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懲罰,用愛管教,孩子自律,父母放心

2020-09-11 嘀嗒簡柒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用懲罰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界限,甚至動用「竹筍炒肉絲」和「男女雙打」。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管教和懲罰背後的真正含義——愛!

管教和懲罰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通過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沒有愛的管教和懲罰只會讓孩子感到仇恨、抗拒、冷漠、孤立、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我們所倡導的「用愛管教」則是通過一種柔和的、親切的、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法,引導孩子負責任,幫助他們形成屬於他們內外的真正的自我約束,而非外力強迫。如果你使用父母的權威強加給孩子一些規則,同時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反抗的種子。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規則,而且這個規則是由誰制定,和用來約束誰的。

無數事實證明,讓孩子參與到計劃的制定中來,孩子會更有動力去完成這項計劃。同時,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則,那些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的家長更容易獲得孩子的認可。你希望孩子少玩遊戲,自己首先要學會放下手機;你希望孩子身體強壯,自己要先開始體育健身;你希望孩子遵守諾言,自己要先說到做到!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說了什麼,而且父母做了什麼!

學會了下面這三個步驟並堅決執行,你一定能收穫一個自律的孩子,並且你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很多令人意外的驚喜!

教育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

3歲的阿MI在房間裡拍皮球,好幾次差點撞倒茶几上的杯子,終於不小心皮球掉在了爸爸的腿上。爸爸非常生氣地站起來,對著孩子說:別在家裡玩,打壞杯子砸了你的腳,看你哭不哭。

孩子聽後感到非常委屈,同時也不敢再拍皮球了,但是當爸爸返回臥室之後,孩子又重新拍起來。爸爸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一味地發洩自己的情緒,甚至用可能發生的嚴重後果來警告孩子,但是孩子並沒有接受到爸爸的信息,孩子暫時收斂,只是因為被爸爸的權威所恐嚇。

小西吃飯的時候總是把湯撒的到處都是,媽媽對她說:西西,你這樣把湯灑出來,不僅把桌子弄得髒髒的,還會打擾別人吃飯。我們試試在碗下面放一個盤子,如果湯灑出來了,就掉在盤子裡,就不會將桌子弄得亂七八糟,你覺得好不好?

媽媽向小西說明了問題,並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更深層的意義是教會孩子遇到問題要多多思考,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那天在商場,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一個小女孩,女孩喝水的時候總是不小心將水灑在衣服上,爸爸吼她:每次都是這樣,再喝一口,再灑出來今天一天都別喝水了!我們在旁邊聽了,對這個小女孩充滿了同情。

孩子因為年紀小,很多時候並不是非理解父母話中的意義,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準確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會記住這樣的方法,並且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加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發洩情緒比較多,還是解決問題比較多呢?

不是父母要求孩子做什麼,而是大家達成約定共同來遵守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苦口婆心的說教,孩子依舊我行我素,正是因為我們關注的是講道理,而孩子關注的是事情的結果。我們只顧著講道理卻沒有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或者那些做法只是父母覺得合適的做法,卻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

達成約定就是要明確地告訴孩子,誰,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3W)。

當我們催促孩子去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很著急的說:趕緊去寫作業!但是收效甚微,如果我們換一種說法:你必須要10點之前完成你的作業,因為10點之後我們要去商場。

約定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分別是:強制性約定、變通性約定和個性化約定。

1、強制性約定

所謂的強制性約定,就是針對那些可能會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脅的事情,我們需要和孩子約定好,這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

過馬路的時候,必須拉緊大人的手,不能自己跑

永遠不可以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的食物堅決不能吃

不可以玩火,玩剪刀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這些事情是堅決不可以做的,而且要反覆多次地去提醒孩子。不管有沒有大人在場,這些事情都不可以發生變化。有些父母會允許孩子在大人的看護下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但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最好這樣的事情儘量避免。因為孩子會時時刻刻觀察大人的行為並進行模仿。比如陌生人給的食物,即使媽媽在場也儘量不要給孩子吃。

2、變通性約定

涉及安全的約定是堅決不能更改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適當地放鬆一些要求,讓約定更加靈活。給孩子多一些變通的機會,也會給孩子多一些靈活的思維習慣。

「你今天中午睡的時間有點長,如果你現在確實不想睡覺的話,我們可以看10分鐘電視,然後多講半個小時繪本。」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我們會發現孩子多了一項技能,那就是「談價還價」!這個時候,正是孩子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高速發展的時刻,家長應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是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做挑戰家長權威的行為。

除了上述的危險性問題和孩子的一些威脅性話語外,孩子的一些合理的要求是可以適當滿足的。有時候可以適當的孩子進行「談判」,也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一個不錯的渠道,畢竟我們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毫無主見。

3、個性化約定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給予他更多的自由度和選擇空間。

「今天要穿白色的外套還是黃色的外套?」

「冰淇淋想吃香草口味的還是草莓口味的?」

「你想先刷牙還是先洗臉?」

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機會,對孩子來說就是將事情的控制權交到孩子的手上,而不是一味地被父母操控。這樣的選擇,孩子反而更願意去執行。而我們只是把「去刷牙洗臉!」這樣的命令式語氣換做了「先洗臉還是先刷牙」,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中間的過程一定非常美妙!

