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就體罰?家長最無效的管教方法,就是體罰孩子

2020-08-12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很多家長卻選擇用體罰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種錯誤的管教方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家長要學會管理孩子,用正確方式去對待孩子的成長。

昨天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侄女突然說:「媽媽,我不想吃這個菜,不好吃。」

孩子媽大聲對孩子說:「不行,你快吃,給你五分鐘,全部吃掉!」

過了很久,侄女依然沒有吃完這些飯菜,這個時候孩子媽就把孩子從餐桌上「拎」下來,讓孩子面壁思過兩個小時。

孩子就對著牆硬生生站了快一個小時,還是我在一旁勸說下才讓孩子休息。事後孩子把飯吃完,可沒過多久就吐出來了。

這種「體罰」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教育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體罰才是最無效的一種。

一、體罰:最無效的管教方法

當遇到教育問題時,我們可以用溝通的方式去和孩子一同解決,很多家長不願意花時間教育孩子,用更多的精力去引導他們,而是選擇了這種暴力的極端方式,對於家長們來說是直接且快速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種無效的管理方式。

武力壓迫威脅讓孩子不得不屈服於家長,孩子確實能夠聽家長的話,但是這並不是心服口服地聽從,而是被迫無奈的選擇,所以治標不治本。

其實就是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沒有抓住重點,忽視孩子,給予孩子最錯誤的管理方式,這種體罰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二、體罰對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1、使孩子更叛逆

體罰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就是在「壓迫」。孩子一開始能夠忍住,但是時間一長就會選擇爆發,最後變得更加叛逆,面對父母時也會用極端的方式回應。

「物極必反」,體罰會讓孩子內心堆積的情緒集中在一個時間爆發開來,最後變得更加叛逆。

2、缺乏安全感

父母本應該是用陪伴,這種溫柔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體罰不僅會導致孩子內心受不到父母的愛,內心就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從而缺乏自信,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3、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性格的形成和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家長們如果使用暴力的教育方式,就會導致孩子們變得更暴躁。

當孩子犯錯了,體罰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教育問題可以用很多方式解決,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才對孩子有利。

三、除了體罰,孩子犯錯時,家長還有哪些教育方法

1、溝通法則

孩子犯錯其實都有原因的,很多家長不願意聽孩子的理由,直接用極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其實我們可以用更溫柔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溝通法則。

就是先通過傾聽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最後再疏導孩子,這樣才讓孩子先對父母產生認同感,感受到被尊重,這個時候父母提出的建議孩子才願意去接受。

2、贊同替代批評

當孩子犯錯了,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這個時候去批評孩子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第二種情況就是他們確實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但是害怕家長懲罰自己所以才不願意承認,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正面引導讓孩子勇於認錯。

孩子今天看電視很長時間,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贊同孩子:「寶寶,電視是不是很好看,我也覺得很好看,但是現在已經很晚了,你看電視也花了很長時間,我們下次再看吧。」用這種贊同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更願意接受改變。

3、傳遞概念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都忽略了理念教育。簡單來說就是給孩子傳遞「犯錯」的概念。

