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座機等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小學生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參觀「少年先鋒號」米格-15飛機。近日,該館106架飛機被評為一級文物。本版圖片/新京報記者 秦斌

殲-12是迄今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殲擊機。

兩名遊客在看前蘇聯生產的裡-2運輸機。

  新京報訊 據《解放軍報》報導,近日中國航空博物館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其中包括毛澤東曾乘坐過的裡-2運輸機、戰鬥英雄王海在抗美援朝戰場駕駛過的米格-15殲擊機、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超音速殲擊機殲-12等飛機。

  中國航空博物館館長周宏亮說,這是該博物館自組建以來首次,也是國家航空類博物館首次開展的文物飛機定級鑑定。這為今後保護空軍退役航空器提供了經驗。

  中國航空博物館隸屬於空軍裝備部,是亞洲最大、全國唯一的航空專業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該館目前收藏有148個型號的336架飛機。館藏主要來自空軍調撥、與國外博物館交換,以及私人捐贈等。

  該館文史研究室主任馬琪對新京報記者介紹,今年初,經該館初步篩選,共有123架飛機申請國家一級文物,最後經專家評定,首批106架飛機獲評一級文物。這意味著,該館館藏文物中近三分之一成了「國寶」。

  館長周宏亮說,該館今後還將繼續對館藏飛彈、高炮、雷達以及其他文物進行信息歸檔和定級。

  馬琪透露,在這次文物飛機的評定中,因發動機壽命和機體壽命不同等因素,並沒有把發動機信息納入其中綜合考慮。今後還打算單獨對發動機進行文物定級。

  ■ 揭秘

  飛機如何定為文物

  馬琪說,與普通珠寶鑑別不同,鑑定中心委員會首次出現了空軍和航空專家。而且,由於飛機不方便移動,所以文物鑑定小組都是到現場看過原件後,再看資料,逐架定級。

  據《解放軍報》報導,負責鑑定首批文物飛機的專家組由國家文物局近現代文物評定小組專家、北京市文物局領導、軍隊文物鑑定專家、空軍裝備專家和該館專家共12人組成。

  此前,中國從未對飛機做過文物鑑定,所以專家組的組建並非是國家文物鑑定中心的「標配」。馬琪說,鑑定中心委員中有書畫、瓷器、槍械等各類專家,唯獨缺航空類的文物專家。後來經與國家文物局反覆溝通,才有了這個包含空軍和航空專家的12人小組。

  馬琪說,一級文物的評定要有科學依據、流傳經歷清楚、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作為航空文物,還要能反映航空史、空軍史、裝備史和航空製造工藝成果,且必須是原件,保存較為完好,個別文物可以是殘骸。

  在評定中,還專門為航空類文物制定了一個包含12個款項的標準,這也成為首個航空文物的評定標準。據該標準,工作人員為申請鑑定的飛機做了檔案,包括每架飛機生產年代、出廠日期、進館時間、材質、戰術技術指標、流傳經歷等詳細資料。

  馬琪說,在鑑定過程中,材質判斷難度不大。專家組到現場看每架飛機是否原件,認可後再審核每架飛機的基本資料、流傳經歷等。

  但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很多飛機履曆本缺失。工作人員只能通過梳理航空史、空軍大事記、歷史圖片,或與當事人及其戰友核實情況才能找到證據減少疑點。鑑定過程中甚至還邀請了很多當事人現場來看。

  1972年,航空兵彝族飛行員楊國祥曾駕駛強-5甲型飛機成功地投擲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2009年,楊國祥曾來到航空博物館與這架飛機合影。今年4月,當時執行任務的另一名飛行員賴徵宇也在強-5戰機上簽字,這些飛行員籤名和影像資料都成為證實該架飛機流傳經歷的證據。

  ■盤點

  那些文物飛機

  1 「殲-12」——世界最輕超音速殲擊機

  1970年首飛,是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超聲速戰鬥機,也是迄今世界最輕的超音速殲擊機。其產量僅5架,尚存的兩架均珍藏在中國航空博物館。

  殲-12為一種短距起落、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的輕型戰鬥機,被葉劍英譽為「空中李向陽」。殲-12使用了單塊風擋玻璃,碳纖維、鈦合金等材料。馬琪說,這些技術即便在今天來看也是先進的,所以儘管殲-12並未最終裝備部隊,也沒有批量生產,但殲-12仍憑藉其技術優勢成為國家一級文物飛機。

