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教孩子,孩子應該有自己的隱私嗎

2020-10-31 小孩子丿大道理

父母經常想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否需要有隱私,並問侵犯孩子隱私是否可以,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孩子們表現出的責任感、一致性和誠實程度與他們被允許擁有的隱私量之間應該有直接的聯繫。

但是,在我們討論監視你孩子的話題之前,我想先談談我們的孩子以及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對隱私的需求。

幼兒與隱私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幾乎沒有脫離父母手心,孩子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由父母或照顧者抱著的,甚至還有一種流行的育兒哲學叫「依戀父母」,這只是幾千年來一直很正常的一種花哨說法。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和長大,自然是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總有一天,你的孩子去洗手間關上門,因為他想要隱私,如果有人走進來,他會感到尷尬。

這種分離是人類關係的自然組成部分,隨著青少年年齡的增長,分離的界線開始形成並變得更加清晰。

青少年和分開的必要性

青少年需要分開和個性化,個體化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當孩子們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時,青春期其實就是為他們做好準備。

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包括形成邊界,簡單地說,界限就是孩子的終點和起點。

父母和孩子經常為界限的劃分而爭吵,但是你的孩子需要分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認為孩子們有隱私是很重要的。

他們應該有一個房間,他們可以去那裡關上門,即使他們和兄弟姐妹同住一個房間,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讓他們有「獨處的時間」,並得到家人的尊重。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會到孩子的房間裡去整理,收拾髒衣服,打掃衛生,這些都是我們希望我們的青少年去做的事情,儘管他們往往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多。

但是父母會借著這個理由開始搜查孩子的衣櫥和抽屜,搜查他們的手機,翻看他們的背包和口袋,以及其他的一些秘密。

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青少年,尊重她的宵禁,她說她會去哪裡,和誰在一起,而且通常是值得信賴和誠實的,那麼我建議你不要去她的房間,因為她贏得了你的信任

「我不會幹涉你的隱私,因為你做得很好。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你。」

這樣,她就知道自己的行為得到了回報,簡言之,你不幹涉她的個人空間是她的行為的直接結果。

為什麼我認為你不應該無故監視你的孩子?很多父母都這麼做,這並不是錯的,但在我看來,它不能培養獨立性和個性化。

我們想培養一個年輕的成年人,他能獨立地做決定,並且有自己的生活,別忘了,青少年在青春期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個性化,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擁有自己的空間。

所以,當你監視你的孩子時,你要傳達的信息是:「我不信任你,即使你沒有做錯任何事。」

監視你的孩子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會問,他們有沒有「權利」去孩子的房間看看,在我看來,這是你的權利,因為你擁有這所房子,更重要的是,你有責任保護你的孩子不受自己的傷害,即使他們不想要這種保護。

與其談論權利,我更喜歡談論責任、責任和義務。我認為一旦有什麼事情引起了你的懷疑,而且這是真的,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可能在吸毒、酗酒或從事其他危險的行為,你就有義務和責任去看看他們的房間。

如果你發現酒精、毒品或藥片,我想你應該開始四處尋找,因為你的責任是保護你的孩子不受他傷害。

控電話、電腦和社交媒體

一些家長會積極監控孩子的電話、電腦、簡訊應用程式、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瀏覽記錄,擁有專業知識的父母也許可以看到他們孩子的整個私生活。

我不一定建議你這麼做,但我認為這是公平的,作為父母,我們並不是要尊重孩子的隱私,而我們的孩子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這並不是說「我必須做好人,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如果你不履行照顧自己和安全的責任,那麼我會做任何必要的事情,如果這意味著在你的房間裡,在你的抽屜裡,在你的電腦和電話上看看,那正是我準備做的。」

在我看來,在你發現你的孩子有危險行為之後再做這種事是父母擁有的為數不多的工具之一。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危險行為時

當你試圖成為一個「足夠好的父母」,而你的孩子卻因為毒品、酗酒和其他危險行為而陷入麻煩,這是很糟糕的。除此之外,我們的孩子被告知了很多關於我們父母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的廢話。

你有權利和責任去檢查他們,因為你有權利和義務保護你的家,你的孩子和你的其他孩子的安全。

別忘了,當孩子們吸毒、犯罪或從事其他危險活動時,他們所擁有的部分權力就是保密,這是他們最大的思維錯誤之一,「我有權對你保密,但你無權對我保密。」

所以父母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如果是危及你或危及我們家庭的事情,你無權向我隱瞞秘密。」

