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中總有犯錯的時候,把碗摔碎、弄髒牆壁、把墨水倒進洗衣機、在水壺裡尿尿等等,只要孩子觸手可及的東西,都難逃此劫。為此,不少家長非常頭疼,有些人乾脆拽著孩子就是一頓揍。
家長們應該知道,打罵從來都不是一種好的做法,家長對孩子打罵一頓,往往只是替自己出氣罷了,對孩子來說並不具有教育意義。打罵次數多了,這種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就會降低,當孩子不再懼怕打罵時,家長再想好好管教孩子可就難了。
另外,家長經常性對孩進行打罵,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髮育,容易讓孩子出現懦弱或暴力的極端性格,不僅如此,親子關係也會因為長期打罵逐漸走向破裂。
1、正確勸說並批評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桌上的杯子碰倒了,然後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孩子的好奇心在作怪,對此,家長們不僅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理性批評,同時還可以引導孩子提高危險意識,告訴孩子玻璃杯摔碎後很鋒利,容易讓皮膚受傷,孩子對相關的物品有了這樣一個概念,就不會輕易去碰了,打碎東西的次數會明顯減少。
2、罰面壁思過或者靜坐
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發生情緒波動,繼而又吵又鬧,對此,家長們可以罰孩子面壁或者靜坐10至20分鐘冷靜一下,最好讓孩子自己處於一個空間裡,比如大紙箱、廁所、一塊瓷磚的範圍等等,孩子在這些環境下,不能說話,不能吵鬧,待時間結束後,家長要詢問孩子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受罰,這樣做更有助於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約束。
3、沒收玩具
如果你家孩子總喜歡把玩具隨意亂扔,家長就能用上這一招。要知道玩具是每個孩子成長中的「好夥伴」,適當的「綁架」這些「好夥伴」,有些時候確實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定的管束作用。家長需在玩具當中挑一件或者兩件孩子經常玩的,然後藏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
當孩子下次再亂扔玩具,而找不到他常玩的那一個時,就會感到困惑,這時候家長只需要告訴孩子:「你經常亂扔亂放玩具才找不到,你試試把玩具收起來,可能就找到了。」等孩子收拾後,家長只需把事先藏起來的玩具放回原處即可。多試幾次,孩子就能意識到收拾物品的重要性,未來不僅是玩具,就連自己的其他物品也能收拾好。
4、罰做家務
孩子的出現在很多時候會加重家長做家務的負擔,如果孩子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家長的日常生活必定會越來越辛苦。為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家長可以在孩子弄髒衣服、弄髒牆壁的時候罰孩子做一些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拖地等等。通過做家務,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勞動能力,又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家長的辛苦,學著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舉三得。
可見,懲罰孩子不只有打罵這一種方式,巧妙運用不同的懲罰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糾正自己的行為,還能幫孩子樹立規矩,並間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各位家長,你家孩子犯錯時,你會如何懲罰他呢?歡迎分享你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