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為什麼多選擇美國上市?國內上市不香嗎?原因不簡單!

2020-12-17 科技研究員猴哥

很多國內企業為什麼選擇去美國上市?特別是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們,像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難道在咱們中國的市場上市不香嗎?事實並非如此

估計會有很多讀者有這樣的疑問,當然,其中大部分多是因為無法買到這些公司的股票而感到遺憾的,其實大家根本不用著急,因為美國出臺新規要打壓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最終傷害的只能是美國自己的資本市場,所以,未來國內賺錢的機會多著呢,而且國內會有更多偉大的公司誕生,以後我們再和大家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言歸正傳,我們來繼續講講中國公司為什麼要赴美上市,以及在美上市的整個流程到底是怎樣的!相信看完後的讀者會對中美,在資本市場有一個更全面地了解。

從1992年華晨汽車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開始,中國企業便拉開了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序幕!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國一共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有250家,合計市值約為2.2萬億美元,而每股的總市值大約為40萬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中概股的市值佔每股大約百分之五的體量,雖然看似比重不高,但卻都是中國比較優質的公司。

目前一共有四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大陸公司市值超過千億美元,分別是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和中國移動,僅阿里一家的市值就高達7000多億美元,可以說是絕對的中概股龍頭!

而美股市值最高的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那4家科技巨頭,分別是:facebook、apple、Amazon和Google。

再加上市值剛突破6000億美金的特斯拉,可以看出美股整個市場對網際網路公司的經營模式,以及未來所擁有的價值是非常認可的,這也是國內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之前都選擇去美國上市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可能會隔三差五的遭遇「空襲」(被做空),但正常情況下市值都能得到一個合理的體現。

再有就是從準入門檻來說,美股的要求更容易達到。這裡有張表歸納了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上市條件,當然還有一些細則,但重點差不多就是這些。而對我們國內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美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主要有兩點:

一、採用註冊制,整個上市流程更快,辦理各種手續的時間僅需4到5個月。

二、沒有強制性的利潤要求,特別是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後,對早期需要大量燒錢的科技公司來說,融資更便捷。

要知道今天你能叫得出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前期都燒了大量風投的錢來佔領市場的。一般企業進入C輪以後,融資的金額就非常巨大了,這時候新進來的資金對公司什麼時候上市是有明確要求的,因為風投要考慮退出的問題,而這個時候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可能並沒有實現盈利或利潤很低,因此它們即使想在中國境內上市也上不了,因為利潤達不到指標,甚至很多可能連經營年限都不夠。

科創板出來以前,國內上市的最低門檻是企業至少要經營三年以上,但例如拼多多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兩年十個月,瑞星更是僅用了一年半,所以這些公司要想上市進行大規模融資,只能選擇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做國內很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大部分在一開始融資時就已經著手為上市做準備了。

說實話,之前很多正在籌備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在今年5月得知美國要住新規比,中國企業從美國退市時,第一反應就是加速上市,因為這背後有很多美元風投資金的變現需求,所以緊接著的六、七、八月直接上了十幾家公司,這裡面就有影響力比較大的理想、小鵬和貝殼。

再有就是這些公司本身是VIE架構,所以他們是無法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只能在美國或香港上市。如果想回國內上市,還得先私有化,再拆VIE架構,這個就非常複雜了,因為有些企業前期準備美國上市已經很久,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至少幾千萬已經花出去了,所以可以預計在美國的新規正式生效前,能上市的企業都會儘量上,甚至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會陸續選擇回港進行二次上市。

我們已經看到中概股的巨頭,如阿里、網易、京東都是這麼做的,其實從長遠來看,目前的局面反而對我們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為什麼呢?

