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管」,有多少父母做錯了

2020-08-28 文心的獨家思考


表妹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她給女兒網購了一件生日禮物:一根戒尺。

看到這條朋友圈,我挺吃驚的,都什麼年代了,管教孩子竟然還用得著體罰這種手段,而且還是用戒尺這種古時私塾老師懲罰學生用的專用工具。

我很想告訴她,管教孩子不能如此簡單粗暴,這樣做不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不利,而且也達不到她管教孩子的初衷和目的。

或者,乾脆推薦她看幾本科學育兒的書,但又想著,我一個未婚未育的人,主動給別人提這方面的意見,又有點不太合適。

但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誤區。

父母們普遍都以為教育就是簡單粗暴地讓孩子乖乖聽話,其實,這種教育的本質是,父母利用自己家長的權威在威脅、恐嚇、欺負自己的孩子。

也許我這樣講,很多人會不認同,甚至會強烈反對,但在孩子的眼中,家長就是這麼做的。

我們每個成年人都做過孩子,我們小時候也都很討厭父母動輒批評、打罵、體罰的教育方式,有些經歷甚至達到了「童年陰影」的可怕地步。

原本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以後,都應該避免讓我們的孩子不再經歷我們小時候所經歷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大多數人在自己成為父母以後,用的還是父母的那一套教育方式。

這就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我們不認同甚至討厭父母的教育方式,但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成為了我們的潛意識,讓我們長大後不自覺地也採用同樣的教育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我們自己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也最容易教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獨立、自信,又有出息的孩子呢?

答案是「不管教」。

我所說的「不管教」不是對孩子漠不關心,不聞不問,而是一種「有心無痕」的管教方式,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感覺不到你在教育他,你在管他,自然也就不會有「強制管教」所引發的逆反等一系列負面問題。

想要做到「不管」,想要做到「有心無痕」,父母只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尊重孩子。

那些總認為孩子不聽話的家長,往往是不尊重孩子、不關注兒童的自主選擇,只在乎自己感受的家長。這些家長對孩子限制太多,是真正「不聽話」的家長。

所謂尊重兒童,不是說不打罵就是尊重了,而是在家長和孩子的意見衝突時,家長能認真地體悟、理解孩子的感覺和需求,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家長都要儘可能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要求獨立的願望更加強烈,他的自主意識更需要成長的空間,如果家長不因為家長意志和孩子發生衝突,那麼「強制管教」所引發的「逆反」就不存在了。

2.抓住孩子的關鍵啟蒙時期,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

如果父母能抓住孩子0-6歲的關鍵啟蒙時期,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那孩子自己就能夠很好地自我約束,自我成長,自然也就不需要父母煞費苦心地後續糾正和管教。

之所以說是0-6歲,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腦發育速度最快,對父母的信任度高,容易調教。

錯過了這個關鍵的啟蒙時期,再想要去糾正和管教就很費勁了。

3.家長做好自己,孩子自然有樣學樣。

身教重於言傳。

對孩子一味地批評、嘮叨、說教,不僅不能讓孩子乖乖地聽話,反而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效仿和模仿的對象,家長做好自己,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自然有樣學樣。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天然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他們不惜一切努力和代價,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沒有理解和尊重的愛,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愛,也不是符合父母愛的初衷與想要達到的教育目的的愛。

