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體罰的家庭和很少體罰的家庭,孩子長大後差距大,不可不防

2020-12-15 可馨育兒說

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而在我們成為父母之前,又沒有統一的培訓和學習,所以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各有自己的風格,而不同的方式,往往又是促成下一代發展方向的關鍵原因之一。體罰,其實現在已經變得很少了,但是在一二十年前,在我們父輩關於教育的概念更加懵懂的時期,體罰可以說是最常規的教育方式,遇到犯錯誤的情況那就先打一頓,如果不改過,那就再打一頓。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更懂得去用合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找到事情的原因,採用合適的手段,往往能比體罰更快更徹底的解決問題,糾正犯下的錯誤。雖是如此,但是體罰依然是很多人都在使用的一種管教方式,因為其成本低,適用範圍廣,而且有時候看起來更加的有效。

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認為,體罰是有必要實施的一種管教措施,因為有很多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養成了不少的壞習慣,而且對於語言的勸導已經有了免疫力。

在被教育時會有反抗行為甚至是出言不遜,這個時候不打能行嗎?筆者對此也是頗為贊同,不過體罰得有度,不能時常把體罰放在嘴邊,經常體罰的家庭和很少體罰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著巨大的不同。

01經常體罰的家庭

有的人們在平時的相處中,發覺體罰是最能讓他們表現得聽話的管理方式,於是逐漸的將體罰作為主要的處理事情方法,也是唯一的處理事情方法,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這也是家長不負責任、不願意為其花費過多心思的一種表現。

首先體罰對於孩子的身體成長是不利的,不慎將孩子打出後遺症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再者,習慣性的體罰,會讓孩子的性格發展變得難以掌控,有可能變得膽小、懦弱,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敢反抗,在與人交往時往往更加自卑。

還有一種常見的發展方向是,孩子變得更加叛逆,會故意做錯的事來惹你生氣,如果繼續使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只會引起更激烈的反抗,像是逃學、離家出走等。

在精神上,長時間承受體罰的孩子,會對未來充滿憂患,變得惶恐不安,精神浮躁;而且會在潛意識裡給他埋下「暴力就是解決方案」的種子,在日後遇到解決不掉的問題時,可能會採取過激方式。

02很少體罰的家庭

很少對孩子進行體罰,是筆者自己比較贊同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同於完全不進行體罰,現在夫妻要孩子普遍較少,更有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出生開始就對孩子過度照顧,對孩子的寵愛可謂是做到極致,平時不捨得打不捨得罵,把孩子慣的囂張跋扈,而且自己還隱隱有在後面做著保護傘的意思。

這種慢慢的就變成了網友們口中常說的熊孩子,不僅不懂禮數,還經常給別人帶來困擾,其實教育孩子沒那麼難,但是在原則性問題上不能讓步,不要怕孩子哭鬧、不高興,他可能記不住自己的哭鬧,但是你對原則性問題的讓步,絕對會讓他記住在這件事情上的可行性,如果你自己不給他教訓,那只會讓社會給他更加慘痛的教訓。

