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被"打罵"後轉頭就忘,是真沒記性還是有口難言?

2020-10-10 90後育兒寶典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必修課,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免不了要"打罵"孩子,而孩子一般在父母打罵完後,並不會跟父母記著。而且經常"打罵"的孩子,孩子不管是因為什麼事情挨的打,過後也都會忘了。難道孩子是真的沒記性嗎?還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為什麼吧。

孩子對父母的愛讓他選擇原諒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世界裡是多麼純真的一個世界。他一出生接觸到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對他來說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他選擇把所有的愛都給了父母。儘管有時候,父母會因為一些事情,對孩子進行"打罵",這種時候,他依然選擇愛父母,而不是恨父母。所以在父母打罵孩子的時候,他會選擇原諒。因此,過後就會選擇忘掉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會因此忘掉父母到底是為什麼打罵他的。

孩子被打罵後會極度需求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一所天然的屏障,是他們自出生以來就極度依賴的人。孩子在被打罵以後,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這個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裡就會想到父母。因此,孩子在被打罵後,就會想要得到父母的愛護。很多時候一些孩子,在被打罵以後,會主動去哄父母,想要得到父母的一絲慰藉,仿佛這樣就很有安全感的樣子。所以,孩子被打罵以後轉頭就忘,其實是他們忘了剛才是因為什麼事,只記得他受傷了,需要父母的保護。因此,他們並不在乎眼前的父母是否剛剛傷害過自己,只是單純的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孩子對打罵已經習以為常