其實體罰就是在傳遞錯誤的信息,這種極端的方式在告訴孩子自己做錯了。但是體罰的效果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因此家長要選擇用更溫柔的方式告訴孩子,那就是傳遞一個正確的概念。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方法有很多種,家長們千萬不要選擇體罰這一種。對於孩子來說,體罰就是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傷害,父母要學會避免體罰,而是用其他有效的方式助力孩子成長。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可以嚴厲到體罰的程度,但體罰過後請對孩子說這2句話
    但是小嵐卻發現自己的溫言勸告並不能讓孩子長記性,孩子最近調皮到開始在家翻東西,有次還把丈夫書房的一個文件夾翻出來,差點把文件夾裡的文件給撕毀了。小嵐覺得這樣不行,得好好管教孩子了。現在很多家長覺得用打罵來教育孩子是不對的,很少家長用體罰的方式了。其實面對孩子屢次犯錯的情況,家長可以用體罰的方式讓孩子長記性,孩子犯錯可以嚴厲到體罰的程度,但體罰過後請對孩子說這2句話。
  • 體罰孩子是最糟糕的管教方法,但獎勵更糟糕,各位家長還在用嗎?
    01/棍棒和體罰,只會讓孩子更加糟糕我想問問各位家長朋友,你們有沒有什麼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呢?也就是說,不需要鞭打、責罵以及其他的懲罰,就能有效地約束住孩子。如果有,歡迎您評論區留言哦!前段時間,恰巧看了一個視頻:有一個男子用衣架瘋狂地鞭打三個小女孩,尤其是聽到孩子們發出的慘叫聲,真的太讓人心疼了。
  • 各位家長:什麼時候才能體罰孩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一再強調棍棒懲罰是最糟糕的一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當然,只有在所有溫和的方法都不管用的情況下,才不得不使用的最後的矯正方法。但即使是最簡單粗暴的體罰,各位家長仍然要注意其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在什麼時候體罰合適?應該由誰來執行?孩子剛一犯錯,就要立刻執行嗎?父母要不要親自責打孩子呢?
  • 日本立法禁止父母體罰孩子,不給揍試試這個方法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將於2020年4月正式出臺修改後的兒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體罰兒童。厚生勞動省的方案中,將「體罰」解釋為:「無論父母的出發點是否為管教,造成孩子身體上任何痛苦的行為,無論多輕都是體罰」。
  • 經常體罰的家庭和很少體罰的家庭,孩子長大後差距大,不可不防
    體罰,其實現在已經變得很少了,但是在一二十年前,在我們父輩關於教育的概念更加懵懂的時期,體罰可以說是最常規的教育方式,遇到犯錯誤的情況那就先打一頓,如果不改過,那就再打一頓。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更懂得去用合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找到事情的原因,採用合適的手段,往往能比體罰更快更徹底的解決問題,糾正犯下的錯誤。
  • 家長被刑拘!教師體罰學生致吐血事件大反轉!體罰和懲戒到底該如何...
    老師讓學生跑步是為了學生好,如果這也算體罰,那還有哪位老師來管。學生頑劣不堪,老師說不得動不得,學生不聽還怪老師。如果罰跑十圈都算體罰。那老師們還怎麼管理那麼多不聽話的孩子呢?如果罰跑十圈都算嚴重的體罰,那麼:罰寫作業也是體罰;罰值日也算體罰;罰孩子站也是體罰;批評的語氣重也是體罰。那如果一個孩子犯錯,老師該怎麼管理教育呢?
  • 杜絕體罰,用對方法才能教好學生
    近年來,因體罰學生造成的悲劇越來越多,體罰學生,害人害己,實不可取。有人感嘆,教師越來越難當,學生犯了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我認為體罰學生不可取,不管學生亦不可取,唯有提高教師教育水平,依照學生的性格合理去管教學生才是正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體罰。
  • 什麼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教師為什麼會體罰學生呢?
    體罰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析釋義的:用罰站、罰跪、打手心、打板子等方式來處罰兒童的錯誤教育方法。筆者認為,所謂體罰,望文生義來理解就是指通過暴力手段對兒童身體進行責罰,特別是以造成身體的疼痛感為突出特徵,「使犯錯者身體受到懲罰」,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行為方式。
  • 家長兩個耳光致孩子墜樓,體罰幾時休?
    幾天前一個孩子挨了家長兩個耳光選擇縱身一躍,年輕生命消逝我們應該反思對孩子體罰問題,目前對體罰的影響,多半針對成人對兒童的體罰進行;而研究指出,即使排除了虐待兒童的情況,體罰仍對兒童造成許多不良影響會使用體罰的家長虐待小孩的機會較高,有目的的體罰管教有時會演變成不合理的虐待,而曾經被體罰的小孩在成為父母后,不但體罰自己小孩的機會較高,會家暴虐待小孩或伴侶的機會也較高。
  • 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又該如何體罰?(家長更要看)