因為隨著我們科創板的落地以及註冊制的逐步實行,國內的整個監管環境和制度規則都在更好的完善,所以,相信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優秀的公司在我們資本市場的助力下改變世界。

相關焦點

  • 中國上市和美國上市之區別
    企業上市就是為了融資。為什麼沒有美國企業在我國上市,而我國企業還有不少跑到美國上市的?下面就來看看原因,還真不是國外企業不想來,而是達不到要求,達到了也熬不起時間,說起來有點扎心啊。
  • 為什麼股權質押成為了民營上市企業的必然選擇?
    原標題:為什麼股權質押成為了民營上市企業的必然選擇? 要聞 為什麼股權質押成為了民營上市企業的必然選擇?2018年11月12日 20:09:56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點拾投資」,作者朱昂、江小魚。文內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 為什麼明明中國有證券交易所,移動、聯通、電信還要跑美國上市?
    最近美國又要對中國搞事情,據悉,近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啟動程序,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有限公司、中國聯通(香港)有限公司等三家中國企業從紐交所「摘牌」。看到這個事情,我們首先不是氣憤,而是充滿疑惑,為什麼明明中國有證券交易所,移動、電信、聯通還要跑到美國上市?對於金融領域,筆者跟大部分人一樣都是一張白紙。
  • 網際網路騙局「原始股」「美國上市」,你知道中國企業申請美國上市的...
    正在忽悠大家,進行詐騙的遼寧北票市「中國昌盛集團」「上市」鬧劇。 「中國昌盛集團」「上市」,不知道遼寧北票市的有關部門知道不?如果不知道,這「上市」就是個鬧劇了!因為去美國上市,「中國昌盛集團」是需要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請的。 那麼去美國上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利箭在行動有關規定給大家看看,心裡有個底,看完這規定,以後還有吹噓去美國上市的詐騙,再也忽悠不了你了。 中國證監會關於企業申請境外上市的規定
  • 視頻剪輯軟體「小影」啟動上市 聚焦海外單打獨鬥 國內市場不香嗎
    不過,國內用戶卻不熟悉這款有亮眼數據的產品。在中國內地的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攝影與錄像榜單上,小影排名55位。另一個客觀原因是,小影似乎對海外市場更上心。對比國內同行,小影採取多款App並發的策略,但多是工具屬性,而國內頭部剪輯軟體多是為配合視頻社區而生。小影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其實是工具矩陣對抗視頻衍生軟體的縮影。
  • 走出去智庫:2020中國企業首選哪裡上市?
    儘管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已經成功籤約,但中美政治氣氛仍令世人高度矚目,在這樣的背景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還是中國科技企業的首選上市地嗎?本文將分幾個層面回答上述問題。此外,中國證監會在2019年11月宣布計劃擴大H股全流通。這將使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的主要股東能夠將其國內未上市的股票轉化為H股,以便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及流通。此舉有助於提高股票的流動性、解決股東利益不一致的問題,幫助內地公司加強利用內地及香港兩個資本市場,同時可促進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
  • 為什麼華為不選擇上市?
    華為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但是華為到現在也沒有上市,那麼華為不選擇上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不想被資本所左右華為一直堅持不上市,就是不想被資本所左右。一般來說,資本是逐利的,是想賺錢的,是想要回報率的,這樣的情況下,資本的力量可能跟企業的願景和理想就會存在差距,就有可能導致企業不能夠靜下心來做好技術和研發。而我們從華為3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華為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依靠自身的研發實力,篤定發展理念,投資巨額資金研發晶片,投資巨額資金研發手機,這樣才有現在海思晶片和華為手機的崛起。
  • 2018年以來,有哪些服飾企業選擇在港上市
    核心提示:2018年以來,在A股上市的服飾企業為數不多,而與此同時,有一些服飾企業則選擇在香港上市。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以來選擇在香港上市的服飾企業。 2018年以來,在A股上市的服飾企業為數不多,而與此同時,有一些服飾企業則選擇在香港上市。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以來選擇在香港上市的服飾企業。 嘉藝控股(伴娘裙製造商) 2月28日,嘉藝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 美國IPO上市流程解析
    境外上市是指國內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境外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我國企業境外上市有直接上市與間接上市兩種模式。有少數公司採用存託憑證和可轉換債券上市。這兩種上市方式一般是企業在境外已上市,再次融資時採用的方式。境外上市的優勢有適用法律更易被各方接受、 審批程序更為簡單、 可流通股票的範圍廣、 股權運作方便以及稅務豁免等。
