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不喜歡和人對視,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們有很多在大眾看來非常奇怪的行為,他們是自閉症患者,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其他的孩子都不一樣,同齡的寶寶已經會伸著手找爸爸媽媽要擁抱了,自己的孩子卻對家人的呼喚沒什麼回應,到了學說話的時候,別家的寶寶會咿咿呀呀的跟著大人學嘴,自己的孩子卻仍然無視周圍人。
他們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得到的結果如晴天霹靂,孩子疑似自閉症。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和周圍人的差別也越來越大,孩子的智力發育遲緩,學習新東西非常艱難,快三歲了仍然不會叫爸爸媽媽,拒絕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情緒失控的時候還會有破壞性行為,照顧孩子已經讓他們心力交瘁,周圍人的流言蜚語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孩子的封閉冷漠,讓他們無數次想放棄,&34;爸~爸~,媽~媽~,&34;b~a~ba,m~a~ma,爸爸~媽媽~"每一個重複的音調都浸透著父母對孩子全心的愛意。
聽說在自閉症孩子三歲之前,找專業的機構幹預更有利於康復,夫妻倆收拾行裝,來到了一線大城市找專業的特殊教育機構。在這裡,他們看見了很多和自己相似的家庭,遇見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家長朋友,夫妻兩人,對於前路也更加堅定有信心。
在機構做了一個專業的測試之後,他們給孩子正式辦理入學了,從此開始了孩子的康復之路。
除了在機構進行幹預康復,夫妻二人自己也聽從老師的建議,學習自閉症的相關知識,對孩子進行家庭幹預,只要存在一線希望,他們就有前進的動力。
在孩子第一次回應他們的呼喚時,夫妻二人忍不住相擁著喜極而泣,後來,相比起普通兒童,孩子仍然發育遲緩,但是在他們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可以看見孩子在一點一點的進步。
為了孩子,夫妻二人留在了這座大城市,前路或許會很艱難,但已經看見了希望的曙光,他們會一直朝著光芒前進。
知識科普:
自閉症孩子的最佳幹預時期是三歲之前,其次是三到六歲,所以各位家長如果發現孩子不對勁,要及早去醫院檢查,聽從醫生的建議,確診後及時去專業的機構進行幹預康復哦!
自閉症早期的一些臨床表現:
1.對聲音沒有反應。
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於家長的說話聲,玩鬧聲沒有任何反應,建議家長及時去醫院檢查。
2.缺乏目光對視。
嬰幼兒對周圍的事物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會好奇的看著家長或者目光追隨著家長的手指和手中的玩具,如果孩子缺乏目光對視,眼神遲鈍,建議家長早日去醫院檢查。
3.重複的刻板動作。
如果小孩子喜歡做一些重複的動作,例如不停的旋轉,或者一定要沿著固定的路線走動,以及在做某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固定重複的做其他的事,孩子可能存在刻板行為,建議及早去醫院檢查。
4.不願意說話和肢體發展不平衡。
小孩子早期學說話有早有慢,但如果孩子到了正常學說話的時期,一直不願意或者不會說話,各肢體發展也很不平衡,走路容易摔跤,反應遲鈍等,建議及早送孩子去專業的醫院檢查。
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上的臨床反應,家長們也不要驚慌,及早帶著孩子去專業的醫院檢查診斷,發現問題後及時治療,才會及時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