這樣的愛註定是不受歡迎的,是事與願違的。

相關焦點

  • 家有孩子,父母不知道怎麼管教?專家:最好的方式是撒手但不放手
    其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對孩子的影響最深。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家長們也有困惑——孩子應該怎麼管,是事無巨細還是任他們野蠻生長?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專家表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撒手但不放手、鬆弛有度。
  • 管孩子是一門「學問」,孩子有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必須嚴格管教
    面對如何管教孩子,家長們可能都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這些不同的方式方法就導致了孩子們不同的表現形式,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非常大的爭議,父母的管教方式可能在孩子看來是抗拒的,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卻是覺得對孩子是最好的,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因為管教的問題導致的衝突,導致親子關係的矛盾
  • 孩子犯錯父母如何管教?做好「三管兩不管」,孩子不優秀才怪
    「不管看不慣,管起來自己都要瘋」,這是多數父母在管孩子時的心聲吧!看著自家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行為和習慣問題,不去管又擔心孩子養成壞習慣將來可咋辦,一管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最後不得不以「吼打罵」收場。面對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犯錯,父母是該多管還是讓孩子自己吃虧後去改正呢?父母該如何管教,能達到效果的最大化?父母做好「三管兩不管」,孩子優秀家長輕鬆。
  • 管教≠懲罰,用愛管教,孩子自律,父母放心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用懲罰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界限,甚至動用「竹筍炒肉絲」和「男女雙打」。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管教和懲罰背後的真正含義——愛!管教和懲罰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通過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沒有愛的管教和懲罰只會讓孩子感到仇恨、抗拒、冷漠、孤立、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 管教孩子,低層次父母和高層次父母的處理方式,差別一目了然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但是當面對不同的孩子時,大部分父母都會採取非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父母的處理方式能夠體現出父母就是低層次的父母還是高層次的父母,差別一目了然。,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惱羞成怒,同時會用比孩子更壞的脾氣來管教孩子。
  • 父母管教孩子常犯的10種錯誤,你中了幾條
    其實,經常出現親子矛盾,不能把鍋都丟給孩子,有很多時候,是家長一手造成的。父母管教孩子中,最常犯的10種錯誤,你中過幾條?>1、責備和問罪:你的髒手印又弄門上了,怎麼老這樣,到底怎麼回事,告訴過你多少遍了,怎麼就是記不住呢?
  • 想讓孩子快樂,需要正確的方式,父母學會管教孩子的3種方法
    當父母管教孩子時,許多人擔心自己會成為孩子心目當中最嚴厲的父母,但如果管教不嚴格又害怕會讓孩子犯錯。現在,我建議父母對孩子進行管教。嚴格的紀律可能是最常見的教育形式,也就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沒人會喜歡被別人強迫,孩子也不例外。例如,如果您要求您的孩子保持房間整潔,如果房間不整潔則要懲罰他,有些孩子可能聽話,但並非所有孩子都聽話。
  • 父母別只懂得管教,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這樣孩子犯錯更有意義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往往充當上帝的視角,對孩子進行批評管束,但其效果卻並不好。孩子對於錯誤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只是服從父母的威嚴進行改正。孩子犯錯誤之後,父母除了要管教孩子,還要讓孩子自己參與到管教過程,這是為什麼呢?
  • 李玫瑾:孩子不合理要求,必須要遵循4個原則!有多少父母做到了
    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很多父母都做得出來,到底有沒有問題呢?可以說問題還是有的,會導致今後孩子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都不敢開口向父母要,不敢開口向父母要,他們會怎麼做呢?會在家裡偷錢,一點一點偷,神不知鬼不覺,就存了夠買玩具槍的錢,買回去,父母問這是誰呢?孩子就開始撒謊說,這是隔壁某某借給我玩的。這麼回答父母也就會開始懷疑,就去問隔壁的某某。
  • 為何孩子難以管教?歸根結底是沒有了解孩子,父母要贏得孩子信任
    前言:耳邊充斥的總是家長的抱怨,而內容無非是孩子太難管教。確實,現在的孩子好像都很有思想,明明是家長在教育他們,結果家長最後卻啞口無言。只想說現在的家長也確實不容易,生活和工作都已經很艱難了,但日益長大的孩子卻還是讓家長各種操心。
  • 父母管教孩子的4種方式,暴露了愛孩子的程度!6歲前這樣立規矩