在實踐中,告訴父母,如果他們需要搜查孩子的房間,這是可以的,如果他們的孩子說,「你不能這麼做,我要報警,」然後主動為他們報警。

總的來說,我認為父母應該在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之後對他們進行檢查,並把有效的後果作為一種義務和責任給予他們。

別讓你的孩子把爭論轉到你身上

當孩子們被發現有犯罪行為時,他們中的許多人會試圖扭轉局面說:「我真不敢相信你進了我的房間!「他們讓人覺得父母做了錯事。

扭轉局面是孩子們讓父母處於守勢的一種策略,他們製造一個爭論來轉移注意力,以避免對自己的行為或行為負責。

隱私是一種特權,不是一種權利

給孩子一個關於他們房間裡發生的事情或抽屜裡的東西的隱私權是你給他們的特權,因為他們是值得信賴和誠實的,但在我看來,這不是權利。

你的孩子們應該知道,如果他們違背了你的信任,其中一件事情將會改變,那就是你會更加仔細地觀察他們,這可能意味著翻看他們的抽屜或衣櫃,或者翻看他們的手機。

但這是他們為不誠實和不可信而付出的代價,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為失去別人的信任付出代價。

信任不是一件可以掉以輕心的事情,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當你決定要採取額外的措施來保護你的孩子不受外部世界發生的事情和他們自己的錯誤決定的影響,尤其是當你家裡有其他孩子的時候。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管教?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四個現象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管教?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四個現象有些父母發現,自己管教的孩子越多孩子就越叛逆,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沒有去了解到孩子的內心需求而過度地控制孩子。父母需要明白,再好的天賦也會為父母過度的控制欲給毀掉。父母需要看看,管教孩子太多的以下四個現象。
  • 孩子該不該有隱私?父母要在孩子房間裝監控,14歲少年氣到報警
    面對孩子的指控,孩子的父親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而且作為孩子能有什麼隱私,自己是孩子的父母,這個視頻在被發到網上以後,對於「給孩子房間裝攝像頭對還是錯」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網友們支持和反對的意見,幾乎各佔一半。很多家長表示,自己的初衷只是關心孩子,想要知道孩子近況,畢竟青春期的孩子,沒有控制力,父母不在身邊只能通過這種手段來提醒孩子對學習上心。但是孩子們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應該要有自己的隱私,即使是父母也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隱私。
  • 父母別只懂得管教,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這樣孩子犯錯更有意義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往往充當上帝的視角,對孩子進行批評管束,但其效果卻並不好。孩子對於錯誤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只是服從父母的威嚴進行改正。孩子犯錯誤之後,父母除了要管教孩子,還要讓孩子自己參與到管教過程,這是為什麼呢?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孩子的網絡管教
    陽光外語轉發這條微信,主要是分享孩子與網絡的關係,希望我們的學生家長們多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對青春期孩子網絡管教的經驗。 《紐約時報》曾整理出5條不給孩子買平板電腦的理由,列舉如下: ·不能帶來真正的樂趣,尤其是放長假時,是孩子有充分時間閱讀、運動、培養興趣的好時機,而不是用來玩 Candy Crush。 ·平板應該是孩子自己存錢買的東西。
  • 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
    導讀: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管越不像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應該看看這幾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安喬父母學堂】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父母:不可以再玩ipad/手機/看電視了!孩子:你自己都在玩,我也要玩!/ 你都在看,幹嘛不讓我看!父母:無語ing……家長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雖然安喬的小天使家境優渥,大部分有阿姨、有保姆幫忙。但作為父母,我們仍然要做一些自我能力所及的事,並且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看到。
  • 孩子沒有隱私?侵犯孩子隱私到底有什麼危害?
    孩子真的沒有隱私嗎?新聞的最後,記者採訪律師,律師表示:安裝監控的這種行為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孩子有一個自己內心的小世界,一樣的會開心、會難過、有自尊心、有點小虛榮,就像你希望別人尊重你的隱私一樣,TA同樣需要你的尊重。
  • 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管」,有多少父母做錯了
    但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誤區。父母們普遍都以為教育就是簡單粗暴地讓孩子乖乖聽話,其實,這種教育的本質是,父母利用自己家長的權威在威脅、恐嚇、欺負自己的孩子。也許我這樣講,很多人會不認同,甚至會強烈反對,但在孩子的眼中,家長就是這麼做的。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如何正面管教孩子,父母看看這幾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培養更加優秀的孩子,父母應該學會如何的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接受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從小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如果對生活保持樂觀向上,孩子也會對生活樂觀向上,父母如果尊敬長輩尊重他人,孩子也會孝敬父母,尊重老師,與人為善,父母嚴格要求自己,孩子也會嚴於律己。
  • 家長應該正確的管教孩子,而非打罵或驕縱孩子
    傳統的家長大都是以這種方式來管教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長輩,然而孩子長期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成長是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孩子長期在壓迫的強制性的環境下成長會迫切的想要自由,但因為家長的強勢和威嚴可能會造成孩子走向兩個極端。