  2 「米格-15」——與美軍空戰立下戰功

  米格-15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的主力戰機,在同美空軍的作戰中曾立下赫赫戰功。空軍飛行員李漢、張積慧、王海等都曾駕駛該型戰機擊落美軍飛機。王海,曾駕駛米格-15擊落敵機4架,擊傷5架,成為一等戰鬥英雄。

  米格-15在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間的空域創造了著名的「米格走廊」,對美制F-86造成了相當威脅。

  馬琪說,對於米格-15這種量產戰機,就需要比較飛機的經歷,在著名戰鬥中曾擊落敵機的著名戰鬥英雄的座駕可以成為一級文物。

  3 「裡-2」運輸機——毛澤東出行座機

  「裡-2」是前蘇聯產的近程活塞式運輸機,1940年投入使用,曾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機。

  1956年,毛澤東廣州之行乘坐了這種飛機,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8205號「裡-2」正是當時毛澤東座機。

  4 「坎培拉」轟炸機——外軍贈退役飛機

  馬琪說,飛機珍貴與否,還要參考中國沒有的,在世界航空史、裝備史上有重大意義的機型。「坎培拉」是英國產第一代噴氣式轟炸機。2011年,辛巴威軍方贈送給中國一架退役的「坎培拉」轟炸機。