說這麼多,其實體罰的分寸還得做父母的自己把握,在語言能夠處理的事件上不要使用體罰,但是也千萬別在原則性問題上進行讓步。

不過已經長時間遭受體罰的孩子該怎麼去補償,而已經養成的熊孩子又該怎麼去整治呢?不妨留下自己的建議。(作者:wqk13)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從沒挨打和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驚人,值得父母反思
    導讀:小時候從沒挨打和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驚人,值得父母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時候從沒挨打和經常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驚人,值得父母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揍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無法承受的不僅是體罰
    現在很多的家庭終日奔波於事業,經常很晚了才回到家中,然而這個僅有的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裡,手機又成為了他們的焦點。與配偶之間、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就越來越少,最終引發了冷暴力。所謂的冷暴力,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通過冷淡、疏遠、輕視、放任不管以及漠不關心來使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會對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甚至變得自閉。
  • 現在經常說老師體罰,我們小時候挨的打算不算體罰呢?
    現在動不動就說老師體罰學生,引社會各界的公憤等等,那80後們當初是怎麼長大的?如果說用手打人叫體罰,那麼用書打人,用本子打人,或者用粉筆頭打人叫不叫體罰?其實完全可以做一個問卷調查,凡是被體罰的孩子長大後他的心理變化是什麼樣子的,在他的成長中有著怎樣的影響,它甚至是改變一個孩子的性格和命運。
  • 請不要體罰孩子
    教師節過後,四川有位家長在網絡上發帖稱,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體罰後身亡,這是一例典型的悲劇事件,10歲的孩子正是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茁壯成長的好年紀,卻因種種原因昏倒在了學習知識的殿堂上!無疑再一次將「體罰」這個詞推上了風口浪尖!
  • 教育懲戒不能和體罰混淆!教師為何要違規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所以,作為教育部門和教師個人都必須深入研究,找出教師體罰學生的本質性原因,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違規違法問題。經過的長期觀察和深入的調查,筆者以為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不能夠絕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原因之一:「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難以割捨我國傳統文化中,曾經把最應該尊重的人排過一個順序,那就是「天地君親師」。
  • 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又該如何體罰?(家長更要看)
    孩子心理脆弱or驕橫無禮現在家庭物質條件逐漸優越,加之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使得一些學生只能被表揚和賞識,受不住半點批評和懲罰。那麼,在這種犯錯之後,沒有懲罰或者懲罰很少、很輕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孩子的責任感如何培養?擔當意識如何形成?我們又如何教育他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爸是李剛」的鬧劇一再上演,就是家庭、學校、社會不斷縱容的結果。體罰會有陰影,批評呢?
  • 明知學生患哮喘還體罰老師體罰學生會被刑拘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 經常挨打和很少挨打的孩子,長大後雙方差距很大,家長們要重視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哺苗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對孩子進行打罵,甚至有的家庭認為這樣經過打罵出來的孩子會更加的優秀,但其實從小在父母打罵之下長大的孩子,在長大後和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會非常明顯了。
  • 孩子屁股打不得 常被體罰智商低
    很多家庭教育孩子喜歡「暴力教育」,覺得這樣才可以出成績和效果,其實不然,暴力教育可能助長孩子逆反的心理,而且研究發現,經常遭遇體罰的兒童
  • 王財貴教授對於「體罰」的見解 | 愛之體罰
    你說這很殘忍啊,但是這個媽媽是中國人,她這才知道外國人是這樣教孩子的。有許多中國人都認為外國的月亮圓,外國人是跟孩子做朋友的,其實這只是一個理想。當然,教育最高理想是以心傳心,大家相視而笑,父母跟小孩子做朋友,老師跟學生做朋友,誰不願意呢?但是真的都是這樣嗎?這樣子才是最完美的嗎?或許有些家庭有些時候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它普遍化,認為所有家庭隨時都這樣才行。
  • 經常挨打和從未挨打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導讀:經常挨打和從未挨打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挨打和從未挨打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犯錯挨打,跑和不跑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區別?性格差距不可忽視
    不得不說,在中國出生的孩子,80%以上都有被父母體罰的經歷,有些孩子只要犯錯,家長就會用體罰解決問題,直到孩子長記性。有些孩子在被懲罰的時候,非常聽話,父母怎麼說就怎麼做,但有些孩子性格卻比較皮,家長越打他跑的越快。小美和小麗是一對雙胞胎,本以為雙胞胎兩個人的性格會比較像,結果她們正好相反,小美的脾氣急躁,遇事比較機靈,而妹妹小麗卻比較溫柔,性格很冷靜。
  • 什麼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教師為什麼會體罰學生呢?
    這應該是「體罰」的最初含義,也是「體罰」的最本質含義。「變相體罰」則應該理解為間接體罰,就是不直接讓受教育者身體疼痛,通過一定的形式、經過一定的過程後,才會感受到身體痛苦的行為方式。當前,絕大多數教師是素質過硬的,不僅業務能力強,而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盡心盡責;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不能排除少量教師渾水摸魚、濫竽充數,不僅業務素質差、教學能力弱,而且思想品質低劣,採用簡單粗暴的落後教育教學方式管教學生。
  • 【育兒】孩子屁股打不得 常被體罰智商低
    很多家庭教育孩子喜歡「暴力教育」,覺得這樣才可以出成績和效果,其實不然,暴力教育可能助長孩子逆反的心理
  • 「經常挨揍」和「從未被打」的孩子,10年後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每當在孩子犯錯時,很多家長通常都會選擇直接動手去揍,也有些家庭不提倡體罰孩子。鄰居老梁的兒子浩浩,今年才5歲半,可是卻非常淘氣,簡直就是典型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平常把玩具拆散扔得滿屋子都是、用洗潔精兌水給種在窗臺的仙人球淋,或者是將電腦的鍵盤摳出來等等這些事情。雖然老梁看著很生氣,可因為妻子一直不準他打孩子,覺得教育孩子必須要講道理。
  • 教師體罰學生致吐血事件大反轉!體罰和懲戒到底該如何...
    我覺得不應該這樣處理老師,會讓和這位老師一樣有責任心的老師很心寒,而且家長這樣咄咄逼人,教育部門這樣「處理」老師,會讓更多蠻不講理過分縱容孩子的家長更有可乘之機。說實話,同樣作為家長的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學校遇到這樣認真負責的老師,我希望我的老師在各方面都能嚴格要求我的孩子,因為我也會同樣做。一部分覺得老師對他的孩子嚴格要求太過分的家長,我覺得他的孩子長大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 老師為什麼要體罰學生,體罰學生對成績有幫助嗎
    一直以來對老師該不該嚴格,該不該懲罰學生一直爭議不斷,特別是體罰學生,體罰學生後導致一些後果,很多家長開始懷疑老師的的初衷是什麼?如果說是為學生好的話,那麼為什麼把他們打到遍體鱗傷,有些還付出了生命代價。老師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職業,但是有少部分害群之馬,給老師蒙上一層不光採的角色。
  • 又有父母打孩子致重傷!體罰孩子的9大危害,家長真的知道嗎?
    不要說打,我平時甚至都不捨得罵孩子,自己的孩子怎麼關心都不為過。但這些父母的行為真的太讓人火大了,就算是為了教育孩子,也不能下此毒手啊,難道他們的心都是石頭做的嗎?我也奉勸各位父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早就過時了,國家法律也明文規定不能隨便體罰孩子,因為體罰或打罵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
  • 四川一學生被體罰後死亡,老師是否有資格體罰學生?
    據人民日報報導,近日日,蒼溪縣高坡鎮中心小學校一學生寧寧(化名)被數學老師王某體罰後身亡。長久以來的體罰和冷嘲熱諷,讓一向活潑開朗的廖可馨心理崩潰,從教學樓跳下身亡。事發後,數名學生勇敢地站出來舉報:袁某師德師風存在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