  • 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
    家長偷看孩子的隱私算不算犯法?隱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確保護的一項人格利益,在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經他人同意,包括未成年人同意,偷看他人信件,日記。這屬於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法治安管理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所以即便你是家長,也不要隨意查看孩子的隱私,法律上不允許,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你知不知道父母偷看孩子隱私的後果是什麼?
  • 管教≠懲罰,用愛管教,孩子自律,父母放心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用懲罰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界限,甚至動用「竹筍炒肉絲」和「男女雙打」。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管教和懲罰背後的真正含義——愛!管教和懲罰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通過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沒有愛的管教和懲罰只會讓孩子感到仇恨、抗拒、冷漠、孤立、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 做好自己,孩子無須管教太多
    每個人都不喜歡說教,被批評指責,包括大人小孩,其實去發現一下孩子從來不會聽父母講了什麼,但是他們會看會學習父母做了什麼。如果作為父母的你自己是一個終身學習者,每天努力工作之餘不斷提升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活成孩子想成為的樣子,孩子自然明白好好學習的重要性,只需追隨,模仿,超越……何須管教?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被報警:中國的孩子該有隱私嗎?
    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這令人窒息的一連串追問,怎麼越聽越覺得熟悉?嗯,好像就差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了。但這實際上早就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是違法行為。 父母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一塊肉哪有什麼隱私權? 因此,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前,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的人格是不完善的,因此就應該依附於家長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乖乖聽話。 這種想法會給家庭造成多大的傷害呢?
  • 家長管教孩子就意味著懲罰孩子嗎?守規矩意味著束縛孩子的天性嗎
    ,孩子太小,不應該束縛他們的天性發展,不要用各種規矩來管教孩子;另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儘早建立規則意識,從小就應該進行嚴格的管教。管教你的孩子意味著教育和保護你的孩子,兩者是同時起作用的。管教的目標是通過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區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為,來保證他自己的安全。
  • 孩子犯錯父母如何管教?做好「三管兩不管」,孩子不優秀才怪
    「不管看不慣,管起來自己都要瘋」,這是多數父母在管孩子時的心聲吧!看著自家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行為和習慣問題,不去管又擔心孩子養成壞習慣將來可咋辦,一管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最後不得不以「吼打罵」收場。面對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犯錯,父母是該多管還是讓孩子自己吃虧後去改正呢?父母該如何管教,能達到效果的最大化?父母做好「三管兩不管」,孩子優秀家長輕鬆。
  • 父母管教孩子時絕不該說的9句話
    管教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3父母絕對應該管教孩子的行為比如,如果孩子是因為傷心而哭泣,你不應該斥責孩子不準哭、因為這對孩子來講就意味著他們不準傷心難過,他們不應該有這種情緒,這是不對的。但如果孩子總是用尖叫打滾打人等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那麼接下來父母要做的是教會孩子,當他們有不舒服的情緒時,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達。
  • 初二女孩輟學在家,沉迷手機抗拒父母管教,父母越比較孩子越墮落
    當時孩子一直躲在屋裡不出來吃飯,爸爸想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學,就自己的孩子不去上學,還整天躲在屋裡玩手機看小說,十分生氣,就狂敲孩子的房門,讓她出來說清楚之後的打算,結果孩子開門之後大吼說:「你們這是要逼死我才開心嗎!」說完把門一甩,又把自己鎖了起來。
  •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打不得罵不得,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小明在進入到叛逆期之後經常違背父母的意願,甚至還會經常出現和孩子打架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明的爸爸媽媽就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辦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一、孩子進入叛逆期,會有哪些特徵?男孩子會特別注重衣著打扮,女孩子也會注重保養自己的皮膚和頭髮以及自己的身材,甚至還會有很多孩子為了追求所謂的好看和靚麗,做出一些成年人不能夠理解的事情。但是這個時候學校又會要求孩子統一著裝,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會產生矛盾,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叛逆。二、孩子出現叛逆心理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