制定好了約定,就需要堅決執行

孩子完成了約定,就要及時對孩子提出表揚,但是如果孩子做錯了,也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告訴孩子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下次應該如何去改進。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犯了錯誤,就是丟了自己的臉,甚至會採用「人身攻擊」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

「你怎麼這麼笨,這點事情都做不好!」

這樣的批評,對糾正行為毫無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非常失敗。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失敗,失敗將如影隨形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成功,成功會悄然而至

請務必牢記:家長需要向孩子說明的是行為是否正確,而不是評價孩子的好壞,事情做得對或者不對,與孩子的能力、人品毫無關係。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之前,就急於給與孩子指導,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獨立完成。

「你的腳邊還有一個玩具呢!」

「收拾完衣服,還要收拾你的書櫃!」

其實這樣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而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但聽的人會準確地捕捉到這個隱藏的信息。所以大一點的孩子會反抗「那你自己來!」正是因為你的不信任被孩子敏銳地察覺到了!

用愛管教,首先是愛,其次才是管教。愛不是縱容,管教也不是控制。給予孩子充分的引導和尊重,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就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

你好,我是簡柒,關注我,一起解決那些育兒路上的磕磕絆絆,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謝謝你這麼漂亮,還給我點讚,聽說,隨手點讚,好運連連哦!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你的孩子是不是膽小、自卑,自信心不足? 你的孩子是不是愛玩遊戲,愛看電視,卻不寫作業?」,用和善的語氣和用責備的語氣說出來,效果會大相逕庭;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會更客觀地看待孩子犯的錯誤,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正是學習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好機會; …… 有了正面管教,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自律、有責任感、合作、自己解決問題、喜歡學習的孩子。
  • 【幼兒園家長】如何用愛管教孩子
    最愛孩子的是父母,最應該管教孩子的也是父母,但有的家長卻說自己既不會愛也不會管,因為愛多了孩子不聽話,管多了反而孩子感受不到愛。那麼這些困惑的家長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呢?你不準!你必須!愛和管教的關係就像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愛,另一端是管教。當愛少一點,管教多一點,就是以父母為中心的強權式關係。受強勢父母的影響,孩子要麼對父母言聽計從,成為一個乖寶寶,要麼走入另一個極端,在長大成人後奮力反抗。
  • 《正面管教》:不懲罰、不驕縱,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對話
    這兩種管教方式的結果:打罵式教育雖然暫時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長期的這種懲罰,沒有愛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怯弱、自卑、沒有主見,或是走向另一個極端:憤恨、報復和叛逆;而驕縱式教育則造就了一個低能兒,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事事依賴父母,沒有獨立性,任性不講理,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 嚴格管教,教不出自律的孩子!只是聽話不是優點...
    中國人總是把 「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 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2、嚴格管教,教不出自律的孩子當我們採用這樣的方式時,就註定教不出自律的孩子。我們常常說「關係先於教育」,這是因為教育的本質是生命影響生命,可影響力從哪裡來呢?
  • 聊聊家庭教育中「懲罰」與「管教」的區別
    在很多家庭教育中,家長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則,如果孩子違反了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久而久之,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小的時候,還比較聽話,懲罰還是有效果的,可是越長大,孩子越反感,懲罰的效果越來越小了。「懲罰」和「管教」之間存在根本的區別。制定規則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而是對孩子有益。制定規則是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良好的管教,而不是為了總是懲罰孩子。
  • 管教孩子不是懲罰,就是嬌縱?為孩子長遠計,請學會正面管教
    當父母們猝不及防的面對這些「突發」狀況時,管孩子的方式,通常是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繼承而來。而這些方式總結下來,可分為兩類。A. 懲罰式懲罰式中包括吼叫、打罵、冷言冷語(語言暴力)等,這些懲罰類手段是父母管教孩子最常用到的。
  • 你會嚴厲懲罰孩子嗎?不要把管教和懲罰混為一談
    如果孩子不守規矩,你就要給他有效的管教,這很重要,但過於嚴厲的懲罰有可能適得其反。你是否歲孩子做過以下事情:我曾經用羞辱的方式來讓孩子守規矩我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孩子上面,而不是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我絕不容忍任何不守規則的行為我對孩子不守規矩的懲罰遠多於對他良好表現的誇獎。
