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學家、文物鑑定家,東巴藝術家,國家一級鑑定師

2020-12-22 臥龍書畫院

皮學齊簡介皮學齊,1956年生,錢幣學家、文物鑑定家,東巴藝術家,國家一級鑑定師(教授),高級技師。中國首位具有國家認證三個文物藝術品高級鑑定資質的專家,中國首位走上拍賣場的東巴藝術家。中國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鑑寶中國》專家組副組長,中國藝術品鑑定委員會網站總監。

近年來出版和發表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出版和發表了150餘萬字的研究成果。《中國名家書畫集》2011年出版,《中國名家書畫藝術》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發行,《中國錢幣之最》(上、下卷),2012年7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中陳郝瓷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元素在中國玉雕中的價值體現》《孟姜女哭長城之歷史演變》等研究成果。

《中國錢幣之最》(上、下卷)是中國第一部實物數量最多的錢幣之最專業論著,中國第一部質地最多的錢幣實物圖譜論著,中國第一部錢幣形制最多的實物圖譜論著,中國第一部貨幣單位最多的錢幣實物圖譜論著,創造了中國錢幣研究的四個第一,填補了國內空白。 《中國名家書畫藝術》是國內第一部中國名家書畫藝術研究文集。書畫作者包括皇帝、宰相、狀元、進士、總統、總理、元帥、將軍、高僧、史學家、教育家、改革家、鑑定家等。研究方向包括:作者姓名、別名、齋號、生存年代、籍貫或出生地區、專業資質及職務;作品名稱、規格尺寸、款識或年代、鈴印、藝術風格及特點、評價和賞析、備註或鑑跋。還提供大幅圖片,並附有詳細的文字資料和藝術賞析。書法包括真、草、隸、篆、行諸書體。繪畫包括山水、人物、花鳥;技法分為寫實、寫意、工筆;流派包括海派、浙派、嶺南派、長安派、清初六大家、揚州八怪等。

