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2020-12-11 國學大觀園

我們形容時間飛快,最先想到的成語莫過於「白駒過隙」或者是「滄海桑田」了。縱觀我國悠悠千載的華夏文明,從夏商周秦漢,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可謂是彈指一揮間,正應了老夫子的那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對時間的理解都十分深刻。時間,是杜甫筆下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樂觀曠達,是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諄諄善誘,也是《金縷衣》中「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千古之言。

或許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老師或者家長告知要好好珍惜時間,多去珍惜眼前的親人。當時我們對這些話不以為然,認為自己還小,有大把的時間去揮霍,去玩耍。

可是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慢慢長大,童年的時光與我們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那些快樂的時光,總是在恣意玩耍的時候悄悄在我們指尖溜走。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而詩中的「一寸」,其實在每個朝代代表的長度都不盡相同,比如商朝的一寸是1.58釐米,而秦朝1寸又是2.31釐米,到了唐朝1寸是3釐米,但是不管怎麼說,一寸其實還是十分短的。而「一寸光陰一寸金」也成為了大家常用的俗語。

很多人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自然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是一種誤會。那麼下一句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還要從一首詩說起。

唐末五代十國有一位著名詩人,名字叫王貞白,此人經常寫一些自己讀書寫字的詩歌,偶爾感嘆一下光陰荏苒,歲月如飛,於是就寫下了《白鹿洞兩首》,其中的一首寫到: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詩名白鹿洞,其實就是書院的名稱,並非真的什麼洞府,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專心看書的時候,不知不覺春天都過完了,一寸時間如同一寸黃金那麼寶貴。如果不是被旁邊說笑的人打斷了思緒,我此時此刻還在研讀周公和孔子的聖人之言呢。

這首《白鹿洞》是典型的惜時詩,詩人王貞白運用了讀書自敘的方式,來感慨光陰似箭。後來這首詩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而成名,後人對此也感悟頗深,便大筆一揮開始了自由創作,在後面加上了「寸金難買寸光陰」,讀起來十分押韻,深得人心,以至於後人把原詩給忘記了。

古人尚且如此珍惜時光,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寶貴的時間。正如同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經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多麼慷慨激昂,振奮人心。而朝夕之爭,便是不斷地發憤圖強,不斷拼搏進取,用有限的時間去創造價值,才不會留下悔恨和遺憾。