  • 二次上市有什麼用?阿里為什麼要第二次上市
    要是一家公司計劃上市,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經過很大的實力以及努力才能實現這個計劃。但不少企業卻能出現二次上市的機會,比如阿里為什麼可以二次上市呢?還有二次上市是什麼意思呢?
  • 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抗衰老企業引爆資本市場,中國NMN保健品行業...
    文|AgeClub  羅立斌核心觀點:1.上市公司金達威通過收購美國保健品公司完成了NMN產品國內上市銷售,湯臣倍健成立「海外研發中心」對抗衰老產品進入國內提前布局;2.淘寶平臺抗衰老保健產品NMN的銷售額已經破億,每瓶NMN平均成交價為1578元。
  • 中資企業上市為何青睞香港?截至8月中旬,已有37家中資企業赴港上市
    8月8日中國鐵塔開盤價格報1.26港元/股,淨籌資金約534.23億港元。「赴港上市的企業類型比較多,但最受人矚目的還是新經濟公司,這類公司主要特點是近幾年藉助科技或網際網路手段在國內迅速發展壯大。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市場,對於新經濟公司的歡迎程度較高。」在本輪港股散戶承銷中表現搶眼的富途證券CEO鄔必偉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
  • 中國「獨角獸」成長密碼:崛起受益於國內市場,赴美上市或不再「吃...
    法案要求,如果一家外國公司不能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或者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連續三年對其進行審計,則該公司的證券將被禁止在美國交易所交易。市場普遍認為,該法案主要針對中國企業。受此影響,部分熱門中概股出現跳水行情。有分析人士提出,科創板、港交所未來或將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首選地。
  • 華爾街日報:中國企業在美借殼上市之路
    在中國,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公司在美國上市,你很可能會找上杜青松(音)。他的電子設備公司199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是第一批在那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
  • 精銳教育赴美上市:為什麼精銳的教育公司都去美國上市?
    2018年3月2日,精銳教育公布了赴美上市的招股書。不完全統計,這是繼新東方、好未來(即學而思)、學大教育、瑞思英語等登陸美股之後的又一家中國教育企業。 這讓人不禁疑問,為什麼精銳的中國教育企業紛紛赴美上市?
  • 合肥又添一家上市企業,附合肥上市企業大盤點!
    合肥這些上市公司你知道多少生活、工作在合肥,你知道咱們霸都到底有哪些上市公司嗎?2018年12月9日,合肥美亞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網際網路+多光譜人工智慧選色機研製與產業化」項目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地址:合肥市高新區望江西路668號-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成立的一家集鋼結構設計、製造、安裝和總承包為一體的專業化鋼構企業。
  • 普洛斯又要去美國上市了,估值超千億
    如今,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物流地產霸主——普洛斯,又要上市了。為什麼說又?早在2018年1月,普洛斯在以萬科為首的中國財團助力之下,以790億人民幣的市值從新加坡私有化退市。至今,普洛斯已是全球領先的現代產業設施運營商、全球四大地產私募基金之一,有著410億美元資產,包括5600萬平方米的產業設施,遍及中國、日本、巴西和美國和巴西的117個主要城市。那麼普洛斯的江湖地位到底如何?真的物流地產霸主嗎?撐得起這200億美元估值嗎?
  •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法律問題分析
    但是,就整體而言,當前我國H股內地企業在信息披露方面主要還存在以下兩方面不足:(1)H股內地企業註冊於內地且其經營活動也主要在內地,有關H股公司運營方面的信息披露大多是通過國內媒介,香港及西方國家傳媒涉及較少。經常信息的不足和理解方面的困難,造成境外投資者對內地企業H股存在一種生疏和不甚了解的感覺,常常影響其對H股市場的信心和判斷。
  • 中國和美國未來2年獨角獸上市潮來襲!科技股上市潮來了!
    中國和美國未來2年獨角獸上市潮來襲! 科技股上市潮來也了!一、中國:2020年儼然已經掀起獨角獸上市潮。此前貝殼宣布赴美IPO之前,京東、網易已在今年上半年回港第二上市,知名AI獨角獸寒武紀則年中已經登陸A股科創板。與此同時,國內獨角獸企業紛紛宣布上市計劃,十分罕見。1、螞蟻集團上市被撤,但並不影響網際網路系獨角獸上市熱情。
  • 海底撈港交所上市 中國最大餐飲企業正式誕生
    巴菲特: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海底撈港交所上市,一戰封神對於整個餐飲業來說,昨天無疑是個特殊的日子。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中式餐飲企業「海底撈」,正式在港交所敲鐘上市了。究竟有多大呢?我們從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出,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第一家營收超百億級的中式餐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