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管教孩子時,許多人擔心自己會成為孩子心目當中最嚴厲的父母,但如果管教不嚴格又害怕會讓孩子犯錯。現在,我建議父母對孩子進行管教。嚴格的紀律可能是最常見的教育形式,也就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沒人會喜歡被別人強迫,孩子也不例外。例如,如果您要求您的孩子保持房間整潔,如果房間不整潔則要懲罰他,有些孩子可能聽話,但並非所有孩子都聽話。這種做事方式會導致孩子跟家長之間進行對抗,是不可取的。
如果您習慣於嚴格地要求您的孩子,這也可能會使孩子遠離父母,與父母之間產生隔閡。簡而言之,如果不斷地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其實不是培養親子關係的最佳方法。今天來分享管教孩子的三種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管教孩子的三種主要方法通常是:
先嚴格, 再放鬆,最後達到合作。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由於不敢冒險,通常對親子教育感到焦慮。因為他們過去在父母嚴格的紀律下長大,他們不想讓孩子再經歷自己同樣的遭遇,因為這樣可能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有時,當父母決定不採用上一代的教育模式時,他們可能變得太寬容,根本沒有對子女施加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使孩子太放鬆而沒有紀律觀念。
有時最好不要對孩子有任何期望,因為孩子還沒有準備好。例如,您的長子可能會覺得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第二個孩子可能會覺得很難應付。這種爭論不僅在輸贏之間沒有區別,但這也可能損害家人之間的關係,最好暫時放棄期望,有時寬鬆的父子關係是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法。
這意味著不要堅持要求孩子必須去做某一件事情,這並不是投降,而是為孩子設置了一定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喜歡與父母合作。
在孩子準備接受合作之前,可以是一個積極的短期解決方案。合作意味著您和您的孩子一起思考並解決問題。您更像一個輔導員,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這種方法可以解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所有問題,是促進親子關係的最佳途徑。
父母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心甘情願接受管教。
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可能需要幫助。例如,朋友弄亂了您的房間,需要把房間打掃一下。孩子可能認為任務太難了,無法立即完成。這時候父母要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步驟並重複最關鍵的地方。慢慢地,孩子就會心甘情願接受父母的管教。
不要強迫孩子做事。
第二階段可能很棘手,因為孩子都會堅持他自己的立場,父母必須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才行。在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確定一下孩子的感覺,不要侮辱和威脅孩子,這也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怨恨。但是當您的孩子看到您關心自己的感受時。
他才能學會關心他人的感受。與孩子一起做事情出謀劃策時,應讓孩子帶頭,不要立即拒絕他的建議。對於收拾房間一事,孩子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怎樣收拾房間。"您可以耐心地說:"沒關係,我們不著急,請慢慢考慮。"不要給孩子出示所有答案,因為這樣做會打消孩子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總結: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就不要狠狠的訓他,嚴格的父母也要分清具體場合。如果您是在威權主義下長大的,您可能會認為威權紀律是理想的教育方式。您可能會發現合作育兒太麻煩了。但是,問題在於,除了整理房間之外,您和您的孩子還願意在合作的過程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並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育兒的真正任務是陪伴孩子長大。這種合作紀律有助於發展社交行為,也能讓孩子學會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這樣,孩子才能掌握寬容,靈活和解決問題的生活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