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過後,四川有位家長在網絡上發帖稱,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體罰後身亡,這是一例典型的悲劇事件,10歲的孩子正是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茁壯成長的好年紀,卻因種種原因昏倒在了學習知識的殿堂上!無疑再一次將「體罰」這個詞推上了風口浪尖!
古時候的私塾,教書先生對學生多有體罰一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家長一般欣然接受!就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記載的:
然而同窗們到園裡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裡去了!」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到了八九十年代,教師的威嚴依然存在,調皮搗蛋的手掌被打板子,頭頂牆罰站,踢上幾腳都是常有之事,70後80後的莘莘學子可以說深有體會!不過那個年代,人們的思維意識仿佛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孩子不打不成才」,加之對於「知識改變命運」的信仰,以及對教師的尊重,所以不管家長還是學生對於偶爾受到懲罰,依然沒有太多怨言!事後甚至於還會私下討論被什麼樣的方式懲罰了,大有不挨幾次打,就好像沒來過學校一樣!這也是取決於那個年代的人過硬的身體素質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有時候雖然吃不飽,連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但確實人如其名了,活得結實,小名如什麼「磚頭、石頭、狗蛋」一類比比皆是!
走進新時代,很多人步入小康社會,人們的生活文化水平提高了,開始喊出一些口號,如「學生減負」,「不能體罰學生」等等,從此戒尺可以說是退出了歷史舞臺!現代家庭孩子也少了,大多數人也不再盲目超生了,即便國家現在鼓勵提倡生二胎,可人們依然堅信還是生一個好!所以相較以前多胎家庭,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雙親,姥姥姥爺外公外婆……不再是姥姥因孩子多顧不上疼,舅舅不愛的時代了!
所以哪個老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體罰學生,孩子們嬌生慣養,很多時候也可以說侍寵而驕,你說他兩句,都可能回去報名家長,引來家長的指責!現在的求學也不像以前「車馬都慢,一生只讀一個私塾」,現在的轉學,搬家就如找工作換公司一樣方便,你這個學校教學質量不行,可以轉校,搬家!教師似乎不再似以前那樣受到尊重了,古時候「一日為師,終日為父」的箴言,也被拋於九霄雲外了,教師成了一份拿工資的職業,家長思想的改變,久而久之讓那些開始抱有「授業解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人,真的把教師當成了一份職業!你說不能體罰學生,我不打不罵就是了哎,你不讓管,我就不管了……
這種現象令人深思!其實體罰可以,一定要有度,作為教育工作者,言傳身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孩子們身心發育不健全,內心起伏波動大,一個失誤不小心,都將會是一個家庭陷入到不可挽回的痛苦深淵中去!
回到事情本身,孩子的不幸表示同情,具體原因不敢枉加評論,也希望相關部門嚴查!教師隊伍固然有害群之馬,但是不能否定很多老師依然嘔心瀝血工作的一線!資訊時代,手機成了很多人掌上明珠,面對一個個不幸的悲劇事件,家長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們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每天多做一些運動,增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做到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少年強則國強!其實應該對體罰說「不」的又何止老師呢!對於那些性格暴虐的家長不也應該引以為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