得很充實。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克吐溫的一段語錄,就回答得很有水平,讓人長見識!文字如下:充實人生,並不全在所有遭遇的事跟事實,而全在於思想的風暴,永遠橫掃過我們的腦際。——馬克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