  本版稿件/新京報記者 閆欣雨

相關焦點

  • 一架老舊飛機如何成為受人喜愛的一級文物?| 格物致知
    今天是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的日子,文森先生帶你一起,看一架老破舊的飛機如何完成華麗蛻變,成為受人喜愛的一級文物。2006年,鄭州,南航河南分公司,正在此出差的民航博物館領導,發現公司的空地上一架有些破舊的飛機,機號為4208。隨行的人介紹道,這架飛機據傳曾經是毛主席的專機。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 錢幣學家、文物鑑定家,東巴藝術家,國家一級鑑定師
    皮學齊簡介皮學齊,1956年生,錢幣學家、文物鑑定家,東巴藝術家,國家一級鑑定師(教授),高級技師。中國首位具有國家認證三個文物藝術品高級鑑定資質的專家,中國首位走上拍賣場的東巴藝術家。中國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鑑寶中國》專家組副組長,中國藝術品鑑定委員會網站總監。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這臺機車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本文轉自【中國鐵路】;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當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一場「死機復活」運動在哈爾濱機務段轟轟烈烈地展開。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
  •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花了550塊錢,買到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這座博物館裡面,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是陝西師範大學臧振教授花了550塊錢買來的連城國寶。筆者今天就根據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繫於賡哲教授視頻公開課的講述,給大家說一說這件連城國寶的來歷。眾所周知,西安就是歷史上的古都長安。從先秦時期到隋唐時期,長安及其周邊地區,就是中國的首都或者別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西安到處都是國寶級別的文物。
  • 汨羅江流域再次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商代青銅鐃
    胡清)近日,汨羅長樂鎮出土一件獸面紋青銅鐃【náo】,省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是汨羅江流域出土的又一件「青銅重器」。獸面紋青銅鐃通高52釐米、銑【xian】長33釐米、鼓間23釐米,重量為33公斤,主紋為粗線條的獸面紋,鉦【zheng】周和甬部飾雲雷紋,被發現時位於長樂鎮海螺山,與長樂西沙灣商周遺址相距不遠,與白塘鎮劉家塅商周遺址同屬汨羅江流域。
  • 山西警方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527起 追繳國家一級文物近300件
    圖為晉公盤。韋亮 攝中新網太原12月1日電 (記者 李庭耀)記者12月1日從山西省公安廳獲悉,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山西警方延伸打擊文物犯罪,截至目前,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527起,追繳涉案文物49399件,其中包含晉公盤、義方彝等國家一級文物284件。
  • 「摸金校尉」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法院這樣判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
  •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漢代銅馬車」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漢代銅馬車」 2020-06-29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器鑑定第一人」張永昌辭世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李冀)昨天,記者獲悉,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出境鑑定江蘇站專家、蘇州文物商店研究館員,被公認為我國玉器鑑定第一人的國寶級專家張永昌先生在2月25日晚6:30辭世,享年85歲。今天,張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蘇州舉行。
  • 免費鑑定文物? 陷阱為你而設!
    「技術顧問」拿出一本收藏年鑑,指出上面印著的首席專家餘某字樣和照片的人,就是公司的文物鑑定專家「餘老師」,並把張先生夫婦帶到了「餘老師」辦公室。「文物鑑定」,騙取服務費。該公司自2014年開業至被天河警方查獲,沒有為事主成功賣出一件藏品,聘請的「鑑定專家」餘某沒有國家文物管理部門認可的鑑定資質,且該公司所進行的文物、藝術品交易,也沒有取得國家文物管理部門許可。
  • 收藏家喜訊:國際文物書畫珠寶鑑定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2008年,3月3日,為了規範藝術品市場,維護收藏者及投資者的正當利益,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旗下常駐深圳的國際文物書畫珠寶鑑定委員會日前在香港舉行成立儀式委員會匯集海內外一批傑出大師,宗旨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加強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合作,規範市場行為,為促進文化藝術和國際文物收藏鑑定交流健康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 重慶建川博物館藏有國家一級文物60件 6月開館
    紅軍改編八路軍的命令、陳明義工作筆記本、馮玉祥的花盆、豐子愷的代表畫作《勝利之夜》……很快,這些國家一級文物都將在重慶建川博物館與大家見面。日前,記者從重慶建川博物館獲悉,博物館目前正在進行開館前的各項展陳工作,預計將於6月中旬開館。
  • 「阜陽70年」國家一級文物龍虎尊面世
    那就是阜南朱寨小潤河出土龍虎尊等一批國家一級文物。關於龍虎尊等八件青銅器的發現,原阜南縣文化館館長蔣家騏(已故)作為親歷者、參與者,曾撰寫文章,記述了國寶發現的經過。1957年6月的一天,阜南縣朱寨區常廟鄉社員徐廷蘭在潤河邊撒網捕魚,網被河裡的東西掛住,掙拉不脫。
  • 國家文物局開展第二批涉案文物鑑定機構申報遴選工作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1日訊 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決定於近期開展第二批涉案文物鑑定機構申報遴選等工作。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此次遴選範圍為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推薦的開展涉案文物鑑定評估工作的文博機構。
  • 國家文物局指定首批13家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
    國家文物局指定首批13家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 來源:中國經濟網   選稿:顧穎琪  2016年1月13日 16:03   近日,國家文物局指定北京市文物進出境鑑定所等13家機構為第一批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機構,開展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涉及的文物鑑定和價值認定工作
  • 昌樂突現尖嘴鳥 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昌樂突現尖嘴鳥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經森保站技術人員鑑定,該受傷大鳥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據介紹,丹頂鶴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在昌樂出現尚屬首次。昌樂縣林業局森保站技術人員對丹頂鶴進行簡單的救治後,將其移送到濰坊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了進一步救護。待這隻丹頂鶴傷勢徹底痊癒後,救助站再將它放歸自然。據悉,丹頂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中屬於瀕危物種。
  • 五部門印發《涉案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 41文物機構博物館可鑑定...
    《辦法》所稱涉案文物鑑定評估,是指國家文物局指定的國有文物博物館機構,為配合辦案機關依法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活動,依委託向辦案機關提供文物鑑定評估意見的專業諮詢活動。國家文物局表示,《辦法》將充分發揮涉案文物鑑定評估對依法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活動的支撐作用。
  • 國家文物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涉案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
    近日,國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涉案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該辦法的出臺,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1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7〕81號)的要求,以規範涉案文物鑑定評估程序,保證涉案文物鑑定評估質量為導向,更好適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等辦案機關辦理文物犯罪刑事案件的需要,充分發揮涉案文物鑑定評估對依法打擊文物違法犯罪活動的支撐作用
  • 十大文物鑑定專家烏龍事件
    圖為十大文物鑑定專家烏龍事件排行榜。朱姓專家——國寶獻汶川鑑定事件2012年汶川地震之後,成都文物收藏家伍義江老人帶著他珍藏10餘年的清乾隆年間琺瑯彩瓷「花薰冠架」亮相汶川,正式舉行了捐贈儀式。曾為這件精品文物作出鑑定的姓專家從北京專程趕來,見證這一重要時刻。