相關焦點

  • 做人要講良心,做事要公正 國家一級鑑定師皮學齊
    客觀公正是鑑定人的根本鑑定師這個職業,在改革開放之前沒有多少人了解。隨著收藏的快速發展和各類鑑寶節目的熱播,搞鑑定的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然而,國內真正具備國家註冊專業鑑定資質的人並不多,他們也很少在電視等新聞媒體上露面。今天向您介紹的這位就是國內知名的鑑定專家、國家一級鑑定師。
  • 張寧:文物專家權威受質疑 文物鑑定師豈能自封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副會長、專家委員張寧  王耀峰/攝      首都博物館原常務副館長;國家級資深陶瓷鑑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副會長、專家委員張寧做客文化名人訪本期「文化名人訪」請到首都博物館原常務副館長、國家級資深陶瓷鑑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副會長、專家委員張寧,談文物鑑定與業界之惑。 >>>點擊進入訪談專題頁面      在談到文物專家的級別和權威性由誰來鑑定的時候,張寧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文物市場不規範,也包括鑑定家不規範。
  • 收藏家喜訊:國際文物書畫珠寶鑑定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 委員會常駐機構設立在東湖公園內,為國內外收藏群體提供專業鑑定服務,為非盈利機構,南方周末,深圳特區報,等數十家媒體爭跟蹤報導這一事件。目前,委員會由來自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專業人員發起成立,惠州文物商店負責人,國際一級鑑定師 東湖藝術館館長楊鐵軒擔任委員會執行主席,與會嘉賓有,古玩界泰鬥張永芳,國博雷從雲,書畫家辛子維等委員會,匯集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澳門以及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智利、日本等國內外傑出的鑑定大師和專業的鑑定人才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服務,旨在規範藝術品市場
  • 毛澤東座機等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新京報訊 據《解放軍報》報導,近日中國航空博物館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其中包括毛澤東曾乘坐過的裡-2運輸機、戰鬥英雄王海在抗美援朝戰場駕駛過的米格-15殲擊機、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超音速殲擊機殲-12等飛機。  中國航空博物館館長周宏亮說,這是該博物館自組建以來首次,也是國家航空類博物館首次開展的文物飛機定級鑑定。
  • 《藝術品鑑定師國家認證培訓》開始報名
    今年7月,雅昌藝術網、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及北京慧鑑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將聯合舉辦藝術品鑑定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高端培訓,由中央文史館副館長馮遠、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歐陽中石等業內權威共同授課,考試通過後將頒發《職業資格證書》,供藝術品鑑定師持證上崗、持證就業。
  • 文物鑑定市場亂象叢生,26元淘寶貨竟被鑑定師估成百萬古董
    愛收藏古董的朋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淘來的寶貝自己不能百分百確定真假,吃不香睡不著,有的人會找專業的古玩鑑定公司幫忙,找專家鑑定一下。可是這專家有時候也會「看走眼」。這裡是北京的一家文物拍賣公司,鑑定師所說的明代瓷瓶,其實是記者花了78塊錢從網上買來的仿製景德鎮陶瓷花瓶。而這個原本只要26元的仿古銀錠道具,卻被鑑定師說成是國庫裡出來的寶貝。把假的說成真的,拍賣公司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很快,工作人員就開始慫恿記者交費,讓公司代拍。
  • 直播鑑定文物藝術品,噱頭還是良藥
    12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這股熱潮之下,已經有不少平臺和資本開始在文物藝術品直播鑑定領域布局掘金。然而現實問題是,從文物業態來說,直播鑑定能解決行業痛點嗎?與此同時,隨著在線直播平臺的流量紅利消失,直播鑑定又將何去何從?
  • 鑑定人才青黃不接 上海古玩鑑定師課程掀熱潮
    中新網4月9日電 號稱擁有中國古玩領域「半壁江山」的上海,雖然古玩群體多達20餘萬人,但鑑定方面的人才卻青黃不接。因此,近日滬上興起一項「老行當」的新專業,很多人報名學習,希望成為古玩鑑定師。  據校長蔡連章告訴本報,古玩鑑定從業人員共分五個等級,目前該校只開設五級(助理古玩鑑定員)和四級(古玩鑑定員),這些都是中端古玩鑑定人才。  而針對三級(高級古玩鑑定員)、二級(古玩鑑定師)、一級(高級古玩鑑定師)的培訓還是空白。據他說,「目前上海的古玩人才,都停留在較低的水平,符合高級班招生條件的學生不多。」  蔡連章指出,這是上海的第一家。
  • 神秘的奢侈品鑑定師,怎麼辯解鑑定師的資質,奢侈品包包怎麼鑑定
    奢侈品去哪裡鑑定,如何辨別奢侈品真假,網上奢侈品鑑定靠譜嗎,資質比較好的奢品鑑定師靠譜嗎? 奢侈品鑑定師是作為奢侈品的仿品誕生的職業,而奢侈品鑑定師一直是很稀缺的職業,因為隨著市場和企業的需求不斷擴大,不管是想成為鑑定師,還是想經營二手奢侈品店、微商,學習奢侈品鑑定的人越來越多。
  • 一位文物古玩鑑定師眼中的微信O2O
