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2020-09-10 梧州公職考試信息

一、題型分析

在回答問題前,先要對題目進行歸類分析。

題幹給出的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屬於結構化問題中綜合分析部分教育觀點類問題的考查。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

更多面試技巧關注中公教育(wuzhougongkao)

二、答題思路:

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

2.解決問題:聯繫教育實際闡述對該句的深層理解,結合自身提啟示和落實的措施。

三、解答思路及參考答案

1.提出問題:首先說明孔子這句名言重在強調要虛心向他人學習長處,完善自己,然後簡要說出自己贊成這一觀點,且願意身體力行去實踐。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出自於《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孔子好學謙虛的可貴精神,在科技與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句話依然鞭策著我們要繼續前進。

2.解決問題:首先借用實例說明正確認識自己,虛心向他人學習的重要性,其次從教師角度說明自己作為榜樣的同時,也要虛心向他人學習。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首先要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當我們能夠真正認識自己,準確定位,認識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長處,才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成長,否則很容易驕傲自滿,孤芳自賞。在今天提起馬雲我們都很會投以崇拜的目光,殊不知其成功的背後是付出,他雖然頭腦精明,但是對於網絡與電腦技術是知之甚少,為了更好地經營,他開始向別人學習電腦技術,可以說公司的每個技術人員都是他的老師。

為人師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在教學上,欲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先有一桶水,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明白:教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端。勤於學習,精於業務,將疑問解拆解,將困惑分析,給予孩子正確的認知。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學會不恥下問,不懂就學,多專研,多請教,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優秀者。

「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不斷規範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在工作崗位上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在探索創新中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互相學習,互相提升,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學會謙虛,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當我們真正能夠彎下腰向孩子學習,這樣才會給予孩子內心的感觸,也才能真正作為他們靈魂的傳遞者。

「三人行必有我師」,讓我們抱著「人皆我師」的謙虛態度,不斷成長,不斷完善,或許某天我們自己也將會是他人的老師。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面試技巧:「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中公廣西教師小編為大家整理:「「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問題相關回答,供考生參考: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二、答題思路: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
  • 「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二、答題思路: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2.解決問題:聯繫教育實際闡述對該句的深層理解,結合自身提啟示和落實的措施。
  • 結構化:「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二、答題思路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
  • 【結構化】「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二、答題思路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
  • 【教招面試】第28天:「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考生在作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上,在說明句子本身句子的意思外,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特徵,運用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等專業知識,有理有據的進行分析作答,表達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及幫助。二、答題思路1.提出問題:對題幹教育思想進行解讀,說明句意,表明自己的理解與態度。
  • 「三人行必有我師」應該如何全面正確理解
    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重點在於一個「師」字,「師」這個稱謂在人們心目中很崇高,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指的是在「我」之外的另兩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或兩個人比「我」高明。
  • 以前一直都理解錯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應該這麼理解
    我是花禪酒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裡的「師」並不單是指狹義上的師傅,而是指廣義上可以學習的對象。說到孔子就不得不說一下另一個重要人物老子,因為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是深受老子影響才得出來的。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其實應該改一改!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極為著名,成為歷代有志之士、好學之士的座右銘。這句話的意思:孔子是說,我們做學問,不要光是在死的書本上下功夫,還要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別人對的我們要學習,不對的我們要反省。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記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語文組「一課三人行」活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特色。為了對老師的不同風格進行融合,建構出不同意義的教學設計,呈現出不同教學風格的課堂,賦予靜態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具特色的創造性課堂教學模式,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語文組於2020年12月舉行了「一課三人行」團隊展示活動,本次活動按「授課——說課——評課」流程進行,授課內容為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對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如何為本單元的習作服務進行研討。
  • 請收起你的傲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師」隨感
    文化雜談  □ 宋忠秋  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最近,我反覆思考儒家文化中的一句經典:「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婦孺皆知的話,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 9.10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問題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 9.10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今天問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正確答案:《論語》1、三人行,必有我師  ,出自於《論語·述而》。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 讀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就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缺點。這句話泛泛而談就是這樣,如果要深挖,則是從「應然」走向「必然」的理解。
  • 「三人行必有我師」,後面那句是什麼?學過又還給老師了?
    在生活中有我們經常使用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從孔夫子的身上說出來的,在論語之中被收錄下來,常常被用來告誡學生們要虛心求學,而大家往往會理解成這個意思。那就是三個人在一塊走路,這三個人裡面一定有我的老師,在某個方面他一定有值得我去好好學習的地方,但這句話被人們誤解的太深了。不要光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後面那句才是關鍵。孔子說的這些話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雖然說他的言論已經變成了現在的國學經典,不過這些話語的內容經過漫長時光的洗禮,不免也會發生一些偏差。
  • 書香門遞 | 三人行必有我師,「閱」讀天團活動
    一轉眼,全國第36個教師節又如期而至。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著那麼多的優點,那麼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倡導大家做一個永不止步的學習者和奮鬥者!新的章程也將會為我們重新開啟,這一次,又將由誰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渴望,閱讀的嚮往?書香門遞在此等你來!待你,赴約而歸!
  • 「三人行必有我師」只勸人好學?還有孔子「避免偏執」的修身智慧
    文|顏小二述哲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屬於孔子膾炙人口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說簡單也簡單,但深挖這句話背後的「用意」,我們收穫的東西可能「不簡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比較淺顯的含義,也屬於當前比較常用的含義,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那便是「常保謙虛,向身邊人學習。」而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可深可淺。
  • 《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話何解?
    其實韓愈在《師說》當中也提到了: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當然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也需要大家牢記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每一個學生都是我的驕傲」,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結構化面試題目:「國寶」教師霍懋徵曾說:「每一個學生都是我的驕傲」。請問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參考答案霍懋徵老師是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可謂是德藝雙馨。她這句話意在倡導「愛的教育」,即沒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學生。對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
  • 解讀千古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 原文如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白話文如下:孔子說:「他人的言行舉止,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就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值得我學習,這裡的三人泛指多人為虛數。也指虛心學習,好學上進的個人,在任何時刻,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為己所用,補充自己的個人修為。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小小宋總是不虛心學習,學了點東西就以為自己很厲害了,其實他人身上的優點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 淺釋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師」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傳說有一次,孔子率弟子們東遊,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今山東省日照市虎山鎮)的時候,被一個蹲在地上的小孩擋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