  • 你還在用「懲罰」的方式管教孩子嗎?看完你就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更多的家長都會以最嚴苛的方式加以管教,因為他們認為懲罰可以達到立刻糾錯的效果。 雖然看起來管用,但是時效性太差。就比如我家大寶,因為是男娃,平時特別的調皮搗蛋,又不愛吃飯、偏愛零食。平時出去玩,回來就變個泥娃娃,而且還不好好走路,蹦躂蹦躂地回來,搞得家裡地板秒變溜冰場。吃飯的時候挖一勺飯,用舌頭粘幾粒在嘴巴還吧唧吧唧出洋相。
  • 當小孩犯了錯,你是在懲罰還是在管教?
    當孩子犯錯誤後,你會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大多數情況下,根據父母們的處理方式,基本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一種是懲罰,為了讓孩子因為害怕而下次不再犯錯,另一種是管教,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錯誤,承擔相應的結果,也知道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和面對。
  • 《正面管教》一本父母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正面管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簡·尼爾森太太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和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心理學博士、正面管教方法發起人,十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心理輔導老師。這本書出版25年來受到數百萬人的喜愛,《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有愛的管教
    (《在愛裡相遇》,蔡穎卿 著,灕江出版社2012年10月版)討論家教,「管教」常常成為了「愛」的反義詞。許多家長都承認孩子教養的重要性,卻認為可以由關心、照顧來達成,諱言管教,更拒絕任何形式的懲罰。
  • 「懲罰」和「管教」的區別究竟有多大?絕大多數父母都分不清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很多父母都在用懲罰的手段,達到管教的目的,而隨著孩子越大,父母越失控,最終孩子出現了叛逆、厭學、網癮、拖拉等問題,父母和孩子都深陷痛苦之中,所以分清「懲罰」與「管教」對教育的意義不言而喻!
  • 父母管教孩子的四大誤區:控制、放縱、獎賞、懲罰
    》父母管教孩子的四大誤區文 | 三 一 冰你是希望孩子出於對你的恐懼而聽從你的建議,還是出於對你的愛戴和敬重而聽從你的建議呢?提倡情感引導法的作者從眾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中大致歸類出四個常見誤區:一,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控制型父母的特點:用的策略是懲罰、命令和威脅。更注重孩子的行為、在乎結果,總想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放任型父母的特點:對規定限度和嚴格要求缺乏信心,對孩子的行為變為「怎麼都行」。
  • 精讀爆款書籍《正面管教》教你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自1981年本書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我們為您提煉為近1.2萬字乾貨,助您讀透《正面管教》。
  • 光與鹽金牌課程 | 為中國父母定製的正面管教父母必修課
    已經有超過16個國家、600萬個家庭被它改變,該體系致力於0-18歲的親子教育,不僅能改善家長養育孩子的方式,還可以改善夫妻關係和家庭氛圍,以及提升個人性格和情商。正面管教提倡「和善而堅定、不懲罰不驕縱地養育孩子」的理念。
  • 正面管教——什麼是正面的方法
    現在的社會,成年人的生活壓力很大,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才,所以逼著孩子學很多東西,壓的孩子喘不過氣。孩子不願意學時,沒人願意傾聽孩子是怎麼想的,大部分家長都會採取逼迫、懲罰、威脅……方式,來對孩子進行管教。這些方法有用嗎?有用,而且很管用。通常來說,孩子馬上就聽話了。但它能長期有用嗎?不能。
  • 新手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學《正面管教》?
    花時間與孩子身心靈相處,花時間與一群寶爸寶媽共讀《正面管教》一書。正面管教體系是美國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根據阿德勒心理學教育法,結合自身的實踐總結出的有效管教理念和方法。幫助新手父母在互相尊重,互相欣賞的氣氛中培養孩子自律、合作、負責任等社會和生活技能。
  • 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管」,有多少父母做錯了
    看到這條朋友圈,我挺吃驚的,都什麼年代了,管教孩子竟然還用得著體罰這種手段,而且還是用戒尺這種古時私塾老師懲罰學生用的專用工具。我很想告訴她,管教孩子不能如此簡單粗暴,這樣做不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不利,而且也達不到她管教孩子的初衷和目的。或者,乾脆推薦她看幾本科學育兒的書,但又想著,我一個未婚未育的人,主動給別人提這方面的意見,又有點不太合適。
  • 正面管教親子答疑:家中兩個孩子打起來怎麼辦?
    6.如果我們大人用打小手的方式懲罰孩子,孩子就會模仿我們的懲罰方式,遇到事情,不知道如何表達處理的時候,就會用打的方式解決。擁抱好兄弟當我們用愛的方式養育管教孩子(比如正面管教),孩子就能學會用愛的方式與身邊的人相處。
  • 正面管教工具卡,你真的會用嗎?
    孩子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正面管教可以幫助家長發現自己對孩子的真正期望是什麼,以及怎麼實現這些期望。了解過正面管教的家長都知道,正面管教是有工具卡的,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共有52張。有時候,「決定你要做什麼」要比試圖讓孩子去做什麼好得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2. 讓孩子參與制訂看電視的時間、晚上外出玩耍或做家庭作業的限制。3. 對於四歲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設立是不一樣的。父母需要為他們設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堅定」的方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