    劉君的職業較為神秘,是一位資深文物古玩鑑賞家,行內淫浸20多年,現在供職於江蘇某國有博物館。令人驚奇的是此君一隻腳踩在文物這個最古老的行業,整天與古物打交道,一隻腳卻踩在移動網際網路這個最新的行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跨界之大,令人蛋疼」。  在常人眼中,古玩收藏者是多少帶點神秘色彩的人群,多為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古董,不會和微信有什麼關係。
  • 國家文物局指定首批13家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
    國家文物局指定首批13家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 來源:中國經濟網   選稿:顧穎琪  2016年1月13日 16:03   近日,國家文物局指定北京市文物進出境鑑定所等13家機構為第一批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開展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涉及的文物鑑定和價值認定工作
  • 文化公司「鑑定」文物?實為文物騙子詐騙錢財
    祖傳花瓶估價「千萬」家住深圳市龍華區的張先生家裡有一個祖傳的瓷器花瓶,自198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來後,他就一直想找人鑑定一下這個花瓶的真正年份。2014年5月,張先生在網上搜索到廣州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網站,通過網站客服與該公司的「技術顧問」取得了聯繫。
  • 文物鑑定到底靠不靠譜?
    「國家隊」尚且無法取得一致認識,而在社會上,各種文物鑑定培訓班和鑑定機構如雨後春筍,一批批鑑定專家「新鮮出爐」。電視螢屏上,各路鑑定專家輪番登場,為捧著「寶貝」的藏家們掌眼。只是,不少「電視專家」只是在螢屏上風光,據稱,他們中的不少人上了拍賣行的「黑名單」,經其鑑定的文物一律被拒收。
  • 奢侈品鑑定:今天,帶你了解奢侈品鑑定師~
    目前行業具有一定鑑定能力的奢侈品&二手奢侈品從業者近萬人,但專職每天工作時間只做奢侈品鑑定工作的專職鑑定師人數,僅有100人左右。有時也會被委派接到像海關、公安、法院等國家機構去輔助他們判案,對涉案商品進行價格的評估和真偽的評估。
  • 免費鑑定文物? 陷阱為你而設!
    「一千萬」的花瓶 三萬的拍賣費家住深圳市龍華區的張先生家裡有一個祖傳的瓷器花瓶,自198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來後,他就一直想找人鑑定一下這個花瓶的真正年份。「文物鑑定」,騙取服務費。該公司自2014年開業至被天河警方查獲,沒有為事主成功賣出一件藏品,聘請的「鑑定專家」餘某沒有國家文物管理部門認可的鑑定資質,且該公司所進行的文物、藝術品交易,也沒有取得國家文物管理部門許可。
  • "專家"靠賣鑑定證書斂財 "收藏熱"倒逼民間文物鑑定立法加速
    「由於我國尚未建立起統一、規範的文物鑑定資格認證制度,而不少與文博相關的社會機構都能發放鑑定資格證書,這使得掛著各種名頭的鑑定師、文物評估顧問大行其道,然後堂而皇之地從鑑寶活動中撈得好處。」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說,鑑定行業魚目混珠的亂象,與鑑定資格證書發放的低門檻直接相關。
  •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花了550塊錢,買到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這座博物館裡面,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是陝西師範大學臧振教授花了550塊錢買來的連城國寶。筆者今天就根據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繫於賡哲教授視頻公開課的講述,給大家說一說這件連城國寶的來歷。眾所周知,西安就是歷史上的古都長安。從先秦時期到隋唐時期,長安及其周邊地區,就是中國的首都或者別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西安到處都是國寶級別的文物。
  • 網友開帖細數文物鑑定「穿越那些事兒」
    近日,果殼網友開帖,細數文物鑑定中遇到的哭笑不得的經歷,引發網友爆笑:宋代的瓶子竟然「未卜先知」寫上了明朝「萬曆」年號;漢代以前的古董裝飾上還畫著「喵主子」······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穿幫畫面,陡然降低了鑑定師的工作難度,也讓文物鑑定有了幾分喜劇色彩。 宋代的文物 標註的年號卻是「萬曆」?
  • 汨羅江流域再次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商代青銅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汨羅臺 張為 胡清)近日,汨羅長樂鎮出土一件獸面紋青銅鐃【náo】,省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因獸面紋銅鐃器型完整、紋飾精美且南方地區發現大型青銅鐃總體數量較少,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劉彬徽鑑定,獸面紋銅鐃年代為商代
  • 文物鑑定的「靠譜」路徑
    《中國文物黑皮書》作者、學者吳樹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贗品的猛增把文物市場池水攪得更渾,高仿品真偽難辨,專家不專,文物鑑定「霧裡看花」,「中國目前整個藝術品鑑定基本上處在無政府主義狀態,亂象叢生。」吳樹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回歸到鑑定的技術根本,在「眼學」逐漸無法抵擋高科技制假的攻擊,同時科學鑑定發展尚未成熟的時期,文物鑑定究竟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