    中國有句話說「養不教,父之過。」管教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怎麼做,很多父母並沒有做對。比如,很多父母自喻很愛孩子,孩子有要求會一味滿足;但這是在孩子很聽話、乖巧的前提下,一旦孩子做錯了某件事,或沒有按照父母期望做,父母就會立馬變臉;還有的父母,帶孩子十分情緒化,心情好孩子做什麼都滿足,心情不好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實上,這樣的父母,並非真正從孩子的成長角度好好愛孩子。養育孩子,從來都是愛與規則並行的。
  • 別讓你的管教方式,扼殺孩子的未來!聰明父母必知5大要領
    導讀:別讓你的管教方式,扼殺孩子的未來!聰明父母必知5大要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讓你的管教方式,扼殺孩子的未來!聰明父母必知5大要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8種管教孩子的方式,比任何懲罰都有效
    《正面管教》的作者尼爾森說過,有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和大家分享下面8個管教方法,針對孩子犯的不同錯誤,用這些懲罰方法科學又智慧。03 幫忙做家務案例:亂畫,亂丟東西、玩具……方式:準備一條抹布、一個掃把、一個盆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建議:孩子做家務的時候,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孩子應由父母一起帶著做。
  • 探究父母管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在寫「父母管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這個主題之前,我想了很多,要不要去寫,因為它足夠的沉重,我們每個做父母的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一直認為只有更好地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去理解別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上一篇只是聊了一下父母的四種負面想法,就足夠讓我們傷痕累累的。我們每一個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因為我們自己固有教育思想產生了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父母管教方式,才有了不盡人意的結果。那先來看看我們都會有什麼樣的管教方式?
  • 為啥孩子越管越壞?錯誤的管教方法,很多父母卻還在用
    說起這句話,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非常熟悉,因為有一些父母可能每天都要對自己的孩子說好幾遍這句話,當孩子在做一些父母沒有辦法理解的事情時,父母就會義正言辭的叫孩子停下這件事情,但是其實很多人都會發現,這種教育方式只會讓自己的孩子越管越壞,因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 《不管教的勇氣》:最高階的管教方式是不管教
    對孩子什麼都不管?他不得蹦躂到天上去!儘管內心有如此想法,我仍把書加到了購物車——萬一真有能輕鬆教育孩子的方式,咱可不能錯過了!與很多華而不實的育兒書籍不同的是,《不管教的勇氣》從家長的關注點出發,不但教父母如何「不管教」孩子,還考慮到了父母關心的採取不管教的育兒方式後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對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
  • 孩子犯錯,父母光說教不管用,無聲的言語往往是最有力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錯,家長教育,孩子繼續犯錯,家長繼續教育,相同的問題,最後家長們發現自己之前的努力仿佛都是白費。當別人問起家長:「你家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你要好好管教。」家長第一反應都是:「我怎麼沒好好管教,每一次我都有好好說他。」
  • 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管是最好的管?
    不給孩子抱班,又擔心孩子落下,以後沒有出息!真的是不僅花錢買累而且還浪費錢!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也跟著心累!家長們不防看看《安的種子》!或許對於家長迫切希望孩子成才,大有幫助!教育其實,越簡單越好!不管或許是最好的管!有的家長說,怎麼簡單?怎麼個不管!中國的孩子,被溺愛的,就只需要懲戒了!簡單,不管就是,只要孩子不犯了規則性的錯誤!
  •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正面管教》自1981年出版以來,其理念正面管教已經成為養育孩子的「黃金準則」,讓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父母、孩子、老師獲益。可是面對這個群體,我們可能都聽到過這樣的話——我的孩子註定會失敗;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們,永遠不會有健康的兩性關係;單親父母的孩子需要角色榜樣,他們的父母越早再婚越好;單親家庭的孩子自尊會低;單親家庭是破碎的家庭等等。可是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關於單親養育中的謊言。
  • 吼完孩子就後悔?如何做到理性引導?父母試試「去情緒化管教」
    小孩子總是非常鬧騰,調皮搗蛋的樣子有時候會讓人哭笑不得,即使是脾氣再好的父母,當碰到調皮搗蛋的孩子時,也往往會出現一些情緒上的改變,更別說那些暴躁的父母,這種父母只要看見孩子做錯事情時,往往氣不打一處來,當脾氣無處發洩時,就會對準可憐的孩子。但是事後一想,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不懂這麼多規矩,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自己對他太過於嚴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