有時候,父母過多的打罵,會導致孩子對這些打罵產生一種習慣。習慣了被打罵的節奏,就不會去想自己因什麼事惹的父母不開心,也不會去想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需要改正。所以說,即便父母打罵孩子的時候,多麼的兇狠,在他們眼裡,也只是一個習慣而已,更像是走了一個過場。過後便不會讓自己記得剛才那麼不開心的一幕,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其實父母對於孩子打罵這種行為,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反而會因為這種打罵,導致孩子的性格有些偏激,更嚴重的還會引發孩子一些心理疾病因此,打罵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一些時候需要用到這種行為的時候,也應該適可而止,以免給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有其他見解的小夥伴們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為啥孩子在被「打罵」後轉頭就忘?不是沒記性,真實答案讓人心疼
    孩子挨打後轉身就忘?這種關係從孩子還是胎兒的階段就自然形成了,並且在孩子的嬰兒和長大的過程中不斷被鞏固完善,當遇到危險或者被打後,孩子的第一想法就是到媽媽的身邊尋求安全感,這是寶寶的先天本能。這樣的孩子無疑是令人心疼的,他們經常會受到父母的打罵。這種孩子雖然表現出來對父母的打罵渾不在意,其實是因為受到的傷害太多了,孩子選擇性採用遺忘這些傷害的方法來更好地保護自己。
  • 孩子犯錯後拒不改正,可能是用錯了方式,低聲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孩子犯錯後,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長大後會恨父母嗎?」如今他對於小時候挨打的事情還是無法釋懷,恨極了父母。每每回想起都覺得很心痛,感覺整個人都被悲傷籠罩著。父母的打罵,就好像是一把把刀子,直戳孩子的心窩,給孩子身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陰影和傷痛。
  • 孩子犯錯後,一定要批評孩子嗎?這些方式或許比打罵更有成效
    導語:看到孩子做錯事情,你會選擇怎麼對待呢?有一部分家長會選擇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這件事情,因為在這些家長心中,孩子做錯事情就是要訓斥,或者直接打罵,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繼續犯錯,所以打罵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不過家長有沒有考慮過,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教育孩子呢?或許有些家長會站出來反駁,畢竟這些家長就是這樣過來的,只是家長要換個角度去考慮。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疫情期間,鄭州的一位大姐被兒子氣得幾近崩潰。「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啊!」原來,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
  • 為啥孩子在被「打罵」後轉眼就忘?不是記性差,原因讓媽媽很愧疚
    可是畢竟孩子是媽媽心尖上的肉,每次忍不住打罵孩子一通後,樂樂媽又覺得非常後悔內疚。看著孩子被打罵後楚楚可憐的小模樣,樂樂媽真害怕孩子會記仇。可是後來樂樂媽發現,每一次孩子被打罵後居然會轉眼就忘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因為記性差嗎?
  • 孩子犯錯,被打罵後為何能快速睡著,知道這3個原因,你揪心嗎?
    麵館是夫妻2人經營,飯口的時候,2人忙得不可開交,孩子5歲沒有人照顧。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孩子自己在玩,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沒有來得及收拾的盤子,半碗湯灑得滿地都是,老闆娘非常生氣,把孩子拉過來就拍屁股。我們大家見狀,幫著收拾破碎的碗。孩子挨打以後,在一旁傷心地哭了很久後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一位顧客對老闆娘說:「孩子還小難免犯錯,儘量不要打孩子,因為哭完之後睡覺對孩子很不好。」
  • 打罵還是講道理?高明家長這樣處理孩子犯錯
    認為孩子不聽話或是犯錯打一頓就好了。當周圍人持反對意見時,秉持著「棍棒教育」的家長們就會舉出類似「嚴加管教」下的成功案例。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的情緒、行為上的變化孩子都能體察到。打罵、暴力只會傷害孩子,哪怕父母很愛孩子,孩子接收到的也是父母不了解我、不愛我的信息。長此以往,親子關係會變得十分緊張。
  • 孩子犯錯後,第一句話最關鍵……
    有一次,兒子放學回家告訴老爸語文考砸了,寫了個錯別字,而且還是把自己爸爸的姓名樊登的「登」給寫錯了。 相反,事實上孩子在犯錯後,本身也會產生內疚感,會自責。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去打罵孩子,只會抵消孩子內心的愧疚感,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在正面管教裡,有一個關於懲罰造成的4R理論。 1.憤恨(Resentment) ——「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 打罵孩子後怎麼補救?
    >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都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要是家長打了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響,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也是愛面子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犯錯中習得,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說對了不傷娃
    孩子能感受到的只有斥責、貶低、諷刺挖苦,至於孩子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一概不知。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犯過的錯還是會繼續犯,這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那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大人都避免不了會犯錯,何況是小孩子呢。犯錯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而且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成長。如果孩子犯錯,家長就當做是麻煩、闖禍,只會對孩子發脾氣,那錯誤就只是錯誤。而父母如果能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學會如何改正,這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但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犯錯時正確引導孩子,那錯誤就是孩子的一次學習機會,這樣想來,就沒必要大發脾氣。當孩子做了錯事,大部分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內心會有愧疚感、自責感。這個時候,父母的打罵,反而會抵消孩子心中的愧疚感,讓他開始為自己找藉口、推卸責任,甚至產生叛逆心理,不服氣。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然而,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卻決定了孩子成長的速度,以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要引導孩子正視錯誤,而不是忽視錯誤孩子做錯事後,家長忽視不理,在孩子看來就是:哦,原來這樣並沒關係。孩子受到懲罰後效果怎麼樣呢?朋友抱怨說:打過會老實一段時間,但過了那段還是會犯錯誤,有時還會變本加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懲罰給孩子帶來的只有不好的記憶,甚至是心靈的傷害。
  • 孩子犯錯後,家長該怎麼做?李玫瑾:最好的辦法是假裝「看不見」
    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要學會「看不見」。相信很多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會立馬氣的暴跳如雷,火冒三丈,然後就會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一番。一、孩子犯錯,父母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成啥樣1、膽小自卑,畏首畏尾李玫瑾教授說過,在長大後表現出自卑感比較嚴重的孩子,基本都來源於經常吼叫,經常打擊和打罵孩子的家庭。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學會正確看待孩子犯錯這件事,允許孩子犯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孩子犯錯了是驚慌失措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父母多一點耐心,當孩子犯錯後了解清楚情況後,更有利於正確教育孩子,也不至於在一些事情上誤會了孩子,傷害他善良純真的心。
  • 孩子犯錯後家長別急著打罵,4種懲罰方法,不會傷到娃還能立規矩
    家長們應該知道,打罵從來都不是一種好的做法,家長對孩子打罵一頓,往往只是替自己出氣罷了,對孩子來說並不具有教育意義。打罵次數多了,這種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就會降低,當孩子不再懼怕打罵時,家長再想好好管教孩子可就難了。另外,家長經常性對孩進行打罵,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育,容易讓孩子出現懦弱或暴力的極端性格,不僅如此,親子關係也會因為長期打罵逐漸走向破裂。
  • 別再吼孩子了,孩子犯錯家長只需說"一句話",比打罵都管用
    因為面臨中考,所以全家人都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雖然是網課,但也為孩子營造了很好的環境。但孩子的學習情況確實不盡人意。進行了線上考試,把成績傳到家長群裡後,姑媽看到成績後非常生氣。學習本來就不好,結果這次還下降了10多個名次。
  • 當孩子犯錯時與其打罵呵斥,倒不如做好三點,讓孩子終身受益
    在一陣劇烈的撲通聲後,聽到鄰居在大聲呵斥她的女兒,兩歲半的女孩應聲哭了起來。發出這麼大的聲音,應該是女孩把什麼東西弄倒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以後,都會以這種態度教育孩子:「活該!讓你不要……,你偏要……!」然後一邊訓斥孩子,一邊替孩子收拾殘局。如果後果很嚴重,家長甚至會動手把孩子揍一頓。結果呢,孩子記恨父母的打罵,父母氣憤孩子的不聽話、不爭氣。
  • 孩子犯錯後該怎麼教育?與其打罵不如這樣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的犯錯行為。羅曼羅蘭說到:「人生應當做一些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孩子犯錯,是他學習成長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很難避免去犯錯。犯錯不是去闖禍、惹麻煩,當孩子有好奇心想要去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犯錯。所以犯錯其實是孩子在對這個世界的未知部分進行的探索。父母在孩子犯錯之後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那麼就有可能使得這一次犯錯成為孩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知識財富」,是他很好的一次學習機會。
  • 孩子犯錯不要急著批評打罵,這6步引導法搞定
    、懲罰教育孩子很多父母會採取打罵懲罰孩子來達到讓TA「記住教訓」的目的。,非要孩子承認是自己不小心,並保證回家後,弄髒的衣服自己洗。聽了她的訴說後,我給她支了一個招:既然孩子願意這樣,那麼不如順著她。:孩子犯錯後告訴TA之所以不讓TA這樣做,這樣做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是十分重要的。
  • 孩子犯錯該咋辦,打罵真的有效果嗎?李玫瑾:不妨試試「沒看見」
    父母愛孩子,不假,但是孩子氣人的時候,父母也是真生氣,即使是脾氣溫柔的家長,有時也會忍不住對孩子吼上幾句,吼罵之後孩子委屈哭了家長也心疼,但是下一次孩子還是記不住,總是會犯相同的錯誤,讓家長頭疼不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琳琳的困惑,面對孩子犯錯時,明智的家長自然知道不能縱容,總會嚴厲地制止或者批評孩子,可面對孩子犯錯該咋辦這個問題,似乎打罵並沒有效果。為什麼不能用「吼罵」的方式面對孩子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