    家長強勢霸道有的孩子被老師批評、懲罰後,回家告狀,家長愛子心切,興師動眾找上門來,甚至毆打老師;有些有權勢的家長,還會找到教育管理部門施加壓力。那麼,在這種犯錯之後,沒有懲罰或者懲罰很少、很輕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孩子的責任感如何培養?擔當意識如何形成?我們又如何教育他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爸是李剛」的鬧劇一再上演,就是家庭、學校、社會不斷縱容的結果。體罰會有陰影,批評呢?
  • 體罰,橫亙在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痛「教師篇」除了體罰,別無他法?
    育人育己,共同成長,關注我,了解更多教育乾貨體罰,這個家長,學生,老師都繞不開的詞,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每當有教師體罰學生的新聞時,看看下面的評論,都是一邊倒地支持家長與學生,哪怕是最輕的讓學生罰站的行為,也會受到網友的口誅筆伐。
  • 《放牛班的春天》體罰沒用,如何給孩子優秀的教育方式?
    體罰造成的恐懼只會讓孩子更加疏遠和叛逆在馬修剛來到這個名為「塘底」的輔育院時,見到的這些孩童都懼怕老師,在私底下都極其的叛逆。而這,在他來到輔育院的第一天時便看到校長對孩子們的體罰,且不問青紅皂白便隨意指正並沒有犯錯的孩子去接受體罰。
  • 《放牛班的春天》:學會「拉波波特法則」,拒絕用體罰教育孩子
    「體罰」是教育路上最大的陷阱「一犯錯,就處罰!」,這是馬修與上一任老師進行工作交接時,被好心告知的「管教秘籍」,這是「池塘之底」一以貫之的教學理念,如果有哪個學生犯了錯,輕者被罰掃廁所,重者遭到打罵或者關禁閉,學生們雖然對這種處罰方式極為不滿,但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 上世紀,我被老師體罰過,也曾體罰過學生,現在還能體罰嗎?
    前幾天,廣州某家長編造謊言,上演了一出 「老師體罰孩子導致吐血,家長要求賠償」的鬧劇,結果不僅害了老師、害了孩子,還害了自己。「體罰」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回想我的自身經歷,談談關於體罰的切身體驗與思考。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老家的村小讀小學。
  • 「體罰」無法被取締?取締體罰會對教育造成重大影響!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十分心疼自己的孩子,捨不得打罵,但是設想如果孩子犯了極其嚴重的錯誤,為了解決問題,你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無用後,你該怎麼辦?學生和老師以及家長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複雜,家長將孩子託付給老師管理,幫助孩子學習和建立人生觀。
  • 國家規定老師不能體罰學生,但還有家長說,老師,你要多罰我孩子
    為什麼家長還要央求老師罰自己孩子?第一:家長常接到老師投訴自己孩子,忙於工作,沒時間管教。現在,頻繁曝光老師體罰學生被處理的事件。老師們也擔心了。目前,老師們認為保險的方法是讓家長來協助。學生不聽教育,智能通知家長,再不聽,請家長到學校來,多次不聽,讓家長陪同教育或帶回家庭教育。這樣,問題來了。對於那些調皮學生,家長經常接到老師投訴。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只能又把孩子的問題推回給老師。
  • 王財貴教授對於「體罰」的見解 | 愛之體罰
    一般在網絡上,一旦出現老師懲罰學生的事件,幾乎一邊倒地斥責老師,導至老師沒有方法再管教學生,後來發現這又是一個問題,學生的惡行,非常泛濫,幾乎達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小孩相互爭鬥,欺負弱小,甚至觸犯法律。據說國家要修改法律,對於未成年人,如果過分,還是要受到法制的嚴懲。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教育西化得很嚴重。一聽說西方人反對體罰,整個中國的機制,幾乎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
  • 如果「罰跑十圈」都算體罰,那老師該怎麼管理那些不聽話的孩子?
    在很多網友看來,這就是嚴重的體罰,是老師事先犯錯,所以才有後來一系列的事情。作為老師,我也一直在想:如果罰跑十圈都算體罰。那老師們還怎麼管理那麼多不聽話的孩子呢?如果罰跑十圈都算嚴重的體罰,那麼:罰寫作業也是體罰;罰值日也算體罰;罰孩子站也是體罰;批評的語氣重也是體罰。那如果一個孩子犯錯,老師該怎麼管理教育呢?第一:老師批評還不能嚴厲,要非常的溫柔。
  • 體罰,橫亙在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痛「家長篇」——請家長閱讀
    那麼,在已經有完整的法律法規前提下,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老師無視法律法規,還在體罰學生呢?其實原因也無非下面三個。1、因為學生成績不理想,或者在學校不服從管理,老師出於管教心理,才體罰學生。2、學生當面頂撞老師,辱罵甚至毆打老師,老師為了維護師道尊嚴而體罰學生。
  • 「連國家都鼓勵體罰孩子了?」
    在球場外等她下課時,和旁邊幾位同樣在等孩子的媽媽們聊了一會兒。閒聊中,我們說起了前段時間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的事。 一位媽媽義憤填膺地說:本來看到那些老師虐待孩子的新聞,我們做家長的就夠揪心的了,現在可好了,竟然還專門出政策讓學校搞什麼「教育懲戒」,這不就是明著鼓勵老師體罰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