在此,也希望大家都夠把握自己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一個人不會因為自己做過什麼而後悔,而是因為自己沒做過什麼而後悔。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漲知識!「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最常用的古詩句,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而且過去了就永遠找不回來。當時的我們貪玩,很少真正懂得這句古詩的意思。如今三十而立,我們對於時間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感悟。但是回過頭來看這兩句,一直以為是一句俗語,或者說,至少這兩句是出自同一首詩當中的。畢竟這兩句的意思是很切合的,能夠相互參照,尤其是後一句中的轉折,使得所表達的意義更加重了一層。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當時的我們貪玩,很少真正懂得這句古詩的意思。如今三十而立,我們對於時間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感悟。但是回過頭來看這兩句,一直以為是一句俗語,或者說,至少這兩句是出自同一首詩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陳偉業,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王思娜,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王思娜:我們的容顏總會老去,但四季的更替卻不會停止,那些散碎在筆尖的光陰,又寂靜又歡喜。高爾基曾說過:「時間是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陳偉業:在你的不經意間,又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在你徘徊不定時,青春已逝,韶華不再。王思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珍惜時間手抄報來了!
    ——顏真卿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3、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6、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往永遠靜立不動。——席勒7、誰對時間最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唐詩是文人才子們思想精華的淬鍊,其中不乏人生的真知灼見,有許多句子千古流傳, 「一寸光陰一寸金」便是其中之一。這句勸勉世人珍惜時間的至理名言,我們寫文章常常引用,教導他人更是時時提及。問題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哪裡?下一句是什麼?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前一句是?詩詞大會選手:我真答不上來啊
    但其實提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都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下半句「寸金難買寸光陰」,而要是問它的前一句是什麼?卻是鮮有人知。巧的是,之前看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老段就注意到有個小選手,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最後只能回答一句明知道不是的「寸金難買寸光陰」,看看這位小姑娘一副「我真答不上來啊」的苦笑,心疼不心疼!連康老師都不高興了,直接穿越千年喊話詩人:我對你有意見,你幹嘛不就寫「寸金難買寸光陰」呢!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後代,讓他們汲取經驗增長知識。此處均是用「寸陰」代表光陰。將「寸陰」最早比作「寸金」的是唐代詩人王貞白,其詩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後來元代詩人同恕《送陳嘉會》也這樣比喻:「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最完整的是清代周希陶編著的《重訂增廣賢文》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千古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後半句是啥?多數人都弄錯了
    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一」瞬間」是多長?只有0.36秒!一「剎那」呢?現代的計時單位,一天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等等,這樣的計時都很好理解。此外,在中國古代表述時間的詞彙中,光陰是用「寸」來量的。比如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就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一首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那麼,古代的時間為什麼用「寸」來表述呢?
  • 你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嗎?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貞白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他三句很多人都並不熟悉,但是唯獨對於「一寸光陰一寸金」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時常被老師家長拎出來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進而讓大家珍惜讀書的時光,好認真學習。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看看這10句話,你會更有緊迫感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2、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成功=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3、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寸光陰不可輕
    日晷「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寸金可買寸光陰!?
    前 言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若是問下一句,大夥肯定能夠脫口而出"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上一句卻讓參賽者犯難,那麼接下來就看一下它被鮮為人知的上一句吧。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並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 唐末詩人王貞白——「一寸光陰一寸金」真正的出處
    導語:從小我們便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名言警句教育,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在有限時間內散發無限的光芒。於是,我們就從小便以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原配」就是「寸金難買寸光陰」。這首出自《增廣賢文》的詩句已經被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 2020年只剩3個月了:迷迷糊糊又一年,一寸光陰一寸金!
    隨著9月的來臨,夏季也逐漸離我們遠去,迎來秋季的我們,忽然之間看了下日曆:什麼?都9月中旬了?秋季帶來涼爽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們寶貴的時間,「驀然回首」間發現2020年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不管你什麼身處何等地位、擁有多少財富,都買不來你的上一秒時間。很多人在決定做某件事時,總會極力通過拖延的方式逃避那些討厭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而其實我們只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這些看似困難的事情便迎刃而解。拖延症是很多人的通病,我們也正是在這些拖延、懶惰的驅使下浪費時間、虛度光陰。
  •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本次升旗儀式的主題是: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楊: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我向全班同學發出以下著重培養學習習慣的倡議:第一,以自身為基礎,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即準確自我定位,明確時間觀念,合理安排時間第二,課堂踏實認真,帶著問題聽課,以問題解決程度衡量聽課效率第三,課後作業前先鞏固知識,課堂前充分準備,真正做到不複習不作業,不預習不進課堂第四,每個星期整理一次所學知識
  • 產生在九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千古名句及這個典故由來的傳說
    接下來,我就講一個發生地在我們九江的典故,如:「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國人皆知的古語。這句勸人要珍惜時間的警示格言。也是現在所有家長們在教育小孩時用的最多的話,知道會說這句話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家對這句古語詩詞的出處和它背後的歷史故事,估計就是沒有幾個人能「道得清,說的明」了吧!
  • 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到底出自哪首詩?
    比如說這首唐末王貞白的這首四句小詩《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可以如數家珍地背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出自哪首詩。這首詩是唐末五代初詩人王貞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詩,這首詩是他科考學習狀態的真實寫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果不是被窗外的行人打亂了思緒,詩人還在研究被視為珍寶般的書籍呢。不知不覺,春天都快要過完了,光陰轉瞬即逝,所以詩人發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慨嘆。
  •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新學期,與孩子共勉!
    自古以來,人們從未停下追求新知的腳步,古代的詩人更是寫下一篇篇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勸學詩詞,勉勵自己同時也鼓勵他人,探索永無止境的知識大道。《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五季以來,每一季節目中都有關於學習,關於奮鬥的經典詩詞。每每回看節目中的這些片段,不禁讓人心潮澎湃,再加上幾位嘉賓老師的精彩點評講解,更是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