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門遞 | 三人行必有我師,「閱」讀天團活動

2020-09-11 溫州市圖書館

書香門遞

送書到家

點擊圖標進書香門遞平臺借閱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轉眼,全國第36個教師節又如期而至。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著那麼多的優點,那麼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倡導大家做一個永不止步的學習者和奮鬥者!新的章程也將會為我們重新開啟,這一次,又將由誰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渴望,閱讀的嚮往?書香門遞在此等你來!待你,赴約而歸!

書香門遞閱讀天團計劃是為網借讀者定製的閱讀養成計劃,旨在通過團隊交流分享、組團打卡閱讀、養成高效閱讀模式,同時也讓隊長自身獲得更好的團隊管理、領導力等的學習和提升。

教師節禮品展示

熱愛閱讀的隊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精美驚喜獎品!

每人一份禮品隨機隨書寄送

1.捲簾卷字母筆袋

2.羊巴皮面記事本

捲簾卷字母筆袋

羊巴皮面記事本

快來看下,到底如何參加?

活動時間:9月1日至9月12日

活動主題:三人行必有我師|「閱」讀天團活動

活動規則:

「閱」讀天團活動正式開始!由官方人員發起接龍。

1. 要參與的讀者請進書香門遞讀者群參與接龍,寫下自己的微信暱稱+讀者證號,視為接龍成功;

2. 默認三人為一組,接龍序號123為一組、456為一組,以此類推,每組開頭的數字為組長,負責引導組員及活動秩序;

3. 活動期間三人團隊借閱量≥3次,組內每人可獲得一份禮品,工作人員將進行查驗,審核無誤,即可獲得精美禮品;

規則精煉概括:

第一次借閱組隊成團「三人行」

第二次借閱你將獲得隨書禮品!

4. 活動禮品隨機發放,待活動結束後統一時間段下單借閱,隨包裹發送給各位讀者。(領獎下單時間群內通知)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書香門遞所有

進群參與接龍

請掃碼加入溫州圖書館書香門遞讀者交流群,

入群還可領一張 5 元免郵券

相關焦點

  • 書香門遞 | 三人行必有我師,「閱」讀天團活動啟動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倡導大家做一個永不止步的學習者和奮鬥者!新的章程也將會為我們重新開啟,這一次,又將由誰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渴望,閱讀的嚮往?書香門遞在此等你來!待你,赴約而歸!活動時間:9月1日至9月12日活動主題:三人行必有我師|「閱」讀天團活動活動規則:「閱」讀天團活動正式開始!由官方人員發起接龍。1.
  • 「三人行必有我師」隨感
    文化雜談  □ 宋忠秋  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最近,我反覆思考儒家文化中的一句經典:「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婦孺皆知的話,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記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語文組「一課三人行」活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特色。為了對老師的不同風格進行融合,建構出不同意義的教學設計,呈現出不同教學風格的課堂,賦予靜態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具特色的創造性課堂教學模式,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語文組於2020年12月舉行了「一課三人行」團隊展示活動,本次活動按「授課——說課——評課」流程進行,授課內容為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對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如何為本單元的習作服務進行研討。
  • 解讀千古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 原文如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白話文如下:孔子說:「他人的言行舉止,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就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值得我學習,這裡的三人泛指多人為虛數。也指虛心學習,好學上進的個人,在任何時刻,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為己所用,補充自己的個人修為。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小小宋總是不虛心學習,學了點東西就以為自己很厲害了,其實他人身上的優點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 從「三人行,必有我師」說開來
    字面上來講:三人及三人以上的群體之中必有我的老師!其中有兩個關鍵字需要說明一下:第一:「必」是指必然。我們首先需要放鬆自己,放空和放下自己,必然才會到來,也才有必然!經常聽到空杯心態這個詞,空杯不就是歸零?不就是放空和放下自己嗎?空杯之後才有可能進入自在的狀態,「真自在」難道不是一種讓人嚮往的事兒嗎?
  • 「三人行必有我師」應該如何全面正確理解
    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重點在於一個「師」字,「師」這個稱謂在人們心目中很崇高,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指的是在「我」之外的另兩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或兩個人比「我」高明。
  •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成眾,所以就說三人必有我師,但就有一個疑問,三人中,如果人都是善的,好的,那成為老師善可,但如果人是惡的,壞的,那能成為老師麼?善的標準是什麼呢,凡是利益別人的為善,凡是為私利,為利己者為不善。所以在三人行當中,看效法的對象,擇善從之,就是讓自己的習性朝向明德,不朝向昏德。不善改之,就是不跟從之意,不學之意,不把自己的習性帶偏,不隨著不善而走,不朝向昏德,所以效法的對象是很明確的。無常師是因為善知識難遇,所以效法的對象不容易找到。
  •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指生活中處處有老師。一起同行的小夥伴,他們努力勇敢;一起共事的同事,他們果斷有責任;為我們守護環境的環衛工人,他們堅強有愛;大街上匆匆而過的行人,他們談笑風生,期待著明天;甚至是網絡上的陌生人,他們訴說著生活的不易,也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
  • 請收起你的傲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淺釋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師」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傳說有一次,孔子率弟子們東遊,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今山東省日照市虎山鎮)的時候,被一個蹲在地上的小孩擋住了去路。
  • 三人行 必有我師
    孔子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吾從之.見不善者,吾自省而後改之.昨日席間,此少年郎便成了我的老師.所謂聖人不出世,賢人不虛生.昨日少年才俊,你亦是我學習的榜樣.勿以成敗論英雄,也無須以長幼論德行之高低.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冀日後共同進步,而無憾於有涯岸之人生.
  • 我讀《論語》15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三人同行,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優點而學習,看見短處而自省並加以改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儘管這是列入了教材的論語名篇,但是其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意思幾乎一樣。
  • 「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後面兩句才是重點
    【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習】人們大多對前面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熟悉,但其實後面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重點。它和之前分享過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意思基本一樣。這句話給人最大的警醒應該是做人要懂得謙卑,謙卑的人能取得更快更全面的進步。
  • 淺談《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學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三人行三人是什麼?所以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在這一天當中從早到晚,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都是這兩面。
  • 《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話何解?
    其實韓愈在《師說》當中也提到了: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當然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也需要大家牢記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中英對照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今日選句 《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考研專訪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朱倩倩學姐在備戰考研時有三位舍友相伴,原先宿舍是四位舍友,其中一位去實習,只剩兩位與她備戰考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由於學校為考研的學生提供了較好的複習環境,因此三人結伴去考研自習室複習;暑假到下學期朱倩倩學姐與其餘兩位舍友在宿舍學習(宿舍只剩她們三位,學習氛圍濃厚),三個人吃飯學習都是一起的,不怎麼出門,有時在吃完午飯出去散散步,緩解情緒。
  • 《讀論語心得》讀後感——「三人行必有我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這句話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他如此博學,還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精神十分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還要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 每天學點國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孔子說: 與幾個人在一起行路,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三人:兒人,數人,不確指三人,但也不排除三人。行:行路,北處也有從事案事的意思。【見解】所謂老師,乃是先知事理而能傳授於他人者 。任何一個人,即使是再好學,再善學,都不可能窮盡一切事理。
  • 「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出自於《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孔子好學謙虛的可貴精神,在科技與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句話依然鞭策著我們要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